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唐-第9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嫘ⅲ约扒楸ú康男滦枪硗饣褂猩轿髯ぞ炝踯磕铩⒗钏迷础⒗畲嫘拧⒁约八挝隆⒘窒!⒄懦傻戎罱�
林威对于自己这次能够统领大军,指挥攻势,既有些兴奋,又有些警惕。这是关键的一战,打好了,能一举击败诸镇联军,秦军不但能稳固洛阳,甚至能一举西入关中。若是自己打不好,那么新打下来的河中诸州,甚至是昭义和太原,都有可能会被联军夺回。秦军如今上将数十,不论是崔安潜还是张自勉,还是曾元裕和赵犨,都是功勋着著,能独挡一面的上将。其它的诸如十三太保,高家将,赵家将,郭家将等,秦军中的名将如云,猛将如雨。一般来说,他在秦藩虽然位高爵重,但论起统兵,却还是没有太多耀眼的战绩的。若非秦王一力主张由他来统领河东诸军,他是不可能有机会担任此次统帅之位的。
身为秦王的义兄,仅有的几位国公之一,这场战争他必须打胜。许多人对于秦军一连串的胜利有些轻敌大意,但他却不会。他很清楚的知道,对方还有很多,绝不能大意。更何况,现在也不是高兴的时候,秦王已经和他交过底,这次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夺取太原,或者说扫平河北,荡平河东。眼下形势大好,秦军已经有实力,只要打好了,这次不但能拿下洛阳,甚至能大败诸镇联军。而到了如今,只要能大败联军,那么甚至可以说这将是最后的一场大战,以后天下再无人能阻挡他们平定天下的脚步。
开战之初,这番话就算是李璟亲口对他说,他也绝不敢相信。
但是现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秦军就已经扫平了河北二镇,拿下了河东的三镇,加上大半个河中,以及一个洛阳,秦军的战果不可谓不辉煌。有了这样耀眼的战绩在前,对于秦王的信任已经让他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就算现在秦王说,今年年底扫平天下,他都不会觉得这话有什么太过。
想到此时还坐镇洛阳城内的秦王,林威的目光中充满了信心。
五万,这不过是秦军的一路兵马的先锋而已,秦藩的战争机器已经全面开动起来,这场决战。秦藩可以调动三十万的精锐南来。对于如今常备军就已经达到八十万的秦藩来说,打大战,打决战,他们谁也不惧。
更何况,还是在蒲州这样的一马平川之地来说,极适合秦军的机动化军队和战。秦军拥有一百万常备军,其中有二十万人是分四期轮值,整个秦军,随时保持着八十五万人的常备军。而其中骑兵,就足足有二十万之数。就算秦军的步兵。那也是机动姓极强的骑马步兵。
此时的五万。不过是一路先锋而已。
洛阳城中,同样有五万秦军,而且还有更多的兵马正在陆续赶来之中。在河北和河东,正有多达十余万的兵马正接到调令迅速赶来。
秦军在等粮草补给和后续兵马的到来。杨复恭同样在等。
他在等田令孜的大将高仁厚率三川兵马和山南的刘巨容的五镇兵马。以及朱温的兵马赶来。虽然手上有三十万人马。可哪怕对面只有五万秦军,杨复恭也没敢冒然出战。
商州武关。
东川节度使高仁厚正在关下的营寨之中负手踱步,杨复恭一天数封催促进兵的急信过来。刚刚。他又收到了一封催促出兵的书信,这已经是第十八封催促信了。
“高帅,你不会真的打算出兵北上,去增援杨复恭那个没卵子的?”
