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柄大明-第9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宪这般说着,再次跪了下来:“老臣代表应天的官员,代表全大明朝的百姓,请燕王殿下,立刻起兵,拨乱返正!”
朱棣心中大喜,这杨宪,正是送来了自己最需要的东西。
“杨大人,既然如此,那本王就立刻出兵,只是,还需要你写一篇讨逆檄文,向全天下揭露朱标的阴谋!”朱棣说道。
“老臣在所不辞。”杨宪说道。
当下,摊开纸张,杨宪就在宣纸上,写下了讨逆檄文。
至正十六年,天降大灾,国乱岁凶,接踵而起。皇后殡天,举国悲痛,就在此时,巨变横生。
昔年朱标,阴险狡诈,被贬为民,突然作乱,谋害先皇与众皇子,自称皇帝。吾以天朝大老苍生,何奈标贼横行,国将不国,罪恶深重,天地不容,人神共愤!天下之人,皆可食其肉,寝其皮。今恨天意不绝吾朝,有燕王殿下高举大旗,为先皇报仇。吾奉嗣宗之旨,兴笔讨贼,上报天恩,下抚黎庶!
朱标之贼,早已被废,竖子而已,安敢在万民之前,妄称天子耶!匹夫竖子,不识忠孝节悌,不记礼义廉耻,实乃祸国殃民之贼!人神共愤。
是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普天之下,断不会让标贼祸乱朝纲!各地驻军,若为血性男子,当听从号召,助燕王殿下征剿!倘有被胁无知,助纣为虐者,只要临阵弃械,徒手归诚,一概免死,资遣回藉。若尔披胁之人,如若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到,玉石俱焚!
吾本锦衣卫都指挥使杨宪,幸得见到燕王殿下,吾大明朝,中兴有望矣!
这篇檄文,写得声情并茂,就是一个乡野老夫见了,恐怕也会为之动情。
蓝玉寒拿着檄文,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杨大人,您这檄文,写得真不错!”
“王妃娘娘过奖了。”杨宪说道。
“明日,将这檄文发布出去,三日之后,大军南征!”朱棣说道。
随着杨宪的到来,朱棣终于找到了借口,在亲身经历者杨宪的口中,全天下的人,都会知道应天发生的一切,皇上驾崩,是被朱标所害!朱标,根本就没有资格当皇帝!
同时,大都的兵马,也做好了准备。
如果出征,当下就可以,而朱棣却等了三日,这三日,是朱棣的一个计策。
有三日的时间,檄文足以传遍大江南北,到时候,先可以观察各地百姓和军队的反应。
和朱棣料想的完全一样,檄文传出之后,整个大明朝,都由本来的平静,变成了如沸水一般。
在百姓们的眼中,皇上带着汉人,赶走了鞑子,而且,他们现在的生活,也要比以前好上一百倍,在这种情况下,皇上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而朱标,居然暗害皇上,其罪可诛!
大都周围的百姓,一致支持朱棣,打到南方去,将朱标干掉,为皇上报仇!
相比百姓,军队的反应,要冷静得多,军官们告诉自己的属下,不得参与这些事端,作为军人,就是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那么,服从谁的命令?当然是谁有虎符,就听谁的命令。
虽然军官们都这么要求自己的属下,但是,当来自应天的命令传达到军营的时候,他们却以各种借口推脱,粮草不足,军队正在休整之中,很多军官还没有回来,各种借口,迟迟不愿开拔。
很多军官,都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心理,这场内战,他们不想参与,不管外表说得多么好听,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场战争,已经演变成了朱标和朱棣两人争夺皇位的战争。
应天的那位,是皇帝,而大都的那位,有实际控制的完全听从他的最强大的军队,惹哪一个都不好。
所以,各地驻军首领,都打好了自己的盘算。
也只有大都周围,保定路的军队,表示坚决拥护朱棣的讨逆。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大都的军队要南下,第一个经过的,就是保定路,而保定路的一万驻军,根本就不是大都军队的对手。
要么顺从朱棣,要么被朱棣的大军碾过,玉石俱焚。在这种情况下,驻军长官做出了自己正确的选择。
而在向南,到了河南江北行省,又会与陈风的地盘所交汇,扬州,就是陈风的老家,这里的官员,也是陈风一手提拔的。
所以,当大军开到这里的时候,这里的官员,一定会群起响应。
朱标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的形势,已经非常不妙了。
百官们个个称病,不敢来上朝,恐怕,是都做好了逃跑的打算了,真的要是打起来,那些官员是派不上用场的,所以,朱标只有一个选择,去找徐达。
朱标必须要得到徐达的支持,否则,朱标除了退位,没有第二个选择。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朱标知道自己的差距。
徐达依旧在放着棺木的殿堂里,若不是有仵作在尸体上做了措施,现在的天气,尸体恐怕已经腐烂了。
“徐将军。”朱标没有半点皇帝的架子,走到了门口,就向徐达喊道:“燕王朱棣,已经起兵了,你知道了吗?”
