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绷阶帧Lū蔽ㄒ挥械缣莸墓渤∷呛庋艚值慕ㄐ掳倩豕荆仓挥兴牟懵ァ;苹枋狈郑矶嗳思业耐矸故窃谠鹤永锇谡判∽雷樱ё懦缘模蛭堇锶取5缟榷己苌偌巳耸种幸话巡莼蚴侵癖嗟纳茸樱谛≈竦噬希判嵌罚炷系乇钡亓模畛L钙鸬幕疤馐腔卮舐健4蠹叶济挥械缁埃撬媸彼娴乜梢源抛樱挥迷は仍级ǎ督痪校疾换嵯游蘩瘛�
电压不足又不稳,常常断电,就要找电力公司修理站来修电灯电表,重装保险丝。一家子摸黑吃晚餐,平平常常。我们家附近就是新生南路,瑠公圳的水清清澈澈,有鱼有虾,两边绿柳垂荫,傍晚许多人就下去泡澡,又有许多人摇着扇子在圳边石栏上坐着乘凉,兼参观泡澡,直到月上东山,才拖着木屐,踢踢拖拖摇摇摆摆地回家。
就在青田街,有一位台大教授的太太养了几头猪,她每天到各家去收馊水,一桶桶挑回去。每家都空荡荡的,家徒四壁很普遍,甚至于有地位、名声的人也是如此。父亲的同事,台大地质系教授张丽旭的儿子张达民,跟我小学同班,夏天的时候,常常在巷子里遇到他,他斜背着一口木箱子,里面厚厚的白布下,整齐地放着保冷的冰棒,他沿街用闽南话喊着:“枝仔冰哟红豆仔冰!”我也曾经抱着姑丈姑妈养的鸡,站在菜场边,等着问价的主顾。
娱乐活动远不如今日的多元,有布袋戏看就很开心,没有人买过票看布袋戏,全都是酬神演出,到庙口就有得看,一毛钱都不用花。挤在人堆里,小孩子个子矮,看不到,就爬到树上、电线杆上看。可怜我这个大陆来的土包子,根本不知道那些小人物是假的,起初看到了布袋戏,觉得好奇怪,怎么那么小的人也会打斗?动作还那么利落?只要听说哪儿有布袋戏,再远,也会走着去看,从和平东路走到松山也都不累。还想着他们一天不晓得吃得了多少饭?能不能跟着戏班子的主人回家,看看小人儿怎么过日子,又怎么训练出那样的本事?
还有歌仔戏,花旦青衣动不动倒抽凉气哽哽咽咽,常常一口气抽得好长好长,演着演着,又会有人拿出一块红纸写好的牌子,放在台前,上面是毛笔大字“十年后”。台子架得好高,台底下小孩子可以来去自如。绕到他们的后台,看到王宝钏正在喂她的小娃娃吃奶。关公抽着烟,红壳子香蕉牌的。孙悟空到水沟边去撒尿了。戏台前大人小孩高高兴兴地聚集在一起,卖糖葫芦、麦芽糖的,烤鱿鱼的,当场做棉花糖的,抽冰淇淋的,就是一毛钱可以在飞转的木盘上,用一枝木柄铁针,使劲往板子上一剁,看看打到的只有大拇指头大的一小球,还是打到了一个比汤碗还要大的“天霸王”,足足可以让两三个小朋友吃到肚子痛。
我们还有电影看,附近眷村要放电影了,只需一天半日,大家都闻风而至。自己带着小板凳跟扇子,早早到村子的广场等着。银幕就是一大张白布,四个角分别绑在树上、电线杆上、大石头上……
终于天黑了,电影开演,都是黑白片,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海棠红》还没开拍哪。有剧情片,也有新闻片,但跟宣传片一样,都是跟我们讲政府的事情,我们也搞不懂,依然看得有劲。还有社教片,类似保密防谍之类,也有跟大家说如何养猪养牛的示范片。
只要一起风,银幕就给吹得一下子鼓起来一下子凹下去,影片中的人物一下子胖一下子瘦,小孩便高兴得咯咯咯不停地笑。但不论什么片,大家都爱看,不然要干嘛?
