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武大郎-第4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的军械、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南方运输而去,夏收之后,数十万民夫也陆续到来。

战争一触即发,许多中原百姓都知道大梁即将对安南开战。

安南本就是中华领土,五代十国的时候这里发生了叛乱,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了独立的国家!那所谓的“大越国”是公元1010年成立的,距今也不过120年而已!

短短120年根本不足以将中原统治安南的痕迹抹除,他们和中原仍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的不说,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中原的政治制度一模一样,他们也是实行的君主制,朝廷也有三省六部!他们的文化和中原的文化也是一模一样,他们的学子学的也是儒学,也要进行科举,靠着科举取士!他们官方的文字也是汉字,他们的上层贵族所说的都是汉语!

另外,这个时代的安南百姓中有许多都是汉人!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为了维持安南的统治,他从中原往安南大量移民,这些移民的后裔仍旧生活在安南!后世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后世的史学家曾经研究越南京族的来历,发现越南的京族乃是百越后裔的壮侗语系民族之雒越,加入南岛语系民族之占人、南亚语系民族之高棉人以及汉藏语系民族之汉人而重新融合起来的民族!京族的形成要在越南独立数百年之后,现在京族还没有影子呢!

这一年的秋天,40万大军挺近安南境内!安南乃是小国,整个国家的人口只有二百多万,国家的正规军也只有十余万而已!中秋的时候,海军第二军也南下参与战争之中,突然包围安南都城,海军陆战队五万人攻入都城之中,活捉所谓的“大越国”国王!

冬天的时候,战争已经基本结束!到了大同七年的春天,那些在山林中的反抗势力也被清剿大半,此刻安南终于再次回归中国!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汉人的领土,治理这里比起治理花刺子模都要容易得多!明朝的时候,朱棣征服安南,只是当时安南分裂已久,加上朱棣迁都北京,国家的防御中心放在了北方,安南于是很快又陷入混乱!这一次大梁吸取教训,自然不可能让安南再次分裂。

安南被收服,中原的百姓自然无比的喜悦,不过他们却没有大梁征服花刺子模时那样的兴奋!因为安南本就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不过是收复以前的领土罢了!而征服花刺子模却是开辟新的疆土!

大同七年的秋天已经来临,当秋风吹起的时候,武栋、李师师等人乘船前往天津而去。

自从征服燕云之后,梁山就开始建设天津,距今已有十年的时间了!这十年的时间里,天津城发展的异常迅速,虽然天津城的城池还不是很大,但是这里已经是北方数一数二的商业城市了!

它之所以发展迅速,和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它位于燕京的周围,燕京乃是都城所在,天下的货物都往燕京运送,而高丽、东瀛、江南、南洋等许多地方的货物都是通过海运先运送到天津,然后再运往燕京城!正是占据了这样的地理优势,它才迅速发展起来!现在这里的经济已经隐隐有超过登州港的趋势,假以时日,这里赶上高丽仁川港也不在话下。

“夫君,我们不进天津城吗?”一行人骑马而来,李师师则是坐在马车之中,此刻李师师有些惊讶的道。

“不进天津城了!我们去造船厂!”武栋笑道。

“造船厂?我们去那里做什么?”李师师道。

“我们去看一件稀罕的东西!”武栋大笑道。

他们一行人朝着天津造船厂而去!这天津造船厂乃是梁山新建的国营造船厂,厂区的规模极大!这座造船厂主要是服务军方、制造军舰!离得老远,武栋、李师师等人已经听到了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看来里面的工人正在劳作。

现在梁山正在大规模制造宝船,用以全面替代以前的战舰!至于以前的战舰现在已经开始向普通的商人出售!那些战舰虽然有的用了多年,但是战舰的质量远远超过普通的民船,因此在民间那些战舰很是受到欢迎。

当他们来到造船厂门口的时候,科学院的院长凌振竟然在这里迎接。

“凌振见过陛下,见过娘娘!”凌振弯腰行礼。

“快快起来吧!那艘船怎么样了?下水了吗?”武栋笑道。

“尚未下水,其实就等陛下您来了!”凌振道。

“走!我们进去看看!”武栋道。

“夫君,到底是什么东西?”李师师好奇道。

“等到了你就知道了!”武栋大笑。

造船厂十分的巨大,他们进入其中之后,径直朝着最里边而去!

越往里走,里面的守卫越是森严,渐渐的这里竟然出现了军人!李师师暗暗惊诧,她却不知道这里乃是造船厂的研发中心所在,所有的新式战船都是在这里研发出来的!另外,造船厂最优秀的工匠也在这里,所以这里容不得丝毫的差错。

“陛下,就在前方了!”凌振指着前方道。

武栋点了点头,他大步往前,很快前方出现了无数的工人,在那里还有一艘新船。

第六百二十四章蒸汽机船

这艘船的体积很小,远远比不上他们之前见到的大船!而且这艘船异常的简陋,和那些富丽堂皇的宝船有天壤之别。不过此刻这里却是围了许多人,除了工人之外,还有许多人竟然是科学院的工匠,领头的竟然是金湖。

金湖和那些工匠们在不断的讨论、交流着,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表情。

“这艘船和其余的船只似乎有所不同?”李师师的眼中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来。

这艘船的上边放置着一个巨大的锅炉,上面不断有沸腾的水汽冒出来。

她却不知道这艘船里面的构造和其余的船只更加的不同!上面的蒸汽不过是因为密封技术不合格而溢出来的,更多的蒸汽则是经过管道集流之后冲向了后边小磨盘形状轮子的叶片,轮子转动,旋转的轮轴通过链条带动浆轮,使得船只可以前行!

