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春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漠视不认同。就像她从没有学习说一句上海话。她全听懂,但一句都
不说。仅仅因为,她认定这一切是和她的生命不相关的东西。




032
进入杂志之后,她得到采访专栏,开始独立做主工作路线。与摄
影师搭伴,走遍全国偏远省份。深山小村里失学少年,艾滋病村落,
西藏手工做佛像的喇嘛,一边种植草药给人治病一边在山区传教的牧
师,坚持穿古服研究整理古籍以古代方式生活的教授,终南山上隐居
道士,母亲抑郁症发作杀掉三个孩子的家庭,因为举报被迫住在山洞
里的男子,河流污染有畸形婴儿出生的县城……诸如此类,种种离奇
或边缘存在的主题,是她追索的内容。
一次采访,通常有一星期或半个月左右时间,花费在旅途上。
艰辛细致的工作方式。做完采访,回家做笔录,整理,撰稿,做出一
个大专题。和摄影师沟通图片,编辑版面。发稿前在办公室里通宵无
眠。如果人在上海,每周一上午固定去杂志社里开会。毫无疑问,她
的工作方式与她内心的光源吻合,以此焕发身心所能蕴涵的全部深沉
力量,自己却并不知晓。
这是她用来印证和确认自我存在的通道,而不仅仅是一份按时出
工谋取薪水用以维生的职业。也有可能,她内心的信念,吸引这份工
作来临。
在污泥沼泽般腐烂并且散发出恶臭的现实中,在与世隔绝的高山
之巅山溪深谷中,寻找人性与天清地远的一丝交集。这交集在烈焰深
渊里时而更显示出一种迫切急进的光芒。
1年12次采访做完,印证庆长持有的论点:真,善,美,需要被克
制,以及带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压抑和伤痛。自由的,放肆的,愉悦
的,流泻的,到最后才会显示出某种失控的力量的变形



033

27岁这年10月。庆长在浦东机场等待飞机去往北京,受Fiona
所托,做一个大篇幅采访。对方是一家加拿大商业软件公司高管。
这本是Fiona差事,但她分身无术,庆长应急帮忙。对方秘书已与她
通过电话。采访安排在下午3点。庆长抵达北京之后,直接赶去国贸
CBD。
机场快轨乘客很满。经过一段地下隧道,开到地面高架轨道上,
窗边出现一览无余城市景色。北京天空,在某个时段经常是灰白色
的。凝滞的污染空气,使人鼻塞、喉痛、头晕脑胀。早晨刷牙会想呕
吐。但清池说,在此地生活数年之后,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不是痊
愈,而是习惯。人最终都是在习惯中屈服。我们的意志并非想象中那
般强韧,它也不能够选择理所当然的正确。正确的,只能是那些最
终要强迫你接受的存在。不管它是空气,城市,婚姻,个性,还是其
他。这是他的结论。
此刻,她坐在靠窗位置,漫无边际观望因工作短暂停留两天的城
市。北京秋天,偶尔天空湛蓝高远,气候爽朗。后面一对来自美国的
男子,一个年老,一个年少,热烈交谈,不断发出轻声赞叹。他们对
这个城市有新鲜热情。对面邻座,两个结伴韩国少女,年轻,化妆艳
美,用手机自拍照片,在单调娱乐中快活打发时间。







