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兴汉-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一次可不关刘琮的事情,原来在过去的一年内,刘琮和曹操都遵守了当初缔结的和约,在接壤的南阳和汝南等郡没有发生战事。而江东孙权也感受到了压力,不敢轻举妄动。两强休兵,西北的张鲁和马超自然老老实实的趴在窝里。
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自黄巾之乱以来相对最和平的一个年份。但表面的平静之下,其实暗流涌动。尤其是汉天子所在的襄阳。
过去的一年,刘琮谨遵了一个做臣弟的本分,只要皇帝刘协不插手他的军政事务,刘琮基本上答应了刘协的所有要求,包括选秀、扩建宫殿,甚至一些官员的任命。在外人看来,刘琮真正算得上大汉忠臣,顶梁柱!
但过去的一年,皇帝刘协的所作所为却是让荀彧和一些原本打算接近他的人失望透顶。而荀彧无疑是最失望的哪一个!比起残暴的董卓和专权的曹操,刘琮可以说做出了最大的让步。而荀彧也是看准了刘琮汉室宗亲的身份,不会恣意妄为,才想替皇上组建自己的势力,逐渐的掌控朝政。
匡扶汉室,重塑朝纲是荀彧毕生的志愿。但在刘协和刘琮的共同推动下,荀彧过去一年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荀彧想给刘协找一个襄阳蔡氏或者安陆黄氏的嫡女做皇后,不但被刘琮阻扰,刘协似乎更加不感兴趣。他心中只有姜丽!
荀彧通过努力摸索出了一份相对中立或者对刘琮或多或少有些恨意的士子和名人,希望皇帝能够加以亲近。但刘协似乎对于女人更加感兴趣。而那些被荀彧悄悄的提拔、擢升的人,陆续被人检举揭发,什么滥用职权,贪污**……荀彧知道这里面肯定是锦衣卫的功劳。
不过这也怪不得刘琮,如果你提拔的人自身过硬,一般就会莫名其妙的消失……官场上没有笨蛋,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丞相大人与御史大夫的貌合神离。久而久之,一些底层官员,如果听闻自己被荀彧大夫欣赏,都惶惶不可终日!这让荀彧的计划彻底破产。
在感受到了刘琮的老练和毒辣之后,荀彧曾经无数次苦劝皇帝刘协振作起来。而刘协似乎只有在女人肚皮上才会精神焕发!过去将近二十年的奢靡生活已经让刘协彻底迷失了。以前在许昌,他还时常担心曹操篡位,经常做一些抗争。到了襄阳之后,自从顺利的得到姜丽之后,刘协对于刘琮是一百个放心。有时候甚至劝荀彧不要刻意针对刘琮。
而过去的一年,颍川荀氏的核心成员一百多人迁徙到中卢之后开始适应了新的生活。陆续有荀氏族人从颍川逃到中卢,荀氏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而身在曹营的荀攸终究还是没有逃过一劫。于三个月前病死在许昌。虽然曹操对外宣称荀攸是病死的。可是荀彧不信,他的那个族侄他怎么不知道?可是他却阻拦不了曹操。
面对咄咄逼人的刘琮,和一个如烂泥般扶不上墙。荀彧愈发感觉如此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荀氏族人被迫走上当初自己和现在荀攸的路。刘琮看起来斯斯文文,但手段之毒辣一点不输给曹操。之所以迟迟不对荀彧和荀氏族人动手,荀彧认为,自己还有一点点利用价值。
如果说刘琮的威逼荀彧还能接受的话,皇帝刘协的不作为甚至沉迷于女色是让荀彧彻底绝望的主要原因。他知道荆州这片土地,刘表父子经营了二十多年。士族、豪强认刘琮不认皇帝和朝廷,完全不能和中原相比,如此一来就等于,荀彧上面没有主心骨的支持,下面没有生存的土壤,想要协助皇帝与刘琮抗衡几乎成了痴人说梦!