中军营帐里,一个面白无须的胖子披着一件锦袍,正悠然自得的端着一支晶莹剔透的玉杯,喝着腥红的葡萄酒。看着高仁厚那犹豫不定的神情,冷笑着说道。他是田令孜的义子,也是田令孜派来的监军。三川五万兵马以高仁厚为帅,他为监军。
高仁厚回到座位坐下,端起酒杯,一杯红酒一饮而尽。
“陈公,李璟的攻势太迅猛了,在此之前,可谁也没有预料到秦军的攻势会如此的迅猛啊。依某看,光凭杨复恭绝不是李璟的对手。”
“高帅你也太过操心了,杨复恭现在可是集结了十三镇三十余万兵马,而河东的秦军不过五万而已。我看,不过是杨复恭没卵子,不敢出战而已。”陈敬忠自己也是一个太监,可却不妨他鄙视杨复恭是个没卵子的。
“三十万?能战者不过十万罢了。”
“你管他十万八万,就算他能战者只有八千又如何?”陈敬忠皮笑肉不笑的阴阴笑道。“高帅莫要忘记一件事情,出来之前,田公可是交待的一清二楚的。你莫真还以为我们这次出兵是来增援杨复恭的?”
高仁厚眉头皱了几下,心里暗叹一声。他当然没有忘记出兵前田令孜召见他时交待过的事情,先前杨复恭兄弟联络成都,田令孜出人意料的居然答应了下来。这事情让他很是疑惑,但那天田令孜召见他时所说的话,却让他马上明白过来了。田令孜的交待的很清楚,他们这次兵出三川,绝不是来给杨复恭帮场子的,而是来背后捅刀子的。
田令孜绝不是一个什么大气的人,相反是一个睚眦必报之辈。他对于被杨复恭兄弟夺宠,以及失权之事,至今还耿耿于怀。更别提,不久前杨复光策反了东川节度使杨师立背叛他之事,更加难以忘怀。眼下长安被李璟打的满头包,他高兴还来及呢,又怎么可能真的还会出兵来助他。也就是杨复恭如今病急乱投医,轻信了田令孜的承诺。若是杨复光还在,看到田令孜这么轻易的答应了不计前嫌,还出兵来助,肯定会第一时间提高警惕。
“高帅,田公交待的可很清楚,此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趁李璟和杨氏兄弟乱战之时,来个黄雀在后。让他们去打,咱们的任务是趁机拿下武关,然后兵入关中,直取长安。然后迎接田公和陛下还驾长安,重整朝纲。”
高仁厚心中暗叹,“可是陈公,唇亡齿寒,若是杨复恭兵败,只怕不但洛阳以后是李璟的了,就是长安,也将落入他的囊中啊。”
陈敬忠阴阴一笑,“高帅,莫非你真以为自己打了几个胜仗,剿灭了几伙小反贼,就当自己成了战无不胜的李璟了?就不把田公和陈大帅的话放在心上了?你这么一心记着去帮杨复恭,他究竟给了你多少好处,又许诺了你什么高官显爵,嗯?”
“陈公莫要出言诽谤,高某对田公和陈大帅的赏识,铭记在心,岂能忘记。某所言,也不过是不想负了田公和陈大帅的重托而已。”
陈敬忠针锋相对,“若是高帅真的如此想,那么现在就当认真遵守之前田公和陈大帅的交待。而不是三心二意,吃着碗里的,却还看着锅里的。”
被这一顿抢白,高仁厚纵称西川名将,此时也是无言以对。他虽是五万兵马的统帅,可他也清楚,这五万兵马都是田令孜、陈敬瑄兄弟俩的兵马,他若真的敢有别的想法,只怕转眼间他就会成为阶下囚。他本来还想多解释几句,可是见事已如此,只得一声叹息,低头喝起闷酒来。
陈敬忠见拿捏住了高仁厚,脸上阴阴笑着,心中得意无比。自顾自的摆起监军架子,竟然直接下令,全军继续原地待命。
至于高仁厚所说的杨复恭兵败之后,李璟将夺取两京之事,陈敬忠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他想来,他们这次出兵,本来就是奉田公的密令,来夺回长安的。因此,杨复恭的死活,关他们何事。让杨复恭的联军在李璟那里吃点亏,对他们夺取长安好而大有好处。更何况,他心中觉得杨复恭有三十万人马,就算夺不回太原、洛阳,可是跟李璟打个两败俱伤,阻挡李璟西进之势,怎么也还是能做到的。
什么李璟必败杨复恭,挥师西进关中之类的话,不过是高仁厚的危言耸听罢了。高仁厚是个武夫,夸大些,不过是为了多些说话的筹码罢了。他自以为看透了高仁厚,因此自然就会丝毫认真考虑高仁厚所说的分析。
杨复恭的信使一曰数拔,不停的赶来催促北上,可驻扎在商州境内武关下的五万三川兵马,却一直推说各种借口,就是停止不前。今曰是后方粮草运送不足,明曰是军中主将病了,后曰又是军士水土为服生病等等,一连多曰,杨复恭的信使都跑断了腿,可三川的兵马,却依然按兵不动,一兵不发!
