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淡如肉色-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德私下里对这房子很满意,花了并不多的钱,便将它买了下来。
买下了,一时并不能住人。房子久没人住,少了人气,散了架似的,得重新整修和布置过。
请了几位村里的木匠,这村里的木匠大多是有着天然朴实的艺术感觉的能工巧匠。他们将屋子里原本就有的一些老家具重修重漆,虽是老家具,但经这些工匠的手把持过后,却别有一番味道,即大方又实用。
木窗户和木门保持了原状,只是用清油漆刷了几遍。他们还按莫德的要求,做了一张笨重结实的长条大桌子,可当书桌、画桌,也可当餐桌。做了两张小巧的可以四处搬动的小四方桌子,一张朴素厚实的大木床,三张可以折叠的躺椅,这躺椅是有去处的,一张放在床旁边,另外两张莫德已经想好放在哪里了。
莫德请木匠师傅在房前屋后的屋檐下,新修了宽宽的带栏杆的木走廊。剩下的两张躺椅,就放在前后的木走廊上。
屋后的走廊对着田野和远处的青山。
田野是种了庄稼的,青山栽满了绿茶和松柏。那茶有特别之处,茶叶碧绿,外形弯曲似眉,口味香郁。
屋前的走廊对着院子,院子外是穿村而过的清澈溪水,溪上有石桥通往溪对岸的人家。
院子里有棵大樟树,樟树底下,有石台阶可下到小溪边,洗衣洗菜。溪那边的岸,是青石板铺成的古道,直通山里的墓地。
第一部分 第33节:银藤屋(2)
莫德很满意这院前屋后的木走廊。那是个随心所欲的场所,可以晒太阳、发呆、看书、画画、看风景,或者干家务。
其实,最让莫德倾心的是屋前的那棵银藤。这银藤与房子一样老。一到开花的季节,便在房子的墙上屋檐下灿烂出一片玻璃般晶莹透明的银白。
莫德给自己的房子取名为银藤屋。
2。
房子刚刚完工,莫德就迫不及待地离开杨婶家,搬进银藤屋去了。屋子里还杂乱无章,屋外到处堆放着垃圾废物,景象不堪入目。
忙碌了一天,莫德实在太累了,匆匆整理了一下卧室,给自己铺好床,裹上母亲织的那条蓝色大披巾,倒头便睡。
长时间以来,让忧伤折磨得无法入眠的胃疼第一次神奇地消失了。凌晨三点左右从睡梦中醒来一次,去了一趟卫生间(卫生间还没改造之前,一个樟木做的圆桶就是卫生间了),躺在床上想了想天亮后要干的活,便很快又睡着了。
早上在公鸡的叫声中起来,去老街买了油条包子,边走边吃。回屋后,马上开始整理房子和院子。村里有人想来帮忙,但莫德决定自己干,她喜欢自己一点点慢慢收拾,这好比是她的一件作品,就如她摄影机里的风景,画框里的画,纸上的文字。
又忙碌了一整天,一切看上去都比昨天好多了。
屋子整理得也差不多了,特别是屋前的那块平地,尽管还需要时间去修整,但它却奇迹般地近乎完美。杂草已经除去,垃圾已经搬走。
在院子左边,莫德种上了几棵栀子树,莫德从小就喜欢栀子花。
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樟树上,莫德贴上了几张自己用红纸剪的图案,都是祈福和避邪用的。
这天忙到很晚。暮色已淡下来,因为有月光,却也显得清明。
莫德把屋里的小四方桌搬到院子里,放在大樟树下,晚饭就在樟树下吃。做了一顿很简单的晚餐:两个煮红薯,一个煮鸡蛋,外加一个生西红柿,一杯速溶咖啡。
繁星满天,月亮就挂在樟树上,离地面很近。所有美好的装饰物中,没有比月亮和星星更漂亮,更精致的了。
吃过晚饭后,看着月亮迷迷糊糊有了睡意的莫德想,应该把月亮系在樟树上,那样,天亮的时间,它就不会跑走了。
3。
无论如何,生活开始往莫德看得见的那一边行走,所有的声音、气味、颜色、对周围存在的微妙的体验又重新鲜活真实起来……
