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在黑土地-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降奶旒史扇ァ�
我防守在马辰港外围的进攻部队,悄悄地进入前沿阵地。而我军两个炮兵团也做好了临战准备。黑越越的炮口斜指敌方,炮手们纷纷抱起炮弹时刻等待着。
停泊在马辰港的英军6艘老式战舰,有两艘排水量达到了5000吨,舰炮最大口径是305毫米。其余的都是两三千吨的中型战舰。另外,港湾里停泊了大量的运输陈和补给舰。今天天气阴霾,能见度并不十分好。英国水兵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像以往一样正在对军舰进行维护保养。码头上有几艘从澳大利亚来的大型货轮正在卸货。似乎一派祥和的景象。
这时马辰港西北方向传来了巨大的轰鸣声,顿时20架轰炸机飞临马辰港上空。英海军反映速度确实很快,立即拉响了战斗警报。坦率说鉴于一战的经验,英海军已经开始装备防空武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是仅仅局限于本土舰队。眼下英军停泊在马辰港的6艘战舰,只有两艘护卫舰装备了几挺高射机枪,而且还是通过重机枪改装而成的,其对空的威胁简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对轰炸机腹部加装的钢板,起不到任何作用。
英海军护卫舰的重机枪率先突突起来,一场空袭战斗随之展开,轰炸机的俯冲声、重机枪的射击声,航空炸弹的爆炸声,覆盖了整个马辰港。巨大的爆炸不断地在英军军舰上爆炸,终于炸醒了舰队指挥官。他命令舰队立即向外海撤退,所有舰只开始逃离。
此时我轰炸机投掷的炸弹,已经不是早先开发的50公斤的炸弹。如今已经发展到100—200公斤的航空炸弹,其爆炸威力以经提高了好几倍。而那两艘有防空机枪的护卫舰得到了重点照顾。此时两艘护卫舰正开足马力向外海逃窜,有4架轰炸机在后面追着打。
开足马力逃走的护卫舰,甲板上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落在后面的一艘护卫舰,被我4架轰炸机展开了轮番轰炸,最后一枚200公斤的炸弹钻进了该舰的锅炉房,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这艘护卫舰顿时停了下来,他的厄运也就到来了。最后一枚航空炸弹引爆了该舰的弹药库,随着一声惊天的巨响,这艘排水量2000吨的护卫舰顿时断成两截,眨眼之间便沉没。
英海军一艘5000吨的旗舰,整个指挥塔被炸飞了,舰队最高指挥官被炸死。而其它舰只也遭受不同程度的轰炸,几乎完全失去了战斗力,眼下只有跑路的份。经过第一波40分钟猛烈的空袭,我飞机无一损伤,顺利完成了初期作战任务。回机场补充油料、弹药后,接着他们要对港湾内的运输舰只展开攻击,防止英军从海上逃跑。
第一波空袭刚结束,我围剿马辰港的4万大军,便从三个方向发动了全线进攻。首先我军炮兵很快压制了英军的火炮,攻击部队潮涌般的冲向英军的前沿阵地。经过一个上午的进攻,我攻击部队突破了敌人第一道防线。防守在前线的英军部队,此时不知道港口的情况,面对我军猛烈的炮火,凶猛进攻的冲锋部队,也许仗着有舰炮做后盾,依然做着顽强的抵抗。可是英军的前线指挥官,在第二道防线的请援电话已经打爆了,纷纷要求舰炮立即支援。
坐镇于马辰港的英军最高指挥官,目睹了我军恐怖的空袭,目瞪口呆之余,感觉大势已去。对于前线军官的求援电话,哪敢告诉事情。随即英军指挥官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导致全军迅速崩溃。第一轮空袭刚结束,英军陆地最高指挥官,立即率领司令部撤到海上指挥,以便随时逃跑。同时他又下一道更加愚蠢的命令,让前沿部队逐渐向港口收拢,做好从海上逃跑的准备。
