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陶行知文集-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的人命
作者:陶行知
我在太平洋会议的许多废话中听到了一句警语。劳耳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人的生命!你在中国是耗废得太多了。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们去追求,路边饿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
花十来个铜板坐上人力车要人家拚命跑,跑得吐血倒地,望也怕望,便换了一部车儿走了。太太生孩子,得雇一个奶妈。
自己的孩子白而胖,奶妈的孩子瘦且死。童养媳偷了一块糖吃要被婆婆逼得上吊。做徒弟好比是做奴隶,连夜壶也要给师傅倒,倒得不干净,一烟袋打得脑袋开花。煤矿里是五个人当中要残废一个。日本人来了,一杀是几百。大水一冲是几万。一年之中死的人要装满二十多个南京城。(说得正确些,是每年死的人数等于首都人口之二十多倍。)当我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每个字出世是有三个人进棺材。
“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
您却不可作片面的观察。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抱他在怀里七天七夜,毕竟因为卓绝的坚忍与慈爱她是救了他的小命。在这无废物而有废命的社会里,这伟大的母爱是同时存在着。如果有一线的希望,她是愿意为她的小孩的生命而奋斗,甚而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也是甘心情愿的。
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有什么解释?他是我养的,我便爱他如同爱我,或者爱他甚于爱我自己。若不是我养的,虽死他几千万,与我何干?这个态度解释了这奇怪的矛盾。
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
载《斋夫自由谈》1932年4月初版
佛罗棱萨的教授
作者:陶行知
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个月亮之后,便写了一篇文字于一六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在《星座报告》(NunciusSiderius)里面发表出来。
这篇破天荒的文字出版之后,照现在看来,该是多么的宝贵,佛罗棱萨(Florece)的大学教授们却看它不起。
法赫在《伽利略传》中说帕雕亚(Padua)的哲学主任教授用尽力量使大公爵不要相信木星四个月亮之存在,他说:“动物头上有七窍,通气于周身,使它明,使它暖,使它滋长。这小宇宙之七窍是什么?两个鼻孔,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同时,在诸天之大宇宙中有两颗吉星,两颗凶星,两颗发光的星,一颗超然未决的水星。这种类似之处,数不胜数,比如七金,即为一例;因此我们断定行星之数必为七颗无疑。何况木星的月亮不是人眼所能看见,所以在地上不能发生影响,所以无用,所以不存在。而且犹太人,古代民族以及近代之欧罗巴人已定七天为一星期,并将七行星之名字称呼它们。如果我们将行星增加起来,岂不是把这美丽的系统整个的推翻了吗?”
伽利略自己说:
“我想请佛罗棱萨的教授们来看木星的四卫星,他们不但不愿意看星,连我的望远镜也不愿看。他们相信在自然里没有真理可找,真理只在书本里。”
中国的教授,有那几位不是从佛罗棱萨来的呀?国产的老夫子说:“真理只在古书里。”留洋的洋翰林说:“真理只在洋书里。”懒得看书的讲师说:“真理只在嘴巴里。”青年学生若信这些教授们的话,也就可算是佛罗棱萨人籍的学生了。谁能自造仪器向大自然瞄准?如有这人我是愿意拿着扫帚做他的斋夫了。
选自1932年4月申报馆《斋夫自由谈》初版本
关于德育
作者:陶行知
一、教育目的
且职业教育苟以衣食主义相号召,则教师为衣食教,学生为衣食学。无声无臭之中隐然养成一副自私之精神。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1918年11月3日《教育与职业》
《陶行知文集》第2页
以前的秀才以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久而久之,“不出门”就变做:“不敢出门”了。我们现在的学子,还没有解脱这种风气试将各学校的同学拿来一看,毕业生多半是在本地服务,那在外省服务的,已经不可多得,边疆更不必说了。
《第一流的教育家》
1919年4月《世界教育新思潮》9号
《陶行知文集》第16页
我主张凡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应当受到相当的培养。我们教育界需要什么人才即须造就什么人才。
《新学制与师范教育》
《陶行知文集》第46页
大学是造就学者和领袖的地方,不是剃度和尚的地方。我们要大学培养与国计民生有关系的学者领袖,不要大学培养避世的隐士,出世的僧尼,不知世事的书呆子,我们要学生认识人民,人民认识学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
《驳特定学区议》
1925年12月《新教育评论》1卷3期
《陶行知文集》第87页
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我要你们做有知识,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不要你们做书呆子。
《晓庄开学勉励桃红》1916年3月17日
1929年《行知书信》
《陶行知全集》第5卷第175页
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师范生第一变——变个孙悟空》
1931年4月15日《师范生》
《陶行知文集》第283页
静默如地下的种子。自由如空中的鸽子。猛勇如斗虎的狮子。
