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丰子恺文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次,研究艺术,可得天真的乐趣。我们平日对于人生自然,因为习惯所迷,往往不能 见到其本身的真相。惟有在艺术中,我们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例如我们看见朝阳, 便想道,这是教人起身的记号。看见田野,便想道,这是人家的不动产。看见牛羊,便想 道,这是人家的牲口。看见苦人,便想道,他是穷的原故。在习惯中看来,这样的思想,原 是没有错误的;然而都不是这些事象的本身的真相。因为除去了习惯,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 现象,岂可如此简单地武断?朝阳,分明是何等光明灿烂,神秘伟大的自然现象!岂是为了 教人起身而设的记号?田野,分明是自然风景的一部分,与人家的产业何关?牛羊,分明自 有其生命的意义,岂是为给人家杀食而生的?穷人分明是同样的人,为什么偏要受苦呢?原 来造物主创造万物,各正性命,各自有存在的意义,当初并非以人类为主而造。后来“人 类”这种动物聪明进步起来,霸占了这地球,利用地球上的其他物类来供养自己。久而久 之,成为习惯,便假定万物是为人类而设的;果实是供人采食而生的,牛羊是供人杀食而生 的,日月星辰是为人报时而设的;甚而至于在人类自己的内部,也由习惯假造出贫富贵贱的 阶级来,大家视为当然。这样看来,人类这种动物,已被习惯所迷,而变成单相思的状态, 犯了自大狂的毛病了。这样说来,我们平日对于人生自然,怎能看见其本身的真相呢?艺术 好比是一种治单相思与自大狂的良药。惟有在艺术中,人类解除了一切习惯的迷障,而表现 天地万物本身的真相。画中的朝阳,庄严伟大,永存不灭,才是朝阳自己的真相。画中的田 野,有山容水态,绿笑红颦,才是大地自己的姿态。美术中的牛羊,能忧能喜,有意有情, 才是牛羊自己的生命。诗文中的贫士、贫女,如冰如霜,如玉如花,超然于世故尘网之外, 这才是人类本来的真面目。所以说,我们惟有在艺术中可以看见万物的天然的真相。我们打 破了日常生活的传统习惯的思想而用全新至净的眼光来创作艺术、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的 心境豁然开朗,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好比做了六天工作逢到一个星期日,这时候才感到自 己的时间的自由。又好比长夜大梦一觉醒来,这时候才回复到自己的真我。所以说,我们创 作或鉴赏艺术,可得自由与天真的乐趣,这是艺术的直接的效果,即艺术品及于人心的效 果。
间接的效果,就是我们研究艺术有素之后,心灵所受得的影响,换言之,就是体得了艺 术的精神,而表现此精神于一切思想行为之中。这时候不需要艺术品,因为整个人生已变成 艺术品了。这效果的范围很广泛,简要地说,可指出两点:第一是远功利,第二是归平等。
如前所述,我们对着艺术品的时候,心中撤去传统习惯的拘束,而解严开放,自由自 在,天真烂漫。这种经验积得多了,我们便会酌取这种心情来对付人世之事,就是在可能的 范围内,把人世当作艺术品看。我们日常对付人世之事,如前所述,常是谨慎小心,辨别是 非,打算得失的。换言之,即常以功利为第一念的。人生处世,功利原不可不计较,太不计 较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味计较功利,直到老死,人的生活实在太冷酷而无聊,人的生命实在 太廉价而糟塌了。所以在不妨碍实生活的范围内,能酌取艺术的非功利的心情来对付人世之 事,可使人的生活温暖而丰富起来,人的生命高贵而光明起来。所以说,远功利,是艺术修 养的一大效果。例如对于雪,用功利的眼光看,既冷且湿,又不久留,是毫无用处的。但倘 能不计功利,这一片银世界实在是难得的好景,使我们的心眼何等地快慰!即使人类社会不 幸,有人在雪中挨冻,也能另给我们一种艺术的感兴,像白居易的讽喻诗等。但与雪的美无 伤,因为雪的美是常,社会的不幸是变,我们只能以常克变,不能以变废常的。又如瀑布, 不妨利用它来舂米或发电,作功利的打算。但不要使人为的建设妨碍天然的美,作杀风景的 行为。又如田野,功利地看来,原只是作物的出产地,衣食的供给处。但从另一方面看,这 实在是一种美丽的风景区。懂得了这看法,我们对于阡陌、田园,以至房屋、市街,都能在 实用之外讲求其美观,可使世间到处都变成风景区,给我们的心眼以无穷的快慰。而我们的 耕种的劳作,也可因这非功利的心情而增加兴趣。陶渊明《躬耕》诗有句云:“虽未量岁 功,即事多所欣”,便是在功利的工作中酌用非功利的态度的一例。
最后要讲的艺术的效果,是归平等。我们平常生活的心,与艺术生活的心,其最大的异 点,在于物我的关系上。平常生活中,视外物与我是对峙的。艺术生活中,视外物与我是一 体的。对峙则物与我有隔阂,我视物有等级。一体则物与我无隔阂,我视物皆平等。故研究 艺术,可以养成平等观。艺术心理中有一种叫做“感情移入”的(德名Einfülun y,英名Empathy),在中国画论中,即所谓“迁想妙得”。就是把我的心移入于对 象中,视对象为与我同样的人。于是禽兽、草木、山川、自然现象,皆有情感,皆有生命。 所以这看法称为“有情化”,又称为“活物主义”。画家用这看法观看世间,则其所描写的 山水花卉有生气,有神韵。中国画的最高境“气韵生动”,便是由这看法而达得的。不过画 家用形象、色彩来把形象有情化,是暗示的;即但化其神,不化其形的。故一般人不易看 出。诗人用言语来把物象有情化,明显地直说,就容易看出。例如禽兽,用日常的眼光看, 只是愚蠢的动物。但用诗的眼光看,都是有理性的人。如古人诗曰:“年丰牛亦乐,随意过 前村。”