此时英海军的水面舰艇,早已逃得无影无踪。英军陆地最高指挥官在诅咒海军的同时,督促在后方的英军快速在港口集中,然后蹬船向海上撤退。可是他那里想到,几个小时后我第二波随后来到。英军最高指挥官见到这番情景,忙指挥就座的运输舰向深海逃跑,而把3万英陆军丢在了马辰港。此战结束后,该英军最高指挥官,为他愚蠢的逃跑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被英国最高军事法庭,以临阵脱逃的罪名处以了极刑。
我轰炸机群又飞到港口上空,此时英军的前沿部队正在拼命抵抗,英军布防在后方的预备部队以经大批的集结在港口,正在陆续上船。我轰炸机一出现,港口立即炸了窝。英军的运输舰早已领教轰炸机的劣害,关键时刻他们哪有闲心关心步兵上不上船,纷纷开足马力四散奔逃。随即我轰炸机群开始对运输舰展开了轰炸。
单薄的运输舰船体,和战舰相比那可差得远了,随着运输舰一艘又一艘的沉没,英军彻底放弃了逃跑的希望,港湾内的海面上出现了一番奇特的情景。不少英军的运输舰纷纷竖起白旗投降,以避免被轰炸的打击。
在一线抵抗的英军,终于知道了后方的情况,可谓是兵败如山倒。我4万大军尾随逃跑的英军迅速追击到马辰港口。走投无路的英军只好放下武器,举起白旗投降。别说投降仪式竟然搞得像模像样,英国人即使失败也要为自己脸上挡上一块遮羞布。
马辰港战役,在我空地打击下,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英军被俘28000人,伤亡2000余人,3000人从海上逃跑。击沉一艘护卫舰,重创5艘水面战舰。同时俘获23艘运输舰,5艘大小货轮,澳大利亚来的援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三部大国博弈133章南洋之战4
马来半岛扫荡完英军后,马树林立即命令在马六甲海峡展开大范围的布雷。因此他动用了500多艘渔船,在新加坡狭窄的海域到槟城这一带的主航道上开始布置水雷。他要全面封锁马六甲海峡,这样一来欧洲经马六甲海峡到达东亚的贸易航线被切断。
从印度增援而来的英军7艘战舰和2万英军地面部队,在槟城外海约60海里一个小岛上,与撤出的前驻守在槟城的1500英军会合。浩浩荡荡向槟城杀来。结果在槟城外海20海里内遭遇了我方布置的水雷。有一艘排水量3000吨的巡洋舰遭到重创。吓的英军舰队不敢前进了。该舰队司令官经过紧急斡旋,从苏门答腊岛荷属地征调了两艘扫雷舰,对槟城海域进行扫雷。他们很快清理出一条通向滨城的海上通道。
紧接着英军的7艘战舰率先杀了进来,它们在海上列成一字队形,对槟城港展开了大范围的舰炮攻击。此时我住防在此的部队和城内的百姓同时还包括大量的英国居民,撤往了后方。槟城港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而港口内也没有一艘船只。英军舰炮整整轰炸了一个多小时,发现槟城港一个人影也没有。只好派出地面部队蹬上槟城港。
蹬上槟城港的英军部队,不敢向内陆发展,只好沿着海岸线向东南方向缓慢前进。他们必须借助舰炮的威力,和军舰前进速度保持一致。由于军舰沿着海峡向东南挺进,必须要排除前面的水雷,前进的速度自然就象蜗牛一样。
〃马六甲海峡长度为1080公里,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安达曼海{印度洋}和南海{太平洋}的水道。马六甲海峡西北部最宽达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处只有37公里。水深从25米到150米不等。这条重要水道,也是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
