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枭-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两女离开,钱虎没有在意,两个小妮子那倔脾气还是没有改。依然在耍小性子,明□□里想要,嘴巴却死不承认。
“老爷,昨天那个刺客,我们已经审问出了一些东西。她们是鞑子派出来的间谍兼刺客,主使人是晋商八大家。拜火教已经在波斯灭亡了,如今却在北方鞑子中建立了起来。”梅若华道。
“晋商?”
钱虎迷糊起来,这段历史他不太清楚,听到梅若华说后,心里隐隐知道一些内幕。神色突然凝重起来,便是长公主阿九来了他都没有顾及礼仪,沉思了起来。
阿九听到晋商,立可想到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时候,那些晋商便在张家口早已经建立了外贸,跟蒙古人通商。当时努尔哈赤挑战大明,其信件还是晋商送来。
当时得知努尔哈赤反明旗号后,朝廷立即关闭边关贸易,张家口便是贸易口的主要交易地。起先,晋商得知朝廷明文规定不许大明商人与蒙古以及鞑子进行贸易来往,不过晋商并没有中断,反而加大交易量,虽没有详细的证据,又因山西上下官员都被晋商打通,官商勾结,其后不了了之。
接着小玉儿把她知道的零碎信息道了出来,钱虎脸色聚变,冷然道:“嘿嘿,这些汉奸啊,他们是只顾利益而不顾国家民族利益,真是汉奸中的佼佼者,他们比起那些正式投降的汉奸还要可怕。背地下暗送情报和提供侵略大明的物资和军事情报,难怪大明是越打经济越衰弱。
把鞑子劫掠大明的金银珠宝朝他们手中购买盐、铁、粮食、布匹等重要的战略物资,供给他们继续南下犯明的后勤。难怪几次叩关都是从山西而入,还真是大明的好臣子,奸商不可诛,但是既是奸商又是汉奸,那么他们就该诛杀,看来这次进京得先上奏,然后抄了他们的家,想来银两不少,拿着血淋淋的银子,他们也不嫌烫手。”
第二百三十七章 晋商八大家族(3)
长公主阿九心里莫名一颤,感受到钱虎那股子霸气和狠劲,男人生当如斯。那股男儿的阳刚魅力使人迷醉,在对待国家大义,钱虎完全实足实的民族主义者,没有儒家的那股宽仁,没有那种不与民争利的境界,反而是一个血性汉子,有仇报仇,爱憎分明的铁血汉子。
“他们只是一些商人而已,对国家大局上没有多大的影响。侯爷此举怕会引起天下商人群而攻之,于将军在登州的经历复苏不利。”长公主阿九劝慰道。
“你知道什么?你知道鞑子几次南下,他们在其中取到的作用吗?若是没有这些晋商暗中支援,他们敢频繁南下,没有后勤保障,南下中原腹地之远,他们敢吗?打战打的就是后勤,这么长的作战距离,若是没有晋商提供物资,然后源源不断的收取劫掠而来的物资,他们敢这么做吗?”钱虎冷声道。
这个公主还真是幼稚,想当然了。根本不知道后勤与战争的重要关系,战线拉得越长,作战越危险。没有这些商人在鞑子南下提供充足的物资,鞑子有这个能力和实力深入腹地劫掠吗?
