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败犬变女王-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尔扎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句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这正好与经历了爱情风风雨雨的败犬们的心思吻合,难忘过去恋情无法再爱,经历了太多的爱情伤害,让很多败犬萌生“爱情恐慌症”。见过这片沧海,世上哪再有水;爱过他,轰轰烈烈,再遇见谁,又怎么能称之为爱呢?有时是受到伤害,看起来云淡风清,内心早已一片斑驳,因为失去意味着不再拥有;有时是伤害别人,看起来冷若冰霜,其实早已将自己打入地狱,因为伤害也是一种罪过。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很多人心里经常感到不快乐,不是因为他们此刻正受着什么事情的折磨,也不是他们有什么样的病痛,而是他们在反思过去的某件让他们感到心情不好的事情,或者是在紧张将会发生的事情而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或许其中的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或者是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情,他们却一直为这些事情而耿耿于怀。很多女性沦为败犬,就是因为被过往的爱情伤得千疮百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了男人,于是徘徊在婚姻之外。
“那时花开”,曾经的她们挥着“不经过武汉怎么到广州”的旗号,为一段段爱情冲锋陷阵,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或者可歌可泣、可圈可点、可悲可叹。这样的感情在某些败犬们心里留下浓重的阴影。于是以后的日子里,总把自己包裹得像个刺猬。因为感情受到了伤害,就再也无法打开心扉,不知不觉中青春已经不再,蓦然回首,在“奔三”里程碑上即将签到,婚姻却遥遥无期。
有一位叫纪德尚的社会学家说,女人们对感情很期待又很彷徨。这帮年轻人对另一半的挑剔程度越来越高,这其实很能反映她们对个体价值的尊重。女性单身比例的提高这与第一次谈恋爱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年清纯天真的爱情至今让人回味无穷。可世事变化,无论心智或者经历上都不是以前可以比较的。于是以前的感情越发的珍贵,所以越来越希望可以重新有一次那样的感情。于是,女性们希冀着遇到和以前的恋人一样的人,却不知道,她们心里的恋人往往都是经过美化过的。所以败犬们眼里的男人总是少点什么东西,以至于自己在感情生活中越来越不如意。
Ahly是个很沉静的女孩;32岁的她也曾经相过无数次亲;可她一次都没找到恋爱的感觉。“我觉得我像个刺猬;每次相亲我都不怎么说话;相亲后;有男孩对我表示好感;我就会躲起来;根本不理睬他。父母拿我没办法;因为相亲的男孩跟我曾经喜欢过的他相比简直一无是处。”当一个人的心被占据,其他的事情就都变得微不足道。
其实,在与男性第一次恋爱的成长过程中,女人已经在内心形成一种感情标准,这种东西是无形的存在,在女人们用精致的目光去抚摸男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功亏一篑的结局。女人们一般都以为那是没有感觉和对方的庸俗造成的,却不知道他只是不符合你内心那把爱情尺,有可能相处下去,培养一程,可能就是你内心一直寻找的那个人。
35岁的周迅是不折不扣的败犬女王。“这个男人我嫁定了!”周迅发过多少次这样的誓言了,每一次都是一个乌龙的结局。
周迅爱得好像电影一样。一路沉吟,窦鹏、贾宏声、朴树、宋宁、李亚鹏……都已成为她生命中的标签。这个自诩为“爱情动物”的小女人,每次陷入爱情,她都会忘记自己是“明星”的社会角色,每一次都爱得那么轰轰烈烈,每一次都会用最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身边的男友,每一次都是冲着结婚和承诺去谈恋爱,她把司汤达《论两性爱情诞生的差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不是不受伤的,当初和李亚鹏的恋情幻灭,曾让她蛰伏两年,每每提及都眼泛红圈。
女人的爱不容易锁在心里,不论什么情形,她总是无法容纳这份秘密,想告诉世界上所有的人“我爱他”。当非要她把这份恋情放在最隐秘最安全的位置时,她会实在忍不住地不畏辛苦、长途跋涉去寻一处十里无人的空山碧谷,从心底放声唤出那个人的名字,再静静地听着从山谷延绵不绝的回声,眼眸中早已涌上一串串止不住的泪水。
女人永远无法不因爱而爱,女人心里若没有爱情,那肌肤之触便是一种刑罚,一种难以忍受的厌恶和耻辱,对这些,或许男人们永远不懂。
2009年6月24日,周迅通过经纪人发表声明,与恋人李大齐分手,宣布结束5年的感情生活。但,再也不同于与李亚鹏那场纠葛,更加不是10年前和窦鹏分手后的“醒了哭,哭了睡”。这一次,取而代之的是“甜笑回应新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周迅,终于成熟了。
不要为碰翻的牛奶哭泣,也不要为明天太阳升起的轨迹而担心。对于爱情、对于男人,经历太多而尚未触及到幸福的单身女性要明白一个道理:过去不等于现在,现在也不等于将来,过去就是过去,现在就是现在,将来也就是将来,三者之间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继承关系。
曾经有一个禅师,在他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他最爱的母亲去世了,这对于正处在困境中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是就在他母亲出殡的那天,这位禅师竟然是笑眯眯地送走了母亲的遗体,然后高高兴兴地走向自己破败的小屋。邻居都以为他疯了,可后来却发现,他不仅没有疯,反而精神很好。
邻居疑惑不解,便问这位禅师:“你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为什么你还这么高兴,难道你不知道这是对你母亲的一种不孝之举吗?”
