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直面内心的恐惧-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时候这与女性的命运有关,她们对婚姻感到失望或失去伴侣,而孩子是她们唯一拥有的,她们太需要孩子,也需要孩子的爱,于是她们竭尽所能使孩子感激涕零。小孩越长越大,问题接二连三地来,她们以无比的惊慌看着小孩成长、长高,变得独立,对她而言这意味着:他越来越大了,过不久就不需要我了,找别人去了。在小孩这方面,直觉会告诉他,母亲想牢牢地抓紧他,永远把他当成孩子看待;这之后母亲投入的长时间牺牲奉献,不容我们轻忽——谁愿意让自己呵护有加、拉拔长大的孩子跑掉呢?
她们宠小孩,从喂奶的时候就开始了,每当宝宝哭喊——经常是小宝宝在证明自己的活力,她们就赶快去抱他,扼制了小宝宝的冲劲儿;而小宝宝一旦表示不太感兴趣,她们就用无穷的温柔将之淹没,宝宝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也不可能为自己的不开心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母亲片刻不离开小孩,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小孩的注意力与感觉,和他生活在一起,套一句拳击用语就是:长时间近距离死命抓住对手,就没有人能够自由地走动。在往后的日子中,她们也出于同样的动机,帮孩子承担一切,插手所有的事,为他“详尽反复地解释”,然后自己像介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缓冲器,用尽法子保护孩子。她们无法接受小孩健康且自然的情绪;很平常的行为以及符合年龄的情绪,只会让她们觉得自己委屈,潸然泪下,孩子当然会有罪恶感。
凡此种种不仅使孩子更加亲近母亲,尤有甚者是他没有多少机会体验自己的动力,而且使他打从孩提时代就以为,凡事不能没有母亲,想做什么事都非得先得到母亲的许可才行。如此发展下去,到最后他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愿望。他放弃了,变得被动懒散,同时他希望别人都猜得出他想要什么,并且应该完成他的心愿,因为他早就停止盼望什么,弃守一切。由此产生了只求舒适、被动的态度,生活之于他有若安乐乡,他的忧郁藏在乐园里面。龚夏若夫(Gontscharow)的小说《欧布罗莫夫》(Oblomow){1}中,有非常精彩的描写。
没有愿望、志向以及冲劲儿,他活在世上对任何事都插不上手,只好再度依赖别人。这类母亲通常会告诉小孩,外面的世界险恶极了,以至于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认为只有家中的母亲才能给他温暖和安全,保护、了解他。他转向世界发展的冲劲儿因此减弱了,相信家里的才是最好的。这种母亲不让别人接近她们的小孩,满怀醋劲儿地保护孩子;异性朋友都被贬得一文不值。做母亲的对孩子与别人建立的友谊,反应是悲伤与痛苦,好像孩子背叛了她,因为她把别人都看成潜在的竞争者,极有可能抢走她的小孩。她“温柔地虐待”小孩,一般而言会持续到青春期,小孩的冲劲儿就在填满了母爱的棉花中窒息了。经得起考验的性格,如粗鲁、铁石心肠、冷漠无情,在这些孩子的身上都找不到。他仍然依赖心重,以为在外面的世界里也会得宠,一旦稍有不顺,他便感到十分挫败。他体会到自己的笨拙和弱点,于是再次躲到昔日的城堡里。他知道自己软弱,人生的任务看起来比登天还难,他吓退了回去,决定什么都不做。
这些母亲不会因为孩子长得够大了就让他们自立门户、自行发展,她们用爱束缚孩子,甚至不允许孩子自在地表达对母亲的爱,而是直接下命令:“对我好一点儿”、“亲我一下”;她们不让孩子做事:“算了,让我来”、“太难了”、“你还不会”;硬生生破坏孩子的冲劲儿:“你要玩这个吗”、“给我停下来”……殊不知这会制造出什么后果。经由这些方式,她们扼杀了孩子的自我发展,连带地初步捣毁了孩子对生活、生命怀有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学会“自转”,必须黏着母亲,像个应声虫,对世界、自己乃至界限都一无所知。他很被动,百般配合,期许自己继续受母亲宠爱。这样下去他难免会感到失望,失望让潜伏在内心的忧郁终于爆发了。
 。。  。。 
善意或敌意的宠爱(2)
母亲对待小孩的方式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不同,譬如离婚、孀居、在婚姻搁浅时期生下孩子、生育过于频繁等等,都会让孩子更难过。独生子比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处境更艰难,因为母亲巨大的爱只灌注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有一位病患是独子,有一次毫不掩饰地说:“如果我的母亲把她的爱都倾倒在我身上的话,我会淤血。”
让小孩自由发展是绝对有必要的,而这却使得母亲的任务变得吃力不讨好。若是做母亲的期待孩子心存感激或要求他们回报,情况只会更糟。不成熟的人不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就是自己辛苦付出的报酬,反而视之为自我牺牲、放弃了美好的事物,痛苦烦恼当然接踵而来。
然而,小孩内心的情况其实更为复杂,他们根本无从抵抗,除了痛恨取消他的权利、侵袭他感情的母亲。即使他们鼓起勇气说出心中的感受,他们的母亲也会细说从头,述说当年如何照顾幼小的他们,牺牲了哪些东西,来唤醒他们心中的罪恶感。这些虽然是事实,但是小宝宝并没有要求母亲为他当牛做马,怎么能要他们感激涕零呢?何况这类母亲的行为是不利于小孩的。小孩的羞耻心甚于被指斥没良心,出于罪恶不安,他不再试图释放自己。性情敏感的小孩会因此感到痛苦,蒙受伤害,我们将在举出的例子里介绍。他们不敢迈开步伐离开母亲,密不透风的亲密以及极度的依赖此时已显而易见,孩子必须舍弃自我发展,要不然他将背负着让母亲操心担忧的罪孽——对小孩而言,这是解决困境的唯一方法。大概没有什么比这种唤醒罪恶感的“教育”,更能让孩子感到肩上如千钧般的重担。一旦孩子长大了,能够和这些经历保持距离,体认到童年所承受的痛苦绝非必要,而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对时,他将很难原谅父母亲的过错。
