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尔街回忆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尔街魔力从何而来:华尔街回忆录 作者:'美'亨利·克鲁斯
我在华尔街的初次登场(1)
这场金融恐慌的爆发将年轻的美国推到了投机、商贸和其他实业的最前沿,也给贸易和工业的各项部门带来了实质意义上的推动力量,美国从这种推动力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1857年大恐慌之后,我对命运押了一宝,开始了自己在华尔街的冒险。那次大恐慌就是通常所称的“西方暴风雪”。这个称号的得来是因为其破坏性巨大,引发后果严重,恶劣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往席卷华尔街的任何一次金融风暴。俄亥俄州人保与信托公司(Ohio Life and Trust pany)成了这场金融风暴的第一个遭殃者,由于这家公司的业务涉及众多领域,它的破产在当时成了焦点新闻。
这家公司在华尔街设立了一个营业处。在宣布破产倒闭后,这家公司的业务已经彻底瘫痪。该公司的倒闭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许多曾经在多次普通金融冲击下安然无恙的大公司没能抵御住这次金融风暴,相继宣告破产。
造成这次金融大恐慌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进口了过多外国商品以及迅速发展的铁路建设,这些建设资金过度依赖借贷资本。此外,1857年的农作物收成很不好,国家却已经没有力量支付农作物进口的费用,国内硬通货随之大规模流向国外;这一年10月,纽约市银行暂停了黄金支付,然后全国各地的银行竞相效仿;之前银行信用在全国扩张的速度过快,因而现在不得不开始收缩,过快的收缩导致一场金融灾难像龙卷风一样疯狂肆虐到全国各地。
这场金融风暴前,证券交易经过了10年令人瞩目的发展,证券交易的数量和价值都增长迅速。交易所的成员们具有鲜明的早期荷兰籍纽约人的特性,富裕而又保守,部分成员来自美国南方,还有一小部分则来自英国或其他国家。
证券交易所的大多数资产在这场金融灾难中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仅仅几天时间,证券价格就暴跌了50%,经纪人委员会(Broad of Brokers)有很多经纪人被迫陷入清算。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震撼效应如此明显,以致局势一片动荡。
随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终于开始,人们逐渐恢复了信心。年轻的金融从业者们发挥了巨大的复原能力,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投入到复苏业务的工作中。经过这一次金融动荡,很多曾经的保守力量土崩瓦解,无力东山再起。更鲜活、更优秀的资源取代了这些如枯木败叶般的保守力量,年轻血液的注入让金融体系焕发了新的生机,银行的重建工作在12月份完成了。
华尔街的运营方式因这次恐慌和其直接影响而进行了一场彻底性革命。在此之前,金融、投机和商业领域都由保守的旧势力占据主导地位,而这次危机终于为华尔街守旧势力敲响了丧钟。保守的顽固派被取代,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年轻的金融家们开始登场,取代了过去的守旧势力成为新领导者。
这次金融革命是达尔文法则——适者生存的最佳证明,它证明了金融界同样遵循自然选择的法则,新势力取代守旧派,这是必然的结果。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从事金融业的人必须是年龄很大的人,甚至是龙钟老朽。这种偏见从旧时一直传续下来,就像神授的旨意一样,尤其是在学术界内更是如此。就像是医生,只有熬到满头白发、秃顶和满脸皱纹,才能证明他从事这项职业已经足够长久,具有丰富的经验,似乎只有这才能证明他的医术高超。同样的标准也存在于律师界和神职人员当中。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在华尔街的初次登场(2)
在古老的欧洲君主制环境下,这些偏见在旧时的国家政府特色中进一步滋生,直到今天这些偏见仍然广泛存在。这些过时的偏见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在1857年的金融大恐慌之前,它们一直是华尔街的主流意见,守旧势力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繁衍,遏制新生势力的发展。
到了现在,守旧势力逐渐衰微,新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
如果新生力量在华尔街没有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发展。华尔街的守旧势力竭力要延续其破坏力,其顽强的生命力很难被一下子摧毁,正如那句谚语所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证券交易所的守旧势力认为,那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想要进入这个地方,就是在侵犯这些老人们的传统权威。在那个时代,年轻人如果没有位高权重的资金赞助扶持,想要获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员资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守旧的老家伙紧紧勾结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同盟,想尽一切办法遏制年轻力量。他们严守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在面对任何想要跻身其中的年轻人时都寸土不让。
就因为这个原因,我也和其他很多年轻人一样被排挤在外,只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门外徘徊,很多年都无法进入这个领域。就在这个时候我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可以挤进华尔街的方法。当时我正在从事纺织品进口贸易,我就是从这个行业里得到了最初的锻炼。我相信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经营策略,以及迂回多变的战术,最终进入证券交易所并非只是白日梦。
虽然我多次尝试进入交易所,不过还是以失败告终。最终,我决定采用强硬手段。我立刻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提出代理股票买入和卖出都只收取%的佣金。当时股票代理的佣金是%,买进和卖出都要收取佣金。
