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走私大明-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陪伴家人外,周重剩下的时间就是与正德商讨向南洋迁移灾民的事情,上次经过周重的劝说后,正德也终于同意这件事。不过这毕竟是件关系到大明统治根基的事,所以绝对不能马虎,这些天他们两人一直在认真研究这件事的细节。
“皇兄,灾民迁移这件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对于那些灾民咱们不能硬逼,而是要诱之以利,这就需要事先做好宣传,比如让官府派人散播南洋的富足,以及每家迁移的灾民可以得到朝廷的粮食补助,反正这些粮食也是要发放给灾民的,现在刚好可以换取灾民自愿前往南洋。”周重一边看着河南府的灾情奏折,一边开口对旁边研究南洋地图的正德开口道。
“嗯,这些事情我也知道。灾民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自然不能用强。只是现在我有些担心,马六甲港那么一个小地方,能够容纳多少灾民。要知道这次可是有几十万人受灾,虽然最后愿意去南洋的人可能不多。但几万甚至十几万还是有的,到时这么多人一下子涌入马六甲城,到时该怎么安排这些灾民,又从哪调集那么多的粮食啊?”正德这时一脸愁容的道。
正德身为皇帝,虽然他这个皇帝不怎么敬业,但对政务也十分的了解,比如在他的角度看来,迁移灾民就是个花钱的大工程,引诱这些灾民迁往南洋还是小事,但是这些灾民迁移出去后怎么安排,住在哪里,每天消耗的粮食又从哪里来?这些都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还都是大问题,一个不好就会引起灾民的动乱。
不过周重听到正德的话却是哈哈大笑,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皇兄你想的太多了,而且也太小看马六甲城的消化能力了,别的不说,经过上次葡萄牙人屠杀后,马六甲城中的人口足足少了一半,城中的房屋虽然有些损坏,但简单的修葺一下就能住人,而且马六甲那边天气炎热,就算是露天睡觉也没什么,最多是再搭建一些帐篷,总不会让灾民没有住的地方。”
周重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说到安排,那就更不是问题了,马六甲港刚刚被我们接受,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且我还打算发动商家在港口建造造船厂、木材厂、铁器厂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若是还消化了不了灾民,那就把马六甲港周围的土地分给他们,反正那些土地很多都已经是无主之地,而且十分肥沃,只要肯下力气耕种,再加上当地的气候,一年都可以不间断种植水稻,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大明就会又多了一个粮食产地。”
听到周重的话,正德也是连连点头,最后也是接着追问道:“安置这些灾民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些灾民每日消耗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内就算是能挤出这些粮食,但想要千里迢迢的运到马六甲去,光是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正德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周重打断道:“皇兄怎么忘了,南洋本身就是一座大粮库,根本不需要我们从国内调粮,到时只要我们拿着钱去占城、真腊等地收购,很容易就能买到许多廉价的粮食,若是还不够的话,那我就派出军舰去南洋各地去抢,反正那些土人又懒又馋,占着物产那些丰富的海岛实在是太浪费了。”
本来正德听到周重说去占地等地收购粮食,立刻感觉是豁然开朗,他身为大明的皇帝,遇到事情只想着在大明内部解决,却忘了从其它国家那里寻求解决之道。不过当他听到周重说要去派大军去抢粮食时,却又不禁哭笑不得,若是让人知道大明的水师竟然为了一点粮食去抢劫那些化外之民的话,恐怕他这个皇帝的脸面都会被周重丢光了,所以他自然是训斥周重绝对不能这样做,周重也是笑着应允。
不过正德不知道的是,虽然周重表面上答应,但他心中却在盘算着若是粮食真的不够,自己该去哪里抢劫,反正现在自己手中的水师也是闲着无事,还不如放出去让他们活动一下,即可以练兵,又能搞到粮食和财物,实在是件一举两得的事,后世的欧洲人就是这么干的。
正德和张太后在双屿港住了大概半个月,然后就要必须回京了,毕竟以他们的身份,能够出来一趟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听说之前还是张太后亲自说服的李东阳等人,这才让他们出来,现在必须要回去了。
正德来到双屿港的消息知道的人很少,甚至连俞文远这个宁波知府也是一无所知,所以在走的时候也是静悄悄的,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半个月里,双屿港竟然住着这么两个大人物,更不知道周重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提督,而是大明皇帝唯一的弟弟,说句不好的,若是正德出现什么意外的话,周重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大明的下一任皇帝,不过出于某些原因,周重的身份并没有公开出去,除了正德和张太后外,也就只有周重和瑾萱两个人知道,至于谢灵芸她虽然也和张太后相处了一段时间,但并不知道张太后的真正身份,不过她好像也从张太后的身上猜到了一些什么,从来没有主动问过周重关于张太后的事。
正德悄悄的来,最后也是悄悄的走,走的时候只有周重和瑾萱抱着女儿夏夏站在码头送行,夏夏是女儿的小名,因为她出生在夏季,大名叫做康泰,虽然周重觉得这个名字像极了后世的一种感冒药,但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因为这是张太后亲自定下的名字,老人家一连失去了两个女儿,满心只想着让这个长孙女健康安泰的长大成人,所以连正德都不敢反对。
