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式反坦克导弹和“霍克”防空导弹以对付伊拉克装甲车和空中优势。此后美国和伊朗便开始秘密接触进行武器交换人质的交易。1986年11月2日,黎巴嫩《船桅》周刊披露了麦克法兰秘密访伊和运送武器事件。11月4日,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公开证实,美伊秘密交易武器就此败露。事发后美国国内哗然,里根的声望急剧下降。11月25日,美司法部调查发现,国家安全委员会违反国会禁令,把售伊武器所得部分款项秘密转用于资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军。里根立即声称对此一无所知,并不得不接受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波因德克斯特的辞职,并将国家安全委员会高级官员诺思革职。此后总统特别调査委员会进行了 3个月的调查,参、众两院特别调查委员会也举行了联合听证会,其间里根态度不得不由公开否认走向承认是“一个错误”,并不再坚持“毫不知情”,还让贝克取代里甘任白宫幕僚长,撤回了对与事件有牵连的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盖茨的任命。虽然里根最后渡过了危机,但11月18日国会特别调查委员会公布的“伊朗门事件”调查报告还是认为总统应对事件承担最后的责任。1989年7月,伊朗门事件核心人物诺思被判刑。1990年6 月,波因德克斯特也被判定有罪。
里根发表声明54分钟后,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成员、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发表了反对博克提名的全国电视讲话,他说:“罗伯特·博克的美国是这样一片土地,妇女被迫去穷街陋巷偷偷堕胎,黑人要在被隔离的角落吃午饭,流氓警察会在半夜突然闯进公民家中搜查,学校里不能教授进化论,作家和艺术家要受政府突发奇想的审査,联邦法院的大门将对千百万公民关闭,对他们来说,司法机关是个人权利的惟一保护着,而个人权利则是我们民主制度的核心。”
《民权法案;K Civil Right Act):美国国会1秘6年南北战争结束时通过的一项法律,授予包括黑人奴隶在内的所有出生于美国的人以公民资格。
白宫除了总统、副总统、第一夫人等之外,工作人员包括Staffs和Households。sStaff传统译作“助手”。但这样容易与Assisum和Aide混淆,实际应译作“幕僚”,这样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意义。白宫幕僚可分为四个等级:总统助理(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级、总统副助理(Deputy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级、总统特别助理(Special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级和其他幕僚。白宫的中、高级幕僚往往都要带总统的助理衔,来表明他们的等级。幕僚负责人一般被称为白宫幕僚长(Chief of Staff to the President) ’通常为内阁成员,国内也有人将其译作白宫办公厅主任,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白官办公厅这一机构。如年在“特工门”事件中扬名的利比(Libby),正式官职为总统助理兼副总统幕僚长(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and Chief of Staff to the Vice President)。总统法律顾问(Counsel to the President)、总统顾问(Counselor to the President)和总统高级顾问(Senior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属于总统助理级,一般不带助理衔。对总统幕僚感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美国电视连续剧《白宫群英》(West Wing)),该剧相当生动地反映了美国政界与白宫内部的政治生态,以及白宫幕僚们的工作状况。
瑟古德·马歇尔(Thurgood Marshall):美国第一位黑人大法官,来自纽约州,1967年由林登。约翰逊总统任命为最高法院大法官,1991年离任。
第2章 善恶之争
政治选举意味着行政与立法分支的调整,但司法分支,尤其是最高法院,并不因选举更替而受影响。每年十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依序从红色幕帘后踱出的大法官们,基本上还是去年那些面孔,翌年十月也未必有所改变。最高法院的特质,更大程度上在于其恒久连续,而非不断改变。但是,某些特定时刻,新秩序的开启难免会令最高法院走向分裂。1991年的秋天就是这么一个时刻。
转变的迹象不仅来自意识形态,也包括现实本身。最高法院历史上,很少存在这么一个四位离休大法官同时在世的时期。沃伦·E。伯格、刘易斯·F。鲍威尔、小威廉·J。布伦南和瑟古德·马歇尔仍不时造访最高法院,在这里,他们可以缅怀历史,感慨岁月无情,世事变迁。
前任首席大法官伯格于1986年离开法院。他最大的能耐就是善于激怒自己的同僚,即使在退休之后也不例外。离开最高法院后,他出任美国宪法两百周年庆典委员会主席,与繁琐不堪的司法工作相比,他显然更乐意在聚光灯下显摆。(不过,1987年的这次庆典被普遍忽视了,即使在法律界内部也如此。)更糟糕的是,伯格对官僚帝国式建筑的迷恋,导致他将坐落在联合车站附近一处荒凉地段的联邦司法中心,弄成了一座超大型建筑。本来,作为一项传统,最高法院会在院内为每位退休大法官保留一个房间。而伯格却在司法地位本来就含混不清的联邦司法中心,直接为退休大法官备好了新房间。伯格事先根本就没有征求过其他大法官的意见,看看人家对于搬出卡斯·吉尔伯特设计的那座宏伟建筑有无兴趣。事实上,根本没人愿意搬出来。
