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傲唐-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的事,现在最要做的事,是让救援潼关的兵马加快行进速度,早一日抵达潼关城,共同抵御叛军的攻城!以臣估计,叛军只是暂时退却,但他们不可能退很远,也不可能长期不攻潼关!杨晞的来信中也说明了,叛军在定会趁我大军新败,潼关防守力量薄弱之际大举攻城,今日叛军的迅速攻击就是证明!还请陛下再下令,让陈大将军加快行进速度!”
“唔,国忠说的在理,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救援潼关,不让潼关被叛军攻占,而不是尽快派驻监军!潼关监军人选问题,朕考虑后再决定吧!”李隆基说着,坐直了身子,大声喝令:“再传朕令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令其加速行进速度,一定要在明日天黑之前抵达潼关,不然严惩不怠!”
“是!”马上就有一名宦官应声而起,匆匆跑去传达命令了。
第三十八章 各异的心思
(感谢老稻的打赏!)
长安往潼关的官道上,指挥后续救援人马的陈玄礼,正与副将范志诚并回齐驱,往东面而去。
他们身前身后,是急匆匆快速行进的军士,各级将领不停地在那里吼叫,要手下的军士加快行进速度,要是谁拖拖拉拉,不快点跑,可就要挨打了。
看着快速行进的队列,陈玄礼挺是感慨的。大唐好像从来没这么快的动员令过,只花了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征募组建了一支六万人的军队。
朝廷这次动员令可以说是下的最急的,皇帝可一再严令,要救援的大军迅速组建完成,任何人要是敢有延误,杀无赦。
皇帝的命令下的这么狠,没有人敢偷懒,或者故意拖延时间,宰相杨国忠更是许多事身亲力行,连军马、军械的调遣,都亲自操劳,更不要说从各个地方抽调军队。许多人马硬是被杨国忠抽壮丁一样拉来,连宫中的禁卫军,包括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卫也抽调了不少,要不然怎么可能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内就组建好这支六万人的救援人马,更不要说先遣人马已经在一早开拔,估计现在离长安城已经数十里了。
也就是在皇帝的直接命令及宰相杨国忠,还有韦见素,京兆尹魏方进等重量级人物的一再威压下,长安城内的各部门以最高的效率运转起来。
原本陈玄礼觉得两天后能组建完全五万大军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没想到只一天一夜,大军基本组建完成,可以全军开拔了。
杨国忠的亲信窦华已经率三千人马,率先往潼关方向疾驰,争取以最快速度抵达潼关。
杨国忠的另外一名亲信张渐,率后续的五千人马也先一步离开长安,开赴潼关。
这八千人马已经没办法再采用两骑换乘的方式行进,因为没有足够的战马用来替换。
但这八千人马的战斗力却是不容小视的,其中五千余军士是训练很精良的右龙武军将士,他们的素质非一般人可比。如果不是杨国忠一力请求,皇帝是不会答应遣这支精锐人马前去增援潼关的。
当然陈玄礼所领的人马中还有几支精锐军队,包括左龙武军一部,左右羽林军,及其他卫军军士,临时征召的军队只有三万不到,还没到整支大军的一半,战斗力应该不会差。
长安城的守军虽然号称有十五万,但只有六万左右是善战的军士,其他都是临时征召的,皇帝能答应将一半善战的军士派往潼关,足见皇帝对潼关防守的重视,当然这也杨国忠一再请求有关。