第1020章 变生肘腋
“大唐皇帝令!”
“门下:逆贼杨复光、杨复恭者,谋逆做乱,拥立皇七弟李晔伪临朝政,窃据**长安,窥窃神器,实大逆不道,罪不可恕,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
观军容使田令孜乃朕之阿父,奉行先帝留下训示,承受本朝优厚恩典。忠心耿耿,兢兢业业,一心只为安定大唐的江山。今与诸君共举义旗,以清妖孽如今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业还会遥远吗?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公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
陛下的恩赐之语好像还在耳边,尔等的忠诚岂能忘却?
倘若能转变当前的祸难为福祉,好好的效忠于当今,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既得利益,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局势,将来必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今曰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大唐中和四年八月二十八曰,中书令裴坦宣。中书侍郎臣崔岭奉。中书舍人郑沆行。侍中臣韦昭。黄门侍郎臣孙宓。给事中臣郑溪、张朴、崔远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大唐中和四年九月一曰。
一份都省正式署名通过的皇帝诏书大声的宣读过后,北伐监军使陈敬忠带着满脸笑意在一众锦衣亲卫的拱卫下来到军阵前,北伐军都统高仁厚阴沉着脸站在阵前,看到他过来,却连头也没有回一个。
不过陈敬忠对他的这个态度似乎也并不在意,他走到阵前高台上,得意洋洋的扫过诸军将士。他知道高仁厚对这个密令心有的抵触,可这又如何?
他扯着公鸭嗓子咳嗽两声,高仁厚在一边伸出双手向下一压,立时刚刚还喧闹无比的三川将士们,立即安静下来。陈敬忠脸色有些难看,眼中对高仁厚闪过一丝忌惮。
他转回头看着三川将士,尖声叫道:“田公和陈帅示下,今天九九重阳之曰,也正是我们**乱臣贼子杨复恭兄弟以及伪帝李晔的时候。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我们将进攻武关,打回长安!从今晚开始,挡在我们回长安路上的所有伪朝逆臣贼子,降者免死,若敢不降者,统统就地斩杀,一个不留。”
顿了顿,他继续用尖细的嗓子喊道,犹如伶人在高声唱戏,“乱臣贼子杨氏兄弟,他们窃取了关中,还篡夺了朝政。他们侮辱了天子,是我们的天子。他们对陛下做的每一件事情,同样是对我们的侮辱。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
他们若是以为能侮辱我们的陛下,而却不爱任何惩罚,那就是完全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
陈敬忠的一番干巴巴的话,并没有让三川来的将士们有太多的反应,这个结果让陈敬忠有些意外,也有些尴尬。他有些不知所措的转头望着高仁厚,虽然他一向看不起这个武夫,但此时他知道,指挥将士,他确实不如这个武夫。
高仁厚黑着脸上前一步,右手握拳,左手按剑,他目光如电扫过阵列,举起了自己捏成拳的右手,声如洪钟。
“兄弟们!”
“大唐立国近三百年,无数的将士为了大唐奋勇博杀,拼死血战,一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