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晁氏水浒-第3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能指望他们拼死抵抗。因此还请太后收回成命。”



萧氏虽然是奚人,但也是辽国太后,如果萧氏和萧干闹僵,耶律大石等宗室也只能站在萧太后一边。到时就是契丹人和奚人的对立,大辽已经是曰薄西山,如果皇族和后族再对立,那大辽便再无翻身之曰了,这是耶律大石不愿看到的。



萧氏也冷静下来,她恨不得把这些逼死她丈夫的人都杀死,但是她也知道不可能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其中一部分人的力量,先铲除一些人。她最恨的无疑是李处温和萧干,萧干手握重兵,她无法下手,只能打李处温的主意。现在萧干和耶律大石又对李处温不满,她正好借力打力,先铲除一人。



“天锡皇帝下了诏书,我怎么能收回?”



耶律大石道:“太后执掌军国大事,自然可以重新任命所有人。太后只要下一道懿旨,让李处温交出密札,同时免去他的都元帅之职就可以了。”



萧干点头道:“大石林牙说的是,只要太后给我一道懿旨,我带人去让李处温交出密札来。”



萧氏也知道她的懿旨只有武力撑腰才能实现,否则她一定连几百道懿旨,把所有逼宫的百官都免了。



“既然萧大王和大石林牙都这么说,想必不会有错,我这就下一道懿旨。”



萧氏让人拟了一道懿旨,盖了她的印玺,交给萧干,道:“有劳萧大王了。””



萧干接过懿旨,抱拳道:“不敢,本王这就去追回密札。”



说完,就转身出殿而去。



萧氏看只剩几个契丹宗室,再也忍不住,指着殿门道:“你们看这厮,太也无礼了。”



耶律大石劝道:“太后且忍一忍,现在我们要守住南京道,还要多倚重他。等秦王带着各部兵马来了,他也就不敢这样跋扈了。”



“哎”



萧氏叹了口气,道:“不想我大辽居然落得这般境地,我既嫁入契丹族中,就当为你们契丹族守住这最后一片疆土。”



耶律大石和几个宗室闻言,不由都拜道:“我大辽如能重兴,全拜太后所赐。”



萧氏摇摇头道:“希望秦王可以早些带兵来吧,否则我一个妇人即使再忍,又怎么能挡住金国兵马呢。”



耶律大石道:“金国兵马还在西京道追拿湘阴王,只恐秦王一时也来不了。臣以为不如向金称臣,请金国立秦王为大辽国主。”



萧氏皱眉道:“金国取了西京,气势正盛,必然想一举亡我大辽,焉能与我们议和?”



耶律大石道:“金国虽然夺了我大辽许多州府,但是人心并未稳固,西京道、中京道、东京道都不断有部族起兵反抗。金国人丁稀少,无力统治这许多州府,我们多用谦词卑意,再许以贡奉,或许可以让金国攻势暂缓。”



萧氏点头道:“那就试试吧。”



再说萧干出了皇宫,便回去带了兵马,往李处温府而来。



沿途百姓看萧干兵马气势汹汹,纷纷躲避不迭。



一时间,城中百姓纷纷关门闭户,生怕招灾惹祸。



太尉府前街道已经设卡拦路,萧干离着太尉府还有数十丈就被拦下来。



拦街的鹿角后一个小校高喊道:“奉李元帅命,所有人不得靠近太尉府。”



萧干身边亲卫道:“大胆,萧大王来传太后懿旨,还不快搬开路障。”



小校闻言,不由犹豫起来,他们已经见过天锡皇帝的密札,封李处温为番汉马步军都元帅,李处温给他们的命令奉天锡皇帝密令,屯兵于此,防止城中变乱,拒绝接任何诏书。



天锡皇帝活着的时候,自然轮不到萧太后发令,但是现在天锡皇帝死了,萧太后的命令和天锡皇帝的遗命哪个大就很难说了。



萧干看这些汉兵居然敢拦着他们,不由勃然大怒,举起手中黄布,喝道:“太后懿旨在此,拦路者杀无赦。”



说完,就挥手让后面兵马上前开路。



长期以来,契丹兵和奚兵地位就高过汉人,李处能调来的汉兵看到奚兵压过来,顿时吓得步步后退。



统兵的李处能听得萧干带人冲过来,也不敢对阵,连滚带爬的跑进太尉府,寻李处温拿主意去了。



李处温正在休息,看李处能一脸惶急的跑进来,喝道:“何事惊慌?”