此处举一个很典型又不太奇特的例子:
如果母亲认为他没有规矩——通常只是指,他没有马上听话,或是做些不该做的事情,她立刻就躺在沙发上,“死了”——这意味着母亲会长时间动也不动,对孩子的哀求无动于衷,直到孩子绝望到大哭为止。
诸如此类的威胁通常会唤起小孩的罪恶感——“我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你想把我送进坟墓”等等。
如果宠爱小孩的第一种动机是希望小孩爱她,对她感激不尽,那么第二种动机更为复杂,对小孩也更糟。情形通常如此,这个小孩不是母亲想要的,或是基于其他理由,所以她对孩子冷冰冰、怀有敌意,却同时要求自己做个好母亲,如果做不到就良心不安。出于罪恶感,她宠孩子,拼了命也要与小孩重修旧好。对母亲来说这已经够难的了——可想而知,继子女最常碰到这种情况——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孩子晓得母亲的辛劳,同时也察觉到背后的冷漠与敌意,缺乏真爱,无法靠宠爱来平衡。宠爱只能把小孩导入必须感恩的处境,而他其实无意言谢。这将造成小孩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他感觉到自己是母亲的负担,事实上他不具有生命的权利,如果母亲还能容忍的话,他应该知足了;他会想自己是不是太苛求了。

冷酷的拒绝(1)
现在我们要探讨“拒绝”,这个造成忧郁人格的第二个背景因素。这里指的是贫瘠、缺少母爱的环境。冷酷的女性通常童年时极少体验到爱,自己的经历中又缺乏做母亲的范本,不太清楚小孩需要什么。比较无害的是那种因为不确定以及不了解小孩,因此不正视小孩的个人需求,根据规章来哺育、教育小孩的“计划母亲”。一位刚迎接第一个宝宝的母亲写了以下的日记:“小男生尖叫了好几个钟头了,但是喂奶的时间还没到。”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的记载反复出现在她的日记上。医师们对此现象举出的“学术上”的私人意见,有的时候颇为棘手。
要一个孩子很早就学会适应生活条件,忽略个人的需求,无疑过于严苛。如果他吃奶的时间不规律,喝完奶之后没有人跟他玩,立刻被送回婴儿床上,与母亲相处的时间不多,喂奶时总是匆匆忙忙、不耐烦,都属于对孩子太严苛的例子。孩子还不会保护自己,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只能绝望地容忍既定的事实,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造成忧郁人格者的人生中最基本的感受:持续地处在没有希望的状态,无法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他们只学会了适应环境。前途茫茫的感觉凌驾于他们之上,忍耐以及舍弃是他们的本事。他们对这个世界并非充满期待与希望,只做最坏的打算,显然是悲观主义者,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充满快乐、欢畅以及幸福。果真出现转机时,他们却深感罪恶,问自己配不配得到这些。他们无法真正的高兴,用避免失望的防卫措施毁坏某些追求到的快乐:他们以为,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幸福,无心体验强烈的感情,因为,接下来会发生的不幸更使人痛苦;如果一开始就不期望过高,那么他的失望就不会太大。
举一个幼年被拒绝、留下很深的烙印的例子,同样是出自一本母亲的日记:
你从小就体弱多病,出生后的六个星期全靠我喂你,经常得半夜起来喂奶,都让你吸光了,我什么也没有。你刚出生时,我还躺在医院的那10天中,你就拒绝吸奶。一般要花上5到10分钟,得捏着你的鼻子才达到目的。你吐得厉害,医师们意见分歧。你敏感又容易紧张,最初的6个月根本没办法一觉睡到天明。回到家3个星期,我因为要工作,没有很多时间。你3、4个月大的时候,体重未达标准,我于是带你去检查。医师说没有任何问题,为了保险起见,我把你带到儿童医院;那儿的小儿科医师说,你才多大,却有“冷静理智”的眼神。你有一张靠窗户的病床,身上只盖着一条毯子;在家里你穿得比较暖和——结果是:你得了肺炎。当时我慌了手脚,但至少前几天还去医院喂你吃东西;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变得悲观。小时候的你是我唯一的依靠,那些年中,你父亲脾气火暴,性情不定,很难相处。毋庸置疑的,我也许因此在教育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我奉行的理论是经常外出,早早上床睡觉,紧紧地抓牢你,唯恐你学不会秩序与规律。医师为你治疗的时候你总是怕得不得了,嚎啕大哭。有一次你心脏有毛病,医师来了之后又走了,你都快吐出来了,而且他对你的“没教养”很生气。
这份报告再清楚也不过,囊括了所有深烙孩子心中、使孩子不胜负荷事情的重点。幼年被拒绝的经验对一个小孩来说有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件学会的事是及早放弃希望,对接受、要求以及拿取都感到不自在。一个凡事放弃,无法不卑不亢伸手拿东西的人,当他看见别人优哉地拿东西,而他自己就是办不到的时候,很难不嫉妒。嫉妒心又使他产生罪恶感,觉得自己糟透了,试着摆脱这种感觉。出于必要,他培养出一种能耐:赋予自己的拘谨某种价值,把谦虚为怀以及不要求什么全部理想化。如同前述,如此一来起码他在道德上高人一等,而这对他而言是一个安慰。
幼年被拒绝的第二个影响是:这些经验让孩子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