现在天下诸侯就那么几个,再回去曹操那边是不可能了,江东孙权和西边的张鲁、马超早晚被两强所灭。所以荀彧自认别无选择,此时归隐山林或许是保全自己和家族的最佳选择。
但是像荀彧这么能干而且这么有名望的人岂是说隐退就能隐退的。皇帝刘协倒是没说什么,他只是觉得荀彧在自己耳旁烦够了,如果荀彧能够消失,他何乐不为?但刘琮怎么肯就这么让荀彧归隐?皇帝刘协可以随时滚蛋,而荀彧,刘琮肯定是舍不得的。
于是荀彧府上就不得安生了,先是伊籍、孙乾等人试探性的拜访,而后是张颌、于禁等曹操旧部叙旧。几日之后,尚书令诸葛亮登门拜访。刘琮沿袭了许昌朝廷的制度。
曹操取得东汉执政权力之后,任丞相职以表明自身地位的崇高,但是他没有简单的恢复西汉时期的丞相制度,而是接将原属少府辖下的尚书台划转到丞相府官属序列。尚书令是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所以这样的措施保证了曹操对朝政的控制,同时也无需对既有制度做很大的修订。
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能够有效掌控朝政的举措,刘琮肯定是拿来用之,而诸葛亮自然而然的成为丞相府属官中的核心人物之一。担任尚书令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诸葛亮拜访荀彧,依旧只是试探性的侃侃而谈。不过诸葛亮已经隐晦的透露出刘琮有意招揽荀彧的想法,荀彧虽然没有接话,但也没有明确决绝。
诸葛亮回禀刘琮之后,刘琮原本打算亲自出马去劝说荀彧留下。被诸葛亮和法正阻止了。原因无他,刘琮是事实上的朝政掌控者,而荀彧以前是曹操的左右臂膀,如今更是尽力辅助汉天子,处处针对刘琮。若是刘琮贸然拜访,被断然拒绝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主公,正愿意前去游说,定能让荀文若为主公效力!”听诸葛亮说起拜访时荀彧的态度,法正在心中盘算了一会便主动请缨。
刘琮将两位智囊坚持不让自己出面,刘琮也就打消了亲自出马的念头,毕竟荀彧并非常人,而荀彧的志向便是王佐。自己非王非帝,一旦辩驳起来,还真不一定是荀彧对手。倒是法正,口才上佳,甚合也是适合。
对于法正的到访,荀彧已经麻木了。他何尝不知道诸葛亮此前来拜访自己的目的?诸葛亮作为刘琮的最主要智囊之一和内政大管家,地位并不亚于当初荀彧在曹营。而法正也是从刘琮入川以后就一直担任军师。世人称之为小郭嘉。这两人也算得上刘琮的左膀右臂,不在丞相府与刘琮商议家国大事,而来拜访一个即将归隐的以往政见不和的御史大夫。
荀彧可不认为他们俩是叙旧的!而法正也是开门见山:“当今朝廷暗弱,荀大人有王佐之才,奈何却要归隐山林?”
“孝直,你今日来我府中就是为了取消荀某么?”有没有王佐之才,仁者见仁,但这是荀彧的志向没错。法正如此说,在外人看来确实有嘲弄的意味。
“荀大人误会了!正绝非取笑大人,而是来肯定大人为天下苍生,为黎民百姓继续留任!”
“继续留任?孝直你这话说得好口是心非啊。荀某在朝廷一天,你家主公恐怕就会记恨一天。而你却要来劝我留任?”既然要准备隐退了,荀彧也没了往日的客气。
毕竟在朝堂上与刘琮争斗了一年多,对于分寸的把握荀彧还是心中有数的,法正说要劝自己留下了,这肯定是刘琮的授意。但荀彧不明白为何刘琮对于自己这个一直跟他在朝堂上作对的御史大夫这么感兴趣?
“大人,我家主公虽然往日里与大人可能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不一,但大家都是为朝廷做事,都是为了天下苍生!都是为了匡扶汉室啊……大人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看到荀彧冷冰冰的回应,法正面不改色,正了正身子继续说道:“世人都知大人有盖世之才,如今乱世已久,正需要大人这样的能人治理天下,大人岂能因噎废食,弃陛下于不顾,弃天下人于不顾?”
