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傲唐-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散,一些倒霉蛋稀里糊涂地被战马踩踏致死。

王思礼亲领的五千人马也全部冲到大营内了,据事先打探的情报,叛军前军是田乾真率领的,计有五万人,中军是孙孝哲亲领的,计有八万人,后军是尹子奇的人马,差不多也是五万人。看到己方人马杀进敌军前营,王思礼知道,消灭田乾真的人马已经不成问题,他要率部杀到其中军大营去。

他手下的几名将领所领的人马并不攻击前军大营,而是直接往叛军的中军杀过去,王思礼自己的这几千人马,也要杀到中军大营去。

而就在王思礼部在叛军大营内肆意冲杀之时,杨晞亲领的中军人马也已经尾随赶到。

吕崇贲的一万人马加入攻击叛军前军大营,庞忠和刘光庭领着四万人马,直接攻击孙孝哲的中军,而高适将率一万五千人,直插叛军后军大营。

杨晞自己率领五千人马,驰往叛军大营近处一山坡,观察形势,临场调度。他也同时传告给李玢亲令的后军,令后军加快行进速度。

杨晞的望远镜里,看到叛军大营内到处都是来回冲杀的唐军骑兵。

叛军连绵数里的大营内,到处是狼烟升腾。一场注定非常血腥的杀戮,在夜色开始降临时候,在这片春草已经萌芽的大地上展了开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七章 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田乾真觉得他这辈子最窝囊的时候就是最近这段时间。

半辈子多过来了,他在马上征战的日子可以说占据了这半辈子的一半还要多,以往和胡人的打仗,几乎没什么败绩。正因为作战勇敢,鲜有败绩,所以才一路升迁,官运亨通。在追随安禄山反叛之前,他已经任幽州兵马使之职,从三品的武将阶。在追随安禄山反叛大唐后,也接连取得胜绩,因此深得安禄山的信任和重用。不过在杨晞这个杨国忠的儿子出任潼关兵马使后,他的好运就此终结了。

在攻打潼关的战役中,他参加了,最终的结果可以说遭遇败绩,被迫退守陕郡。

虽然说后来因为跟着安庆绪回到了洛阳,没经历陕郡战役的惨败,但厄运却还是继续“眷顾”着他。与孙孝哲一道率军攻打陕郡的过程中,数次遭遇唐军的袭营,被打的灰头土脸。唐军袭营他虽然幸运是躲过一劫,没有受伤,并因此代孙孝哲临时主持了军务,不过厄运也进一步到来。

被唐军精锐分队连番的偷袭,所领军队损失惨重,士气大受影响,但主领军务的他他却束手无策,被安禄山斥责了很多次,要不是太子安庆绪的一再力保,他可能早就受到重处了。孙孝哲准备起兵主动攻击陕郡,不再被动驻守,田乾真松了口气,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点成就,以一些战功洗去身上的耻辱,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为起营做准备之际,却突然遭遇唐军的袭营。

在数万唐军快速杀进他所领的前军大营时,田乾真才知道,他的厄运现在才真正开始。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听任命运左右的人,在接到手下军士报告,说是唐军大队人马袭营时,他也马上做出反应,准备率领人马抵抗。因为事先对唐军袭营有所准备,前军大营有一万处置危急情况的军士,这部军士每天都衣不解甲做战备准备,因此可以很快动员起来,投入战斗。不过在看到唐军已经从四面八方冲进大营内时,田乾真知道他即使将这一万余人马全部拉上去,也是抵挡不住唐军的袭营的。

冲进大营内的唐军至少有数万人,看来这次唐军是倾全力攻击了。

唐军已经成功杀进大营,再有能力者,也无力回天了,感觉大势已去的田乾真,徒劳地命令手下的将士迎击袭营的唐军,同时也派人传报孙孝哲和尹子奇,让他们率军支援。

他虽然令将士拼死抵抗,但他自己却做好了逃跑的准备。久经战事的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即使能组织起抵抗,最终的结果依然是会是失败,差别只是让唐军的损失多点还是少一点而已。

不过田乾真不知道的是,此时攻击他们的唐军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万,杀进前军大营内的,至少已经有三万余人马,余部还在源源不断地冲进来,对于他们这支人马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唐军的攻击是从多个方向展开的,西、北、南三个方向都有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传来。唐军的攻击也非常有经验,他们并不恋战,只是掠营,沿途要是遇到抵抗就狠命冲杀,要是抵抗的军士逃跑,也不追击,只是尽最大可能在营内冲杀,造成更大的混乱,也让对手组织不起抵抗,摧毁对手的军心。

“集结人马,我们准备突围!”在接到数名军士报告的战况后,田乾真无奈地准备逃跑了——

“报告元帅,王思礼将军部已经杀进叛军中军大营,没有遇到大的抵抗!”

一名传令的军士策马飞快地跑到站在山坡上查看战况的杨晞面前,大声报告情况。

很快又一名军士飞马跑来,急声报告道:“报告元帅,叛军前军已经溃败,我军没有遇到大的抵抗,叛军一万余人已经投降。”

“报告元帅,庞将军已经率军杀入敌中军大营,正与叛军激战,叛军抵抗比较猛烈!”

“报告元帅,敌后军尹子奇部有万余人支援过来,正与高将军部杀在一起!”

持续不断的战报传到杨晞这里,大部都是进展非常顺利的报告,叛军没有大规模的抵抗,只有少部分传来的战报表明叛军组织起抵抗了。听了军士的报告后,杨晞也马上下达了新的命令,“立即传令刘光庭将军部,马上支援高适将军,一定要击溃尹子奇部!”

