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武大郎-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止是没有那么容易,简直是困难重重。汴梁都作院的匠人一般是不准离开汴梁的,即使他们年纪大了,不在都作院当差,也必须留在汴梁城内。”公孙胜苦笑道。

武栋的眉头微皱,心想都作院的匠人,这些都属于“高尖端战争急需人才”,大宋朝肯定看的很紧,想要挖人确实很困难。不过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以梁山目前的军力、财力,如果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情,一定能够办到的。

“此事关系重大,就算是付出一定的代价,我们也要把朝廷都作院的匠人请到高丽来。大都督,我认为这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花荣突然开口,道。

武栋点了点头,道:“我明白……朱贵,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你亲自奔赴中原,然后和曹正、石秀等人联手,进入汴梁,争取把汴梁都作院的匠人请到高丽来。就算是用强、用各种卑鄙手段,都要做成此事。”

朱贵是高丽战区情报处处长,曹正是梁山战区情报处处长,而石秀则是新成立的河东战区情报处处长,这三人可算是目前梁山的情报头子,掌握了梁山所有的情报力量。武栋把这三个人全部派出,可算是下了大功夫了。

朱贵急忙道:“大都督放心,我一定会把都作院的匠人请来的。”

武栋想了想,突然道:“都作院中有没有会制造火器或者火药的匠人?”

公孙胜道:“这个肯定是有的。”

宋朝,中国的火器、火药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甚至已经用到了实战之上。而能够制造火器、火药的匠人也在都作院中。

“很好,你们去都作院的时候,把懂得火器、火药的匠人也请到高丽来吧,我有大用。”武栋道。

“大都督,火器、火药虽然新颖,但是威力却很一般。”公孙胜皱眉道。

“这个我是知道的……不过技术总是往前发展的。把他们尽管请来吧,人越多越好。”武栋道。

现在的火器、火药技术确实是很落后,别说是现在了,即使再过几百年,到了明朝,火器、火药已经往前发展了很多,但是拥有火器、火药的官兵仍旧挡不住赤手空拳的农民起义军,挡不住从关外来的满族骑兵。一直到了19世纪,1800年之后,随着欧洲自然科学飞跃性大发展,火器、火药的技术才随之成熟,之后才慢慢的取代冷兵器,世界才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现在仅仅是12世纪,靠火器、火药是不可能战胜外族的。武栋又不是学习军工的,也研究不出来厉害的火器、火药。他只是来自于后世,对于火器、火药存在一种奇特的幻想,想要看看能不能稍作改进。

枪炮之类的恐怕是研究不出来的,但是“炸药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管怎样,梁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如果能把整个都作院都搬过来最好。

这一次的军机会议结束,武栋才发现梁山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

高丽战争,这是灭亡一个国家的战争,虽然这个国家只相当于国内的一省之地,但是也需要大量的战前准备。

区区半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浪费丝毫的时间。

都作院的事情很重要,军机会议结束之后,武栋仍旧有些不放心,让人把朱贵叫到了大都督府,道:“朱贵,你们尽快出发,前往汴梁。如果缺少高手的话,可以尽管说出来。”

朱贵道:“高手是不缺的,大都督,少林十二棍僧都在我们情报处,他们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另外,他们还曾经说过,必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少林寺的武力。少林寺距离汴梁城不远,如果真需要,很快就能到达的。”

武栋道:“这样就好。”

这个时候,朱贵突然道:“大都督,我希望吴学究能够跟着我一起去。”

武栋一愣,道:“吴用?让他去做什么?”

朱贵道:“吴学究生性聪明,如果有他在一旁指点,将都作院的那些人救出来会容易的多。”

武栋想了想,不由得笑起来。吴用确实聪明,尤其是在这些事情上,很是有一些鬼点子。当下道:“好,那我去通知吴用,让吴用跟你一起去汴梁。”

吴用此刻正在作战处呆着,他是作战处的处长,现在高丽战争就要开始,他这个作战处处长也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事情,算是十分重要的职责了。结果武栋把他叫了过去,让他去汴梁,他一下子愣住了。

“大都督……作战处还需要我坐镇呢。”吴用道。

“作战处就不用你了,有花荣在,你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你还是跟着朱贵去中原,都作院的事情也十分重要。”武栋毫不客气的道。

实际上,吴用虽然是作战处的处长,但是他仅仅是挂名而已,具体的作战计划等等都是花荣亲自在做。上一次攻打济州岛的时候,吴用就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这一次高丽战争无比重要,即使吴用真的想在作战处发挥作用,武栋都不敢让他呆在那里。

吴用心中很不爽,道:“都作院的事情有朱贵兄弟就可以了,何必再叫上我?”

武栋面色变冷,道:“这么说来,你是不愿意接受我这个大都督的命令了?”

“呃……”吴用看到武栋要发怒,当下心中有些惧怕,道:“既然是大都督的军令,那我就跟着朱贵去中原一趟,不过一切都要听我的。”

武栋还没有说话,朱贵已经笑道:“吴学究有什么好主意,尽管说出来,我一定听你的。”

吴用这才点头,道:“那我们过几天就走吧。”

武栋冷哼道:“今天或者明天就走,不要耽搁时间。”

吴用没有办法,当天下午就和朱贵一起离开了仁川城,陪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少林大和尚澄观,另外还有几个做事慎密的情报人员。

船行极快,船上的风景仍旧是很美,但是吴用却没有丝毫看风景的兴趣。朱贵来到吴用的身旁,道:“吴学究,这一次还要请你多多帮忙了?”

