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赵小涵向前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可奈的小孩子!看她那纠结的小样子,想来把这两条鱼当宝贝了。新村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二个弟弟,整个一个超生大军,新村的任务就是在家看孩子,在西北农村,女孩子命贱,自是得不到什么重视,想来能得到这两条小鱼,她是非常满足的,就算她爸不给她,全给她弟,想来她也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出生在这种家庭,她爸妈本身没上过学,又重男轻女,想来她的一生都注定了会失去很多东西吧?
小涵知道,象新村,她是帮不了她的,小涵还太小,新村家孩子又太多,小涵能说什么?新村又能做什么?让她和她一起学习吗?想来新村的爸妈是不会同意的,在他们的眼里,新村就是一棵草而已,草就是草,永远成不了花朵。
“新村,我不要,你自己玩吧,你要是想找我玩的时候就来我家找我吧。”小涵对新村说道,自己不能对她做太多,但是在她童年的时候多少能引导一点是一点吧。
“真的,我真的可以去你家玩吗?”新村不确定的看着小涵,在新村的心里,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小姑娘长的真漂亮,穿的也好看,大人们都说她很聪明,都会念书写字了呢。而她的妈妈是医生,这儿的人都那么尊敬她,自己要是能去找她玩,真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嗯,你可以来我家找我玩,我学习的时候你也可以跟我一起学。不过你来的时候抱你那个最小的弟弟,这样可以让他和小丰一起玩。”
“好,小涵,这个给你。”新村说着,生怕小涵不收她的两条小鱼,硬是塞给小涵就跑她爸那边去了。
捧着手中的罐头瓶子,小涵感到有点哭笑不得,她从来都不喜欢养鱼的,不是她不喜欢鱼,而是因为她害怕给鱼换水时拿在手里的感觉,太象蛇了,她可是最害怕蛇的,都有心里阴影,凡是又凉又滑的东西她都不敢动。算了,晚上再给她送回去吧,以后多个玩伴也不错。
结果是小涵捧着罐头瓶子在河边溜达,被大人们误以为她也要捉鱼了,见赵爸赵妈都没来,就纷纷把自己捉到的鱼挑两条给她装里面,她嘴里说着不要,别人也不听,最最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小涵小童鞋被迫捧着一罐头瓶子的鱼回家了。不敢再待了,这儿的银们太热情了,她怕怕!
回到家里,赵妈看小涵捧着一瓶子鱼回来,也满奇怪的,小涵跟她说了事情的经过,赵妈也感叹新村这孩子的境遇,没办法,西北地区的女孩子都这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家能关照的就尽量关照一些吧。
小涵本来想把这一瓶子鱼都送给新村的,不过发现小丰好象对这东西特别感兴趣,眼珠子盯着瓶子里的鱼来回转,遂又找了一个罐头瓶子,把鱼分开,留家里一瓶,给新村一瓶。晚上赵爸和小涵给新村送过去的时候,把新村给激动的手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第一卷 第十六章 多才多艺的学习之路
洪水过后,小涵最大的收获就是沿河捡了好多和田玉籽料,这样说起来也许大家不相信,哪有那么多的玉石可捡?可是事实上就是这样,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玉石籽料还没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问题努力的时候,怎么会去注意这些身外之物,玉器与古董那是盛世下的玩物,不能当饭吃的,当人们开始重视这些东西的时候,往往代表着人们已经有足够的财力去拥有这些东西。
小涵捡的这些籽料中也不乏一些A货,成色非常通透,这也算是在新疆的额外福利吧。另外小涵还和在这一代放羊的巴郎子打了招呼,给他们看了一下籽料的样子,让他们放羊的时候捡到收集起来,给小涵送过来,可以换馒头吃,由此以来,也就调动了这附近巴郎子捡石头的积极性,一般他们捡过来后,小涵再验收一下,真正的籽料就留下,每二十块合格的石头换一个馒头吃,不是小涵抠,是这一带放羊的巴郎子太多了,她要是不这样做,她家的馒头加李苏家的馒头都不够换的。何况她还得偷偷的拿呢,兴亏赵妈一向大方,知道小涵不会浪费,也就没管她。其实不是小涵不想告诉赵妈实际情况,可是你想想一个四岁的孩子告诉你这东西会赚钱,你会相信吗?不管她再聪明,你真的会相信吗?
