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武大郎-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大人说什么呢?我怎么敢有那样的心思?”王俣吓了一跳,急忙朝四周看一看,看到四周就他们三人之后,他才松了口气。

看到王俣这个样子,李浩然心中更加的失望,心想王俣和武栋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难怪会失去整个国家。

“说起来,这个梁山大都督倒是给高丽百姓造福了。”金东清突然道。

“造福?老太师你不会是糊涂了吧?有多少人被抄家,有多少人被批斗,难道你不知道吗?”李浩然冷笑道。

“被抄家、批斗的都是极少一部分人,大部分的贫苦百姓,过的比以前要好多了。金某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高丽贫苦百姓过的如此快活,我也心满意足了。”金东清道。

“老太师,你有没有看梁山现在所推行的梁山思想?那可真是大逆不道,违反儒家经典!梁山可真是罪该万死!”李浩然道。

“儒家经典就一定正确吗?儒家治国就一定能行吗?高句丽时,中原的文化还没有传到这里,可是当时国家是多么的强大,隋炀帝、唐太宗屡次入侵高句丽,都被高句丽挡住,可是现在呢?”金东清道。

“这……”李浩然沉默说不出话来。

“我这段时间仔细的琢磨,其实给贫苦百姓以地位、尊严,让他们过得好点,甚至让他们选举官吏,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准备好好的研究一下武栋的梁山思想,看看他是为何变得如此强大的。”金东清道。

李浩然不断的皱眉,他虽然不认可金东清的说法,只是他们现在作为高丽的遗老遗少,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能好好的活着就不错了。当下他也不和金东清继续讨论,而是走进了田里,这样的田园风光,他这一辈子也没有怎么欣赏,慢慢的他也有些留恋往返起来。

他们在外面呆了一天的时间,晚上返回开京城。武栋刚刚进入城门,就得到李纲回来的消息,此刻李纲正在议政厅焦急的等他。

武栋微微一笑,当下先是把王俣等人送走,然后带人前往议政厅。

在这里,武栋很快见到了李纲,他正要问问李纲这几个月过得怎么样,李纲竟然就说起了梁山思想的事情。

“大都督,梁山思想再也不能推行了!”

“李纲,国事可以明天再说!几个月不见,你似乎黑了一些,辽东的事情很多吗?”武栋急忙阻止他继续说下去,而是微笑问道。

“大都督,我必须说!梁山思想大逆不道,一定不能继续下去了!”李纲则是不顾武栋的问话,再次说起梁山思想的话题。

“我以前不是告诉过你嘛,事实胜于雄辩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到将来,你会看到梁山思想到底是对是错的。”武栋道。

“可是,大都督,到时候一切都晚了!”李纲着急的道。

“其实,即使现在我不再推行梁山思想,梁山思想也会广为传播的,绝不会停下来的。”武栋想了想,道。

“这是为何?”李纲一愣,道。

“近千年来,百姓被欺压剥削,读书人、士大夫、地主、贵族一直坐在他们的身上作威作福!现在突然有人说,今后人人平等,你们再也不用被欺压剥削了,你说普通的贫苦百姓能不高兴吗?即使现在停止传播梁山思想,它仍旧会在百姓中偷偷的传播的!时间越长,这种观点越被普通的贫苦百姓认可,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些英雄人物带领那些贫苦百姓将头顶的读书人、士大夫、地主、贵族推翻,然后建立梁山思想中所说的人人平等的社会!与其那样,还不如我现在就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家。”武栋笑着道。

“这……”李纲呆在了那里,虽然他心底里很厌恶梁山思想,但是他也不能不承认这梁山思想对于贫苦百姓有很大的吸引力。如果没有人提出这样的思想也还罢了,现在有人提出这样的思想,就好比在黑夜里点燃了一个火炬一样,肯定能吸引无数人到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有了火光,想让它熄灭就几乎不可能了。

“大都督,你这样做,到时候一定会天下大乱的!贫贱的百姓怎么能治国,怎么能给予他们那样的地位?怎么能让他们和读书人、士大夫拥有平等的地位呢?至于给他们尊严,更是荒谬了,他们要什么尊严?他们配有什么尊严?”李纲皱眉道。

“李纲,我想要劝劝你,最好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没有那些农民在地里干活,你们这些读书人、士大夫连饭都吃不上,你说是不是?仔细的说起来,所有的农民都是读书人、士大夫的衣食父母。”武栋道。

“大都督,圣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等劳心,他们劳力,如此才能天下有序!劳心者自然比劳力者高贵无数倍!”李纲皱眉道。

他从小学习儒学,儒家思想在他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想要让他改变,异常的困难。

“我现在也很难说服你,只有等到将来,你会看到国家是否有序,国家是否能乱起来,你也能看到老百姓有没有资格管理国家,有没有资格拥有读书人那样的地位。其实,到了那个时候,贫苦百姓和读书人已经不再是对立关系了,到时候,天下人人都可读书,人人都是读书人,农民、工人、商人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想要高贵也就不可能了。”武栋道。

“可是,大都督,读书人怎么可能再去种田、再去做工、再去行商,那岂不是丢了读书人的脸面?”李纲道。

现在这个时代,读书人除非是实在活不下去,否则绝不会去干那些卑贱的工作,那样的工作和读书人的身份不符合。读书人能够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当官,如果当不了官,那顶多是去私塾教书或者去街上买画,又或者是给人当帐房。有的读书人宁可饿死也不会去田里种地。武栋听到这里,眉头紧皱,他觉得自己和李纲根本无法交流下去,李纲这个思想实在是让他很无语。