又曰:“惟有旧巢燕,主人贫亦归。”推广一步,植物亦皆有情。故曰:“岸花飞 送客,樯燕语留人。”又曰:“可怜汶上柳,相见也依依。”并推广一步,矿物亦皆有情。 故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又曰:“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更推广一步, 自然现象亦皆有情。故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又曰:“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 青。”此种诗句中所咏的各物,如牛、燕、岸花、汶上柳、敬亭山、潮水、明月、春风等, 用物我对峙的眼光看,皆为异类。但用物我一体的眼光看,则均是同群,均能体恤人情,可 以相见、相看、相送,甚至于对饮。这是艺术上最可贵的一种心境。习惯了这种心境,而酌 量应用这态度于日常生活上,则物我对敌之势可去,自私自利之欲可熄,而平等博爱之心可 长,一视同仁之德可成。就事例而讲:前述的乞丐,你倘用功利心、对峙心来看,这人与你 不关痛痒,对你有害无利;急宜远而避之,叱而去之。若有人说你不慈悲,你可振振有词: “我有钞票,应该享福;他没有钱,应该受苦,与我何干?”世间这样存心的人很多。这都 是功利迷心,我欲太深之故。你倘能研究几年艺术,从艺术精神上学得了除去习惯的假定, 撤去物我的隔阂的方面而观看,便见一切众生皆平等,本无贫富与贵贱。乞丐并非为了没有 钞票而受苦,实在是为了人心隔阂太深,人间不平等而受苦。唐朝的诗人杜牧有幽默诗句 云:“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看似滑稽,却很严肃。白发是天教生的,可见 天意本来平等,不平等是后人造作的。学艺术是要恢复人的天真。
1941年1月20日作
漫画集《人间相》序言
艺术的园中,旧时只有八个部分。就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音乐、文学、舞蹈、 演剧。现在应该添辟四部,就是书法、金石和照相、电影。前两者向来被忽视。因为这两者 在西洋是没有的,西洋的艺术之园中不设此两部。中国旧时的艺术之园中,把“金石书画” 三部分看作一部,使金石和书法附属于绘画,至于照相,从前不入艺术之园,或称之为“准 艺术”。电影因为新兴,亦未被列入艺术之园的部类中。其实,如果工艺(就是器什等日用 品)列入艺术,照相也应该列入。如果演剧列入艺术,电影更应该列入。所以现代的艺术之 园,共有十二部门。用一个字代表一门,即书、画、金、雕、建、工、照、音、舞、文、 剧、影。现代艺术的园地中,有这一打东西蓬勃地发展着,光景何等热闹啊!
学习艺术,当然不是定要全部修习这十二门艺术。如果要做艺术专门家,一个人一生, 只能修习数门或一门,甚至一门中的一部分。
但是,各种艺术都有共通的关系。所以修习一种,对于其他各种不能全不顾问。尤其是 中学生,需要获得各种常识,来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础。故对于各种艺术,应该都知道一点。
现在先就艺术的十二部门的状况,大约地讲说一番。好比游园,我们先走上一个高岸, 鸟瞰全景,就园中各部的风光,大约地领略一番。
第一境,书法。这一境域,位在艺术的园地的东部最深之处,地势最高,风景最胜,游 客差不多全是中国人,日本人有时也跟着中国人上去玩玩,西洋人则全无问津者。虽说游客 全是中国人,但大多数的中国人,步到坡上就止步,不再上进。真能爬上高处,深入其境的 人,其实也不很多。所以这在艺术的园地中,为最冷僻的区域。多数的游客,还不知道园中 有这么一个去处呢。
我为什么这样地比方呢?因为书法这种艺术,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西洋向来没有书法 艺术。日本人模仿中国人写汉字,但是写得好的极少。中国人虽然人人会拿毛笔写字,但大 多数是实用的,不是艺术的。换言之,大多数人写字只求划平竖直,清楚工整,便于实用; 而不讲求笔情墨趣,间架布局,以及碑意帖法等艺术的研究。因此,西洋人根本不知道有这 一种艺术,中国人也多数不把它当作艺术看。尤其是到了现代,学校功课繁忙,社会国家多 事。许多青年学子,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机会去认识、欣赏或研究这种艺术。又因为这是实 用工具的缘故,被现代生活的繁忙加以简笔化,实用化,通俗化;商业竞争又给它图案化, 广告化,奇怪化……几乎使它失去了原来的艺术性。现在我讲艺术,首先提到书法,而且赞 扬它是最高的艺术。一般人听了这话,也许不相信。其实我这话根据着艺术的原则。艺术的 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高等的无过于眼和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 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 高的地位。故艺术的园地中,有两个高原。如果书法是东部高原,那么音乐就是西部高原。 两者遥遥相对。第二境,绘画。这一境域,也在园的东部,位在第一境之次。其地势不及第 一境之高,而其地带却比第一境广大。在全园地中,这一境域范围特别广。游人也特别多。 有许多人,专为游览此境而入艺术之园。游览别的境域的人,也必先到这境里来观瞻一番, 然后他去。游客中,全世界各国的人都有。而中国人享有特权:这第二境虽与第一境毗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