钱真是令人疯狂的东西,有一倍的利润,也许商人会奉公守法,若是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利益,那么他会冒这个风险,况且大明内部官员都是贪得无怨之辈,根本不会估计国家的死活,只会拼命捞钱。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汉奸,有钱就行。
这也是助长了晋商们疯狂的行为,大明若是不把这些毒瘤清理掉,亡国迟早的事情。
“我……”
听到钱虎的分析后,阿九不得不承认钱虎有理。不过她不会为了那些贱民而惆怅,只是为那些士绅而感到担忧,他们可是国家的基石,竟然敢跟鞑子暗通曲款。
小玉儿对大明这个公主的无知感到可笑,还有一丝怜悯,难道大明就看不清其中的危害。想想也是,大明地大物博,从来不稀缺这些物质,故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故而,小玉儿冷笑着瞟了眼阿九,加了一把火道:“我还知道,这些晋商中其中几家还把自己的女儿或是妹妹嫁给鞑子皇室中人,其意图不言而喻,他们是希望鞑子南下一统中原,便借助鞑子的势而定鼎他们掌控天下的财富,听说一旦鞑子统一中原后,将封晋商为皇商。这样一来,他们将掌控整个天下的财货运转,这是何等的诱惑。”
不过阿九并非是那种死脑筋的人,看到钱虎眼中的冷芒,没有鄙视和看不起钱虎,毕竟钱虎也是在为大明着想,在她心里,至于钱虎为民服务,她不重视,她看重的是钱虎能保大明江山永固便可。
出生于皇家的人,岂会重视天下最底层的百姓死活,只要大明的江山不失,死多少百姓跟她没有多大关系,反正都是贱民,死了便死了。
他们是代表官绅整个集团的利益者,而钱虎代表的是平民百姓整个集团的利益者,两个集团的冲突不爆发才是怪事。
她担心钱虎这样持续下去,早晚一天会遭到天下官绅集体打压。那些商人那个不是依附官绅而活,好多官绅都是经营商业,嘴上虽说着不能为民争利,其民是指官绅代表的集团而非劳苦大众。
而钱虎做的事情恰恰跟目前的国策相反,走向了敌对面上。她经过调查和对钱虎的观察,已经感受钱虎将来的结局了。
若是嫁给钱虎,而钱虎安分守纪还好,那么她和钱虎都可能终老,白头偕老也说不定,若是依然我行我素,那么钱虎将会被天下士人和地主商人群而攻之。
钱虎动了他们的集体利益,朝廷官员嘴上说商人逐利,可是商人都是在他们掌控之中,利益得到了他们的分配。岂会分薄了自己的利润,维护商业不收税,就是维护了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
大明算是一个奇特的王朝,历朝历代商人都收取税收,商业最为发达当属宋朝,否则宋朝那么软弱也不会支撑数百年之久。
而大明则是取消商业税,反而把税收只放到了无产者的百姓身上,本来就没有多少利益的他们,还得养活天下官员和国家运转,畸形导致大明走向灭亡。崇祯若是不改变这个国策,他钱虎再有本事也无法扭转。
第二百三十八章 崇祯的愤怒(1)
第二百三十八章 崇祯的愤怒
钱虎当天便把得到的消息及其遭到的刺杀,完全上书崇祯,上书房中崇祯拿着钱虎的奏章仔细阅览。对钱虎阐述其中的危害及其山西一地官员中的害群之马一一分析,对鞑子几次南下壮大鞑子力量的根本原因,其中并非是鞑子军力雄厚占据主导,反而从侧面论述后勤与战争的关系。
恰恰吃了鞑子几次亏后的崇祯心里愤怒到极致,若是没有那些汉奸和那些官吏,不会导致大明导致经济衰退,百姓造反。
百姓造反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吃的,全部被地方官吏和士绅吞噬压榨的后果,囤地兼并,恣意囤积粮食,天灾是导火线,人祸才是最根本的主因。
天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不是导致亡国的主因,而人祸却是国家走向消亡因素。其本质在于地方上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矛盾冲突,劳苦大众与地主乡绅间矛盾,若是任由这些官吏及其乡绅就此扩展下去,帝国大厦将会被他们掏空而倒塌。