学校里也偶尔会演电影,记得看过《小泰山大战飞人国》,还有许多美国西部片,都是白人英雄打红番的故事。只要救兵到了,小朋友就拍手狂叫,当然,英雄一定是白人。但是放映中常常断电,连电影院也常常演到一半断电,只好等,人人都非常有耐性,影迷很多都自备手电筒,断电的时候,几十只手电筒像探照灯一样在漆黑的电影院里划来划去,还有人吹口哨。那样的年头电影院不禁烟,很多人也乐得休息一下,吸一支烟。也常有正在“跑片”,接不上来,也要等。银幕上打出手写的、用一片蜡烛熏黑了的玻璃片儿,火柴杆子划出歪歪倒倒的字幕:“跑片未到请稍候”。这是说,同一部拷贝要给好几家演,就要雇人骑着脚踏车,后座捆着一盘盘铁盒子装的影片,从这一家电影院急急地骑单车到另一家,赶紧把拷贝送到放映室,同时再把这一家放完的那几盘再急急地骑车送到还有一家。这应该算是今天快递的鼻祖吧?
后来和平东路的菜场上午卖菜,下午就变成了电影院,那个菜场唤作民生菜场,变成了电影院,就是民生戏院了。五毛一张票,跟学校里一样便宜,明天上午又恢复成了民生菜场。菜场跟电影院合而为一,可想而知有多简陋,随随便便钉在一起的木板,处处漏光。同学常常会在民生电影院相遇,便是正在放映,老远也看得清楚打得了招呼。我在民生戏院看过人生的第一部超人影集,当然还是黑白的。看到超人可以明明白白地飞来飞去又力大无穷,惊羡不已。
许多学校也开始在周末举办电影欣赏会了,卖票的。也有让学生自办,一女中就这样,姐姐常常带了明星剧照回家,参考着用颜色笔画大海报,线条准到跟照片一模一样,也许更好看些,她是“宣传组”的大将。
吃得也简单,有的人家小孩子过生日,也只是吃了个蛋,别的孩子不一定也有得吃。便当里,有人带的就是半个咸鸭蛋,这还不算顶穷,还有人只那么一颗话梅压在白饭里。小孩子也知道要面子了,吃便当的时候,便当盖子盖住百分之九十,只露出不得不露出好扒饭的小小空隙。我们家后来长年只吃一个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大块鸡鸭鱼肉,个个孩子都定量分配好,放量的话,动作慢的孩子就要吃亏了。
谁都会想,这样吃,营养够吗?学校怕小朋友营养太差,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许多鱼肝油,第二节下课,就要小朋友去吃鱼肝油,一人发一个米做的、白色而且浅浅的杯子,领到一小杯鱼肝油,腥腥的,小朋友只得捏着鼻子喝下去,然后把那个杯子也吃掉。还要喝脱脂奶粉冲的牛奶,一点都不香。
有的零嘴到今天也许还看得到,如西瓜糖。但是真的跟牛皮一样难咬难化的牛皮糖就不容易见到了,是咖啡色的,盘成小长方形的一条,硬得跟鞋底一样。还有麦芽糖,小贩把一个大白铁盒绑在脚踏车后头,打开盒子,里面是绕了许多圈的麦芽糖,像一大捆白绳子也似,埋在白粉里,有小拇指粗细,一毛钱可以买一寸,卖糖的用一把宽宽的小刀,咔嗒一声切了下来。也可以抽,一毛抽一次,同样的,卖糖的欧吉桑把一个木片轮子使劲地打个转,小朋友就用那枝木柄尖针死命地一剁,看看扎在哪里?结果多半是“一寸”,那是又大又宽的三角形,闭着眼也掷得到的空间。要是想得到一尺,就要掷中比鱼肠还要细的小小空隙,隔出许多大小三角地带的铁丝,却尽可能的粗,让你就是中了,也多半扎在铁丝上弹下来,只得重新再剁。真扎出一尺两尺,就可以绕在手腕上两圈三圈,嘴里甜个一上午。今天中药里的甘草片,当年也是零嘴之一种,可见真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我们大多没有零花钱买零嘴吃,吃的常常是树上摘下来的果子,有芭乐、连雾、龙眼、芒果、番茄等等,当然没有今天买来的甜,却也吃得津津有味。酸酸的酢浆草、微甜的花心,也都可吃。田路的边上,就常常采集得到野果,各种各样,也说不出名字,好像也没有毒,小朋友就送到嘴里吃吃看。