杨国忠是恨不得倾长安的全力兵力救援潼关,他的儿子杨晞只率三千人马先赶过去,要是后续人马救援不力,这三千人马连同哥舒翰的那些溃军,很可能都成叛军的刀下鬼,他如何不着急。换作任何一个人,儿子处于这样的境界,都会着急的。
不过陈玄礼却并不着急,他并不急于马上赶到潼关,以他所想,他赶到潼关的最佳时候应该是潼关城的兵马与攻城的叛军拼的两败俱伤,潼关城即将被攻破之际,那时候他率军进入潼关,正可以扭转局势,并且可以将杨晞、哥舒翰等人的势力完全消耗光,潼关城将是他的天下。以他的力量守住潼晨城,击退了叛军,那大部功劳都是他的,无论是杨晞还是哥舒翰的功劳都不能和他比。要是他率军在潼关守军兵力没受到太大影响之际就入城,那他的重要性根本得不到体现,也没办法对杨国忠造成打击。
他所希望的,最好是杨晞在潼关城内被哥舒翰或他手下的将领杀死,或者在叛军攻城时候死于非命,那对杨国忠的打击肯定非常大的。
范志诚是陈玄礼的副将,也可是说是心腹,他虽然不是完全清楚陈玄礼的心思,但对杨国忠一样痛恨的他,对杨晞也没什么好感,巴不得杨国忠这个小儿子,在潼关丢尽了脸,甚至失了性命,以此打击杨国忠。他可以说对杨国忠拿皇命压他们,令他们快速行进很反感,在离开长安后,时不时和陈玄礼抱怨几句,当然是数落杨国忠,甚至把现在杨国忠一再要求他们快速出发也当成一种打压。
“大将军,已经是正午时分,天很热,我们已经离开长安城十几里了,一些军士吃不消如此酷热,都倒下了,要不令大军休息一下,待下午天气凉爽一些再走吧!反正要趁夜赶路的,也不在乎这么点时间!”
“不,不能歇息!要是刚离开长安就令大军休息,皇帝知道,会杀我们的人头祭旗的!”深知道皇帝现在心情的陈玄礼摇头拒绝了,“令大军稍稍减慢行进速度,保存体力,待天气凉一些后再加快速度!”
“是,大将军!”陈玄礼身边的一名校尉得令后大声应着跑开了,将陈玄礼的命令传递下去!
“大将军,你说杨晞怎么就敢自请命率三千人马到潼关去呢?这是不是他们父子俩唱的苦肉计?”在那名小校尉快马跑开后,范志诚忍不住又问陈玄礼,“末将可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杨晞竟然敢率三千人马到潼关去,他就不怕哥舒元帅及他麾下的那些将领将他杀而后快吗?杨国忠也舍得?”
陈玄礼回头看了眼范志诚,叹了口气后道:“某也不明白他们父子俩在唱什么戏,某也无法想象杨晞到潼关去后怎么与其他将领相处!但现在的情景是,杨晞不但已经抵达了潼关,而且得到了哥舒翰和其他将领的支持,连哥舒翰都听从了他的吩咐!”
“真的如此?”范志诚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太不可置信了,杨晞这个杨国忠的儿子才十七岁,他有什么能耐得到哥舒翰的支持,并折服其他将领?
“从潼关传回来的军报就是如此说的,杨晞不但让哥舒翰及诸将听从了他的指挥,还亲自布置李福德出关设伏,连续重创叛军,迫使叛军暂时停止了向潼关城的进攻,退守十五里了!”陈玄礼说这话时候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他再怎么想也想不明白杨晞是如此做到这些的。
“大将军,那就是说,杨晞在潼关已经树立威望了?”范志诚再问。
“应该如此吧!”
“那如何是好?”范志诚有点愤愤了,“杨国忠在朝堂上的气焰过于张狂,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眼看这次潼关兵败可以趁机参他一本,让陛下治他罪,却没想到他的儿子到了潼关,竟然镇住了潼关诸将,要是他再成功地将潼关守住,击退叛军,那他的威望马上起来,甚至盖过哥舒翰这样的老将也不一定!这样的话,杨国忠那老贼在朝中越加得意,军中的势力也会进一步膨胀,再也扳不倒他!大将军,可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啊!”