034
在这里,不存在没有目的的人。下车之后,谁都知道去往哪里。
城市是巨大洞穴。要尽快进入能够通往它内部的秘密小径。个体在被
吞没的时候,才是安全的。这样它隐藏了自身危险性。
庆长并非第一次来到北京,对这个城市素无好感。但她喜欢独自
出行的自己。在一个隔阂严重的城市中,这种内心安定更为明确。因
为知道无需与之产生关系,来去自如。人会与之纠缠不清的,是紧密
联结的城市,在此中托付情感,形成历史。而那通常因为在其中有发
生作用和影响的人。家人,爱人,友人……这些构成决定一座城市在
生命中最终的位置。
对庆长来说,云和,临远,上海,是这样的城市。
23岁。她去黄山旅行。在搭乘的客运汽车里,邂逅24岁庄一同,
上海男子。他们座位排在一起,都是独自出门旅行。是她的意愿所发
出的强烈讯息吗,以此吸引一切能够完成这意愿的要素和形成。夏天
烈日炎炎,即使开着窗,吹进来也是烈火般热风。车厢没有空调,一
车昏昏欲睡旅人,汽车于蜿蜒山道长时间盘旋行驶。安徽刚发生过水
灾,沿途都是泛滥湖水和漂浮的家畜尸体。
她在云和,是一个中心广场连锁咖啡店的女服务员,浑浑噩噩度
日。有时白班,有时夜班,穿黑色衣服绿色围裙,站在收银机前卖咖
啡蛋糕。忙碌时恨不能三头六臂,团团打转。空闲时,靠在咖啡机边
观察每一个进来和离去的顾客,摸索他们的细节,猜测他们的人生。
深夜打烊之后,她骑自行车,穿越黄梅雨季困顿不振的城市,回去租





035
住小屋。她觉得身体里全都是故事。或者说,那是一种力道强盛的汁
液,在血管里蹿涌着。需要做出表达和超越。
她还年轻,对人生没有什么畏惧。只要能持有心望,存活下去。
生命本身有局限所在,除非有一种行动带我们脱离狭窄视野,追
赶无限。如果没有超越,存在将是一件寂寞并且快速的事情。
陌生男子困极入睡,脑袋渐渐歪斜,最终靠在她肩膀。出于一
种天性的怜悯,她慢慢把他放倒,摊开手心,枕住他的脸使之安睡。
他是无所事事年轻男子。这样的男子,一般会以貌似坚韧理性的女子
为伴侣。在情感关系里,他需要被容纳和照顾,自身能量却不足够。
他的脸部俊美,眼角眉梢流露出软弱。穿黑色衬衣,留长发,衣着讲
究。正陷身于失控的生活。失业,失恋,吸毒。他的家庭经济殷实,
忍受他为所欲为。
他们一起游览黄山,度过5日。看日出,找餐厅吃饭,黄昏时坐在
山岭上喝啤酒,互相拍照,在旅馆共宿集体房间,互道晚安。大部分
时间默默无言,交谈并不欢畅,不知为何,相处却安宁。他知道她读
过很多书,她还可以写东西。如果有机会,她想去大城市的广告公司
工作。临别时,他说,你来上海。上海有很多广告公司,你会找到工
作。
她是天性灵敏的人,心里已有直觉和掌握,沉着问他,我们可以
结婚吗。这样,我可以去上海找你。






036
他说,可以。

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命中注定要形成的事总是来得平坦分
明。
潦倒的一同,需要带来强烈刺激的改变对抗生活压抑氛围。而她
则希望离开云和,离开过往和阴影的隐藏之地。这种决心如此执拗,
早已成为血液里刺耳的呼叫。她获得机会,打包起历史,与旧日生活
隔绝,即使冒险也必须铤而走险。事实上,这是她能够抓住的唯一机
会。她没有错过。
他对她的信任如同天性,又或许注定等待在此为她接送一程。即
使他态度轻率,自知无力给予她安稳,但这依旧是一种勇气和担当,
为她的激越付出代价。很多年后她为这句应允觉得感激。这句话,并
非所有的男人都可以给。事实上很多女人为获得这应允过程极为漫长
而困难。
他的父亲长年在国外做生意,一年回来两三趟。家里有母亲和
姐姐。他的母亲强韧现实,无法理解一个只相处5天的异地女子,怎
么能够诱使一同结婚。虽然一同总是在招惹麻烦,却是她甘愿娇宠的
独子。有多少外地人,想来上海看一看花花世界。总之是乡下人,贪
慕虚荣,心里先就看轻,认为她有心计,把他们家当成跳板。他们结
婚,不过各领一本结婚证。没有戒指,没有婚宴,没有祝福,再无其