徐达看了他一眼,说道:“小声点,不要吵了皇上。”
直到现在,在徐达的心里,依旧只有朱元璋,才是他的皇上。
听到徐达的话,朱标心中的怒气,几乎就要压制不住了。
“爹爹,您已经一连呆在这里很多天了,也没怎么吃东西,女儿真的很担心你啊。”就在这时,徐达的身边,传出一个声音来。
徐达抬头一看,是自己的女儿,现在朱标的皇后。
看到女儿,顿时,徐达的心里,像是被什么堵住一样,他知道,朱标不管做了什么,总之,做对了一件事,把自己的女儿,变成了皇后。
徐达站了起来,向外面走去:“我们到外面再说。”
朱标用感谢的眼神看了眼刚刚成为自己皇后的徐氏,此时,他也是在心里暗自庆幸。
来到了外面,徐达一屁股坐在了台阶上,让朱标左右为难,跟着坐在旁边?自己可是皇上,这有多不雅!站在一旁?又无法有效地跟徐达交流。
“当年,我和皇上还小的时候,经常喜欢坐在一起吹牛,一转眼,都老了啊。”徐达说道。
徐达还在想着以前的事。
徐将军,这些回忆录先放到一边,您再不出手,恐怕,朕就得灰溜溜地跑路了啊。朱标心中想着,嘴上说道:“是啊,徐将军,现在,您已经是整个大明朝,最能征善战的人。”
“错,整个大明朝,最能打仗的,是陈王爷。”徐达说道:“陈王爷,是支持燕王殿下的。”
徐达这句话,让朱标心里更觉得低沉:“那我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眼睁睁地看着燕王谋逆,污蔑朕,最后,还让朕把这江山,拱手送给燕王?”
“当然不是。”徐达说道:“我们现在,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在陈王爷回来之前,彻底地结束战争。”徐达说道。
彻底地结束战争!这话让朱标心中一阵高兴:“徐将军,您需要什么?粮草补给?军饷?还是朕的旨意?您要什么,朕就给什么。”
徐达看了眼朱标,其实,如果有第二个选择,他也不愿意跟北方的大都军队为敌,但是现在,已经别无选择。
“我需要你的一个承诺。”徐达说道。
“什么承诺,朕都答应。”朱标高兴地说道。
“跟燕王划江而治,江北归燕王管,江南的土地归我们,只有这样,我们还有五成的可能。”徐达说道。
第1168章忠臣黄子澄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脸色一变:“徐将军,我大明朝,乃是一个国家,现在,你这么说,岂不是要让朕的国土,损失一半?”
朱标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划江而治,江北归燕王?这怎么可能?现在的燕王,只是有一个封地而已,要是将整个北方都给他了,那自己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乐趣?老家凤阳,也在长江以北啊。
“大都精兵,天下难敌,即使是划江而治,我们也提防不住,对方的水军也很强大,随时都会渡江南来。我们只有与他达成了协议,才能相安无事。”徐达说道。
徐达这么说,简直就是不想打仗,只是想苟活了,朱标顿时感觉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已经白费了,这个徐将军,原来也是这么怕事!
不是徐达怕事,而是,真的没有人能够跟大都兵马抗衡,徐达一直都在打仗,知道大都军队的强大,己方是无法抵挡的。
尤其是,陈王爷带着强大的水师出征了,虽然说的是去友好商贸,实际上,就是去耀武扬威去了,陈王爷的水军,可以在大不列颠等地四处炫耀,甚至可以压制那些番邦国家,回来之后,要是让陈王爷不满意,恐怕,也会让陈王爷强大的水师,包围应天,把整个应天都给颠覆了。
所以,徐达觉得,想要让陈王爷接受,自己提的条件,是比较公道的。
只是,这样一个条件,陈王爷接受了,朱标倒是接受不了了。
朱标横眉冷对。
“徐将军,真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您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管对方多么强大,我们大明朝的军队,就是全部战死了,也要活得有尊严!您这样,简直就是在丧权辱国!”一个不卑不亢的声音响起。
朱标向后一扭头,说话的人,是一名礼部侍郎,此时,这礼部侍郎也是情绪激动。
这人,是来向朱标禀告关于皇上下葬之事的,得到护卫的通报,来这里觐见皇上,谁知,刚来了,却听到了徐达这样的话,不由得大声驳斥道。
听到这话,朱标心中一喜,这个人的态度,完全就是支持自己的。
“你,叫什么名字?”朱标这个时候,才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礼部侍郎的名字。
“微臣黄子澄。”这官员说道:“微臣是去年秋天中的进士,一直在应天候着,直到前几日,才上任礼部侍郎。”
黄子澄!这个后世愚忠的大臣,此时,还是一个刚刚二十岁的青年。去年秋天,就已经中了进士,但是,大明朝官员的编制已满,实在找不出一个可以有的官职来安置他,太小的官职又不行,于是,就拖了下来。
这一拖,就到了现在,由于朱标新当了皇帝,下面的官员面临着一次调动,顺带将这黄子澄提了上来,对于黄子澄来说,新皇帝,就是他的主子,他对主子,也是格外地忠心。
“黄爱卿,不知你对现在的局势,有何看法?”朱标心中欢喜,不理徐达,向黄子澄问道。
“启禀皇上,现在,北方动乱,燕王殿下不体会皇上的苦心,反而趁着这个机会,污蔑皇上,开启战端,此乃宵小,定当在我大明天威之下,被碾压得粉碎。”黄子澄说道。
燕王是宵小?小弟弟,你知道大都的军队有多么强悍吗?徐达在心中想到。
这话徐达很不以为然,朱标却是心中万分高兴,继续问道:“黄爱卿,那关于应对北方的动乱,你有什么办法?”
“启禀皇上,您登基为皇,那是先皇临终口谕,是顺应天意,而这燕王殿下,想要自立为王,那是逆天行事,绝对会失败的。”黄子澄说道。
“黄大人,皇上是问你具体有什么办法。”徐达对于这个拍马屁的家伙,很没有耐心。
黄子澄咳了一下,说道:“微臣倒是有些愚见。现在,燕王发布了檄文,顺应他的,只有保定路一地之军而已,其他的地方,都在观望,我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这次叛乱,四方还在观望的那些军队和官员,都会知道大势所趋。”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的方式,就是看他的讲话,这黄子澄,虽然才刚刚踏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