吴用面色不爽,道:“是不是你对大都督说,让我跟你去中原?”

朱贵哈哈大笑,道:“我也是看吴先生颇有智谋,所以才请吴先生帮忙。如果是我们去,想要把都作院的那些人带出来,真的很不容易。有吴先生在,想必能想出一些好主意的。”

这话说的吴用心里很受用,道:“如此,我就帮你们一次。”

不一日,朱贵、吴用回到了中原,来到了登州港,在这里,他们竟然见到了曹正,心中大喜。

原本他们就是来找曹正的,要曹正一起帮忙办理都作院的事情,现在曹正在这边最好不过。

“朱贵大哥,吴学究,你们怎么回到中原了?”曹正惊讶的道。

曹正前段时间和武栋在一起,也知道高丽即将发生战争,这个时候正是用人之际,朱贵、吴用在高丽的地位极为重要,怎么会这个时候回到中原?

“我们是奉大都督府的军令而来,还要你配合呢。”朱贵道。

当下朱贵将军令取了出来,交给了曹正,曹正看过后,道:“原来如此,既然是大都督府的军令,我一定帮助诸位办好了。”

朱贵道:“曹兄弟,你怎么不在梁山泊,而是来到登州了呢?”

曹正笑道:“我是为了登州的生意而来……”

当下曹正解释了起来,原来梁山泊在山东有很多的生意,现在又做海贸生意,这些原本是归朱贵管理,朱贵去了高丽之后,曹正接受了这些生意,他来到登州,主要是这边的生意出了问题,所以来了解情况。

“登州的海贸出了什么问题?”朱贵惊讶的道。

“我也不清楚,刚才见过阮小五,说是有一船瓷器被劫了,船员都没有回来。阮小五已经请求海军帮忙调查了,应该不会有大问题的。”曹正道。

朱贵点了点头,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区区一船瓷器相对于都作院的事情来说实在是太小不过,不值一提,当下道:“曹正兄弟,中原的情报网都在你的手里,你对于汴梁都作院了解的如何?”

曹正皱眉道:“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这就赶往汴梁,见机行事吧。”

朱贵道:“那就赶紧出发。半年后就是高丽战争,现在急需军械。我们争取用一个月的时间把都作院的那些人请到高丽,然后争取能在其余的时间做出尽量多的军械吧。”

——————————————

多谢大家的打赏,非常感激

第一百一十章工匠

“要不要通知石秀?”半路上,吴用问道。

“大都督已经说了,现在河东战区正面临战争威胁,朝廷的大军可能会围剿河东战区。石秀管理河东战区的情报,最好还是不要来了。”朱贵道。

一开始的时候,武栋是想要让石秀一起参与这件事情。因为当初在河东的时候,石秀的聪明伶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武栋觉得石秀比朱贵、曹正更适合做情报工作。可是后来想到河东战区的现状,于是又临时改变了决定,不再让石秀参与这一次的事情。

“那好吧,有我们这些人在,应该足以完成这一次的任务了。”吴用道。

“吴学究,其实请人简单,但是要把人带出汴梁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不知你有没有好的办法?”朱贵道。

“办法自然有,在船上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出了一条妙计。”吴用道。

“不知是什么办法?”朱贵惊讶的问道。

“这个暂时不能告诉你,等到了汴梁城,你们把都作院的人请出来,我负责将所有人带出汴梁城。”吴用道。

吴用的心中有些发狠,他是作战处的处长,可是作战处的那些参谋人员都看不起他,这让他十分的不爽。现在他在作战处几乎被架空,所有的作战计划都是花荣这个军团统帅亲自制定,他几乎插不上手。这一次好不容易碰到了高丽战争,他正准备大展身手,结果又被派到了汴梁城去请一些匠人。吴用觉得一定要展现出自己的厉害来,把都作院的所有匠人通通带到高丽,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手段,今后别人才不敢小瞧他。

不一日来到了汴梁城,这里仍旧是那般的繁华。

吴用进入汴梁城之后,看的有些头晕眼花,各种风景、各种人流让他目不暇接。

“吴学究,我们去探查一下都作院的具体情况吧?”朱贵道。

“你们先去……我不通武艺,去了也起不到作用。你们把那边的情况调查清楚,回来告诉我,我再制定相应的请人措施。”吴用道。

朱贵想了想,觉得吴用说的也不错,当下道:“吴学究,我让人跟着你,你不要乱闯,晚上一定要回来。”

梁山泊在汴梁城有好几个据点,其中有两家都是曹正新开的大客栈。定好了会面地点之后,朱贵带着一群细作离开,朝着都作院而去。

整个汴梁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三部分,外城住的是普通百姓,内城乃是朝廷的官衙所在,皇城自然是皇帝居住的地方。

皇城的防御最为严格,内城次之,外城最差。

都作院原本是极为重要的地方,但是因为里面全部都是工匠,每日里制作兵器军械,需要的地方极大,而且有极大的噪音,所以都作院被放在了外城。

不过,虽然都作院在外城,但是防御也极为严密。

朱贵带人远远的打量都作院,只见那里有一片建筑,建筑前面有不少的士兵。虽然这些士兵的纪律很松散,但是数量多,几乎达到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地步。

“这里的士兵数量不少啊。”曹正道。

“最少也有五百人,可能更多。”朱贵道。

“从这里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