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灵魂的归来-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银脚带是昼伏夜出的,白天几乎不能视物,非经十二分的挑拨激怒,它是不会轻易咬人的。上述的那一条忽然在少年的袖中噬了他一口的原因,大约就因为袖内光线黑暗,它便生猛起来了。

香港岛上的柏架山,九龙的荔枝角,海中的昂船洲,过去都曾被人发现过银脚带。发现的地点包括自海滨至山顶。所幸区域虽广,这种蛇并不大量繁殖,因此难得遇见。但它究竟太可怕了,在香港若是见了全身黑白相间的小蛇,千万不要冒失的去逗弄

 大南蛇

《楚辞·天问篇》说:“灵蛇吞象,厥大何如?”俗语也有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能吞象,这不过是文学上的一种想象。但非洲和印度的大蟒蛇,能够吞小牛和猪鹿,却是事实。

这种大蟒蛇,香港也有,不过没有非洲出产的那样粗大。有一年春天,沙田曾发现一条大蟒蛇,香港方面有许多人结伴去捉,没有捉到,后来给当地的村人捉到了,据说长九英尺,重三十几磅。

本地人称呼这种大蟒蛇为大南蛇,因为是南方出产的。又因为蛇的皮可以制乐器,所以又称琴蛇。京胡、二胡和三弦上所蒙的那一块蛇皮,便是南蛇皮。现在更有人用它们来制造银包,女人的手袋和皮鞋。香港、九龙便有好几家商店专门出售这类蛇皮的制品,并在橱窗里挂着整张的蛇皮。这些都是大蟒蛇的皮,不过它们并非本地所产,而是从暹罗等处运来的。在那些地方,豢养大南蛇取皮,已经同养鳄鱼一样,成了一种新兴事业。

蟒蛇在国内的分布区域,从华中以下,沿浙江福建以至两广云贵都有,其中以福建和广西最多,而且所产的蟒蛇也最大。从前上海亚洲文物会的博物院里陈列着一条大蟒蛇的标本,长二十英尺,就是从福建获得的。

南蛇并没有毒,它们的武器是运用粗大的身体紧紧地将对手箍紧,使其气绝而死。人类有时也会给它们缠得窒息死去的。它们对待较大的动物都是这样。若是蛙兔等小东西,它们简直张开大嘴一口吞下去便完事。蟒蛇吞下了较大的捕获物后,便要在半睡眠的状态中盘起来休息,静待胃中食物的消化。

南蛇旧称蚺蛇,关于它有许多古怪不经的传说。邝露的《赤雅》说,琼崖的黎族人捉捕蚺蛇,惯将红色的妇人亵衣去引它,蛇见了便蟠伏不动。又说蚺蛇身上共有三种胆。旱胆能疗目疾,水胆止泻,另有一种护身胆,能在身内随处走动,防护外来的打击。这些话都未必可靠。

香港的蛇店里也有南蛇出售。它们大都被关在铁丝笼里。蟠伏着不动,将一只铁丝笼塞得满满的

 缘木可求的海狗鱼

在香港专卖海鲜的大酒家门口,不时可以见到有一种怪鱼,养在木盆或特制的喷水鱼柜里,多数同山瑞等养在一起,它的形状像大鳗鱼和乌鱼,周身有滑涎,可是有四只脚,像是一条小鳄鱼或是蛤蚧蛇,酒家称它们为海狗鱼,认为是很美味滋补的东西。

海狗鱼是两栖类,喜欢栖息在浅水滨或山边的溪水沟里,头部大而扁,两只眼睛很细小,前脚四趾,后脚五趾,全身乌黑色,有一条尾巴,那样子与其说是像小鳄鱼,不如说是像一条大蝌蚪。海狗鱼普通有二三尺长,大的可以长至五尺,形状实在很丑恶。香港、新界和大屿山的山涧里,也偶然可以捉得到海狗鱼,不过香港酒家出售的多来自国内,广东广西福建的山岭地带都出产海狗鱼,上海的黄浦滩和苏州河里也有。海狗鱼在中国的栖息区域分布很广,从山西西南部、四川、扬子江流域,以至贵州都曾经发现过,闽广一带更不用说了。

海狗鱼在中国方物志书上被著录得很早,旧时称它们为“鲖”,为“鲵”,俗称孩儿鱼或娃娃鱼,认为是一种很神异的东西。《尔雅》释鱼说:“鲵,大者谓之叚。”注说:“今鲵鱼似鲇,四脚,前似猕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