“荀某虽也心有不甘,但奈何当今陛下沉溺于女色,不理朝政,我等就算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又能如何?”荀彧确实是失望透顶了,想起天下苍生,想起那个扶不起的皇帝,荀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迷茫过。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为何要与曹操做对,要离开许昌?
虽然曹操有篡逆之心,与荀彧政见不和,但仔细想想,这么一个皇帝,就算没有曹操,还会有其他人。现在的刘琮就是!在荀彧看来,皇帝继续这样沉沦下去,刘琮篡逆是早晚的事情。别说一个荀彧,就算有十个百个也阻挡不了历史的趋势!
而如果自己改变不了现有局面,当初执意为此与自己的中曹操闹翻值得吗?为了毕生的志愿,结果却是要归隐山林?荀彧的不甘,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但法正说他弃皇帝不顾,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这正是他的伤心处。
但凡还有挽救的可能,荀彧不会这么消沉。荀彧仔细凝视着法正,这个号称刘琮身边的鬼谋,到底想要跟自己说些什么?
第360章大胆试探
法正和荀彧二人为了荀彧的去留问题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法正眼看自己无法说服荀彧,当初出来之前可是当着诸葛亮的面在主公刘琮面前夸下海口。怎么办?法正脑筋飞速的旋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突破口……
“大人,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正以为,大人满腹经纶,心忧天下,决不能因为某一个人的不作为而放弃天下百姓!”法正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当今皇帝刘协。
荀彧听出了法正的玄外音苦笑了一下:“孝直,你想说什么?”
“正只是以为,以大人的王佐之才,就此归隐实在是我大汉不幸。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正如大人所言,如今皇帝毫无进取之心,置天下不顾。但有进取之心的大有人在。乱世总得有人来终结……”
“打住!孝直,你越说越离谱!”荀彧连连打断法正,这法正要干什么?怎么可以如此出言不逊?皇帝昏庸无能那只是私底下埋怨埋怨。而法正不可能不知道荀彧是保皇派。在保皇派面如此放肆……
“大人,请允许我说完!”法正并不气馁,而是站起身来,顿了顿接着对荀彧说道:“大人,正所言是否属实?”
“就算如此,你要如何?”
“废立襄阳天子,大人的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荀彧一脸的吃惊,咕噜一声,吞下一口唾液!这个法正确实太胆大了!这……荀彧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法正今天来此居然是逃劝说他废弃刘协。
此前的二十多年,荀彧都从未动过这样的念头,就算曹操进位魏公,荀彧都以为曹操只是想专权,还是会尊崇汉天子刘协的。
“废立襄阳天子?”
“没错!”法正迎上荀彧的目光,毫不躲闪十分沉着回答道。
荀彧也是站起身来继续逼问法正道:“由谁废?”
“汉丞相刘琮!”法正回答道。
荀彧又是问道:“废谁?”
“废昏庸无能汉天子刘协!”
荀彧问道:“立谁?”
“立汉室宗亲,汉丞相刘琮!”法正朗声回答道。
荀彧也是提高了音调,厉声质问问道:“因何废?”
“君纲不振,一不能威临群臣,二不能庇佑天下万民,三不能守护皇家尊严!”法正似乎早有准备,毫不迟疑的回答道。
荀彧心有不甘,法正所言几点全是刘协的软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导致天下群雄林立,狼烟四起,荀彧略做停顿,而后问道:“因何立?”
“有谪则不立庶,有贤则不立不贤!如若帝王之脉,无谪无贤,则当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惠之人,立以为天子!汉家制度,自有旧例。诸吕灭,修侯周勃迎代王为天子;孝昭皇帝无子,博陆侯霍光迎昌邑王为天子,而后昌邑王不贤,霍光遂废弃昌邑王,迎戾太子之后,立以为天子……”
“且近代以来,先有蠢吾侯入主天子之位,后有解渎亭侯登基大统。有谪则立谪,有贤则立贤,然若是谪、贤皆无。则迎天子于民间。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