“这些蛀虫,他们是在挖我大明的根基和江山,整天喊着不为民争利,背地下却在拼命压榨,吸取民中的体内的血。”崇祯狠狠的瞧着案牍大骂,心里虽然不认同钱虎一些观点,但是却认同钱虎的一部分论点,他可以不顾忌百姓死活,毕竟在他眼里,只要士绅不论,则大明不亡,嘴上喊着一心为民,其实大家都知道那都是口号,是一顶帽子而已。
儒家从来没有真正的为劳苦大众服务过,士绅永远都市特权阶层,他们超脱被压迫这个阶层。而钱虎走向的恰恰是在削弱这个阶层,这点,崇祯知道。开始他担心,不过当钱虎上书这个分析报告后,心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不是接纳钱虎的为大众服务论,而是接受钱虎分析历代灭亡根本的原因,但凡出现这样的情形,一般都是乱世的开始,唯有剪除掉如今的毒瘤,方有扭转摇摇欲坠的局势。
对于钱虎向商业收税,然后降低百姓税赋。在财富上商人和乡绅掌握八层的财富,只有从他们手中分离出三分之一的税赋出来,那么大明的国库充盈,有了钱,当然就有了强有力的军队,抱住了遭受天灾地区的百姓温饱而不致使祸乱陡生。
王承恩叹了口气,现在他是确确实实的感受到崇祯的愤怒,内心深处,他对钱虎的胆子敬佩不已,什么话都敢说,如今崇祯看到钱虎其中好多危言耸听的话语,又无一不是处处为大明着想,为他老朱家的江山着想,自我标榜中兴之主的崇祯反而容忍钱虎一些危险论。
“万岁爷,无须为这些该死的人而伤心,他们根本不值得皇上去伤心,据我们东厂和锦衣卫的情报也确定属实,下面的官员的确是睁只眼闭只眼任由那些晋商暗通鞑子。”
说到这里,收了钱虎不少好处的王承恩当即转移话题,目前朝廷缺的是银子,即使没有也要有,况且还是属实,否则钱虎不会这么愤怒,洋洋洒洒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寒意,是要打算下手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崇祯的愤怒(2)
最令人着迷的还是这些晋商中总资产感到震惊,至少有个一千万两银子左右的,若是若是剿灭了他们然后收取他们手中的土地,其中又是一笔不菲的利润。
是故,王承恩转移话题道:“万岁爷,这可是一千万两,朝廷正需要这些银子,有了这些银子,万岁爷可以缓解如今国库的亏空。加大辽东和内地剿匪的力度,钱虎既然敢上书,说明他敢天下先承担起这个捉拿的任务来。”
如今崇祯对江南总督卢象升感到失望,半年有余,才看看收取了一百万两的税赋,可见取色甚为,到他手里杯水车薪。
心里萌动不已,不过有损他仁德的名声,在听到王承恩这么一说,咬了咬牙道:“着钱虎钱虎在进京之际,前去执行。”
崇祯敲了敲案牍,随即又道:“在给卢象升下道旨意,朕对他在江南的作为甚为失望。”
“奴才遵命!”王承恩知道这次卢象升怕是地位不保,皇上已经开始对他产生了失望的心思,不再看好,不过他不敢在这个时候再加谏言,适可而止。
深知大明开国至今,太监弄权都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是故,一改把持朝政的愿望,且崇祯也是一个吧权力抓在手里的一个,大小事务都要过问。
他想捞也没有缝隙,唯有经验他的动产,西厂被崇祯给了曹化淳,听闻崇祯还打算把秉笔太监给曹化淳,他已经感到崇祯防备太监重复先帝的覆辙。
见王承恩离开后,崇祯喃喃自语起来,对整个大明朝中的大臣及其地方官,他感到了绝望。给地都蚁贼四起,四处地方官武官都朝他要银子,而拨下下去的银两却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成绩。
整个大明朝中唯独令他满意的只有钱虎一个,治理登州时,不但没有朝他要钱,硬是把登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唯有任何造反的事情发生。听闻登州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多几个整个的能臣干将,他也不要这么操劳,事必躬亲。
自认自己没有做错,不是他无能,而是下面的武将还是文臣令他感到了无奈,束手无策。若不是钱虎突然冒出来,恐怕现在的局面更加严重,现在被钱虎大胆的行动,在辽东一番闹腾,反而把皇太极这个大明最大的威胁劲敌给消灭。
被钱虎和他谋划一番后,一巴掌打了下去,从高台上打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