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纨绔出仕-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职业,效率高了,失业人员必然就多,失业多了,社会不满的分子就多,这些人干正事不行,干坏事却一个顶俩!这是一种很无奈的状况,你一个青山泉镇是根治不了的,不如顺其自然,自己轻松,别人也自在。”
李睿想了想,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将来,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由自主地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
马文杰微笑道:“我现在虽然已经下海了,但毕竟在官场混过年的时间,对做官还是有些心得的。有些话别人不敢说,我无所谓。李睿,你知道官场三原则是什么吗?”
李睿摇头,同时双手抱拳道:“还要请教文杰大哥。”
马文杰抿了一口茶,用他标志姓的摇头晃脑道:“我们国家现在借用老人家的一句话,那就是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叫有我国特色呢?说穿了就是大伙儿闯呗,闯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一个定数。数学上有一个什么模糊理论,我看这我国特色就是模糊理论,反正谁也没见过,人民生活好了,国家强盛了是我国特色,人民生活变化不大,国家也就这样,还是我国特色。所以,目前我们国家是走一步看一步,错了就纠正,对了就坚持,有一个小康目标,大伙儿就向小康奔吧。有些人小康了,有些人还在脱贫,有些人靠勤劳小康,有些人靠耍歼狡小康,总之都想小康。于是乎我们的各级官场就成了社会各色人等获取利益的角逐场,一个人要活得成功,与你在官场中付出的大小是成正比的,这一点对我们商人也适用,舍得舍得,有舍必有得,舍越多得就越大。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的确是,文杰大哥,你还看得蛮清楚的嘛!”
“其实这也是旁观者清,这些年下海后,我就逐渐跳出原来的圈子来看当今这个社会,这才得出了现在的结论。你就比如说官场成功无非就是官职的大小,获得的潜在收益的多少,既然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总得遵循一些游戏规则才行,于是一些有我国特色的潜规则就产生了。”
说着,他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自己变得更舒服,对于马文杰这个细节,李睿早就见怪不怪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很会让自己享受的人。听到他继续说道:“做官的潜规则大致有三条,第一是:跟人决定前途。举个例子吧,初年的名小凤仙,要是找个民工,扫黄就被扫走了;她找蔡锷,就流芳千古;要是跟孙中山,那就是国母。所以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跟谁干,跟对了人,也能成功。我还听说外地还有人安排小姐进了机关,居然一路高升吗!奇怪吧?跟人就是进圈子,如果你什么人都不跟,你就进不了圈子,那你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现在有些领导不是堂而皇之的说嘛,老子不认识你怎么用你?这潜台词人人都明白。”
“第二是:关键岗位要有自己人。说一个笑话:一个男子去提亲,女方家长说:请自我介绍。甲说:我有一千万;乙说:我有一栋豪宅,价值两千万;家长很满意。就问丙,你家有什么?丙回答: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孩子,在你女儿肚子里。甲和乙无语,走人。这个笑话告诉我们什么?告诉一个浅显的道理:核心竞争力不是钱和房子,是在关键的岗位有自已的人。”
尽管马学军说的这个笑话,在李睿听来早就是老掉牙了,但是他所说的这个道理,李睿却是第一次认识到,一点都没错,两辈子的经历早已经告诉了他这个看似浅显,但很多人一生就不会明白的道理。
“那第三条呢?”他连忙问道。
“第三就是:时间决定姓质。还是举个例子:赵四小姐十六岁去大帅府,如果她只待一年,就是歼情;待三年,顶多是偷情;但一去三十年,那就是千古爱情。很多事情不是不做,而是要看做多久,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
说着他还呵呵笑道:“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说你们家老爷子吧,听说你们家老爷子当年还是泥腿子出身,但是到今天为止,我要说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论战功,他比不上任何一个老帅;论理论,你说他一个泥腿子出身当年刚参加革命时能识字就已经不错了,就算后来加强学习理论也高不到那里去。当然我无意冒犯他老人家,事实就是如此。你现在再看看你家老爷子的地位,关键就在于从一开始就跟对了人,而且几十年来从未改变过,即使被也同样坚持。”
李睿细细揣摩,虽然前面举的几个例子略显调侃,但说到他家老爷子的事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家老爷子当年可不是一个泥腿子,从参加革命的第一天就跟随着老人家,到现在为止就一直是老人家的亲密战友,这份超过六十年的感情是无人可以比拟的,这也造就了张家成为屈指可数的几家政治豪门之一。
“其实啊,自从那天我们见面之后我跟你小舅也聊了不少关于你的事情,有一点我挺纳闷的,既然你志在官场,那么原来在燕大团委这么好的平台你为什么不运用,反而要跑到彭城来,窝在这种乡下地方当个党委书记?”
李睿知道就算小舅跟马文杰的关系再好,也不会把自己当年做的那些丑事抖落出来,当下也勉强笑了笑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我就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任人摆布。”
马文杰却看着他,很认真地说道:“别扯淡了,虽然我和你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得出来你的野心不小,想往上爬,想拥有更大的权势。”
李睿不想跟马文杰讨论这个话题,笑了笑有意岔开道:“文杰大哥,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你对官场研究得这么透彻,当初还要辞职下海呢?”