《古庙敲钟录》
1933年《古庙敲钟录》
《陶行知文集》第347页
反传统教育也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之美德是竭诚的拥护。但是“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升官教育,以及“为教书而教书”,“为读书而读书”的超然教育,我们都是反对的。至于一般老百姓“出钱给人读死书,自己一个大字也不识”的现象尤其不能缄默。
《告生活教育社同志书》1928年3月5日
重庆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60页
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个性上滋润着智慧的心,了解社会与大众的热诚,服务社会与大众自我牺牲的精神。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1943年4月《地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70页
我们需要智仁勇兼修的个人,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头之仁。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70页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的指标。
《育才学样教育纲要草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70页
知情意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情育不是培养儿童脆弱的感情,而是调节并启发儿童应有的感情,主要的是追求真理的感情;在感情之调节与启发中使儿童了解其意义与方法,便同时是知的教育;使养成追求真理的感情并能努力与奉行,便同时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
《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669页
学习科学,帮助创造科学的新中国。现在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整个中国必须受科学的洗礼,方能适于生存。……我们必须培养科学的幼苗,撒播科学的种子,使全中国遍开科学之花,丰收科学之果。
《从五周年看五十周年》1944年6月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陶行知文集》第744页
“文化为公”,“教育为公”是教育的目的,但又不妨因材教。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略有不同。国民教育,是人人应当免费受教育,但如有特殊才能的,也应加以特殊的教育,使其才能充分发挥,这就是人才教育。但人才教育并不是教他们升官发财,而是要他们将学得的东西贡献给大众,所以这也是“文化为公”。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
1945年5月《战时教育》
《陶行知文集》第782页。
二、做人之本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本分。顾亭林先生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凡是脚站在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不过各人所处地位不同,爱国的方法也不能尽同。小孩们用心读书,用力体操,学做好人,就是爱国。
《预备钢头碰铁钉》1931年1月5日
1929年7月《行知书信》
《陶行知文集》第70页
我们承认欲望的力量:我们不应放纵他们,也不应闭塞他们。我们不应让他们陷溺,也不应让他们枯槁。欲望有遂达的必要,也有整理的必要。如何可以使学生的欲望在群已相益的径途上行走,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1923年
《陶行知文集》第60页
自由是自己的意志指挥自己的行动。个人自由是以个人自己的意志指挥个人自己的行动。团体自由是以团体自己的意志指挥团体自己的行动。自由这个名词是含有自主、自决、自动、自得种种意义,扩而大之,是要各得其所。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出头处要自由》1931年12月
《陶行知文集》325页
中国已到了生死关头,我们要认识只有民族解放的实际行动才是救国的教育。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的教育。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1936年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论文选集》
《陶行知文集》第535页
放荡不是自由:因为放荡的人是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而不能自拔。一个人若做了私欲嗜好的奴隶便失掉自由。青年入荡固然不能成人;成人放荡也只算是成年,不能算是成人。成年人、青年、小孩子都该在一个道德标准下生活。双层标准,三层标准只是恕道不足的结果。青年不可以假借自由之美名去过放荡的生活;教师家长也不可假借放荡之罪名去剥削青年小孩子生长所必需之自由。
《一个教师与家长的答复——出头处要自由》1931年12月
《陶行知文集》第325页
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中华教育改进社创设试验乡村幼稚园》
1926年10月《新教育评论》2卷19期
《陶行知文集》第111页
育才十二要
一、要诚实无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