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秀色田园-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若是要去旁处,而贺夫人真抓着他们不放,单是一个孝字,也是要大费周张的。

除非她挂了!

若是离开宜阳,第一首选自然是安吉了。但又远离了爹娘。

想了半晌想不出咋,所以然,反问他,“你说住哪里好?”贺永年笑道,“你若想离开宜阳,爹娘自然也跟着我们搬过去。至于姐姐们,你现在可管不了喽。”

李薇点头,她自然知道。便点头,“好。你决定吧,你走哪里我跟哪里就是了。”

麦穗几个再次回来时,端了几份清爽小菜,两碗新米饭,李薇与贺永年心情很好的用完饭。他出去有事儿要做。李薇想了想,招呼几个丫头,“我去孙姨娘处坐坐。你们在院中盯紧着些。”

前两天儿孙姨娘过来说,那荒地有眉目了,契子等诸事由贺萧指派的下人帮着她办。现在想必也差不多了。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她让自己不痛快。岂能就这么算了?她现在可不管是不是太太授意的,只要是对她不利的,统统算帐到太太头上。

孙姨娘正在院中与贺瑶说话。见她来了,十分热闹的往屋内让,贺瑶神色略尴尬的与她行了礼,唤了声二嫂。李薇只是笑着还了半礼,旁的倒也未多说。

孙姨娘使丫头上了茶,笑道,“我这里的茶自不如你那里的好,委屈二少奶奶了。”

李薇摇头,“孙姨娘客气了。我哪里会品什么茶,只知道比白水好些,其它的名堂可是品不出来。只知道是个茶而已。”

孙姨娘又道,“这两日本想去二少奶奶院中坐坐,只不过。听说赵大人临行在即,知道你忙,便没过去。”

李薇心中猜她的荒地可能是说定了,含笑道,“恭喜孙姨娘了。管事儿的可找好了?回头让麦芽传个话儿与我那庄子的钟管事儿,让两人认认,有什么事儿不方便问到府里的,只问钟管事儿也是一样的。”

孙姨娘满脸喜色一连声的谢过。过不多会儿,便将话着引向中午厨房的事儿,叹息道,“二少奶奶定是气着了。这起奴才胆大包天,惯会踩低扒高的。”

李薇摇头,“倒也不怎么气。这世上,踩低扒高本是世情。得意时,人人棒着,稍不如意。人人恨不得过来补一脚。”这话许是触动了孙姨娘,她长长的叹了一声,点头,“这话倒是不假。”

孙姨娘便又絮絮叨叨的说了些她对上午之事的见解,最后小心的道,“二少奶奶,只有千日捉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一味的避让也不是办法!”

李薇笑了笑,没说话。她与贺夫人对立起来,孙姨娘自然受益。可是,她不会受任人撺掇,即使是与贺夫人做对,也是为了自己,为了他。

厨房的事儿过后,贺府的气氛更微妙起来。贺夫人先是换了厨房的管事儿婆子,又让大少奶奶带着厨房里一干婆子上门与她赔礼,脸面功夫做了个十足。

这让李薇警觉起来。直觉后面可能她在谋划着什么事儿。

不过,几天过去,却没什么动静。李薇借着贺永年还在家的功夫,用他的名头将钟亮叫到府里,先将孙姨娘荒地的事儿与他做了安排。又略问了问庄中的情况。

钟亮回道,“回五小姐的话,麦子长势极好,前两天儿便开始浇水,现在已浇了大半儿,用五小姐所制的粪丹随水追施肥,才没过两天儿,浇过水的麦子已油绿起来,与没浇过的一对,差别极为明显。”

李薇笑了下,“你故意夸赞我吧。本是麦子正返青分某的时候,只要水能跟上去,自然与未浇过的不一样。便是没有粪丹也不差到哪里去。”

又暗叹,若是有专门溶于水的高效氲肥,只怕麦子的长势会更好。

钟亮笑呵呵的回道,“这是实情。可惜五小姐现下不方便出门儿,不然的话,您亲自去瞧瞧就知道了。”

贺永年在一旁笑道,“明儿替你去瞧瞧。”