这样做的直接成效就是,单单两个月的时间小涵积攒的籽料就有两百多斤了,按照后世朋友买籽料的价钱,这也有上百万了。
这段时间小涵的生活过得那叫一个充实,上午下午照常学习,学习进度已经到了小学四年级了,其实对她而言,学到小学四年级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不敢再表现的太快了,会吓坏人的,就算赵爸赵妈外加李苏的心脏够坚强,她也得悠着点不是?前世她就很聪明,但还做不到过目不忘,背诵一篇文章一般熟读三遍就记住了,但过一段时间必须再复习一下才行。现在她发现,她真的是过目不忘了,任何东西只要她看过以后就能记住,就算过一段时间记忆仍然很清晰。当然具体情况还有待以后逐步验证,必竟她回来也不到一年,有些事情现在就下结论为时尚早。
李苏除了教小涵学习语文数学书法绘画之外,现在又加上了英语俄语古琴,英语俄语是李苏看她聪明增加的,教小涵童鞋古琴是因为小涵自己要求学习唱歌,李苏就想到自己锁在柜子里的古琴都好久没动过了,那可是爷爷留给自己的纪念,现在一直闲置真的是对不起他老人家,现在有小涵这么聪明的一个学生,不如教给她吧,她想学唱歌,说明她喜欢音乐,自己就先教她乐理,教她古琴,一个人的乐感好了,唱歌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再说她觉得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子会一件乐器要比单纯会唱歌强多了。随着这些课程的增加,小涵也不会象原先那样无聊了,必竟俄语与古琴对她而言是全新的,多学一点是一点,她可是知道后世更喜欢多面型人才的。
第一卷 第十七章 有同学了
现在学习的人员除了小涵之外还增加了新村,当然新村来的名义是看孩子的,每天背着她的小弟弟准时来报道。新村的小弟弟新贵和小丰差不多大,每次来了之后就坐那儿和小丰玩,倒也不闹人。新村就跟着小涵一起学习,当然她的学习不可能和小涵这么恐怖,她来了两个月也就刚刚学会写100个数字的读写,在这一点上来说,她还真是有点笨的。好在李苏的脾气好,也不说她什么,再说新村并不算她的学生,只不过是小涵把她叫来了,她就顺便教一下好了。她现在的兴趣除了教导小涵之外,就是跟赵妈学做衣服,赵妈不在时她就画服装设计图,当然这是在小涵的引导下形成的,小涵学会素描后,就经常画一些服装设计图给她看,她也觉得小涵画的那些衣服很漂亮,跟现在的衣服不太一样,也就萌发了李苏的创作兴趣,跟小涵两个比着赛的画,画完了让赵妈评判谁的更好,赵妈这个偏心眼的裁判当然说李苏画的好喽,小涵虽然心里有点不忿,也不敢说什么,谁让咱人矮地位底呢?不过小涵也很高兴李苏比以前快乐了很多。
新村现在对小涵崇拜的可是五体投地了,比自己小两岁,咋就那么聪明呢?字写的好看,琴弹的好听,学东西又快,可羡慕死她了!所以新村同学光荣的晋升为小涵同学的小跟班,当然是背着孩子的小跟班。赵妈和赵爸又都是心眼善的,知道新村家孩子多,生活艰苦,就经常留新村在家吃饭,如此常来常往,倒是和新村家的关系搞的也不错了,有时赵爸不在家时,家里有个重活啥的,新村爸都会主动过来帮忙,他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也知道新村多学点东西将来有好处,只不过是家里孩子太多了,他顾不过来而已,如今有人为自家孩子操心,他自是很感激的。试想哪个父母不想孩子好呢?
其实新村爸也知道孩子多学点东西,将来就多条出路。象自己和老婆一辈子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只能干体力活,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孩子又多照顾不过来,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对于孩子的将来什么的,也就不考虑了,不是不想考虑,实在是被生活压的弯了腰啊。两口子有时候说起赵爸赵妈来也是羡慕,瞧人家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啊,俩人的工作比自己两口子强多了,由其赵妈,走到哪不被别人尊敬?瞧人家家那孩子教育的,比自己两口子懂得都多。
也不是没想过让自家孩子和人家多亲近,可一想自家这情况,也不知道人家嫌不嫌,加上自家孩子又笨,时间长了,也就淡了这个念头了,可现在好事找到自家头上了,自己再不知道珍惜就不对了,因此两口子也是可着劲的对小涵家好。到是也希望自家大女儿新凤也跟去学习来着,可新凤对学习天生不感兴趣,两口子怎么说都不听,就象要杀了她似的,所以最后只好做罢。算了,出息一个算一个吧,两口子最后如是想。
对于新凤不愿意学习这件事,小涵也是觉得蛮可惜的,新凤今年8岁了,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这水泥厂附近倒是有一所学校,里面也有汉族班,不过教的比其他省市的内容浅。就算在这上了,将来回老家也跟不上。而这附近的汉族人家出来打工的居多,大多数并没打算留在新疆,必竟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汉人和维人的矛盾时常发生,小规模的斗争经常发生。而且每次西藏一闹事,这儿的维族人对汉人就很不友善。汉人和维人经常处于一种你瞧不上我我瞧不上你的状态,而维人又出奇的团结,所以这儿的汉人很少有愿意长期留下来的。
家里有适龄上学孩子的要么送回家上学,要么干脆就散养着不去上学,等全家回老家后再去上学,所以也会出现有的小孩子到了11、2岁才回老家上小学一年级的,你想这么大的孩子回老家和一群7、8岁的小孩子一起坐教室里上课,怎么会学习好了?不为别的,就其他小孩子的嘲笑就够人受的。这也是前世赵妈赵爸把小涵提前送回去的原因。
像新凤这种情况,就只能算后一种了,先散养着,等回老家后愿意上学就上学,不愿意上学,到适龄时找个人家嫁了也就算了。其是那个时候甘肃、山西地区的很多农村家庭都是这样子的,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特别重视。其实也是被生活所逼的。
第一卷 第十八章 变化
日子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匆匆走过,转眼又过去了三个月,到了1987年的12月份,小涵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赵爸在朋友的帮助下承包了水泥厂下面的一间小面粉厂,说是面粉厂,其是就是一间屋子加一台面粉机,工人就赵爸再加上一个山西来打工的小伙子苏强。
本来这间面粉厂是闲置的,这附近的人磨面粉都要拉着粮食走十几里地到叶城县里去磨,实在是不方便,现在这儿居住的来新疆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赵爸原先在水泥厂干的车间主任和赵爸是朋友,他一直看好赵爸的老实实诚,就劝赵爸把面粉厂承包下来,也不用他交钱,手续之前厂子里都办好了,赵爸只要让面粉厂磨面机转起来方便附近的人家就行了,要不面粉厂的磨面机一直闲置不用也实在太浪费了。而厂子里的工人经常为了去磨面请假,即不方便自己也耽误了工作。赵爸原本就不是水泥厂的正式职工,回家跟赵妈一商量,再加上小涵的添油加醋,这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可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