“依你建议,那就是我们不要救援潼关?”陈玄礼勒停了坐骑,瞪着范志诚说道。
第三十九章 大战将临
“那不是!”一听陈玄礼如此问,范志诚被吓了一跳,赶紧摇头否认,并硬着头皮解释道:“潼关一定要救援,但大将军所率大军开进潼关城的时机一定要把握住!”
“唔,此事本将知道,你休得再说,当心入人耳!”陈玄礼说着不再理会范志诚,一抽马鞭,“驾”的一声后,快马跑开了。
范志诚及陈玄礼的亲兵马上快马跟上。
--------------
当众处斩了边令诚,再次扬刀立威,收获了人心,得到了诸将的敬服,杨晞的心情好了很多。
但他知道,形势并没发生扭转,如今情况下,依然是我军处于劣势,叛军处于绝对优势,要想扭转这局面,要么有力地打击叛军,大量歼灭叛军的有生力量,要么后续驰援的大军尽快抵达,不然情况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前面几次伏击战,处斩边令诚只能起到提振军心,为自己长威望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守卫潼关的问题。
大量歼灭叛军有生力量,这可能可以做到,但在做到的同时,我军的力量也肯定在损耗,即使损耗的比例比叛军小的很多,但也是不太能承受的损失,要彻底扭转局面,只能期盼着后续援军尽快抵达,加强防守的力量。防守的兵力足够了,依靠潼关城内外的地势优势,将叛军阻挡在潼关城外,应该是很容易办到的。杨晞非常期望援军能快点抵达,以免潼关城陷入叛军之手!
他再次通过驿站送出求援的信,要求朝廷尽快派出援军,派更多的援军,并督促陈玄礼,加快行进速度,争取早日抵达潼关。这样的求援急报他准备隔两个时辰就发生次,把难题抛给长安的皇帝李隆基和他那位宰相父亲杨国忠!
叛军遭遇一场中等规模的大火攻击,受到一定程度损失,退缩了十几里,但杨晞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情况,随着山火的逐渐熄灭,叛军一定会再次攻击的。再放山火是不太可能了,从东面往潼关而来,只有那处地方草木繁盛,其他地方都是稀稀拉拉,想放火都放不起来,最多堆一些干草,很快就烧光,即使能放起山火,也可能烧到潼关城这边来,让汉潼关城、十二连城及新潼关城受损。
叛军肯定会在今天白天或者傍晚时分再次展开攻击,恶战不可避免地暴发!
预言很快就应念了,就在杨晞躲在城门楼,吃一碗军士送上来解暑的绿豆汤时候,派出去打探情况的军士传回来急报,叛军再次进犯了!
“报告杨兵马使,叛军再次开拔,往潼关方向而来!”
“立即准备战斗!”一惊的杨晞马上放下碗筷,喝令军士将士,做好战斗准备!
叛军的速度好快,现在离天黑估计还有一个多时辰,看来叛军有想趁夜攻城的打算!
杨晞再次站到了东门的城门楼上,远眺东南方向的情况。
虽然这个时候没有空气污染,没有雾霾,一轮明晃晃的太阳照射着大地使得视线超级好,放眼望去能看到几十里外的景色,但也只是能看到,并不能看清。叛军的行进规模及具体的动静并不能真正看清楚,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大概。
他非常需要一个望远镜,一个能看清远处景物,能站在城楼上看清楚远处情况变化的望远镜。
特种兵是多才多艺的,动手能力超级好,杨晞当然自己能组装出一个简单但可以用的望远镜,但需要有材料。在刚才休息时候,他已经令杨正到潼关城内去搜集水晶或者玻璃之类的透明东西,并按他的吩咐打造成一定曲度,他准备自己组装一个可用的望远镜,但这个想法不一定能实现。
如今的潼关城内只有军士,百姓差不多逃光了,从长安往潼关方向来的官道上,四处可见逃难的百姓,杨晞率军前来救援潼关的时候,在官道上被堵,延缓了速度也主要是因为逃难的百姓太多,通过潼关逃往长安方向的军士并不多,看刘光庭最后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