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世梦-第2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敦:“皇上。东湖通北湖,北湖有条水通长江。我们运鱼船走那条水路。”
康熙帝:“这么多湖,都在养鱼吗?”
武昌知府闻大人:“多数未进行人工大规模养殖。因每个湖都十几二十万亩,一般养鱼户达不到这个实力。”
康熙帝:“管爱卿,北湖是你的出口,你应买到手,否则让人家买去断了你的出路就不好办了。闻大人,像北湖这么大的湖面你作价多少?”
闻大人:“东湖八万两,它比东湖小点,给五万两就可以了。”
明月掏出五万两银票递给闻大人。
刘芳引皇上到四楼看了,指着北面第一个大房间说:“皇上如果愿意下榻臣的寒舍,就住在这个房间,公主住西头忠花在你隔壁。”
和硕:“刘芳姐,我就住这里,热热闹闹,亲亲热热,就像家里一样。”
康熙帝:“好吧都住这里。说实在这种山清水秀,林木苍翠,山花烂漫的地方,真让人心旷神怡,不想离去。这真是水木清华之仙景,朕赐名此院为清华行宫,以后来武汉仍住这里。”
世敦立即命人在书案上铺上宣纸,康熙一挥而就,落款康熙御笔。
康熙帝:“龙凤南昌的大商城既宏伟又有特点,朕一并赐个名吧,王勃有‘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之说,说着又写下了‘洪都新府’四个大字,落下康熙御笔。管世敦连说“微臣代大嫂谢过皇上。”随即命一侍卫拿着包好,坐今天下午去九江的船给龙凤送去,当天傍晚赶到九江,第二天便赶到南昌,交给龙凤。龙凤即刻去巡抚衙门,向骆大人汇报了这件事,龙凤找誉印社复制了几张,让木货邦制匾店做了四块大匾,并举行了隆重的挂匾仪式,然后悬挂在四门门楼上,从此南昌人皆称这块商城为洪都府。
翌日,康熙帝一行过江看了龟山头玄武楼峨眉酒家,站在楼上看大江东去,千帆竞发,不由康熙帝心潮澎湃,豪情万丈,立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建成大清盛世。
接着看了江边青龙楼商城,只见这弯弯曲曲,逶迤向前的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商品琳琅满目。再看六渡桥名品汇商城,到处都有一个出售活鱼的商店,很是便民。
第三天是东湖游乐园开园的日子,武汉官绅百姓在珞珈山大门处举行了盛大的开园仪式,康熙帝见大门处没有门匾。管世敦说:“皇上,臣才疏学浅,总想不出个好名字。”
康熙帝:“干脆就叫听涛园,既听水涛,又听松涛,此世外桃源也。”
回到住处,康熙帝即挥毫写下“听涛园”三个斗方大字,落下康熙御笔的签名。
接着在管世敦夫妇、管世惊夫妇的陪同下去长沙,就在船上吃住。第二天管世敦找到管正峰,由管正峰介绍了他的惠民商城、峨眉酒家,特别是他新建的名品汇商城,他引大家出北门走不远便来到围着围墙的进出口处,原来里面是座湖,人们在湖上荡舟,在园内游玩、观赏,一座漂亮的廊桥连着湖心岛。
正峰指着岛上的米字形大楼说道:
“皇上,那就是我新修的便民商城。”
大家从廊桥上进去,进入商城大门,由于占地百多亩,又是米字型,计有商铺四千间,其中一般商品占三成中的二层,名品占三层中的一层,由于是武汉总部统一供货,商品都差不多,倒是一些湖南自己的特色产品却很吸引大家的注意。在岛的尖端,有一座很精致的五层回字形小楼,每边有五间,大门对着便民商城。这是一家餐馆,川式饭菜和各种小吃,价钱不贵,生意兴隆,很有特色。
康熙帝赞扬正峰因地制宜,搭配得体,是个人才。
正峰:“谢谢皇上夸奖。”