“令吕崇贲将军部,冲过中军大营,攻击尹子奇部!”从传到他这里来的战报上杨晞得出结论,我军突然的攻击让叛军前军田乾真部及中军孙孝哲部没机会组织起大规模的抵抗,进展非常顺利,叛军即使有上千人规模的抵抗也很快就被我军击溃了。但攻击尹子奇的高适部,却遇到了不小的抵抗,盖因为尹子奇部离我军攻击方向最远,得知消息后有时间组织抵抗,准备掠营的高适部进展不是很顺利,伤亡也较大,他当然不会给尹子奇部以反击的机会,马上令刘光庭及吕崇贲各率一万人支援过去。

同时他也传报亲率后军的李玢,令余部人马,加快行进速度,马上投入到攻击敌营的战斗中。

命令很快由军士传达下去,看到山坡下面来回奔跑传令的军士,杨晞的心也慢慢提了起来。

战事进展虽然顺利,但随着天变黑,战斗的进展肯定会减缓,我军攻击速度会放慢,叛军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组织抵抗,也可以趁夜色迷茫之际溃逃,甚至他们可以反戈一击,反击我军。杨晞知道,无论是田乾真还是孙孝哲及尹子奇,都是原本大唐军队中能力非常出众的将领,要是率军与他们正面对仗,即使军中装备了火器,杨晞也没有一点自信能击败他们。他依仗的就是战事发动的突然性,趁敌不备时发动袭击。要是这样突然的袭击都不能彻底击溃他们,那后面的战事就很难打了。

能有现在这样的效果,杨晞还真感谢特别行动队的那数百名军士,他们袭杀叛军侦骑,打探叛军大营布置情况等手段给我军的突然攻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叛军在大营四周许多地方都挖有拒马沟,还有一些陷阱,有了特另行动队军士的指引,这些机关大部被避开了。

看着叛军大营内那冲天而起的火焰,还有滚滚的浓烟,杨晞对天喃喃自语:“上天是助我的,既然开始攻击叛军大营时候他们不知晓,那这场战争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杨晞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本站)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二十八章 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__

“元帅,唐军的攻势很猛,我们抵抗不住了!”

一名满脸血污的中郎将,飞马跑到孙孝哲身边,哭嚎着报告情况。

眼看着自己亲自组织起来的数次抵抗被唐军轻易地冲垮,孙孝哲的信心已经完全被摧毁了,再听到这名中郎将的报告,他再无斗志,手中的战刀也咣当一声掉在了身边,眼睛失神地看着不远处冲杀而来的唐军,没有言语,也没有动作。

“大帅,我们快逃吧!再不逃唐军就杀过来了!”他的亲卫队长孙全哀求道:“袭营的唐军有十几万人,我们抵抗不住了,大帅,快撤吧,再迟就来不及了。我们撤回洛阳,禀明陛下后再做决定吧!”

孙全这样的请求已经说了发好几次,自孙孝哲亲自组织的第一波抵抗被唐军击溃,五千余军士不是逃就是降后,孙全说这样请求了。随着第二波三千人的队伍及第三波四千人马被唐军一冲就溃,同样久经战事的孙全,知道凭他们现在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扭转战局,乱成一团的军士再也没办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了。要是不趁孙孝哲身边还有三千余人,而唐军又没冲到附近时逃走,那就来不及了。

但不知道是孙全的话触动了孙孝哲,还是热血突然被点燃,孙孝哲突然间暴怒起来,一下子抽出腰上那把安禄山所赐的佩剑,对身边聚焦起来保护他的那三四千名军士吼道:“弟兄们。跟着我杀过去,一定要将唐军赶出大营,杀啊!”

说着一马当先就冲了过去,孙全愣了一下后,也只能挥刀跟着杀过去。孙孝哲的那些亲卫反应很快。大喊着跟着冲过去,其他数千名军士随后也跟着冲了上去。

很快孙孝哲这部人马就与迎面杀过来的唐军厮杀在了一起。

率军杀过来,与孙孝哲部遭遇的唐军正是庞忠亲领部。

今次虽然没有领到率前军率先攻击的任务,但跟着杨晞领中军的庞忠部行进速度也不慢,他是紧跟着王思礼的前军发动攻击的,他部攻击的方向是从南往北,差不多在王思礼部冲到叛军前军大营中间时候,他的人马也开始掠营了。他部攻击的速度与效果一点不比王思礼部差。轻松突进孙孝哲的中军大营,如入无从之境般冲杀起来。

庞忠在率军杀进孙孝哲的中军大营后,也很快遭遇了第一波有力的抵抗,约五千名左右的叛军有组织地冲杀了过来,但他庞忠及麾下几名将领一万余人马的反复冲击下,很快就将这五千余叛军冲散,消灭了一部。其余的一部叛军扔了武器投降,还有一些人四散逃跑。

双方交战时候。成千上万人马的投降是很常见的事,特别是叛军。他们之前都是大唐的军队,只不过跟着安禄山造反,要是形势不对,马上投降,至少可以保住性命,甚至可以继续和往常一样过日子。但要是负隅抵抗,那可能就是人头落地,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种情况在两方都是存在。投降很多时候能保住性命,无谓的抵抗会送掉性命的,会是投降后,表现好一点,甚至会获得军功。

陕郡之战中,投降后被编入唐军阵列中的叛军三万余人,这次也参加了对孙孝哲部的攻击。他们的表现也是很勇敢,丝毫没因为对手几个月前是他们的“兄弟”人马而有丝毫的仁慈,反而比其他唐军更凶猛。他们想捞取军功,想得到赏赐,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投降的叛军很多,但并没什么人理会他们,庞忠和麾下将领所领的唐军依然继续冲杀。

连续三波数千人规模的叛军抵抗被击溃后,庞忠的人马再没遇到过有效的抵抗,他们已经快冲到中军大营近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