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人卷珠帘-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保命之念占了上风,她低着头,红着脸回答:“这种事,夫人怎么不去问令公子呢?”
九夫人急急地说:“他要肯告诉我,我又何必问你。呃,你们俩怎么都一样地反应啊,我问他,他也是笑而不答。是不是,你们俩真的已经……秀儿,大家都是女人,你有什么不好意思跟我说的呢。”
秀儿这才知道,原来帖木儿也并非她想象地那么老实纯良,照样狡猾大大的。“笑而不答”,很妙呀,这样,既可以让他爹娘误会,将来一旦“东窗事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又没说什么,是你们自己胡乱猜地。”
这样地妙招,已经让他专美于前了,又怎么可以再让他独享于后呢?接下来,不管九夫人怎么追问,她也只是羞答答地低着头,“笑而不答”。其实,这一招女孩子用起来更自然,更有遐想余地。
果然,九夫人看见她的样子,激动不已地拉住她地手低喊:“这么说,你们真的那样了?说说看,帖木儿是怎么跟你做的?”
“夫人!”秀儿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人,就算已经跟他儿子那样了,可这是一个做母亲的人该问的话吗?
因为兴奋,九夫人越发滔滔不绝了:“我儿子是个修行之人,从小就超凡脱俗,看的书,想的事,都是与修道有关的,那些红尘间男男女女的事,他根本没兴趣的。我原来跟相爷真的很担心,怕到时候就算把他跟一个脱光光的女人放到一个被窝里,他也不会碰她。”
这点她信,可她刚刚不是已经“承认”他们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了,为什么还要问具体情节呢?
看见秀儿的神态,九夫人连忙声明:“秀儿你放心,姨娘决不是那种打探儿子媳妇床第间隐私的恶心婆婆,我只是担心,怕他还是谨守规矩,不敢来真格儿的。昨天我还跟相爷商量,是不是偷偷放本春宫上去,让他学着做,相爷说我瞎操心,说只要是男人。天生就会这个,根本不需要人教的,让我不要太过分。把儿子惹烦了。可我还是不放心,所以特地跑来问你。你不要嫌姨娘烦,等你以后当了娘,就知道当娘的一片苦心了。”
“儿子媳妇”几个字,让秀儿对九夫人平添了几分好感。她当初那样被送到帖木儿身边,在窝阔台的概念里。恐怕就跟山大王掳来的民女一样,纯粹就是一暖床地,姓甚名谁都无所谓,难得九夫人还肯把她当个平等的人对待。
于是秀儿由衷地说:“我怎么会烦您呢,即使我没当过娘,我也能理解夫人。夫人在那样一个大家族里,那么多出身贵族的蒙古女人堆里养育这个儿子,其中地艰辛只有夫人自己知道。”
九夫人一下子眼泪都快出来了,拍着秀儿的手说:“难怪我地帖木儿喜欢你。你不仅长得跟仙女儿似的,心地也这么好,这么善解人意。你可真是说到我的心坎儿上去了。这话我平时谁都不敢说,但你是我媳妇。我不瞒你。”
秀儿见她要长篇大论。好笑地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这里怎么看也不像是促膝谈心的地方啊。她不过想上个厕所。结果变成了“婆媳”密谈。
九夫人说到伤心处,哪里还停得住,倾心吐胆地告诉她:“你别看帖木儿现在尊贵无比,他小时候好几次差点送命地。每次都说是意外,找不到一丁点证据证明是有人故意坑害,但你想,哪有那么意外、那么多巧合呢?他一个小孩子,会无缘无故地自己掉进池塘里?会自己跑到废井边去?相爷每次气得暴跳如雷,喊着要杀人,都被我劝住了。我不是不恨,只是不敢招惹,他的那些夫人,好多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部落或家族,杀了一个人,等于得罪了一个部落。那些人现在是不敢对相爷怎样,可相爷千秋之后,那些仇还不是都要算到我的帖木儿头上?”
关于大家庭妻妾之间的明争暗斗,秀儿也有所耳闻。虽然关府的太太们表面上看起来很亲昵,真相处久了,还是看得出里面好些人面和心不和。但谋害十一的事在关府还是不可想象的,她们对这个唯一的儿子可都是真心疼惜。
所以,左相府地夫人们谋害世子的秘辛,让秀儿大感意外:“不会吧,连相爷的独子也敢谋害?难道她们都不要命了?”这可不是别人,而是声威赫赫,杀人不眨眼地左相窝阔台啊。
九夫人见秀儿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长叹了一口气说:“你以后进了府就明白了,如果一屋子女人都不下蛋,就你生了个儿子,你就成了所有人地眼中钉,肉中刺,非除了你们母子而后快。现在是帖木儿大了,她们也老了,知道自己这辈子不可能有孩子了,这才不再捣鬼地。”
“夫人真不容易,帖木儿也很可怜,表面上千金万贵,实际上自己家里就杀机四伏。”说完这句话,秀儿心里也沉甸甸的。
九夫人感叹地说:“是啊,早些年,我整天和帖木儿躲在自己地院子里,轻易不敢出门。相爷也怕出事,特意给我们派了保镖,每天在我们住的地方轮班巡逻,连教书先生都直接请进来。那时候我见帖木儿喜欢读书,就给他买了许多书,想不到,他偏偏对教书先生自己买来看的一本《心印经》特别感兴趣,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估计他从那时候起就有了修行之念。虽然连相爷都说这也许就是天意,但我还是不甘心啊。早知如此,当初不如不读书,只教他习武,现在还能好好地继承家业。”
“九夫人”,秀儿也不知道怎么安慰这位夫人了,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本来指望他延续香火,自己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做做太夫人,享享老来富。偏偏二字一心向道,不近女色,这下,府里的那些夫人们背地里该笑死了吧。
“但现在不同了”,九夫人感激地看着秀儿:“因为你,我又看到了希望,我的帖木儿长这么大,第一次对一个女人感兴趣,我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秀儿,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帖木儿也会对你很好,我自己的儿子,我还不了解吗?”
