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雍正养成计划-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戗碗碎剽野鸡一品,金戗碗清蒸鸭子、鹿尾攒盘各一品,金盘蒸肥鸭一品,金盘羊乌叉一品,金盘烧鹿肉一品,金盘烧野猪肉一品,金盘鹿尾一品,珐琅盘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珐琅盘蕃薯一品,珐琅盘年糕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以上共二十一品。此外,皇后、妃嫔等各用帏子条桌,分等摆茶,有绿龙黄碗菜、霁红碗菜等。每桌还有:黄米饭一品,饽饽二品,盘肉三品,攒盘肉一品,银螺蛳盒小菜两个等(《故宫辞典》)。
道光七年(1827年)的除夕,早膳是:〃鸭子白菜锅子一品,海参溜脊髓一品,溜野鸡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炖菠菜一品。〃(《清宫档案揭秘》)
第四,晚宴。除夕日,在保和殿举行赐外藩蒙古王公来朝的筵宴大礼。陈中和韶乐、中和清乐于殿檐下左右,陈丹陛大乐、丹陛清乐于中和殿北檐下左右,笳吹、队舞、杂技、百戏待于殿外东隅,张黄幕于殿南正中,设反坫于幕内,尊、爵、金卮壶、勺具备。宝座前设御筵,殿内左右,布外藩王公及内大臣、入殿文武大臣席,宝座左右陛之下,布后扈大臣席,前左右布前引大臣席,后左右布领侍卫内大臣及记注官席。殿前丹陛上左右布台吉、侍卫席,按翼品为序,东西向,北上。殿东檐下为理藩院堂官席,西向,黄幕左右为带庆隆舞大臣、内务府大臣席,东西向。午刻,皇帝御殿,行燕礼、奏乐、进茶、进爵、行酒、进馔、乐舞、杂技、百戏、宴毕谢恩等仪节。帝后及宫眷分别诣太行辞岁礼,皇后及宫眷们到养心殿给皇帝行辞岁礼,宫眷们再到皇给皇后行辞岁礼。
第五,家宴。除夕皇帝的家宴,由后、妃等陪宴。平时,皇帝与后妃等不在一起用膳,除非谕旨蒙召。原因之一是人太多,如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毓庆宫主位3位、大答应7人、小答应22人,共32人。这仅是一宫的位数,如果算上东六宫和西六宫的人数,皇帝普通用膳怎么能全家合膳呢!所以,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皇帝才举行家宴。家宴的宴桌用有帏子的高桌,皇后宴桌摆在皇帝宴桌的左前方,其他妃嫔等位的宴桌依位次分左右两排顺序摆放。陪宴宴桌之上,按后、妃地位之别,分设绿龙黄碗、白里酱色碗、里外酱色碗、霁红碗、唯紫龙碗等,每桌全备。陪宴桌各安绢花,每桌高头点心五品,干湿点心四品,银碟小菜四品(南小菜、青酱菜、〃三样〃、老腌菜)。
第六,上灯。清宫规定:除夕、元旦及正月十一、十四、十五、十六等六天,按例为乾清宫丹陛上的万寿灯点燃蜡烛,称作〃上灯〃。届时,宫殿监副领侍一人,从乾清门引掌仪司奏乐人、首领、太监等,到丹陛上两边排列。营造司首领向上,行一跪一叩礼,赞上灯。敬事房、乾清门太监各一名,先点燃标灯,随之掌仪司清乐起奏乐。营造司太监点燃〃万寿灯〃,各处首领、太监点燃两厢栏杆灯。正月十八日,出灯。
第七,压岁钱。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称作压岁钱。尊长赐小儿的钱,也称作压岁钱(《燕京岁时记》)。
正旦(初一)
第一,拈香行礼。正旦丑时(2时左右)皇帝起床盥洗、着吉服,在爆竹声中,到养心殿神牌前、天地前,拈香行礼。依次到各处拈香行礼:御花园的天一门、钦安殿、千秋亭、斗坛,东六宫东侧的天穹宝殿、建福宫花园的妙莲花室、凝晖堂、广生楼,乾清宫东庑圣人前、药王前,坤宁宫的西案、北案、灶君前、东暖阁佛前,承乾宫、毓庆宫、乾清宫东暖阁等处,前代帝后御容或神牌前、佛像前,乐寿堂佛前,神武门外迤西大高殿,景山内寿皇殿前代列帝列后御影前。中间穿插其他礼仪,皇后及宫眷等人也大体到以上各处拈香行礼。