送走了正德了张太后,周重的生活重新回归到原来的轨道,他的身份是保密的,所有人都只知道他是大明的四海提督,手中掌握着一方军政大权,而且这次对葡萄牙人的战争,更将他的声望推到顶点,无论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前来拜访他。
对于这些前来拜访的人,周重除了挑了几个重点人物见了一面后,其它的全都推了出去,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都用来陪伴家人,经过这次的生死劫难后,让周重更加懂得对亲情的珍惜,特别是女儿的降生,更让他感觉身上有了一份重担,同时也有些愧疚,毕竟在女儿出生时,他却在千里之外,所以现在只能用这种办法补偿一下瑾萱母女。
除了瑾萱她们母女外,周重对王姨娘和镯儿、朵儿也同样怀着一份愧疚,虽然周海作恶多端,但他毕竟是镯儿和朵儿的父亲,也是王姨娘的相公,可是现在周海没死的消息周重却不能告诉她们,甚至周海之死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而且只要到了京城,周海可以说是必死无疑,每当想到这些,周重都有些不敢面对镯儿和朵儿。
不过幸好镯儿和朵儿她们并不知道这件事,吴山那些锦衣卫肯定不会泄露关于周海的任何消息,旺财和富贵等几个周家的老人虽然知道周海没死的内情,但却被周重下了封口令,而且还把他们留在了马六甲港口做事,暂时是别想回来了。
第三百三十章洛阳城下
正德离开双屿港没多久,朝廷对周重他们这次全歼葡萄牙人的封赏就下来了,这些是正德离开之前就已经吩咐内阁商讨的,其中周重自然是首功,不但赏赐了大笔的财物,而且还被封为靖海伯,可谓是一步登天。
周重被封伯的消息传出去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少人都是又妒又羡,比如呆在马六甲的神瑛,当听到周重年纪轻轻就被封为伯爵时,也不上得叹息一声,想自己拼杀一生,最后才换来一个伯爵的爵位,可是周重却仅仅只是打了一仗,就立刻被封伯,这简直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过他也由此看出当今陛下对周重的宠信,当下更是铁了心要跟随周重。
当然除了周重的封赏外,神瑛和曲烈等人也都各有封赏,加官的加官,进爵的进爵,另外那些立下军功的将士们也都没有被朝廷忘记,毕竟这支部队的主官是周重,兵部也不敢在他们的军功上做手脚。
除了对将士们的封赏外,朝廷对周重和他手下的军队有另外一个赏赐,那就是正式将周重手下的水师命名为“四海水师”,不过一般人都喜欢称其为四海军,有了这个正式的军队编制,整个四海军也就成为大明军队体系中的一个常设军队,就像是京营一样,不必担心打完仗后就被解散。
就在对周重他们的封赏下来没多久,回到京城的正德再次给周重下了一道圣旨,将周重的官职由四海提督变成了四海总督,虽然只变了一个字。但意义却是大不相同,提督是武职,名义上只能管理军队,但是总督却是文职。不但管理一方的政务,而且还兼管着军务,可以说是军政大权一把抓,像总督这样的职位。若非是皇帝十分信任的人,其它人根本不可能担任。
身为总督,自然要有自己的辖区,比如前些年设立的三边总督,就是总理陕西、甘肃、延绥、宁夏这些地区的军务和政事,不过相比起来周重这个总督就有点惨了,因为他治下只有一个双屿港和一个马六甲港,当然这是他实际管辖的区域,但是在名义上。他这个四海总督却是管理着整个南洋地区。当然南洋的绝大部分地方都还不在他的管辖之下。
换句话说。那就是周重虽然有了一个四海总督的官职,但治下的土地却需要他自己去拓展,至于他能有管理多大的地方。那就要看他能扩展到什么程度了,若是他能把整个南洋都占据下来。那他这个四海总督说不定会变成南洋总督。
正德之所以把周重由提督变为总督,正是为迁移灾民做准备,周重被封为总督,南洋就是他的管辖区域,如此一来,就把整个南洋从名义上划入大明的国土,这样一来,迁移灾民时也好说一些,毕竟都是大明的国土,去到那里也不用担心被大明抛弃。
河南府治洛阳城外,这里本来是一片宽阔的农田,但现在却已经变成无边无际的泽国,前段时间的大军正在慢慢的退去,露出下面黑乎乎的土地,原本土地上种植的麦子早已经不见了踪影,剩下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杂物,甚至在黑泥之中,还能看到牛羊猪狗,甚至是人的尸体,只是这些尸体在太阳的暴晒下,一个个都是涨大了几倍,散发着作呕的臭气。
官府已经组织人手在掩埋这些尸体,毕竟这些尸体很可能会引发瘟疫,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大地上的尸体依然随处可见,估计没有一个月的话,别想清理干净。
大水过后留下的可不仅仅是尸体,还有无边无际的灾民,这些灾民在大水来的时候侥幸逃到高地上,这才活了下来,可是在大水过后,他们种的田地已经被冲毁,家中好不容易才存下的粮食也没了,可以说除了身上的衣服外,他们几乎是一无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灾民不约而同的向洛阳城进发,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每当发生水灾之时,他们就只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朝廷身上了,按照惯例,洛阳城外应该会有粥棚救济灾民,虽然那些粥清亮的能当镜子照,但好歹也是用粮食做的,万一哪个大户人家发善心的话,说不定还能抢到一个救命的馒头。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洛阳城外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的灾民,一个个表情麻木的看着城墙,不吵也不闹。不过越是这样,官府就越不敢忽视,毕竟这么多的灾民聚集在一起,万一发生民变的话,当地官员的仕途可就完了,再加上城外的灾民都是他们治下的百姓,这时候他们不管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