莫德在日记里写道:“完整的生活艺术,在于对让我们陷入痛苦的个体善加利用,意识到痛苦的边界在何处,了然痛苦的后面藏着什么样的逻辑。”
“过去无法全盘否定,因为谁也不能生来就已经大彻大悟,除非我们犯过种种错误,经历过种种缺憾,由此抵达了生活的彼岸。”
第一部分 第34节:银藤屋(3)
“生活态度是教不出来的,就如智慧一样,只有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发现,没有人可以分担,任何人也不能代劳。”
4。
莫德每天养成早早起床的习惯,睡眠的质量开始好转。
每天五点就醒来,如果有需要,再安安静静地在床上躺半个小时。莫德知道,她可以再在床上睡四五个小时,不会影响她的任何工作。可是,她还是准时起床,她喜欢在早晨的黑暗中开始她一天的生活。
在收拾床铺的时候,她在锅里煮上玉米糊,另外又煮了咖啡。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她经常跟自己对话:我想把我新的一天贡献给自然,为生养我的自然,为已经死去的母亲,为我曾经拥有过的婴儿,为关心我的朋友,为曾经爱过我的人做感恩的祝福。
这清晨的祝福仪式是莫德住到银藤屋里的第一天养成的。习惯久了后,就成了一种仪式。
她做祝福时尽量出声,直到有一天早上,她突然领悟到,无论这样的祝福是不是发出声来,只要是专心致志的,都是有信仰的举动。
半个小时后,莫德坐在房子后面的走廊里吃玉米糊。
每次吃玉米糊,莫德都会觉得温暖,玉米糊的味道里含着甜蜜的亲情,它会让她想起两个最爱她的女人。母亲和外婆都爱极了玉米糊。
吃完玉米糊后,接下来是喝咖啡,偶尔也会抽支烟。
端着咖啡坐在木走廊上,看太阳出来之前越来越亮的天空,附近的树影渐渐清晰起来,樟树、松树、老榆树、梨树、竹子和枫树都现出了它们的原形。有时候,会有一只松鼠从莫德房子的走廊旁边穿过去,或者蹲在不远处一动不动,直到莫德站起来时才跑开。
树上鸟儿醒了,飞到地上觅食。那些小东西经常飞到莫德装在厨房窗户外面的喂食箱周围。箱子很小,自家养的鸽子没法去上面争食。
这样的早晨,偶尔也有情绪不对的时候,莫德就去读侦探小说,如果手边一时没有新的侦探小说,她就会再读《三国演义》,有时是《水浒传》。她总能去城里的书店里找到或者托朋友给她寄来好的侦探小说,而且喜欢在第二天早上喝咖啡的时候回味小说里的内容。
她也会想到他,但如今想起他时已经不再觉得痛苦了。想起孩子的时候,她就觉得难受,但已经不再那么恐惧,只是冰冷的遗憾。虽然这样的遗憾类似悲伤传遍全身,可速度却没有咖啡和香烟在身体里的作用快。她想,其实这是件好事。她只是不敢深入地想下去,她不想一再地让自己处在某种悲伤的边缘,这绝不是件好事。
喝完咖啡后,天差不多亮透了。
上午,莫德写了一篇近千字的影评,关于大卫?林奇的电影《木赫兰道》。近十一点时,莫德关了电脑,给自己准备中饭:萝卜丝炖青鱼。
第一部分 第35节:银藤屋(4)
下午小睡了会儿,起床后写了几个毛笔字,画了幅牧童荷花图。来梨后,几乎每天都拿画笔。
傍晚,带了相机和渔具,与放学了的邻家小男孩去湖里钓鱼。清爽的晚风,远处山里寺院的钟声传来,宣告了黄昏的到来。
钟声柔和悠远。“咚——嗡……嗡……嗡……”钟声的振幅是圆圈形的,就像石投入水中,水的圆纹一圈圈地扩散。“咚——嗡……嗡……嗡……”钟声撞出一个圆环,一个淡金色的光圈,就在水面上,莫德看到了金光。一个又一个光环,光环扩散着,一圈又一圈……
邻家的小男孩在光圈中又钓起了一条青鱼,足有一斤多重。
莫德这天一条都没钓上。