第二,元旦开笔。元旦,丑时,皇帝拈香行礼后,在爆竹声中,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处开笔。这个习俗始于雍正年间,以后各帝都仿行。其制:每岁元旦子时或丑时,在明窗处桌上设〃金瓯永固〃杯,内注入屠苏酒,摆设玉烛,亲自点燃,用红漆雕云龙盘,上放一古铜质的吉祥炉,据笔薰于炉上,先蘸朱墨,写吉语数字,后用毛笔蘸墨,再写吉语数字,以祈求在新的一岁里,政和事通。所用笔的笔管皆镌有〃万年青管〃或〃万年枝〃字样。现档案中尚存有很多元旦开笔的吉笺。如嘉庆元年(1796年)元旦开笔笺为洒金朱笺,中间一行红字为〃嘉庆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万事如意〃,右行黑字稍小为〃三阳启泰,万象更新〃,左行黑字为〃和气致祥,丰年为瑞〃。
第三,元旦祭堂子。堂子是满洲祭神祭天的庙堂。在今东城正义路北口,后在今贵宾楼附近。每年元旦,皇帝要谒堂子。寅时(4时左右),由礼部堂官至乾清门奏请,皇帝着礼服乘礼舆出宫。前引大臣10人,后扈大臣2人。豹尾班执枪、佩刀侍卫20人,佩弓矢侍卫20人,扈驾前往。沿途街道清扫,警戒,午门鸣钟,卤簿前导。不参加行礼的汉人百官及外藩蒙古王公台吉等,都穿朝服跪送。导迎乐和鼓吹乐设而不作。至堂子后,皇帝率从祭群臣在圜殿前拜天,行三跪九拜礼,然后出门乘舆,导迎乐奏乐回銮。不参加行礼之百官跪迎,午门鸣钟,皇帝回宫,享奉先殿。
第四,享奉先殿。紫禁城内奉先殿是皇帝祭祖的庙堂。其制:有日献食、月荐新、朔望朝谒、出入启告,遇列先帝、后诞辰,列帝、列后忌辰及各令节、庆典,于后殿上香行礼;遇当朝皇太后、皇帝诞辰及元旦、冬至、国有大庆,则移列帝、列后神位于前殿祭享。如皇帝亲享,须在前三日斋戒,进祝版,宰牲,设中和韶乐及乐舞。皇帝跪,司祝读祝文,皇帝三拜。礼毕,还宫。
第五,皇帝早膳。皇帝元旦祭堂子、奉先殿后早膳。早膳与平日不同,平日帝后分食,元旦则皇后、妃、嫔共进早膳。先上煮饽饽(即饺子),用二号金龙盒一副盛装。再用楠木矮桌,为皇帝摆设拉拉膳热锅一品,珐琅碗菜五品,拉拉菜四品(金盘),鹿尾酱一品,碎剽野鸡一品(金饯碗),攒盘肉一品(金盘),年糕一品,点心三品(俱高盘),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金碟小菜二品,金匙箸、汤膳碗(珐琅碗、金碗盖)。皇后等用里边高桌四张,摆膳五品,拉拉菜七品,攒盘肉一品,点心四品。以上共三十二品。回乾清宫进奶茶,随即到西侧的弘德殿内进吉祥饽饽(吃饺子),其中一个饽饽内包小银锞,放在表面,吃到则吉利。
第六,元旦道新吉、递如意。元旦日,皇帝向各处神、佛、前代帝后像行礼,到太和殿受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朝贺后,到乾清宫或养心殿升座,接受皇后及宫眷分别朝拜,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并接如意。皇后再在本宫升座,接受宫眷朝拜,行三跪九叩礼,并接如意。若有皇太后,则先由皇后率宫眷等到寝宫依次请安、道新吉,皇帝再到寝宫请安、道新吉。后妃宫眷等到各处拈香行礼后,太后再正式升前殿宝座,皇帝率诸王、大臣等行三跪九叩礼,退。皇后再率妃、嫔、宫眷等依次行六肃三跪三拜礼,公主、福晋、命妇等则槛外随从行三跪九叩礼。
第七,元旦写《心经》。乾隆皇帝每年元旦,必书写《心经》一册。另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始每月之朔、望亦写《心经》一册,系遵照康熙皇帝的先例。《心经》按通行唐玄奘译本只有260字,但它是长达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精华。