“呵呵呵……”马文杰深深地看了李睿一眼,干笑两声道:“现在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少了,很多人都说我当初下海下对了。”说着,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道:“其实当初我也是被迫无奈,记得我上次跟你说我这个人不喜欢拘束,喜欢自在,这个不过是托词罢了。其实在我们国家哪怕你就是再有钱,也不如当个官,干起来了有滋有味。其实我现在倒是挺羡慕你的,就象你刚才说的想干你自己想干的事情。但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便你非常想干,但首先要保证你能在这一行干的长。而且这权力有的时候真的很象毒品,让人,一旦失去你就会觉得迷茫,甚至觉得人生失去了方向。我当初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辞职下海的。上头没人,或者没有跟对人,你在这一行就会干不下去。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并不适用于古代,同样也非常适用于今天。”
李睿从马文杰的房间告辞出来已经是午夜时分了,两人不知不觉聊了将近四五个小时,两杯上好的龙井早就喝的象白开水一样,都想不起去把茶叶换了。回到办公室后,他毫无睡意,心里一直在琢磨着马文杰的那些话。
上辈子由于身份的不同,两人之间聊天基本上不会涉及到官场,更多是生意场和风月场。马文杰是个非常精明的人,极其善于察言观色,李睿实在想不通象他这样的人精居然也会在官场上败下阵来。不过他显然已经看出了自己想在官场上干出一些名堂的心思,而且李睿还知道他今天特意举了一个老爷子的例子,也绝不是无的放矢。作为李文骏的密友,李睿相信他肯定知道一些张李两家的恩怨,或许他是误解了自己从燕大团委回到彭城是因为和张家的恩怨,所以今天他话里话外的暗示自己该利用的资源还是要利用的。
想到这里李睿不由苦笑,自己到今天为止,虽然口口声声说排斥张家,但何尝没有在借张家的光,郭文丁就是一个例子,要不是自己是张家的子弟,郭文丁能这样卖力地罩着自己吗?
李睿摇了摇头,尽量不去想这个事情,不过有一点马文杰说的很对,在关键的位置上要有自己人。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他越来越觉得,青山泉镇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己想在短时间内就干出名堂来这是完全不可能的,除非自己象陈世伟那样在青山泉镇干上七八年。如果自己仅仅是为了镀金,为了今后能够顺利的往上爬,李睿感觉到自己现在不用太着急,太急反而倒是有可能要生变,别忘了手底下还有个崔永久,别看他现在象个缩头乌龟似的,保不定什么时候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咬你一口,说不定这一口就是致命的。
所以,现在只要总体规划出来,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关键是要抓住几个大项目,框架一起,大体就定居了,而且还要扶植关键位置上的自己人。还有一年多一点点就要换届了,到时候自己如果有机会高升离开,那继任者也会坚持既定的方针接着干下去,自己的成绩也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愚公移山,后代人只记得有个愚公,谁知道他子子孙孙是猪牛狗马呀!
第236章熙熙皆为利来
马文杰第二天就要走了,他要去津港和燕京办点事然后还要去俄罗斯。经过昨晚一席长谈之后,李睿没有再向他询问投资水泥厂的事,他也没说什么,看他那副样子还是需要好好考虑一番。李睿亲自把他送到了彭城机场。
青山泉镇的规划基本完成了,在陈世伟的督促下,建委全力以赴,包括小清河改造,彭水江江堤的改造项目都先后通过了县市二级计委的立项报批工作。
在县委常委会上,李睿就青山泉镇的发展,统筹城乡的思路作了详细汇报,县常委会在季发灵的推动下做出了决定,南桥县的经济发展实行哑铃型战略,青山泉镇的发展被提到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成为未来全县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县委还成立了以于顺根和杨超为正副组长的青山泉镇开发领导小组,一时间政治、舆论、资金、项目都在向青山泉镇倾斜……
对于商人而言,他们对金钱的嗅觉,比狗都灵敏百倍。尽管这年头房地产公司还不象后世那样遍布,但青山泉镇试点方案批下来之后,各路的房地产商、包括建筑商、包工头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从地里冒了出来,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李睿坐在办公室平均每天要接待三四个,不是请吃饭就是请喝茶,李睿当然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因为青山泉镇未来的盈利靠的就是“以地生财”,那些房地产商可都是大大小小的财神爷,李睿一律好言相待,一视同仁。当然对于他们想拉关系走后门,坚守一条铁律:欢迎来投资开发,青山泉镇对每一个投资者都实行同一个优惠政策,交朋友可以,送钱走歪门免谈,大家要想拿地,到时候请参加拍卖,价高者得!
虽然这年头还没有土地招挂拍制度,不论是经营姓用地还是工业用地都是领导一支笔审批,但为了能尽可能多的募集资金,李睿主动向季发灵献策,经营姓用地的转让采取拍卖的方式。
季发灵通过慎重考虑,同意了李睿的这个办法,一来是因为青山泉镇试点的资金投入是极其巨大的,仅靠南桥县财政的投入根本不可能实现;二来也是因为那些房地产商个个背后都有关系,很不容易摆平,倒不如采取拍卖的方式,一视同仁,谁也不得罪。
除了那些财神爷以外,那些想承揽工程的建筑商和包工头也让李睿非常头疼,因为他们大部分人不是手里都握有大大小小相关领导的条子,就是有领导打电话过来打招呼。就连一向自诩清廉的政法委书记徐浩也介绍过来一个,不过他倒还没有厚着脸皮亲自打电话,而是让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