我的做法无异于在顽固的保守分子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们都震惊了。后来他们的客户源源不断地转移到我这里,而他们面对的只能是客户流失。最终他们只能接纳我进入他们的圈子,但交换条件是我不能再这样做,而必须按照他们习惯的规则和方式进行交易。我总共只花了500美元就进入了交易所,这其中还包括入会费及其他零碎费用。当时一个交易所会员席位的普通费用是35 000美元,而我所付出的费用只是它的1/70。除了入会的费用差别巨大,华尔街事务的其他领域也都发生了同样巨大的变化。当时的老会员中包括雅各布·利特①(Jacob Little)、约翰·沃德(John Ward)、大卫·克拉克森(D*id Clarkson)等人,今天依然可以从证券交易所的档案中找到他们的名字。
当时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拥有一种特权,会员可以在叫股时收听结果,如果你还搞不懂这种特权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加以证明:其他的投机者们常常每周要付100美元,或者支付10倍于会员费的价格,才能在叫股期间把耳朵贴在锁洞上偷听。
尽管此次大恐慌引发的萧条十分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带来的影响持久而巨大,也动摇了公众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来说,它也带来了一个巨大成果,因为它是新的金融和投机时代到来的标志。正是经历了这场恐慌的涤荡,华尔街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年轻力量借此登上了华尔街的舞台。如果没有这场突然甚至可以说迅雷不及掩耳的震荡带来的觉醒,那么新生力量很可能还需要潜伏更长的时间。这场金融恐慌的爆发将年轻的美国推到了投机、商贸和其他实业的最前沿,也给贸易和工业的各项部门带来了实质意义上的推动力量,美国从这种推动力中获得了巨大的好处,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 。。 想看书来
我在华尔街的初次登场(3)
从这场前所未有的重大商业变革的剧痛中诞生出来的新生力量,自从产生以来,便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在各国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原来的地下室已经容不下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栋大楼成为了它的新总部。证券交易所管理委员会对这个举措满怀期待。我难以想象那些我初到华尔街时遇到的前辈,他们将会多么惊叹于这不可思议的变化啊
华尔街的这支新生力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其他国家类似的阶段相比,他们的进步都更加出类拔萃,这是华尔街历史上的非凡时期。只有在美国的共和制度造就的自由体制下,这股年轻的力量才能在金融领域中取得如此独领*的地位。尽管偶尔有一些“异端分子”试图拖后腿,但这股新生力量还是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其他国家开始急不可待地紧随其后,纷纷效仿。
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时候还位于威廉大街,在比沃大街和交易大厅(Exchange Place)之间。这个地方让人联想到多次重大的投机活动,雅各布·利特就是在这里先赚后赔了巨额财富。安东尼·摩斯(Anthony Morse)这位“闪电计算器”也是在这里展露了他惊人的才华,在普通会计人员只能计算一列数字的时间内,他就可以轻易地完成四列数字的计算。他最初只是一名小职员,靠自己微薄的收入攒下了700美元后开始从事股票买卖的活动。摩斯当时的投机事业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比后来的肯尼(Keene)还要传奇。摩斯在一年内就赚取了700万美元,但很快又闪电般地破产了。尽管他失败了,但他的失败与臭名昭著的费迪南德·沃德(Ferdinand Ward)式的欺诈不同,他依然赢得了尊敬。
那时朝气蓬勃的投机者可以说还是很纯朴的,还没有学会现在流行的那些欺诈方法。可也就在那时,丹尼尔·德鲁(Daniel Drew)慢慢积累了百万的财产,后来却又变得一文不名;岩岛( Rock Island)垄断案、普拉瑞·杜·希恩(Prairie du Chien)垄断案以及哈莱姆(Harlem)垄断案①被人策划出来。社会财富在这里迅速累积,原本是一片荒原的西部建起了2 000英里②长的铁路,几百万亩的土地摆脱了不毛之地的恶名迅速发展起来,也以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打破了鲍德利(Powderly)先生“投机不能产生物质类产品”的看法;农村剧增了大量房地产资源,商业和贸易领域也随之收获了不可胜数的价值。这些富饶的土壤为东部各州的拓荒者和富裕家庭提供了舒适的家园,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穷苦大众来此淘金。
雅各布·利特最先为企业期权设定60天的还款期限。他原本只是为了操控市场才制定了这一规则,然而这一事件在投机史上却具有划时代意义。在德鲁对伊利资产和股票进行交易的早期,雅各布·利特是伊利铁路③股票最重要的早期投机者之一,他一直以卖方期权的远期合同形式大规模出售伊利股票,还款期限为6~12个月。在“垄断”的早期,科学管理股票交易的方法还没有完全确立,“盲资公司”①(blind pools)的形式也没有成型,这种远期合同的形式盛行一时。
伊利公司董事会的主要成员为了逼迫雅各布·利特平仓,也为了拉升伊利股票的价格,组建了一家盲资公司。他们以为利特不会发觉他们的企图,这个“阴谋”已经筹划完备,他们计划着在某一天下午2点发起攻击,那时利特毫无准备,势必会一蹶不振。然而,就在这个小集团准备发动歼灭战的前一小时,利特来到伊利股票的交易处,打开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可兑换债券。利特要求把债券兑换成等值的股票。原来,利特早就在伦敦购买了这些债券以备不时之需,之前只是一直把它们锁在保险柜里。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下,他用这些债券换到了股票,顺利交割了合同。他击破了这个小集团的阴谋,成功地化险为夷。
60天还款期限的规则在这一事件后开始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