《水经注》说:“鲵鱼声如小儿,有四足。”郭璞注《山海经》,又称它们为“稣”,说是声啼如小儿,故呼为“稣”。但说得最详细可靠的是《益州方物略》,作者宋祁记西川所出产的这种“鲖”鱼说:

“出西山谷及鸦江,状似鲵,有足,能缘木,其声如儿啼,蜀人养之。”又说:“有足若鲵,大首长尾,其啼如婴,缘木弗坠。”

将这类的描写用今日所见的海狗鱼来对证,大都正确符合,可见从前人所认为怪物的鲖或鲵,其实就是海狗鱼。甚至“啼声如小儿”,也不是杜撰的,因为将海狗鱼捉在手里时,它往往能发出“呀呀”的叫声。

在中世纪的欧洲,海狗鱼也被认为是一种怪物,称它们为“火蛇”(TheGiantSalamander),说是能咬人致死,并且能避火。这是因为它身上有滑涎,对于小火确是不怕。身上又能排泄一种毒液,使一般的动物不致咬它,但并不能杀人。

海狗鱼有脚,能从水边爬上树捕食树蛙,所以,你有时可以在树上捉到海狗鱼。孟子认为不可能的“缘木而求鱼”,给这事实推翻了

 蚬与(虫雷)

香港春天多雾,又多南风。南风一起,天气就“回南”,这时就潮湿得令人浑身不舒服。有时天空又降下浓雾,白茫茫的一片,似烟似雨,不仅模糊了视线,就是呼吸好像也被阻塞了似的。这是沿海一带春天常有的天气,海滨渔民称这种天气为“落蚬天”,因为他们相信海边所产的蚬,乃是在雾中从天空降下的。《广东新语》云:

白蚬多生于雾。每年春暖,白雾瀰空,濛濛霈霈之中,土人知为白蚬落也,名落蚬天。白蚬者雾之屑也,雾白者曰南雾,南风之雾也。白蚬以春雾而生,以冬南风而熟,皆宜暄暖,若天盛寒则瘦矣。

《广东通志》也说:

番禺海中有白蚬塘,自狮子塔至西江口,凡二百余里,皆产白蚬。岁二三月,南风起,雾气蔽空,辄有白蚬子飞落,微细如尘。然落田中辄死,落海中得咸潮之力乃生,秋长冬肥,积至数丈乃捞取。

蚬有黄自黑三种,生在海中的色白,生在沙里的色黄,生在河泥里的色黑。黄蚬就是农历过年时所卖的“发财大规”,又名黄沙蚬。黑蚬最贱。味道最好的是白蚬,它的壳薄而且自,所以称为白蚬。连壳用油炒,加一点辣椒酱,吃起来味道非常鲜美。

蚬的样子像是小的蛤蜊,又像宁波人爱吃的毛蛐,不过毛蚶壳上有高低的瓦楞纹,蚬壳则是扁圆光滑的。香港海边到处有蚬。从前九龙城海边未曾扩充为飞机场时,那边有一片很浅的泥沙滩,从宋主台脚下一直伸至海中,每当傍晚潮退时,附近田家的孩子们总喜欢赤了脚到泥滩上去摸蚬。

蚬是穷人的食品,所以你在酒楼上是吃不到蚬的。海边居民和水上人家,差不多将蚬当作是主要的肉食,因为他们有时连小鱼也吃不起。

渔民相信春天下雾落蚬的原因,我想乃是由于潮湿而燠暖的雾气在春天宜于许多生物的滋长,因此蚬有了雾气便容易繁殖。广东乡下人有句谚语:“饥螺饱蚬”,说是海边和河里螺多则荒年,若是舰多则收成一定好。可见如果这年春天多雾,不仅白蚬会繁殖,就是农作物和其他东西也会繁殖的。

