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交际花盛衰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人间喜剧》的其他篇章一样,《交际花盛衰记》的创作从客观现实出发,根植
于社会生活之中,通过深刻细致的观察和典型形象的塑造,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他们的“模特儿”。例如,吕西安的形象据说来自巴尔扎克
所认识的三个年轻人杜朗东、索特莱和勒萨日;对艾丝苔的刻划可能依据生活在上流社
会边缘的女郎贝利西埃和德鲁埃,以及几个东方女性;纽沁根的形象普遍认为来源于银
行家德·罗契尔德男爵。苦役犯出身的保安警察首脑维多克◎便是伏脱冷的原型。巴尔
扎克不仅认真阅读过他的四卷回忆录,而且亲自会见过他,请他吃饭,从中了解罪犯、
监狱和司法部门的情况。
◎弗朗索瓦·欧仁·维多克(一七七五—一八五七)法国警察。早年因伪造文书被
判处八年苦役监禁,后越狱潜逃。一八○九年成为保安警察队长。一八二七年辞职经营
纸厂,后因盗窃罪再度入狱。一八二八年出版了《维多克回忆录》。巴尔扎克于一八三
四年九月会见过他。
巴尔扎克从一八一四年起到一八五0年逝世,除了几次短暂的旅行,始终没有离开
巴黎,与巴黎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观察巴黎,研究巴黎,直到最小的细节。他的足迹遍
布大街小巷,身上总是带着地图和笔记本,随时记录有关情况。他参观考察,访问交谈,
有时甚至询问过路行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他的箴言是:“观察一切,牢记一切。”有关他的考察研究的传闻不计其数。
为了描写历史事件,他拜访在王政时代生活过的人,如德·维里埃先生和德·贝尔
尼夫人的母亲,前者曾是宫廷神甫,后者当过玛丽·安东奈特王后的贴身侍女。为了在
小说中阐述某种音乐理论,尽管他本人熟谙音乐,但还是请一位德国音乐家反复演奏罗
西尼的《摩西》,倾听详细解释。他因此得以在小说中对这部歌剧作出精辟的分析。为
了检验小说中描写的街道、建筑、古迹、遗址等的准确性,他邀请众多学者和考古学家
提意见,进行评述。为了描写犯人、警察、法院和监狱生活,他于一八四八年十二月在
他的老同学、代理检察长格朗达兹陪同下参观了司法大厦的附属监狱,并向议会秘书长
以及塞纳省法院法官和预审法官等十余名司法人员了解情况。
巴尔扎克小说中出现的地区、街道、广场、建筑等大多采用真名,他认为假想的名
称哪怕是用最美丽的想象创造的,其艺术效果也往往不如真实名称。在描述一些特殊的
和各行各业的人物时,也尽量运用他们的语言和行话,加《交际花盛衰记》中纽沁根的
德国腔和约翰森的英国腔,以及囚犯们的行话和黑话,都十分典型。
当然,艺术的任务不是摹写自然,而是再现自然。艺术的真实要比生活的真实更集
中、凝练、强烈,从而更能打动人心。但是艺术的真实源于生活的真实,作家对它是无
法凭空臆造的。巴尔扎克写到伏脱冷命运转折时的一段话虽然出于情节需要,但却具有
深刻的哲理:“风俗史家永远不应该抛弃的一个责任,就是不能用表面上富有戏剧色彩
的安排来损害真实,特别是当真实已经变得富有传奇意味的时候。社会的本态中包含着
许多偶然,许多错综复杂和难以预料的情形,特别在巴黎更是如此,编造者的想象力无
论如何是跟不上的。真实是大胆的,它能达到艺术无法表现的境界,令人难以置信,甚
至不大合乎情理,除非作家对它加工删改,使之淡化。”
不难看出,巴尔扎克剖析生活之所以如此深刻细致,是由于他以极大的努力去接触
生活,深入生活,撷取生活真实,通过艺术再现,达到感人的效果,这是他的作品具有
经久不衰的魅力的主要原因,正如作者在本书初版前言中所正确指出的:作品必须真实,
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这也是作者整个创作实践中所遵循的一条重要艺术准则。
巴尔扎克作品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具体而精细的环境描写,如对司法大厦、附属监
狱、运送犯人的“生菜篮子”,以及人物的外形、衣着等等描写都费了大量笔墨。在作
者看来,这些描写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演变都有密切关系,例如伏脱冷置身
于那种阴森严酷的环境里,仍能自如地耍弄“鹳鸟”(总检察长),方显出他的高强本
领,也为后来的招安埋下了伏笔。所以作者认为,环境描写对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是不
可缺少的。虽然这种描写有时显得冗长繁琐,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叙述逼真,分析
透彻,仍然能深深吸引住读者。
巴尔扎克把艺术真实与塑造典型紧密结合起来,把塑造典型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手
段。《交际花盛衰记》是《人间喜剧》中人物出现最多的一部小说,不算无名无姓者,
就有二百七十三人。这一大批贵族、野心家、教士、银行家、纨绔子弟、妓女、犯人、
警探、法官、律师、狱吏、商贩、侍女构成了这个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社会。这些人
物除了各自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外,作者还常常赋予他们高昂的激情,并以这种激情的
变化作为推进情节的枢纽。例如艾丝苔为摆脱妓女生涯向往“再生”而与教士的那场谈
话;艾丝苔与吕西安的爱情纠葛;伏脱冷因吕西安自杀而悲痛欲绝,感情受到沉重打击,