英军要想清除马六甲海峡1000多公里的四处飘浮的水雷,困难可想而知。因此他们前进的速度不用猜也能想得出来。这期间马树林命令特种兵和部队联手对蹬上马来半岛的英军展开游击作战,采用冷枪、冷炮战术,积小胜为大胜,力求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对于安排这种战术,保安第三师师长佟壮曾向马树林讨教道:“大队长,为何你要求游击作战中,把敌人击伤而不是把敌人击毙?”马树林狡黠道:“佟师长,你可以算笔账,伤兵必须增加人手去护理,同时还要加重后勤补给,增加敌人的战争负担。如果出现大量的伤兵,对敌人在精神上将会产生重大的打击,久而久之士兵就会产生厌战的心理,从而达到我们的作战目的。因此我们下一步面临的不是大兵团作战。而是利用马来半岛的有限空间与敌人展开大范围的游击作战,把敌人死死拖在这里。”
佟壮高兴道:“虽然这招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是效果奇佳,正像游击作战十六字令所说的那样: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不是我们今后按照十六方针指导作战?”马树林道:“是的,我已让参谋抓紧打印,要让每一个军官都谙熟十六方针的精髓。”
英军在槟城沿着海岸线向着东南方向,只前进了50公里便遭到了厄运。由于英军军舰不可能在所有的沿岸都能有效的防护,我军抓住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对槟城港又一次进行了猛烈的袭击,英军顿时损失惨重,再加上我军频繁骚扰,英军的伤兵骤然增加,在50公里的沿岸地域,英军前进的脚步被迫停顿下来。
在大陆情报部,伟峰对卢一鸣道:“老大,香港传来情报,英远东舰队司令官海默尔拼凑了大小十余艘战舰、3000英印陆军,已经在香港起航,目标是偷袭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斯里巴加湾市,估计他们中途可能停靠菲律宾港口。”
卢一鸣笑着道:“英国人以为他们是海上的霸主,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真是不自量力,一群不知死活的家伙,通报蒋中正要下定决心,一口吃掉英军的远东舰队。在南海的海域上,我不希望看见一艘英军的舰艇,要保证南海这条水道的安全。”
伟峰又说道:“美国人为英国人提供了菲律宾港口,显然对南洋共和国今后作战非常不利,我们采取什么对策好呢?”卢一鸣沉思了一会儿道:“要抓紧最近有利时机,加大对南洋的支援。对了葫芦岛提供的最新式的鱼雷快艇是否已经到达南洋?”
伟峰道:“5艘鱼雷快艇已经到达斯里巴加湾港口,基本上能参加对远东舰队的攻击。”卢一鸣道:“很好。缅甸的情况怎么样?”伟峰道:“缅甸的破坏活动已经全面展开,在仰光张小山已经实施了数十起袭击事件和几十起爆炸案。缅北地区也发生了暴乱。目前驻缅英军没有调出一兵一卒,起到了很好的呼应和牵制作用。”卢一鸣调侃道:“英国人头痛的日子还在后面呢,这个老大的日不落帝国,离崩溃已经不远了。”
海默尔司令官,率领远东舰队大小11艘战舰和运输船只,再加上3000英陆军,到达菲律宾马尼拉港口稍作休整,便气势汹汹杀向加里曼丹岛西北部的斯里巴加湾市。
海默尔司令官今年55岁,此前供职于英国海军部,一战期间他没有上前线厮杀过。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考虑到中国日渐强大,必须加强远东舰队的力量。但是令英国人十分放心的是,中国政府似乎没有向海洋扩张的野心。眼下英国人耳熟能详,中国只有一支惜弱的近海舰队,即使担负近海防御也略显不足。
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十分透明的颁布了3年造舰计划,除了大型货轮外,几乎都是驱逐舰、护卫舰之类的防御型军舰。大型战列舰、巡洋舰竟然一艘也没有。英国人偷着乐的同时,私下里不经嘲笑中国人的短视。未来的战略重心是在海上,难道中国人不明白吗?
因此一战结束后,英国有意加强了远东舰队的力量,在原来6艘军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艘水面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