没有错,这就是科学院与造船厂合作刚刚研制出来的蒸汽机船!

这些年来,科学院的金湖一群人一直在研究蒸汽机,大梁也对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前两年,蒸汽机项目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基本成熟!之后他们和造船厂合作,将蒸汽机运用到船只上,这才有了第一艘蒸汽机船。

武栋今日来到天津,正是为了见识这艘蒸汽机船!

“陛下,这船看起来还有些简陋。”凌振道。

“没事,慢慢的会好起来的,这蒸汽机技术刚刚运用在船上,只要能够运行就算是不错的了!现在下水试试吧!”武栋笑道。

一直到了这个时候,金湖等人才发现武栋的到来,这些人急忙弯腰行礼。

此时已经到了黄昏时刻,造船厂就在海边,在众多工人的帮助下,蒸汽机船终于下水。

所有人脸上都带着憧憬的表情,武栋道:“我们上去吧!”

凌振一愣,道:“陛下,您还是呆在下边吧,万一出现危险怎么办?”

武栋笑着摇了摇头,道:“不用担心!我们上去看看!”

武栋已经大步来到了船上,李师师犹豫了片刻也来到了船上。武栋的侍卫们跟着武栋一起上船,那些侍卫们的脸上都带着紧张的表情,他们看着船上的那个大锅炉,都唯恐那里出现问题。此刻,就算是科学院的人也有些紧张起来。

这船不是很大,一共只能容纳数十人,除了武栋等人之外,还有一半是科学院的科研人员。

除了这艘蒸汽机船之外,另外有许多船只来到了跟前,他们也是唯恐这里出现差错。

“开始吧!”武栋淡淡的道。

蒸汽机船缓缓的开动了,船行的不是很平稳,但是它真的在动,真的在往前而去。

科学院的那些人脸上露出了狂喜的表情来,李师师则是难以置信的道:“这是不用人力就可以前进的船只?”

武栋点了点头,道:“是啊!”

李师师道:“那它靠的是什么往前?”

武栋笑道:“回头我让科学院的人给你好好的讲讲这其中的原理!”

蒸汽机船运行的速度渐渐的快了起来,在船上他们可以听到隆隆的机器声音,所有的侍卫都用惊骇的表情看着船上的机器,如同看着魔鬼一样。

武栋不由得想起了历史上的往事,当初蒸汽机船在欧洲刚刚出现的时候,也引起了一阵惊慌。当时蒸汽机刚刚发明没有多久,巴贝恩便发明了蒸汽机船,他驾驶蒸汽机船在维埃纳河中游动,一群船夫到来,他们认为这种发出奇怪声响的蒸汽机船是魔鬼,于是用火焚烧了蒸汽机船。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那是因为人类见识不足的缘故。如果是历史上自然发展的话,将来还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现在在国家的全力支援下发展这样的技术,虽然大家惊骇,但是还不至于焚烧了蒸汽机船。

船走了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突然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动力一样,停在了那里。

“发生了什么事情?”武栋急忙问道。

“陛下,我们的煤炭用完了!船上没有多余的煤炭!”金湖小跑而来禀报道。

“看来今后架势这蒸汽机船,需要掌握煤炭的使用量才行。”武栋道。

“是!”金湖有些惭愧的道。

“幸好咱们还有其他的船只,可以回去。”武栋笑道。

秋天夜晚已经有些寒冷,在这样的小船上是无法过夜的。当下武栋等人来到了其余的大船上,开始返回造船厂。而那艘蒸汽机船也被其他的船只拉着返回造船厂。

“陛下,这蒸汽机船第一次下水,它的行驶速度还是太慢了,远远比不上咱们的宝船。”造船厂的负责人道。

“假以时日,我的蒸汽机船一定能够赶得上那些宝船的。”金湖有些倔强的道。

“这蒸汽机不仅仅可以用在船只上,其实还可以用在其余的一些机械上。”武栋道。

“是!还可以带动风轮,带动……马车……”金湖想了想,道。

“还可以用在什么器械上,你们好好的想一想!今后大梁会投入更多的金钱到这个项目上,另外我们会让更多的工匠加入蒸汽机项目的!对了,凌振,最近科学院还有其他的一些有创意的发明吗?”武栋道。

“陛下,科学院最近只有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发明……到时在民间出现了一件新奇的发明。”凌振道。

“哦?什么发明?”武栋好奇道。

“一台与众不同的大钟。”凌振道。

当下凌振详细的说了起来,武栋听完之后才知道他所说的竟然是钟表。

历史上,在北宋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水运仪象台,这水运仪象台能够报时打钟,它的结构已经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以称之为钟表的鼻祖。它的里面有擒纵器,后世把擒纵器视之为钟表的心脏。南北宋交接的时候,中国的钟表技术传入了欧洲,之后欧洲人才制造出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钟表来。1283年的时候,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了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大钟。

没有想到现在中国的民间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大钟,武栋听了之后十分的震惊。

“中国的科学技术本是领先于世界,然则女真南侵、蒙古人南侵,数千万人被屠杀,中国的文明毁于一旦,出现了数百年的断层!如果没有战争的话,这钟表理应最先出现在中国!”武栋心中暗暗的道。

思考了片刻,武栋道:“不管是科学院的发明或者是民间的发明,如果有所创意,我们都要鼓励,都要给予奖励!回去之后,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