037
他。这样将就漠然的婚姻,受到蔑视也很合理。
她没有父母出面,更无陪嫁。不过是个背景和学历没有任何光
彩之处,只是试图努力在大都会求生存的孤身女子。住在他们家,有
了栖身之所。得以找到工作,安身立命。从小广告公司3千块钱月薪
做起。6个月之后,被一家外资广告公司挖走,薪水跳到每月8千。一
同始终没有找到工作,窝在家里打电脑游戏不分昼夜,与外界失去联
结。
她不怕工作辛劳,唯独无力周旋于看人脸色斗智斗勇。寄人篱下
给予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最为实际而直接的一课。
6个月后,她搬出去租房子单住,独立维持生活和开销。
分居3个月后,一同来找她。
他住在家里,无法离开家庭,这是他没有目标的生活所能持有的
唯一支撑。她不过是他的一个遭遇。这是现实,确凿,真实,残酷,
与爱或者感情全然没有关系。只是各自对所承担的生活做出的无力反
抗。这个婚姻,其本质就是一次反抗。他们以此试图突破自身某个特
殊阶段,却与对方无甚关系。
晚上他睡在她租住房间的单人床上,入睡很快,如同孩童。她心
里没有依赖,他完全不可依赖,却被这皮肤和呼吸的温暖包裹感觉无
尽孤凉。她需要感情,无法得到,只能伪装自己不需要感情。孤身一




038
人也要在这个陌生城市里存活。她需要了解爱的真相,无法得知,只
能让自己相信它并不存在。
早晨醒来,请短假,为他做好早餐。他们有一个事实婚姻,却
不存在实质内容,甚至未曾尝试照料对方。他吃完食物,停顿片刻,
说,爸爸妈妈想通了,希望你回去。他们会给我们买房子住。她心里
闪过疑问,在看到他们如此折腾的分居之后,难道他的父母真的愿意
为他们未来打算做出付出的行动吗。他说,房子都看好了,在浦东。
首付他们会出,贷款我们自己交,名字要写他们的。
呵。真是精打细算的上海人家。付出首付,让她还贷款,帮他
们买下这个房子。名字写父母,以后假设发生离婚,这个房子就跟她
无丝毫关系。他们清楚一同现在没有收入,以后也未必会有。这般设
防,又有什么可信任的未来可言。他们可以保留她,但要她做牛做
马。她默默无言,站起来,转身去厨房洗碗。什么都没有说。
心已跟岩石一样再无热气。终于把婚离掉。1年的婚姻,在一起
6个月。闪婚闪离。她在这个婚姻里,曾想得到感情,结果却如同他
母亲所预言,得到一块此地到彼岸的跳板。这不是她对这个婚姻的企
图。但毕竟在上海留了下来。
年轻活力充沛不知颠覆辛劳。新陈代谢旺盛,伤口在无知觉中自
愈,不留创痛。她不诧异自己在环境困顿或变化中的麻木不仁。换工
作。换房子。进入杂志社后薪水跳升,从偏远地段搬到繁华的静安寺
附近,在闹市区中心高层居民楼租下房子。




039
40平米,房租昂贵。她长期在家工作,需要出行方便以及周边设
施齐全,不觉勉强。如同每一个自处的单身女子,给窗户粘窗纱,修
渗漏的抽水马桶,换灯泡,在厨房做饭,对着电脑边吃饭边看资料。
没有养任何植物动物。有很多时间她需要出差,无法照料生活中其他
生命存在。这个城市只她一个人,无亲无故,她要独力存活。
工作勤奋。以薪水获得租住房、交通、买书买碟片买唱片买咖啡
买面包各项生活费用。从不抱怨。做一件事情,力求把它做完做到内
心标准。如此个性,是跟才华一样的重要存在。同样靠笔头生活的庆
长,在工作上的顺畅并不逊色于高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