管世敦:“皇上,目前我们只是在南方一些省会城市布了名品汇商城,在一些重要城市布了惠民商城,确切的说这是不够的。皇上,这两种商城皆不难兴办,臣建议各地州府,一个大商户办一座这种商城,还是能办的到了,尤其是东方沿海地区。常言说得好,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因此臣认为,考察官吏农政肯定重要,工商也十分重要,应把工商的繁荣作为考绩的内容。”
康熙帝:“管爱卿,你的建议很中肯,而且切中时弊、古人认为农为本,工商是末,或许当时是对的,但现在已是几千年后的大清,仍抱着几千年前的观念不放,不正是刻舟求剑一样迂腐吗?我认为工商同样是本业,同样要大力发展,官绅百姓要吃米,还要吃其他,还要穿衣服,还要戴冠帽,还要用工具,需求是多方面的。像除了大米,还有麦粒一样,还要棉麻丝绸,这就应有工商提供,怎能说不重要,怎能不重视呢。”
康熙帝看完长沙后便启程返京了。仍是世敦夫妇送他们,在无极舰上康熙帝感慨的说道:“我每南巡一次,我的一些观念就会更新一次,创建盛世大业的步伐块一次。”
皇后:“管大人,你们的后人都很得力,我真羡慕呵!咦,芙蓉郎中在江宁还见着在帮忙接待,但后来就没见着了。”
刘芳:“回皇后娘娘的话,她东下上海去了。”
康熙帝:“上将军,芙蓉郎中是你最得力的助手,她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去上海,定是你们下一步的开发目标锁定上海了?”
刘芳:“皇上,上海处南北海运的中间,长江东西航运的东端,就像一个丁字路口,是江运航线和海运航线的交汇点,海运商品和江运商品皆要在上海集散,它将成为大清最大的商埠,这个问题是芙蓉提出来的,故让她先去上海看看。”
康熙帝:“你们以成功商人的敏锐,嗅出了它的无限商机,朕坚决支持,让张大人付诸行动,要地给地,要人给人。”
世敦,刘芳:“谢谢皇上。”

第一百零六章 指画江山

郁芙蓉从江宁乘自己的班船来到上海,在吴淞口虿船处找到余表叔,说明来意,要余表叔带他到全上海跑跑,仔细看看,首先从吴淞口看起。管家在吴淞口租地二百亩,其中口西五十亩为长江来船的泊地,口东一百五十亩为海船的泊地。他觉得太小了,接着余表叔找了只中等船,逆黄浦江而上,来到吴淞江与黄浦江汇合处,此处地势开阔,人口并不多,他将船拐进吴淞江,走了大半天到了上海县与吴江县交界处,他将船又开回黄浦江。翌日,继续南行,走了大半天,到南港,,黄浦江拐了个直角折向西行,到塘口又折向西北,走了半天到了源头淀山湖。这就是当时上海县的主要交通。因为吴淞口一带东边地势狭窄,西边为山岗,而中部吴淞江与黄浦江汇合处地势宽平,是建大城市的理想之地。芙蓉认为应在吴淞江南北两岸,黄浦江西北岸置地,当地居住的百姓多为种地的农民,担心涨水,都远离这两条江,正好空出江两边大量土地。他又回到吴淞江口,面对长江口上长而宽的崇明岛——一个长满杂草的荒岛,芙蓉认为如果用来养牛,五万头不得打挤,崇明岛与上海县之间有长兴岛与横沙岛,横沙岛在外,东对外海,略呈方形,是建海港停海船最理想的地方,其面积不下万亩,建仓库住房都不缺地。长兴岛,西对长江来水,呈长条形,亦不下万亩。岛南北两边是天然的停泊地,再多的船都停的下。是长江来船停靠的好地方。
他让余表叔陪她坐船从吴淞口往东南,沿上海县的海岸走了一个弧形。直至杭州湾,发现皆无良港。只是东南的芦潮海角在军事上比较重要。于是他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打算写了封信函,并附了图,送到正玺二哥处,让他转交给爹妈。他自己继续在上海考察。
几天以后皇上一行回到江宁,两江总督张大人率江苏巡抚,江宁知府到虿船贵宾间觐见皇上。
康熙帝:“张大人,你知道目前上海县的情况怎么样?”