“好了,我把你从高丽叫来,不是和你讨论这些的。现在我有极为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武栋道。

“什么事情?”李纲道。

“成立工厂的事情,我准备成立更多的工厂,这些事情都需要交给你。”武栋道。

“大都督,所谓的工厂就是大点的作坊罢了,这种事情难道还需要我来做吗?”李纲惊讶的道。

“工厂和作坊大不一样,要想建立工厂,需要场地、需要资源,需要合理的管理制度!还需要招收工人、培训工人!你可以先去仁川的炼铁厂、军械厂考察一番,然后再筹建工厂。”武栋道。

“大都督,要建什么工厂?”李纲道。

“可以成立纺织厂、农具厂、砖瓦厂、调料厂,至于还有什么,这就需要你来考虑了。”武栋道。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二百六十四章青年串联2

?在梁山思想的问题上,李纲仍旧无法说服武栋,他没有办法,只得暂时接下了筹建工厂的事情,他准备今后抽时间再慢慢的说服武栋。。在他看来,只要这梁山思想不断的推行,肯定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的,到时候有的是证据说服武栋。

当下他走马上任,工厂的事情千头万绪,一开始他还以为和作坊差不多,但是他到仁川附近的炼铁厂、军械厂考察了一番之后,心中大为震撼,这才知道工厂和作坊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工厂的生产效率远远的超过普通作坊,几乎是普通作坊的数十倍甚至更高。

本来他对于工厂的事情不是很认真,可是现在一下子认真起来。他已经意识到建立工厂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如果这件事情做好了,将来他甚至有可能流芳百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名声也是无比重要的事情,谁不想留名史册啊,而眼前的筹建工厂就是极好的机会。

当下他决定一个厂子一个厂子开始建立,他先是在全国召集砖瓦工匠,然后让这些砖瓦工匠研究制砖厂需要什么条件,制砖的工艺可以分为多少个步骤,他准备也按照炼铁厂、军械厂那样的流水线作业来管理制砖厂。

到了八月初的时候,制砖厂已经选好了地点,已经准备成立了。

不过,在筹建工厂的同时,他对于国内青年的动向仍旧很关注。

这天傍晚,回到家的时候,他的侄子王杉到他家里拜访。

“叔叔,最近那些青年们闹得很凶。”吃完饭之后,王杉突然道。

“他们在闹什么?”李纲急忙问道。

如果青年们真的闹事,这倒是一个劝诫武栋的好机会,他一下子感兴趣起来。

“叔叔,他们也不是闹事,而是在梁山思想改造小组的指挥下,开始搞串联。”王杉道。

“串联?这是什么?”李纲惊讶的问道。

“所谓的串联啊,就是青年互相走访,互相交流所谓的思想改造经验。比如说,平壤的青年来到仁川,和仁川的青年搞聚会、交流、上街游行等等,仁川的青年也可以去原州,在那里参观原州梁山士兵战斗的遗迹等等。现如今,各地的青年都在串联,很是热闹。”王杉道。

“胡闹!这些青年难道不知道要干活吗?所有的青年都这么闹,谁来干活啊?”李纲冷哼道。

“叔叔,现在地里面的农活不是很忙了,青年们都闲下来了。再说了,他们串联的时候也常常做一些好事,有的时候是一群人下乡帮助老百姓干活,有的时候是打扫街道卫生,还有的在修路。当然,有时候他们也在学习梁山思想,还有时候他们批斗一些地主富豪。我感觉,这青年串联蛮有意思的,可惜我有公职在身,否则我也想去和他们串联了。”王杉道。

“你绝不能和那些青年混到一起!”李纲瞪了王杉一眼,怒道。

王杉讪讪的笑起来,过了一会儿,道:“叔叔,我知道你不喜欢梁山思想,可是你现在根本就阻止不了的,天下的青年这么多,不可能会听你的。如果你真要阻止梁山思想传播,倒是可以去找梁山思想改造小组的组长吴用,如果能够劝服他,那就好办多了。”

李纲一下子笑起来,不是因为王杉的注意好,而是王杉的主意太臭,所以他被气笑了。他对于吴用再了解不过,别看吴用也是军机处的成员,但是吴用这个人根本没有什么节操。想要说服吴用,根本没有任何的可能。

想了想,李纲晚上仍旧给武栋写了一封信,阐述青年串联的危害性。在李纲看来,各地的百姓应该呆在自己的家乡,根本就不应该乱跑。历朝历代,各地的百姓想要去外地,都需要路引,而普通人想要申请路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古代,只有读书人才能自由的游学,其他人可能一辈子都难以离开家乡,当然乱世就另说了。

很快武栋就接到了李纲的来信,他对于李纲的那些话不以为然。

萧飞飞在武栋的身旁,看着那信,她倒是对“青年串联”很好奇,不知道“青年串联”到底是什么。

武栋回过头来,发现她双眼亮晶晶的,不由的笑道:“你也对这些感兴趣吗?”

萧飞飞银牙轻咬,过了片刻还是轻轻点了点头,道:“嗯。”

“很快你就会看到了,他们就要来开京了!”武栋道。

就在前两天,吴用向武栋提出申请,说是让百万青年汇聚开京,接受武栋的接见。武栋已经答应下来,并且让吴用全力去做这件事情。

“原州的青年准备的如何了?”在思想改造小组,吴用坐在灯下,下面有许多人向他汇报。

“组长,他们随时都可以出发。只是现在有上千人串联去了忠州,需要先把他们叫回来。”下面的一个人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