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第一庄-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秦王殿下的话,因为原先这个职务上的人入选,升职,所以借这次机会,百官们商议,找了这些官员替代的人选,有些官员虽然年轻,却是人才。”王及善不动声色的回答着,他不心虚,因为他是因材而用。这些人是人才。
李二却在这个时候说道:“原本打算让你府上崔长史出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还是王尚书害怕五郎你手边一下没有了得用的人,暂时推后半年。还有一个调令为兄已经准了,你府上老狼调任淮南道都督府参军,正四品上,负责华亭之事!”
李元兴把表章轻轻的放在桌上,然后合上。
“臣弟在想,我秦王府与天策上将府,到底要被调走多少人?”
“不多,一共十七人。”李二回答,这就代表着,这是李二同意的。然后李二又说道:“吏部已经在推荐新的人选了,一些待员也随五郎挑选,人数随意。”
李元兴笑了:“臣弟懂了,皇兄是把臣弟这里当学校了。”
“铁道部,五郎再另选一人给为兄听听?”
李二是一句反问,也是在告诉李元兴,不是为兄想挖你的人,实在有些部门无人可用。铁道部你让谁去管,大唐这么多官员,你挑完了,找出最好的三个绑在一起,也不如半卢承庆,毕竟卢承庆是在耀州待过一年半的人。
再说崔壹叶,那是你李元兴亲自教出的人,大唐商业部没有高俭,你再没有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干些实事,商业部怕是会出乱子。就到这种情况,商业部尚书之职都没有选出来,李二想不出谁合适,重臣们也推荐不出一位能够胜任的。
不但没有尚书,商业部原本两个侍郎就听传声筒,根本就没有用。
李元兴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李二又说道:“五郎,这不是正式的文书,三省官员是定下的,其余的是为兄的意思,让他们写上,给你看看。你要是反对的话,为兄再选人。”
“让王珪给本王作秦王府司马,崔敦礼调任天策上将府长史。调裴法师任近卫军统领,陆毛锋赴洛阳接替老狼之职,耀州府……”李元兴还真有些犹豫了,自己手下打仗的人多,但干文官的人不够用呀。
“老臣推荐一人!”
“王老你讲?”
“岑文本!此为至孝、今年三十一岁。在平定萧洗之时力劝过河间郡王李将军整军,对百姓秋毫无犯。此人相当有智计,虽不懂工业,但却可将政务管理的井然有序。”王及善显然是有所准备。
挖了李元兴的人,也要推荐一个优秀的人才的。
崔君肃也起身说道:“殿下,臣下也推荐人。高氏高季辅,今年三十岁。现为监察御史,为人忠直,一年时间弹劾殿下表章累计为二百三十三份,弹劾公主王公奢侈享乐表章八百多份,可以说在坐的,没有他没弹劾过的人,连圣上都有他的劝谏表章,以及弹劾明月公主此导奢侈品消费之风!”
李二轻轻的一拍额头。
心说,你们两个笨蛋呀。李元兴肯定都要了。
果然,李元兴笑了:“崔敦礼给你们了,韦挺任秦王府府长史,你们推荐的两个人都要了。本王顺便再点一人,何常家里有一个门客,叫马周的,本王要了!”
门客!这是什么级别,就是依附在官员家里,随从一样的级别。
成了,你秦王要谁。那怕是奴隶。只要你看中了,就算在几千里外也会给你找来的。
“殿下,天策上将府长史人选?”王及善原本打算让吏部尚书来问,可这旧任的吏部尚书外放为官了。新任的还没有接印。只要自己来问了。
“温彦博!”李元兴一字一句的说道。
没意见。只要你秦王府要人,大唐的官员不会任何人说一个不字。
“房公是不是闲了呀?”李元兴笑问道。
王及善心说坏事,房玄齡空出来。这是李二想设立一位太辅,这与古三公与宋以后的三公有所不同,这个职务其实就是大唐皇帝的秘书处处长,负责协调三省与皇权的平衡,相当于李靖与房玄齡一文一武,差不多左右二相的意思。
李二倒是大方,当下就开口问道:“五郎有何打算?”