又过了两三日,柱子从安吉回来,两人在书房院中嘀咕了许久。出来时,柱子笑呵呵的向李薇道,“这回我可能在宜阳多呆些时日了。你嫂子埋怨死我了,现下连你与年哥儿一块埋怨上了。”

李薇歉意一笑,这些年大山与柱子对他可谓仁至义尽,鞍前马后的忙活着,常常几个月不着家……

他们与贺永年来说,即是朋友又得力帮手,这份情,等这边儿的事了了之后,自要是大大的尝还。贺永年于柱子回来的第二日,动身去安吉。李薇原本以为自己是舍得的,临了竟是千万般不舍。终是强压着,将他送走。

刚送走贺永年,崔妈妈抱着一摞字经书进了她的院子,言道,“浴佛节快要到了,太太说到时要带二位少奶奶一同去烧香拜佛。这些经书往年都是太太一个人抄写,今年太太说,两位少奶奶也一并抄些。是要与老爷祈福,保伤老爷身子康健,二来是要保偌我们贺府家业兴旺。”

李薇看着那足足有一尺高的经书,暗自叹息。这事儿还真不能不应承。

第201章文轩得子

接下来月余里,李薇的日子颇平静了一段时间。

因贺珺出门的日子将至,男方突然嫌弃起女方的嫁妆少来,听说乔姨娘哭着求贺萧贺夫人再给添些,热热闹闹的你争我压,你来我往十来日,太太终吐口将方山的一间丝线铺子给了贺珺,这才算是略略将此事平了。而此时离贺珺出门的日子已剩下不足十天儿了。

再有就是,自打上次贺大少爷说过要做官盐生意的事儿之后,贺萧便在孙姨娘院中歇息的次数多了起来。孙姨娘的荒地,李薇也是真的下了力帮她整治,现如今已全部开完了荒,种上绿肥,前几天刚下过一场春雨,听麦芽说,绿肥长势极喜人,孙姨娘对她也愈发殷勤。

过来几次,因李薇要抄佛经,她没久坐,只是话里话外透出来,她在贺萧面前替二少爷二少奶奶说了好多的好话儿。

李薇也以“投桃报李”的姿态,隐晦的劝孙姨娘,一应规矩面上的事儿,先别与太太争。争这些无用,又容易落人把柄口实,争那些实实在在能添底气,能傍身的东西,这才是正事儿。有了底气后,旁人想压你也压不着了。

孙姨娘深以为然,在明面儿对贺夫人愈加恭敬起来。不过私底下的小动作却不少,主攻贺萧这尊大菩萨。

太太给贺珺添了铺子做陪嫁,正在“得势”的孙姨娘自是不甘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趁机向贺萧讨了一间与丝线铺子相当的小粮铺,为贺瑶做嫁妆。

有些微的宠爱,有钱财傍身儿,贺瑶的嫁妆又有贺萧开口,隐隐约约的,妻妾暗里相争的意味浓厚起来。

李薇听着几个丫头打听来的闲话儿,心中乐呵,心说,也许再该挑个什么事儿,添把火,让她们争得更厉害些?

可还没等她想出法子来,三月底,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来,病了近两年的老皇上,驾崩了。

举国上下禁彩衣,禁婚嫁,街上四处可见门头挂着的白布,不许百姓喜形于色。铺子门头上,红红的灯笼,各色招子,都被取了下来。满街的行人,皆是青白灰的衣衫,时不时可见敲着梆子的官差,策马飞驰穿过街道,重复吆喝着各种禁忌。老百姓们更是不敢大声说话。气氛沉压压的。颇有些风声鹤唳的意味。

李薇在感叹的同时,突然思及远在京城的何文轩,心里霎时慌乱起来。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却不代表她不知道,新旧皇权交替之际,将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雨。

即使是没有风雨血腥,新君与先皇的政令也不会全然认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态度的改变,给如蝼蚁般的百姓或者官吏们带来的也是灭顶之灾。