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不论我再怎么样地痛苦,她老人家也不会活过来了,那既然这样的话,我还不如不痛苦,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何必把过去的事情牵扯到现在来呢。再者,我的母亲很爱我,要是她知道我因为她而这样痛苦的话,她一定是不会同意的,我只有快乐地生活着,才能表达我对我母亲的孝顺,因此我不会去选择痛苦的生活,而是选择以很好的心态来面对未来的生活,这样说不定我在将来就会有好的生活。”
果然不出这个禅师所言,就是因为他这样乐观地生活,原本的烦恼一扫而光,他一直快乐地生活着。
电影《卡萨布兰卡》里面有一句台词:“你不能因为被一个男人抛弃了,就对全世界进行报复。”离开那些伤害过你的男人吧,离开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吧,打开自己的心门,解放自己的视野,清空自己曾经为爱画下的素描,放下这一切,营造一种很好的心态来解救自己: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所有的成败得失都不应引起心境的波动,那才是真正地达到了一种自在洒脱的大智慧。没有一种爱情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爱情能让一个人完全地满足,一个人对爱情的看法会决定她的命运。曾经沧海,为何不试试江河呢?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啊。
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挑
宁可高傲地发霉,也不卑微地嫁。
—孙立珍
败犬,或貌美、或知性、或层次高、或有钱,论相貌、论智慧、论收入,她们不输于任何人,可偏偏就是她们被关在了婚姻的大门外,为什么偏偏是她们?百思不得其解之余,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下了结论:眼光太高,太爱挑剔。固然,有一些肤浅的女性喜欢挑三拣四,得了嫁不出去的报应,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败犬都眼光比天高,事实上大多数的败犬一点儿都不挑。
很多人怀疑败犬们迟迟不嫁,是想嫁给有钱男人,只是有钱男人不是很多,所以,败犬们正“虚席以待”。这一点也不适合这些优剩女们,有姿色的美女想嫁给有钱人早就嫁了,有才的败犬压根儿就看不起铜臭气十足的暴发户,有财力的败犬又根本不需要别人的钱。所以以钱来论胜败根本没有说服力。
“天下最苦孤独人。”败犬和所有女人一样,心理脆弱,害怕孤独,都想寻找一处温馨的港湾,在累了倦了的时候停航。可是,在爱说没了就没了,家说散了就散了,将爱情当作游戏,对情感肆意践踏,多了几分贪欲,少了几分诚信的社会,所期望的那处温馨港湾、那个能永远守候在身边的男人,越来越难寻觅,所以才导致败犬越来越多,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败犬其实是一种社会产物。
败犬比谁都想有个家,总是找不对人罢了。常言说:“什么样的螺丝钉要配什么样的螺丝帽。”螺丝钉和螺丝帽规格不吻合,怎么能拧到一起?婚姻也是这样,只有“性情相容”的人在一起才能融洽地相处,才能感到愉悦、幸福,才能让爱永葆青春,使婚姻恒久。
虽然败犬也贪婪,但是,大部分败犬贪的是爱,不是钱。她们想嫁的是人,不是财富。她们是因爱而嫁,不是因嫁而爱。鱼翅和熊掌只能选择一个,如果鱼翅是爱,很多败犬宁可选择它。
因主演影片《那山那人那狗》而一炮走红,出演轻喜剧《粉红女郎》而名声大震的陈好,她饰演的“万人迷”成为无数男性观众心目中的偶像。可是这样的美人也很愁嫁,所以有人找她出演《美女也愁嫁》。戏中的“三高”美女最终还是找到了归宿,而生活中的陈好一直面临着“美女也愁嫁”。有着无限魅力资本的陈好很挑吗?陈好说:“我也很发愁,选择太多,不知该嫁给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因为无法预测所谓的真命天子何时出现,所以我不去规定一个时间。”陈好表示:“结婚后,我不希望靠男人养活,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生活。”不要男人养活只要独立空间,陈好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败犬们的心声,这样叫“挑”吗?
有一个朋友曾经给陈好描述过一种浪漫状态:有一天早晨他突然醒来的时候,看到旁边睡着的女人,就决定要娶她,结果两个人就去办手续了。陈好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就是让她突然有一天特别想嫁给他,不需要任何理由。
遇到对的人,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条件,就是他了。这才是貌似挑剔的败犬们的真实本质。来自新浪网发起的剩女大调查,15591名女性参与调查,84。6%的女孩认为,自己之所以被剩下,关键在于找不到合适的,不能为了嫁而嫁。
败犬容易被人认为太挑,不过太挑的女人确实容易成为败犬。被误判为爱挑剔的败犬们,不要为了这所谓的不公而辩解而冲动,一切顺其自然。而对于那些不由自主地“挑剔成癖”的败犬们,倒是真的要改变了。
怎么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关于这个问题,曾有三个弟子求教过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带他们来到一片麦田旁,让他们每个人从田埂的这边走到田埂的那边,不准回头且只有一次机会,看谁能摘下一支最大、最长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了几步,就看见一颗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他高兴地摘下了。但当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颗还要大还要美的,但他的一次机会已经用过了。他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位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他在前面的1/3路程中分辨出了大、中、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