“臣弟需要一个总管天策上将府与秦王府的人,官名无所谓,怎么也要给一个从二品。叫少保,还是什么的都无所谓。”
“房公最多在你那里任职一年!”
“贞观三年元月初一为止,有一件大事需要房公去办,所以这人皇兄得给我!”
李二没什么意见,当下就答应了下来。
“最后,臣弟要在皇家学院挑选优秀学子八人至十二人。”李元兴又提意见了。
“随你!”李二心说,你能挑八百人也行,你秦王府还没有不干事的人,只要不累死,活着从秦王府出来的全都是人才。
吃亏了!王及善与崔君肃对视一眼,他们真心不愿意把房玄齡给放走。
按现在的政权布局,李靖就象是一辆狂奔的战车,魏黑子就是最优秀的后勤部队,而且还能在关键的时候,给李靖这辆战车加点力。
这个时候就显得房玄齡的重要了,房玄齡就是这辆战车的刹车,还能有方向盘助力的作用。失去了房玄齡,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才行,看来他们还需要消耗巨大的脑力,以及与各世家协调关系了。
谁想,李元兴突然开口说道:“本王给你们推荐一个人。”
“殿下请讲!”
“杨师道,这个人有才能,而且这个人最适合,也是你们最想要的。”
杨师道,前隋宗室子弟,是杨广的侄子。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李元兴推荐的才能。
王及善与崔君肃都是眼前一亮的感觉。
杨师道好呀,这个人是绝对的中立派,他来作这个秘书长,绝对是最适合的。
“好了,接下来论到本王讲话了。”李元兴指挥着叫人架起幕布。
最先显示的一处正在兴建的码头,李元兴指着幕布说道:“这一条,叫广通渠。它的来历不需要本王说明了,前隋文帝修这条渠,作用极大。武德初年,大唐长安城消耗不算大,所以这条渠用处也不大。”
说到这里,李元兴示意户部讲解:“贞观二年前半年,长安消耗了多少粮食?”
“某以为,应该先从武德九年讲起。”崔君肃提出了要求,李元兴点头同意之后,崔君肃抱着一推资料上了台。
“武德九年,长安的人口数常住为四十五万三千人,可以说是除了强汉之外,人数最多的都城。外来客商占了十三万五千人,这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也是各州县商品流通所需要。武德九年,长安消耗的粮食为,三百多万石!”
崔君肃开场白之后,竟然把自己的资料摆开放在条桌上。
第725节 大唐水力
好多资料,崔君肃这是打算讲多久呀。
许多官员都不由的拿起了杯子,作好长时间听崔君肃讲解的思想准备。
“贞观元年,长安城消耗的粮食为,一千三百万石。”
崔君肃讲到一千三百万,可是把许多人吓了一跳。这一下就增加了一千万石的粮食,这些粮食凭空就那么消耗掉了。
崔君肃一边慢慢的摆着资料,一边继续讲道:“贞观二年,元月至六月。长安城消耗粮食,六千九百万石。”
听到这个数字,李二都吓了一跳,他知道贞观元年的数字,但却不知道贞观二年的数字。
许多官员的眼神之中是惊愣。
贞观二年是贞观元年粮食消耗的十倍,是武德九年的三十倍。
崔君肃话峰一转:“这还不算秦王殿下与长安各工坊,消耗到工业上的。这些仅仅是被吃掉的。如果算上长安所有的粮食消耗,加上路上的损耗,以及出意外浪费掉的粮食,长安城上半年,过一亿石了粮食了。”
好巨大的数字呀,许多不怎么关心粮食消耗的官员脸上的都是惊讶的神情。
“本官来给大家细细算。”崔君肃说完,又请示让户部上来几个人帮忙,在得到李二允许之后,户部一下就上来了十几个人,开始分别着条桌前,对崔君肃分好的资料站定,每个人还都带着一个算盘。