终于被“沤烂”而投降当局等等。人物感情的剧烈变化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它与戏剧效果的运用相辅相成;西班牙神甫在艾丝苔首次自杀时突然出现,纽沁根与艾
丝苔的邂逅,吕西安在格朗利厄公爵门前的遭遇,伏脱冷在放风院子与同伙相遇等等,
仿若都是一幕幕变幻无常的舞台剧,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伏脱冷那场骇人的亮
相更是如此:这名如此强悍的绿林大盗在千方百计长期隐藏后,突然向总检察长宣布自
己就是官方缉捕多年的逃犯雅克·柯兰,这一自首举动造成爆炸性效果,令人惊心动魄,
久久不能释怀。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写道:“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不过是他的秘
书。开列恶癖与德行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
件,结合若干相同的性格特点而组成典型,在这样的时候,我也许能写出一部史学家们
忘记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这段话阐明了《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倪维中
1995年7月
初版序言
一八四五年
◎此序言只涉及《交际花盛衰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当时这部小说发表时只包括这两部分内容。
我们的风土人情越来越变得平淡无奇,失去特色。十年前,本书作者曾写文章指出,
我们的风情只剩下了一些淡淡的色调,而如今,连这些淡淡的色调也正在褪去。因此,
根据《阿尔基安的路易松》和《蒙雷里的穷人》的作者◎十分机智的观察,只有在盗贼、
妓女和苦役犯中还保留着明丽的风情和喜剧色彩,只有在与社会隔绝的人身上才能找到
毅力。当今文学缺乏对比,没有差别就不可能有对比,而差别却在日益消失。今天,马
车逐渐处在低于步行者的位置,步兵不久便会将坐在低矮小马车里的富人溅上一身污泥。
黑色服装赢得了胜利。服饰和马车所反映的,同样推动着人们的思想,存在于人们的风
情和习俗之中。一位大臣完全可以坐一匹马拉的简陋马车去觐见国王。杜伊勒里王宫的
院内,我们还见到过出租马车。大臣、将军、法兰西研究院院士的绣花服装,也就是说
这种礼服,穿出来已经叫人感到羞耻,仿佛成了奇装异服。我们有非常充分的理由反对
我们的时代,但是,由于我们抨击的弊端是可怕的虚伪,我们自然成了不道德的人。
◎作者名叫夏尔·拉布。上述两部小说分别发表于一八四○年和一八四一年。
本书如实描写麇集在巴黎的暗探、受男人供养的妓女,以及与社会争斗者的生活,
在卷首说这么几句话,我们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描写“巴黎生活场景”而略去这些如此奇特的形象,这简直是儒怯的行为,我们是
不会这样做的。何况,至今还没有人敢于涉及这些富有深刻喜剧色彩的生活内容。审查
部门不再希望将这些东西搬上舞台,然而杜卡莱◎和财源夫人◎这样的人,各个时代都
是存在的。
◎杜卡莱为法国作家勒萨日(一六六八—一七四七)喜剧中不道德的金融家。
◎财源夫人是法国作家勒尼亚尔(一六五五—一七○九)的喜剧《赌徒》中的女脂粉商人。
作为对“巴黎生活场景”的补充,作者还将写出《司法大厦》、《戏剧界》和《学
者界》◎。《政治界》则是属于“政治生活场景”系列。
◎可能就是作者以后写的《大厦景象》、《如此戏剧》和《学者之间》。
这些工作完成后,就没有什么疏漏了,因为作者还在准备一部与此相对应的作品,
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道德、宗教和善行对大都市中的腐败堕落所起的作用。这部书篇幅
很长,难度极大,作者写了将近三年,尚未完稿。《一个圣人的恶行》、《德·拉尚特
里男爵夫人》便是其中的两个片段◎。这部作品突出美德,每个人都能从中举出各种可
怕的罪行,巴黎文明便是建立在这些罪行上。
◎这部作品即为《现代史的背面》。
作者以《十三人故事》为开篇,描绘“巴黎生活场景”时,就打算以同一思想结束
这部著作。这思想就是,人们结合在一起,以利于救助,而另一种思想是,人们集结到
一起是为了享乐。
按照达朗贝尔◎提出的那种见解,那种教条的方式,是不大可能深入到社会机体中
去的。一定要在一名罪犯带领下到监狱里去,到司法部门的内部去,就像这部书中的银
行家把我们带到那些漂亮轻佻的年轻女郎非同寻常的生活漩涡中去一样。
◎达朗贝尔(一七一七—一七八三),法国哲学家、作家。
这部小说由从私人生活中撷取的极为真实的、可以说具有历史性的细节组成,在权
力的门槛上和在预审法官的办公室内结束。因此,它应该有一部续篇。司法界及其各种
人物在巴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认真研究,描绘,使之再现。
这样,十九世纪巴黎巨幅景象的绘制不久即将完成,我们企盼着这一结果。这幅景
象中,任何特点都不会被忽略。在这里,科朗坦、佩拉德和贡当松代表三个方面的暗探,
而伏脱冷一人则代表全部的堕落和犯罪。
不少人曾打算指责作者创造了伏脱冷这个形象。一个社会里有五万名苦役犯,他们
的存在时刻具有威胁性,迟早会引起立法部门注意,在一部试图为这一社会留影的著作
中出现一个这类犯人,终究不能算多(《十三人故事》中的菲拉居斯只是个偶然情况)。
近十年来,几支受到假慈善鼓动的笔把苦役犯写成值得关心和原谅的人,写成社会的受
害者。但在我们看来,这种写法是危险和反政治的。应该表现这些人,表现他们是什么
样的人,是一些永远“置身于法律之外”的人。这正是“伏脱冷”这场戏很不为人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