那个时候小朋友有蛔虫的很多,我们都有过,有蛔虫的小孩一眼便认得出,脸上有一小块一小块的白斑。学校就会发打虫药给我们,吃下去灵得很,第二天大号就拉出虫来,白白的一条条,也有从嘴里咳出来的,习惯了,也不觉得可怕。还有一种蛲虫,细细小小的在肛门处蠕动,奇痒难耐,也很容易看出来,因为有此虫的小朋友常常抓屁股。女生留长发,还可能会有头虱,依然用学校发的药粉扑在头发上,再用一块大白布包起来,头虱就会死掉。在还没有这种粉的时候,有人用煤油擦头,据说很痛。有的女生被她们的父母干脆剃光了头发,跟男生一样,同学们笑她们两天也就没事了。多年后有女生把剃光头当做一种正式的“发型”,这是当年的我们死也想不到的。
穷孩子常常光着脚来上学,还真不少。有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了双鞋,却舍不得穿,依然光着脚,把鞋子提到了校门口才穿,也有抱怨为什么一定要穿鞋?他们也许世世代代都没有穿过鞋。那样的鞋自然不会是皮鞋,是幼狮牌跟回力牌的球鞋为多,里面的橡胶很容易在温度升高时软化,于是一脱鞋就臭不可闻,脚丫里也黑黑的。我们家后来变得很穷,但是依然勉强有双鞋穿,可是没法子常常有新鞋,旧鞋穿到不行,家里连姑妈家的孩子一共六个,姑妈没法什么都照应得到。我的鞋破了,就得自己补,补了又补补了又补,最后咬合不住,都成了拖鞋。我只好也把鞋子提在手中,光脚上学,到了学校门口再穿上。
有一年运动会前,学校宣布要大家穿白鞋,我仅有的鞋是黑的,一双幼狮牌,我们家无法给我买一双白鞋,姑妈穷则变变则通,她把我的黑鞋用粉笔涂成白色。
运动会开始,头一个节目是大阅兵,每班的小朋友都排得整整齐齐,列队从司令台前经过,是不是好像叫做分列式?我以为是分“裂”式。当然步伐要整齐,步步都跺得很重,没想到我的鞋子一路跺啊跺的,白粉便一路地掉,跺到了司令台前,又恢复了原来的黑色,放眼全场,万白丛中一点黑,我害怕得要命,担心当场让老师给抓了出来。
好在没被发现,也许是老师不忍抓吧?
但是也养成了我一生都好光脚的习惯,穿上了拖鞋,总是会忘掉,常常光着脚转来转去整间屋子找拖鞋,穷根之深也如此。
孩子跟动物也不会有太多的不同,依然开开心心地活着。玩具是没有的事,或者可以这样说,我们也不知道玩具是什么。有一盒积木就非常了不得了,可能还是人家的孩子长大不玩了,送的。但是孩子照样有得玩,男孩玩骑马打仗,两个男孩四只手彼此搭着,就是马跟马鞍了,让一个身体较轻的男孩跨坐上去,常常那个马上英雄便是我,然后找另一组对冲厮杀,直到把对方拉下马来为止。总是不分彼此地在地上滚成一团才罢,从来也没有听说过谁受了伤。即使受了伤,也无所谓,男孩这里肿肿那里破破,平平常常。
我们会用竹片跟橡皮筋做成枪,一扣机簧,橡皮筋就射出去,要打谁就打得着谁。橡皮筋是好东西,用处多得很。很多的橡皮筋串在一起,可做成为弹弓,最好配上芭乐树枝的弹弓架子,跟英雄有了趁手的武器一样的得意。女生把橡皮筋连成长长的线,下了课就跳橡皮筋玩,一边跳一边唱着口诀:“小皮球,香蕉油,满地开花二十一……”便是用小小的纸片,也能折出许多可以用橡皮筋打出去的子弹,子弹有许多种折法,有的让人打中了痛到不行。还可以在桌上弹橡皮筋,谁把谁的那一根压住,就赢了,这是赌橡皮筋。
一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