“这个消耗增加第一个因素,秦王殿下让长安的百姓习惯吃干饭了。也起得起干饭了。”
这个因素合理,仅仅是干饭与煮的汤食消耗粮食就至少差三倍。
当然,长安的百姓干的活也更多,出的力气也足够大。
“修长安八水,八惠。秦王殿下消耗了粮食一共为一千一百万石,这其中包括工人们吃掉的,还有当工钱发下去的。十二卫常备兵制度后,消耗的粮食为八百万石。当然,这些支出全是正常支出,本官只是说明消耗的用处。”
崔君肃自然不是来找事的。
“再有一个消耗就是肉食。长安城周边养猪、鸡、马、牛。虽然说有兵部工坊制糖的余料。但没有些硬料至少马、牛是不行的。这个猪要长的肥,还是要喂一些好吃食的,比如榨油之后的豆饼,制作粉条的余料。仅这一项。长安城的消耗就不低于一千万石。半年!”崔君肃专门提醒了一句半年。
有些来自寒门的官员开始有些轻微的搔动。
仅是猪、马、牛、鸡之类。消耗的粮食就超过了武德九年的三倍。
“长安城现在的人口,不算秦王府名下的,为六十五万人。商人还有二十多万人。耀州、长安县、华州,这三地加起来,超过一百万人了。人口多了,吃的粮食也多了,干饭自然是粥饭消耗的多。”
崔君肃又翻开一页,当下就有两个户部的干吏快速的从其他的细账之中翻到一些明细来,摆在崔君肃面前。
“锦绸商会,消耗粮食约为三百万石。云锦没有淀粉是制造不出来了,而淀粉是从玉米、土豆、红薯之中提取的,所以消耗的是粮食。造纸工坊消耗也差不多有一百万石,加上麻棉行业的消耗,以及其他各商业消耗的,差不多六百万石了。”
种桑树也是为了丝绸。
消耗一些粮食为丝绸,纸张,这些不算什么,官员们还算明理。
“各位,有什么要问的细节,某在这里回答。需要什么细账,我们户部会立即开始计算!”
李元兴摆了摆手:“这个,户部关于粮食的工作报告,先退后一下。本王只是要让各位知道,长安的粮食消耗是巨大的。现在长安的粮食产量,库存,还有消耗比例是多少?”
“长安的粮仓是满的,足够整个长安消耗半年。但这个存粮是官仓,是大唐应急用的。长安有秦王殿下仙粮,可全部的产出只有上半年消耗的七成。有请司农寺来讲一讲,半月前司农寺上过一份公文,就是预告粮食危险的!”
崔君肃说完退到一旁。
司农寺主官上台。
先是对李二、李元兴施礼,然后向百官施礼之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小本。
“长安城秋收之后,全部的粮食约为四千五百万石。夏收是高于秋收的,但本官预计明年夏天就算是丰收也不会超过四千万石。理由是,长安城建的工坊更多,占了些田地。因为修路,占了田地。因为长安百姓需要吃菜,所以菜田明年预计会增加三十万亩。本官以为,华州的粮食全部交上来,可以缓解一下长安粮食明年的紧张,长安粮食不够吃了。”
很直白,很简单的报告。
司农寺主官退下之后,崔君肃也站到了一旁。
“运粮,没有洛阳的粮食,长安支撑不住。总不能让皇兄带着百官去洛阳吃饭,所以……”李元兴一转身:“工部闫侍郎,你三十岁作四品侍郎,证明你有足够的才华。你上次关于洛阳河道的上书,上来讲!”
闫立德,大唐画圣闫立本的亲哥哥,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才。
“殿下,下臣不善于言辞,这有表章一份!”
“讲,身为重臣,不会讲也要讲!”李二开口了,在李二看来奏对是官员必须要会的事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