秀儿不置可否地笑了,天底下的爹娘,总有这种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总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过,要说帖木儿为人好,这倒也不假,只是……
九夫人好像看出了她眉中的忧虑,急忙安慰道:“相爷他是有些不好的想法,但那也得帖木儿肯啊。相爷是蒙人,他有他的想法,有所谓的血统观念,可是我是汉人,要依我,我还巴不得我儿子娶汉人,生的孩子也是汉人呢。我家是襄阳的,襄阳被攻破的时候,城里人死伤过半。我是从小就被人拐卖到妓院的,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在哪里,也就不知道她们的死活,如果知道的话,估计也不可能委身相爷还给他生儿子了。虽然如此,我血管里流的还是汉人的血,所以,我巴不得帖木儿的孩子是汉人,这样,相爷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将来都归了咱们汉人,也算是我为自己的民族做了一点事吧。秀儿惊讶地看了一眼这位满身贵妇气的女人,想笑又笑不出来,她的意思,是要在以身事敌之后,再以混血来偷梁换柱,以此来振兴汉民族吗?
想不到,帖木儿的娘还是位爱国者,人家在曲线救国呢。
那天,九夫人还给秀儿讲了许多左相府的人和事,她倒是一番好意,想让秀儿事先对府里各房的复杂关系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免得异日入门后不小心犯错。但听在秀儿耳朵里,只觉得格外黑暗,格外憋屈,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连讲一句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防隔墙有耳,就整天绫罗绸缎又如何,还不如小户人家来得自由自在。
外面的人永远只看见豪门贵族之家最光鲜的一面,不知道内里的丑陋。帖木儿后来潜心修道,是不是就因为这样才看破了世情?
从对世间事灰心绝望,到现在呈现出如此纯真的笑容,他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
第四折(第十六场) 通州
此时的帖木儿也正坐在自己的马车里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昨晚送爹娘走的时候他掂量了又掂量,最后还是决定不告诉他们。若到时候娘哭哭啼啼地不让走,就麻烦了。
早上从楼上下来,桑哈看他提着一个小小的包袱,大惊失色地问:“公子,您这是要上哪儿去呀?”
他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大好,竟想逗逗他,故而只是反问了一句:“你说呢?”
桑哈战战兢兢地问:“公子不会是要回襄阳吧?”
“不是,我只是出去走走。”
桑哈先松了一口气,但马上就疑惑地问:“那公子又为什么提上这个呢?”
帖木儿把手里的包袱顺手丢到一旁的茶几上,不紧不慢地告诉他:“我出去走走的地方,并不在大都,晚上回不来,自然要带上几本书好路上看了。”
桑哈擦着汗,陪着笑,小心翼翼地问:“公子要离开大都,可又不是回襄阳,那到底是要去哪里呢?”
“到时候你不就知道了?”帖木儿朝他微微一笑,卖了一个小小的关子。
桑哈黑黑的脸上顿时愁云密布,公子这架势,八成又要云游四海了,连去哪儿都不肯说,到时候怎么跟相爷交代呢?
但仔细想一想公子刚才说的话,忽然福至心灵,惊喜地喊:“公子,您的意思是,准我们跟着?”不然怎么可能“到时候就知道”?
“嗯,快去准备一下吧。我吃过早饭可就要动身了。”帖木儿点了点头。这时候,他的“御用厨师”陈师傅已经亲手送来了今天的早点。
陈师傅走到门外的时候正好听到公子说要“出去走走”,他也立刻犯起愁来。公子走了,他还留下来干嘛?他是相爷为公子请地专属厨师。公子不在这里,他做饭给谁吃呀,那他不就失业了?这年头,想找一个工钱又高又舒服的事可不容易,他以前在素菜馆做的时候。每天累个臭死,一天恨不得连轴转,还挣不了这么多呢。
所以,到最后,他也死乞白赖对地跟来了,这样帖木儿公子地随从就变成了三个人。除桑哈是护卫,陈桥生师傅是厨师外,还有一个负责照顾他日常生活起居的乌恩其。
要说起这乌恩其,跟帖木儿地年份比其他两个还长。他在帖木儿还是娃娃,刚发蒙读书的时候就跟在身边伺侯笔墨了。主仆俩形影不离过了几年,本来他的书童当得好好的。偏偏公子生了一场重病,百医无效。最后府里请来了一个杂毛老道才把他治好。从此公子就着了魔了。整日打坐修行,还嚷嚷着要去找师傅。相爷和九夫人急得十二个时辰派人轮流值守。谁知在一个月黑风高夜,还是被公子瞅了个空子溜跑了。可怜一帮侍从护卫差点被相爷活活打死。
后来,他和桑哈费尽周折终于打听到公子隐居在襄阳附近的岘山。可他们上了山,公子死活不纳,说既然舍弃豪门入山修道,就不能再要奴仆跟着,否则岂不成了笑话?并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三日之内,他们不走,他走!这回他会去一个他们找都找不到地地方。
两个人吓坏了,他们本来就是戴罪之身了,要是还彻底失去公子的行踪,相爷还不把他们五马分尸了?于是他们乖乖地下了山,当然也不敢回府,就在襄阳城住着,偶尔公子下山的时候,他们偷看上两眼,确认他安然无恙,再回府报个平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