蚬又有咸淡水之分。它们也像蚝一样,有一定集中繁殖的地点,称为蚬塘。从前广东的地主们就视海滨和边河的蚬塘为自己的财产之一,每年重价佃给人家取蚬图利。

蚬的盛产季节,除了剥取蚬肉供食用以外,因为价廉,广东乡下人还用它来喂鸭和充蔗田的肥料。秋冬之交,海边有一种野鸭,专以蚬为食料,非常肥美,被称为蚬鸭。

除了白蚬黄沙蚬之外,广东海中还出产一种有名的蚬,名金铰蚬,又名金口蚬。据说在南汉时代曾被刘鋹列为御食,禁止民间采集。又有一种无耳蚬,出在韦涌,则是同南宋末年的小皇帝有关的。相传陆秀夫奉了帝昺来到韦涌,当地渔人进蚬,帝昌食而美之曰:“惜不令其无耳”。于是韦涌出产的蚬从此便无耳。后来那个进舰的渔人封了官,死后配祀将作大匠梁公庙中,称为蚬子丈人云云。这是传说,未必可靠。因为帝昺就是后来陆秀夫负在背上在崖门一同投海的那个小皇帝,他不过是个褪褓小儿,未必会懂得吃蚬的。因了这个南宋小皇帝曾在九龙大屿山以及广东滨海一带流亡过,所以,这些地方关于他的传说特别多。

广东还出产一种比蚬较大的介类,本地人称之为(虫雷),据说闻雷则生,所以称为(虫雷)。(虫雷)同蚬蚝一样,都可以“种”的。种(虫雷)的海滨地方名为蝠田,番禺一带最多。(虫雷)在冬天最肥,采(虫雷)的人在泥滩上用脚向泥中摸索,碰到有(虫雷)就拾起来,谓之踢(虫雷)。

广东人吃蝠喜欢先将(虫雷)肉起出来,同其他的配料啄在一起,然后再酿入(虫雷)壳内,蒸熟了吃,称为酿(虫雷)。这是乡土食品,据说以新会最有名。以前香港就有一家小食品商店,有特制的家乡风味的酿(虫雷)出售。除了(虫雷)以,蚬肉也可用这方法起出来制成酿蚬。

与蚬(虫雷)相似的蚶,被宁波人视为珍味的,广东人则很少吃。近来香港上海店里出售的蚶子,号称宁波毛蚶,其实是从潮汕近地运来的,所以价钱不贵。蚶子是用滚水一烫就生吃的。不知怎样,广东食家可以吃鱼生,对于鲜血淋漓的蚶子却不感兴趣。其实,惠潮一带有蚶田,出产蚶子很多,旧时称为天脔,因为可以生吃不必烹调,滋味很甘,所以称为蚶子。可见广东有些地方也是喜欢吃蚶的。

蚬一类的东西,在滨海一带地方多而价廉,味道却鲜美,可说是穷人的口福。但旧时连这样贱价的东西也吃不起的人尽有。广东从前有名的“清官”何经有一个笑话,据说他罢官乡居,门前有卖蜕的经过,偶思食蚬,可是探囊无钱,夫人嘲之曰,何不书“清”字售之,何大笑而止

 啄木鸟

据说全世界的啄木鸟共有二百五十种之多。中国可以见到十八种,有十二种是独有的,马来亚可以见到的也有二十五种。但是香港所能见到的啄木鸟仅有一种,是属于福建区域特产的野鸟,被称为“福建青灰啄木”。它们只栖息在新界屏山林村谷一带多树木的地方,不常飞到香港岛上来。这种啄木鸟是青灰色的,雄的头上有一撮红毛,雌的没有。多数的啄木鸟都是头上或两颊有红毛的,有的尾下也是红的,这是它们的特色之一。

啄木鸟是一种古怪而有趣的小鸟。它的生活方式最特别,喜欢攀在树干上用它的铁嘴将树身啄得发响,一连串拍拍的响声。你在树林中如果听到这种像是木匠敲木板的响声,循这声音去找,很容易就可以在树干上见到它。尤其是头上的那一块红色容易惹人注意。它们会全身贴在树干上,拍拍的啄一阵,然后向上爬几步,有时又会向下倒退。

啄木鸟就靠这方法,从树皮的下面和枯朽的树心里,找昆虫和昆虫的幼蛹来维持生活。因为要靠一张嘴来生活,它的嘴生得特别长而锐利,是椎形的,所以能啄开树皮。它的舌头也很长,尖端还有倒刺,可以从树身的裂缝里将昆虫钧出来。为了适应这特殊的生活方式,啄木鸟的颈部也生得强劲有力,以便可以灵活的接连啄树而不疲倦。它的脚上仅有四趾,攀在树上时两趾在前,两趾在后,可以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