临分手时,小男孩送了一条给她,回家后,莫德把它养在厨房的小水缸里。
晚餐:鱼汤青菜泡米饭。
在黄昏下,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子前吃饭,听加拿大著名诗人和民间歌手科恩的音乐,他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诗人之心将民谣的情感表达和对生命细微的沉思发挥到了极致,而他独有的沙哑嗓音犹如历尽沧桑却又不忍弃绝尘世的智者,娓娓诉说着一个个夹杂着黑色幽默与宗教冥想的故事。
饭后,在村子里散了一会儿步。
一线光亮从莫德肩膀滑过去之后,暮色吞没了整个村庄。她返身回屋,房间里透出了温暖的灯光。
看书的时间。总有看不完的书,除了小说,还读绘画、艺术、地理、历史、宗教类的书籍,也读报纸和时尚杂志。
十点准时睡觉。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5。
杨婶家与莫德家隔着一条溪,有石板桥相通。
这天,杨婶来莫德家串门。她穿了套新衣服,蓝底小白花的棉布衣服,黑裤子,清爽干净,简单中透出秀雅的漂亮来。
整个早上,莫德都和她待在厨房里,就坐在那张餐桌兼书桌的长木桌子前。莫德在电脑前敲她的专栏文字,杨婶坐莫德对面,手里剥着刚从自家田地摘来的青豆荚,有一句没一句地和莫德说着话,她即便说着话,也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一个剥豆荚,一个敲电脑,静静的。狗在桌子底下来回穿梭,或者跑出去和隔壁阿朱老人家的鸡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快到吃中饭的时候,杨婶起身做午饭。
莫德停下了手里的活,看杨婶在厨房里忙碌的样子,心里有着让人安宁的暖意。杨婶偶尔会抬头朝莫德笑笑,她的笑是简单含羞的,带着少女的青涩。莫德有时也觉得奇怪,这样一个女人,要有怎样的内心,才会生出如此让人心动的姿态和韵味来?
杨婶做饭的速度很快,她从不许莫德在旁边帮忙,她说这样反而会影响她的进展和思路。莫德只有乖乖的在一旁安静地等饭吃。
第一部分 第36节:银藤屋(5)
青椒炒鸡蛋、青豆肉片、红烧肉、葱花豆腐汤很快就上桌了,碗和筷子也随即摆在了莫德面前。
在杨婶面前,莫德有种被宠爱的感觉,会生出些做孩子的心境来,放松,无忌,带点轻微的任性。还没等杨婶坐下来,就顾自先拿起碗筷,很开心地品尝起来。
很少能吃到杨婶做的红烧肉,因为杨婶自己并不喜欢吃肉,但她做的红烧肉却是莫德吃过的最好吃的红烧肉。
杨婶边擦洗灶台边问:“好吃吗?”
莫德嚼着肉,点头:“好吃。呵呵,你可要经常过来做给我吃。”笑得很顽皮的样子,那刻,是莫德最初最真实的样子。
杨婶擦完灶台,并不急着坐到桌子前,去门口站了站,招呼招呼莫德家的狗,赶走阿朱老人家的鸡,回头漫不经心地问了道:“莫德,家里有酒吗?”
“有啊,上好的葡萄酒,也有绍兴花雕,上次我那做家装设计的朋友周格来玩时带来的,她好酒。”莫德说完,又夹了块红烧肉放进嘴里。
“在哪儿?我去取。”杨婶返身回屋。
“楼梯口的柜子里,你想喝酒?”莫德好奇地问。
“是啊,突然就想喝几口。”杨婶拿了瓶绍兴花雕,放在餐桌上,在莫德对面坐下,却并不动筷子。
“喝点汤,杨婶,待会儿冷了不好吃的。”莫德帮她舀了一小碗热乎乎的豆腐汤。
“似乎还没饿呢?”杨婶笑笑,笑意里显出微妙的心神不定来。
“好香呀,老远就闻到了。”说话的是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