心中这样想着,却又侥幸的想,何文轩不过是翰林编修,并非实权官职,即使是有影响,也不会严重到这般地步。

先皇驾崩,对贺府的直接影响便是贺珺出嫁的日子不得不往后拖延。已满二十岁的贺珺,先是因大少爷的婚期不定,不得不压后,现在又碰这档子事儿,也着实可怜。

这一日午饭过后,麦穗将刚从旁处听来的消息与她说着,“小姐,我听说,乔姨娘听到圣上驾崩的消息,当时就昏死了过去。被掐醒后,在院中好哭了一场,说是太太误了三小姐。”

李薇将抄好的经书合起,拿给她,“去放好。”

然后站起身子,伸了伸懒腰,望着外面略有些阴沉的天空,一笑,“她们乱了便没咱们什么事儿。乔姨娘怪太太也不是没道理。早先三小姐的夫家过来说,让太太新添一间铺子,另成亲的日子提前些。太太不应,左推右推,铺子只给了一间小小的,婚期也提前不得了。现在可好,这一守国丧,少说也要等三个月或者半年。三个月时间也许不算太长,可谁也难保这中间不再出什么岔子。听说三小姐那位夫婿的年龄也不小了。”

麦穗回道,“是,是与姑爷同年的,生月还略大些呢。”

正说着,桂香过来回,“小姐,咱们老夫人派人送信来,何家堡小姐外祖母一家过来了。”

“什么?”李薇惊喜的站起身子,“多早晚到的?都有哪些人来?”

桂香笑着回道,“午时到的。说是小姐的大舅姥爷大舅母和小姐外祖母外祖父一同前来的。”

李薇欣喜之余,又疑惑姥娘家里来人,是不是有旁的事。自她们搬到宜阳以来,姥娘一家来的甚少,大多是何氏与李海歆回去探望他们。

想了一会儿,想不出什么原由,倒是往何文轩身上又深想了一会儿,仍是没头绪,便叫麦芽来,“你去回太太,我要回城西一趟,若太太问何事,你就原原本本的回。”

麦芽应声去了。李薇便开始换衣衫,过了两刻钟,麦芽回来,“回小姐,太太说,即是二少奶奶外祖母外祖父一家来,你便去吧。不过,那佛经也要紧,小姐早去早回吧。”

李薇扫过她为之奋战了近一个月的佛经,心中嗤然,世上偏有那一种人,坏事做尽,却装着一副慈悲心肠。

※※※※※※※※※※※※※※※

李府中,李薇姥娘正与何氏高兴的说着,“……文轩三十多岁才得一子,我在家里不知谢了多少遍菩萨,一门心思想去瞧瞧。旁人家的媳妇生产时,都是婆婆在跟前儿张罗,他们心疼我年龄大路途远,不让我奔波。可我不去瞧瞧,放心不下。哎哟,我的小小孙子,也不知道长得是个什么惹人喜欢的模样……”说着已抹起泪来。

何氏看着老娘花白的头发,老迈的容颜,自打年后至今,三个月多月未见,似是又苍老了几分,初下车时,眼皮半垂着,脸儿木木的,吓得何氏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一提到何文轩的,她又精神起来,乐呵的很,脸上的表情也生动了些。

心头一阵高兴一阵酸,劝她,“梨花大舅大妗子说得对,京中路远不说,现在又是国丧,总觉得外头动荡得厉害,爹娘都这么大年纪了,这一去千里的路,怎么能让人放心?文轩不是说了,等孩子大些,送他们娘两个回来住些日子,有你亲近孙子的时候呢再说,你若不放心,叫梨花大舅和大妗子代您二老去,把咱们这边的心意送到,也是一样的。”

李薇大妗子在一旁笑道,“可不是。得了信儿后,我与孩子爹都这般说,让杰儿和枫儿两个赶车送我们去,把咱们这边儿的礼节尽到。咱们家的家境在这儿,路途又远,想必孟家是不怪罪的。可娘却是执拗的很……”

李薇姥娘打断大儿媳的话,“礼不礼的倒是次要。要真说起来,礼节是给做给人看的。我是要亲眼去瞧瞧我的小孙子……”

李薇大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