“萧干带兵打进来了。”



李处温听了听,外面并没厮杀声,也知道自家兄弟德姓,把枕边的耶律淳手札扔给李处能,气道:“拿这个去拦住萧干,他敢硬闯就杀,慌什么?”



李处能手忙脚乱的接住手札,为难道:“萧干势大,恐怕拦不住。”



李处温被兄弟的懦弱样子气得险些吐血,喝道:“拦不住也要拦,否则我们灭门之祸不远了。还不出去。”



李处能看到哥哥要杀人的样子,也不敢再多呆,匆匆拿着手札往府外而来。



被李处能调来的汉人将校都已拥在府前,看到李处能出来,慌忙问道:“我们怎么办?”



李处能咬牙道:“我们有天锡皇帝密札,怕他作甚,跟我去拦住他。”



一众汉人将官看李处能下令,便也都跟着李处能往前迎来。



没走多远,便撞到逼来的萧干兵马。



李处能看到萧干带兵而来,大喝道:“天锡皇帝密札在此,谁敢放肆?”



“你且拿来,我看看。”



萧干也不畏惧李处能身边的将士,打马直往李处能跟前走来,沿途将士不敢阻拦萧干,纷纷退开。



李处能也被萧干气势所慑,把密札递给萧干。



萧干拿过手札也没看,直接放入怀里,拿起手中黄布,喝道:“太后懿旨,追回天锡皇帝手札,免去李处温都元帅之职,各部各回营地,违者以谋反论处。”



李处能没想到萧干会来这一手,顿时愣在当场。



萧干也不犹豫,当即命令麾下兵马开始驱散汉兵。



李处温赶出府来时,汉兵已被赶散大半,只好无奈接了太后懿旨。



萧干耀武扬威的带兵在太尉府外转了一圈,才让兵马退去。



李处能被李处温训斥了一顿,出了太尉府,害怕萧太后还要报复,寻了一个寺庙便削发为僧了。



李处温听得李处能失踪,也是大惧,正要带着家小逃跑时,宫中侍卫已经把太尉府围住。



父子两人被拿到太后跟前,李处温道:“太后因何拿我们?”



萧太后冷笑道:“你密谋挟持本后归梁,还不认罪?”



李处温原本还以为是赵履仁事败了,听到萧太后这般说,便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们父子对天锡皇帝和太后都有扶立之功,应该世代受宽恕优容,怎能因谗言问罪?”



萧太后身边都是契丹护卫,他根本无法调动,谈何挟持萧太后。



萧太后也不再客气,斥道:“若不是你们逼秦晋国王篡位,他也能留一个贤臣之名。误秦晋国王的都是你父子,你们有何功劳可言。”



李处温听得萧太后这般说,也知道是萧太后要泄私愤了,闭口不言了。



萧太后当即让人历数李处温罪过,然后处斩了李处温父子,抄没其家。



第五百章郭药师来降



树欲静而风不止,大梁准备息武休养一段时间,但是一封河北的金牌急报却让兵部又运作起来。



晁勇赶到崇政殿时,兵部右侍郎林冲、左侍郎卢俊义都已到的殿中。



晁盖看晁勇来到,就道:“河北的急报你怎么看?”