张大人:“回皇上的话,上海地处偏僻。人烟不多,渔民与农户各半,工商之业十分缺乏。”
康熙帝:“张大人,管大人他们因海运和长江船运需要,准备开发上海,你们是多年的老朋友,你要大力支持,多方协助。”
张大人:“臣谨遵皇上教诲,微臣也明白上海处江海交汇点上。于大清工商发展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只是我无力开发,致荒废至今,臣十分汗颜。现在财力雄厚的管大人有开发之意。这是上海百姓之福,臣下一定全力支持,责令上海道、县。全力配合,要什么地方给什么地方。必要的话可重新安置百姓。”
康熙帝:“这就好,这就好。张大人。开发上海是朕创建盛世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朕将密切关注,朕也希望几年之内能见成效。”
众人:“是,皇上。”
这时岳虹把芙蓉的来信交给刘芳,刘芳拆开边阅读边看着图,说道:“干得好!”
康熙帝:“上将军,你说谁干得好?”
刘芳:“皇上,芙蓉去上海作初步考察,把他对开发上海的一些想法写了封信,并附了图,基本上是合符实际的,几天之内能做到这步已不错了,故臣下夸她干得好!这是信和图,请皇上御览。”
皇上仔细看了,又递给张大人,说道:“张大人,这些地能给就给了算了,管家不会白要的。”
张大人:“臣遵旨。”
张大人看后也赞扬道:“芙蓉这几年跟管大人与上将军已历练的更有出息了,可喜可贺。”
康熙帝:“芙蓉是朕的兵部三品郎中了,由于军事上的根基,干起事来能抓住要害,能把握全局,将是一位治国安邦的大才啊!”
管世敦:“皇上太抬举他了。”
康熙帝:“管大人,我看就让上将军陪朕回京,你去上海张罗开发之事,开发上海也是件大事,朕都坐不住了。上海是朕一颗蒙尘的宝珠啊!”
管世敦:“那臣下就不恭送皇上了。”
张大人:“皇上,臣也陪管大人去上海,也好与上海道和上海县好好交代一番。”
第二天皇上东去扬州,管世敦与张大人在扬州下船,正兴下令解下系在舰后的爹爹的坐船,管世敦与张大人目送皇上转入运河,走远了,才驱船东下,傍晚到达上海。
上海道道台罗远程与上海知县阿努达都到码头迎接,先到设在吴淞口的道台衙门,歇息喝茶,管世敦叫侍卫去叫来芙蓉。
张大人忙向罗道台与阿知县介绍:“这是三品兵部郎中郁大人,这二位才知道塘报上经常见到的,战功赫赫的郁芙蓉竟然是一位年轻妇人,二位立即见礼。
罗大人在吴淞口唯一的望江楼接宴接风。宴席上总督张大人传达皇上的旨意:“皇上刚视察了南方数省见工商业很繁荣非常高兴,唯独大江与大海交汇的上海却仍然蛮荒,于是让户部尚书管大人出资开发,为此,开发上海不仅是我们的事,不仅是管大人的事,更主要是一项皇上安排的重大的皇差,想必二位知道皇差的份量,现在我们都是领有皇命的人,要全力以赴支持管大人。管大人官居一品,其使命就是奉皇差到各地开发,前不久,安徽、江西、湖南经管大人主持开发,工商之业大有起色,我都沾了光。现在二位时来运转,管大人奉皇命来开发上海,给二人为皇上立功的机会,希望罗大人、阿大人积极配合,鼎力支持,具体来讲就是一切听管大人和郁大人的。说清楚。管大人领有为皇上创建盛世大业的使命,要四处奔走。他和上将军刘大人不可能长期留在上海,因此。开发上海多半是郁大人在指画,二位一定要积极支持。
罗道台:“总督张大人传达了皇上的旨意,请管大人来开发我们上海,本人心情十分感激皇上惦记着我们上海,我们早盼望着管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