第八,元旦朝贺。朝贺仪式如下:届日,五鼓,銮仪卫陈法驾卤簿于太和殿前及太和门、午门前。乐部和声署陈中和韶乐于太和殿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于太和门北面东西檐下。有司设表案于太和殿内东楹之南,设笔砚案于殿内西楹之南。丹墀内设有铜质品级山,按正、从九品排列,东西各18排,旁有纠仪御史及礼部司官多人,辨定百官朝位。王公百官有立位和拜位。立位南北横排,东西相向,拜位东西横排,一律面北。
王公在丹陛上,其余百官在丹墀内,百官立位在卤簿外,拜位在卤簿内,外国使臣列于西班之末。天将明时,王公百官在午门外集合后,由礼部官员引至立位等候。钦天监官报时后,礼部尚书、侍郎至乾清门,请皇帝御殿。午门鸣钟鼓,皇帝具礼服乘舆出宫,先到中和殿升座。此时,侍班、导从各官行三跪九叩礼。礼毕,侍班各官先就位。辰时(8时左右),皇帝在中和韶乐声中升太和殿宝座。升座后,乐止,阶下三鸣鞭。鸣赞官赞排班,丹陛大乐奏乐,王公百官从立位至拜位序立。赞跪,皆跪。乐止,宣表官捧表至太和殿檐下正中跪,大学士2人左右跪,展表宣读简短贺词,进表于案。退,丹陛大乐复作。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复原位立。外国陪臣另行三跪九叩礼,复原位立。乐止,皇帝赐群臣及外国陪臣坐。王公由左右门进入太和殿坐,其余百官就立位坐,跪行一叩礼。进皇帝茶,皇帝赐群臣茶坐饮毕,行一叩礼。阶下三鸣鞭,皇帝在中和韶乐中降座,百官按次序退下。
第九,太和殿筵宴。太和殿筵宴是清宫最高规格的最盛大的宴会,元旦等重大节日举行。殿内宝座前设皇帝御宴所用桌子。殿内设前引大臣、后扈大臣、内外王公、额驸以及一二品大臣等人的宴桌共105张。太和殿前檐下东西两侧,陈设理藩院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人的宴桌及中和韶乐、中和清乐。太和殿前丹陛上御道正中,张黄幕,内设反坫(放酒具),丹陛上设宴桌43张,为二品以上的世爵、侍卫、内务府大臣及带庆隆舞大臣用。三台下丹墀左右设皇帝的法驾卤簿,卤簿旁东西各设8个蓝布幕棚,棚下设三品以下官员的宴桌。外国使臣的宴桌设于西班之末。太和门内檐下、东西两侧设丹陛大乐及丹陛清乐。筵日,王公大臣穿朝服,按朝班排立。至吉时,礼部堂官奏请皇帝礼服御殿。午门上钟鼓齐鸣,太和殿前檐下中和韶乐奏《元平之章》。皇帝升座,乐止。院内阶下三鸣鞭,王公大臣各入本位,向皇帝行一叩礼,就座后,大宴开始:先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进酒,丹陛清乐奏《玉殿云开之章》;进馔,中和清乐奏《万象清宁之章》;然后进庆隆舞,包括扬烈舞及喜起舞。舞毕,笳吹,奏蒙古乐曲,接着,进各族乐舞及杂技百戏。最后,丹陛大乐作,群臣行一跪三叩礼,中和韶乐作,皇帝还宫,众人退出,宴会结束。
席上,除用四等满席外,还有馔筵。馔筵主要是由宗室入八分公以上爵位者所进献。乾隆三年(1738年)元旦太和殿筵宴,用馔筵210席,用羊100只,酒100瓶。亲王12人各进8席,郡王8人各进5席(均羊3只、酒3瓶),贝勒6人各进3席,贝子2人各进2席(均羊2只、酒2瓶),入八分公15人各进1席(均羊1只、酒1瓶),共进馔筵173席,羊91只,酒91瓶;又由光禄寺均备馔37席,酒9瓶;由两翼税务增备羊9只,以合命前数(《故宫辞典》)。
第十,内廷庆贺。皇帝元旦前朝大礼后,皇帝率王公、群臣到慈宁宫行礼。内廷等位在乾清宫向皇帝行庆贺礼。当日,在乾清宫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在乾清门内设丹陛大乐。宫殿监奏请皇后率领皇贵妃、贵妃、妃、嫔等位身着礼服,会集于乾清宫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