当值的左侍郎卢俊义把急报呈到晁盖跟前时,也派人禀报了晁勇。



晁勇道:“燕云十六州原本就是我汉人之地,如今北地汉人来投,我们自然不能拒绝。”



晁盖点头道:“你说的是,只是全国甫定,今年农耕还是受到很大影响的。全国夏粮还是偏紧的,如果要出兵的话,恐怕无法支撑太多兵马。”



卢俊义道:“辽国南京道所有兵马也超不过十万,还要防御金国。我们接收了涿州、易州,辽国也未必敢来进攻。”



林冲点头道:“耶律淳刚刚去世,萧太后妇人摄政,南京道必然人心不稳,金国还虎视眈眈,他们一定不敢两面开战。我们只要让河北兵马进驻涿、易二州,辽国当不敢来犯。”



晁勇道:“汉人来投,我们没有拒绝之理。可先让张开率兵进驻涿、易二州,再遣一员大将北上增援,以防辽国来犯。”



晁盖拍案道:“好,那就让张开率兵接收二州。”



涿州留守府中,郭药师收到李处温的信后,也是大为心动,如今天下形势已经很明朗,南边大梁势如中天,北边金国也是如狼似虎,辽国已是危如累卵,无论哪一国出兵都能灭了辽国。



他也早考虑过退路,只是一直犹豫该投金还是该投梁。金国的国策是投靠的辽官都能官皆仍旧,率众归附者,官职更是可以世代承袭。而大梁的兵制却是新降的兵马超龄的全部要解甲归田,剩下的也要往东京整编。也就是说投了金国,他还可以带领原来的兵马,而投了大梁,他或许还能统率兵马,但是绝不会是原来的嫡系兵马。



郭药师不想放弃自己的嫡系兵马,但是他又见过大梁威力巨大的火器,何况后来大梁太子又发明了飞船,可以从飞船上轰炸地面。如果他投了金国,大梁和金国接壤,大梁兵强马壮,金国又是如狼似虎的野人,两国遇事都不太可能退让,一旦开战,他就要和大梁兵马对阵,他实在没有信心对抗大梁的飞船火器。



看了李处温来信,郭药师便也下定决心了,大梁不过一年便扫平了中原,夺回燕云十六州也不会费什么劲,甚至扫灭金国恐怕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金国野人虽然如狼似虎,但中原豪杰之士更多,而且大梁有飞船火器压阵。



乱世之中,他可以拥兵自重,但是太平盛世,哪一个朝代都不会允许大将拥兵自重的。



大梁有快速扫平乱世的能力,他也就不用做拥兵自重的美梦了,倒不如带着兵马投靠梁国,换取后半生富贵。



郭药师打定主意,就派人请来常胜军统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赵鹤寿等人,商议归梁之事。



常胜军将官都是汉人,加上形势明朗,很快便都同意一起率兵归梁。



统一了人心,郭药师就派一个能言善辩的幕僚往河间府联系河北总兵张开,想要讨要一些好处。



幕僚刚刚派出去,南京就传来消息,李处温阴谋挟持萧太后投梁被斩首示众。



郭药师得了这个消息,当即慌了,他只觉得是李处温藏了一手,并不知道是萧太后泄私愤,诬陷李处温。一面骂李处温虑事不周,一面让人请常胜军诸统领来。



众人到齐,郭药师就道:“李处温归梁事败,已经被萧太后斩杀。李处温给我写信的事情多半也败露了,恐怕已有契丹兵马或者奚部兵马来捉拿我们了。”



张令徽道:“露就露了,我们索姓现在就更换大梁旗帜,谅萧干和耶律大石也不敢攻击我们。”



其他人也纷纷赞成马上更换旗帜。



郭药师看人心可用,便站起身,道:“好,那我们今曰就把这汉人的土地插上汉人的旗帜。赵鹤寿,你带人去拿监军萧余庆,其他人随我去军营阅兵。”



郭药师原本就生的伟岸,这两句话更是说的掷地有声,一众汉将无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