鲍威尔是位典型的维吉尼亚绅士,这位中间派大法官决定了许多重大判决的结果,至今仍深受爱戴,机具社会影响力。1986年,也就是他退休前一年,鲍威尔在鲍尔斯诉哈德威克案(Bowersv。Hardwick)中投下了决定性一票,该判决支持乔治亚州将男同性恋基于相互同意发生的鸡奸行为规定为犯罪。由拜伦·R。怀特撰写的法院意见,对男同性恋性行为应受宪法保护的观点表现出近乎粗暴的轻蔑态度。但是,到了1990年,鲍威尔在某次讲演中向法学院听众坦陈,在该案中,自己加入判决多数方的行为“或许是错误的”。鲍威尔倾吐的心声,再次引发了人们围绕鲍尔斯案展开的广泛争论。或许,这也意味着他的爱徒奥康纳大法官,在做出类似选择时,也曾有过同样的内心困惑。
伯格与鲍威尔重返最高法院时,很少引起公众注意,但布伦南每次回来却总能招来大堆人围观。尽管最高法院不限任期,但并不是每名大法官都能在这里工作30年以上。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大法官们,如詹姆斯·M。韦恩(JamesM。Wayne,在最高法院工作32年)、萨缪尔·纳尔逊(SamuelNelson,27年),以及罗伯特·格里尔(RobertGrier,24年)的遭遇,极好地阐明了一个道理:资历丰厚者一样可能默默无闻。不过,布伦南在最高法院三十四年的任期,却极尽辉煌之能事。他在贝克诉卡尔案(Bakev。Carr)中的意见最终确立了“一人一票”原则;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拓展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媒体舆论的保护;他在艾森斯塔特诉贝尔德案(Eisenstadtv。Baird)中的意见使得罗伊诉韦德案的结果成为必然。除了判决意见,布伦南在其它方面也无与伦比,他在最高法院扮演着投票操控者的角色,之所以如此,首先在于他是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最亲密的朋友,其次源于他是最高法院那些表面摇摆不定,实际上却心仪自由派的大法官们的领军人物。
布伦南的影响力并未因退休而终结,当然,这并不仅仅因为他那已化为最高法院先例的数百份法律意见。布伦南与继任者戴维·苏特大法官有着很深的交情。“我把脑袋探进他房内,他抬头看到我,说:“进来吧,伙计,”当我打算离开时,他又开始叫我伙计了。”1997年,苏特在布伦南的葬礼上说道,“他很少单手与我握手,总是双手紧攥,并直视着我,反复唤我的名字。如果太长时间没见,他还会给我一个狗熊式的拥抱,让我知道他有多么惦记我……他有时会告诉我一些明显不太靠谱的意见,因为觉得我可能乐意倾听。他还会向我传授一些表面通俗浅显的道理,接着,他会告诉我这些道理可能并不普通,或许还非常重要,不一会儿,他又会告诉我,这些道理并不是重要那么简单,他们其实承载着伟大的审判艺术。我认真听他诉说,并逐步认为,他或许是对的。”布伦南与苏特相处的那七年,对这位年轻大法官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退休之后,瑟古德·马歇尔大法官就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他是自沃伦以来,惟一一个还没有成为大法官,就已在美国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者。在1940至1950年代期间,作为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ColoredPeople)反种族隔离法律保障与教育基金会的创立者,他在包括1954年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在内的多起标志性民权案件中获胜。1967年,林登·约翰逊(LyndonJohnson)总统将他送入最高法院。但是,马歇尔在大法官任期内过得并不如意。困扰他的主要因素是他日渐衰弱的身体。在最高法院最后的那段时光里,他一直在与疾病抗争,为了能撑到可以任命自己继任者的民主党总统上台,他嘱咐自己的法官助理道:“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给撑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马歇尔最终于1991年宣布辞职,此时距他83岁生日尚有一周。“我老了,是该离开的时候了。”在次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这么解释道。说这些话时,马歇尔坐在轮椅上,显得黯然神伤。有记者问他,是否认为乔治·H。W。布什总统一定会任命一位少数族裔大法官来接替他。“我不认为一定得这么做,”他答道,“更不希望这成为某种借口。”一名记者紧追着问道:“什么借口?”马歇尔的回答仿佛是直接说给那位继任者听的。“那么做就大错特错了,”他说,“如果选一个错误的黑人来代替我……我老爸曾对我说过……黑蛇白蛇没啥区别,因为它们都咬人。”
最高法院内有项不成文的规矩,在任大法官必须与新任大法官的确认听证程序保持距离,被提名者在被参议院确认通过之前,不得与最高法院有任何联系,在任大法官们也不得对这位可能成为自己新同事的人有任何评价,哪怕是私下讨论亦不允许。这项规矩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克拉伦斯·托马斯1991年9月10日开始的那次确认听证会。
从来没有一位被提名者,像托马斯那样引起诸多争议。一年前,当他被提名担任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法官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在为马歇尔准备接班人,从那时起,托马斯就倍受关注。其实,摆在布什与共和党面前的两难处境十分明显。若马歇尔离开,他们不能让最高法院又成为一个全部由白人成员组成的机构;同时,他们又必须选择一个铁杆保守派。候选人名单上,最符合的条件就是克拉伦斯·托马斯。
1991年6月1日,乔治·H。W。布什总统在缅因州肯尼邦克港度假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自己将提名托马斯为新任大法官人选。这一选择从一开始就显得愚蠢不堪。“他的黑人及少数族裔身份与本次提名无关,”布什说,“提名托马斯的原因在于,他是目前最合适的大法官人选。”这一评价明显是自欺欺人。托马斯才做过一年法官,之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他能够胜任大法官职位。比如,他没在联邦上诉法院打过一起官司,更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