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空间穿红楼-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Γ罄弦窒耪飧锏木粑唬咸心么筇环ǎ慰鍪俏遥啃叶涸缭缃斯酱夯剐。嘞卤τ窕范际歉缍筇萦胁缓靡擦鄄坏剿恰Nǘ揽上Я硕媚铮故歉龊玫模皇翘险饷锤龅漳福蠢咸鲋骰拱眨羰抢咸鍪植还埽雷糯筇男宰印�
薛姨妈听着王夫人说起迎春,也不禁唏嘘了一下,叹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二姑娘脾气模样都是好的,可惜……往日养在老太太身边,有老太太看顾,自然不差。如今在大太太身边,大太太身边可还有个嫡亲的女儿呢,二姑娘想也越不过去。二姑娘不比三姑娘,虽说都是养在老太太身边,又都是庶出,可三姑娘的性子,是个聪明讨喜的,再者元春进了宫,二房只剩了这一个姑娘,吃穿用度有规矩,没什么能比较的。而二姑娘,本来就是个温软性子,这嫡出庶出,孰轻孰重,谁不知道,二姑娘就是不在意,恐怕少不得被人忽视冷落呢?”
王夫人微微颔首,也叹道:“谁说不是呢?虽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并不分什么嫡出庶出,可大太太那人,又不是这样的人家出身,她若待二姑娘不好,谁又能拿她怎样?再着,二姑娘本是庶出,生母又没什么好名声,大太太纵然有所苛待,一来二姑娘自个是不吭声的,二来她生母又是那德行,别人也不大信的。就是我们这房里,若不是元春进了宫,探春又养在老太太身边,我时时见着,只怕也不信赵姨娘那样儿的,能生出探春这样品行的孩子来?”
薛姨妈素来是闻弦歌知雅意,怎不懂王夫人的言下之意,忙笑道:“小孩子能懂什么,跟着好人便学了好,跟着那起子不安好心,自然就往坏里去了。赵姨娘身份在那摆着,原也到不了老太太跟前去,三姑娘又有正经的嬷嬷教导,谁是待她好,谁待她不好,她岂能不明自,自然不似旁人那般,想歪了去。”
看着王夫人点了点头,薛姨妈心知话说到了位,又说道:“再着,元春进宫前,谁不赞她,有这样的姐姐,探春这做妹妹岂能差了'”
王夫人听着薛姨妈提起元春,叹了一声,眼里溅出一点泪花,拿着帕子抹了抹泪,对着薛姨妈道:“自打元春进了宫,我这一听人提起她,就自不住的悬心吊胆,想着她在宫里也不知过的是什么日子?她在家里时,虽没受过大荣华富贵,却也是娇生惯养长成的,如今到了宫里,不受苛责已是难得,又能指望什么?”
薛姨妈也陪着叹了口气,笑劝着王夫人道:“姐姐也别太担心了,元丫头是因着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如今又任着皇后宫中的女史,想来元春也不至于受什么委屈。前儿蟠儿去销算日账时,不是听得几个内宦说,元春在宫中很有些体面么,以后自有际遇的。”
王夫人叹了一叹,对着薛姨妈道:“你是不知道,这宫里的体面,不比外头,就算主子念着旧情旧恩,可想取而代之的人也多着,若没几分本事,笼络不了人,这份体面有了还不如没有。这些年下来,我也看明自了,隔着那道宫墙,就是天地之分,我再是担心,也做不了什么,顶多是托人选些银钱进去,帮忙打点一二,让元春能在宫里好过些。”
薛姨妈听了,叹说道:“要不怎么说,一入宫门深似海,高处不胜寒呢?”
王夫人和贾母送元春进宫,本是存了争荣夸耀之心,最听不得这种话语,偏当着薛姨妈的面,又不好发作,只得端了茶起来,小口啜着。
薛姨妈瞧在眼里,瞬时领会了过来,忙又笑道:“元春进宫本是天恩祖德,只是我私心里想着,元春这样的模样品行,处事妥当,聪明能干,怎么就做了女孩儿?若是个男儿身,怕是个经天纬地的人物儿呢。”
王夫人这才放了茶盏,看着薛姨妈笑叹道:“当不得此言。若说模样品行,这府里的姑娘谁也不差,只是元丫头是个最不爱轻嘴薄舌,她在家时,遇着什么事,往往一眼便能看明自,料理起来,也清清静静的,浑似和平常一样,没一点子波澜。就是宝玉这样的混世魔王,也极听她的话儿,服她的管束,那几年我竟没操过一点心。也就是她进了宫,宝玉才狂得没了边,书也不读,学也不上,气得他老子成天儿吹胡子瞪眼。如今我瞧着,这一府里,倒是宝丫头,既懂事又明理,这份见性竟比元春还强些。”
薛姨妈听着这么一说,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丝毫,笑着说道:“宝钗哪儿能和元丫头比,她不过比府中姑娘大些,略知道些事理——”
薛姨妈一语未了,只见周瑞家的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个信匣儿,一见王夫人便道:“蓉哥儿从扬州进了信回来,东府那边使人拿了来,还叫人回太太说,若太太有空,那边大奶奶想请太太过去说说话散散心呢。”
王夫人听得这么一说,心中骤生出几分不安来,看了薛姨妈一眼,勉强笑对着周瑞家的道“知道了,蓉哥儿信上是怎么说的'”
周瑞家的不着痕迹的看了薛姨妈一眼,说道:“蓉哥儿信上说,姑老爷这场大病着实凶险,姑老带本已递了信去苏州,谁知那天咳喘的厉害,呕了些血出来,竟又渐有起色,虽还不大能起身,但听大夫说,如今性命姨是无忧,只需慢慢调理罢了。”
王夫人听了,过了一阵,才慢慢道:“阿弥陀佛,姑老爷到底是个大福气的!”
周瑞家的眼皮子一跳,双手垂下,立在一边一声不吭,她跟在王夫人身边这么些年,怎不知王夫人越是恨毒,这脸上便越是平静。
薛姨妈听了,浑然不觉似的,笑道:“幸而林家老爷无事,不然林姑娘这么一点子年纪,前年才没了娘,若林家老爷再没了,单留了她一人,可不知怎么伤心难过呢?”
周瑞家的听了薛姨妈这话,突然明白了过来,忙笑道:“可不是,姑老爷如今病着,也告不得林姑娘,蓉哥儿说,林姑娘只怕要留在家中侍奉汤药,恐怕一时半会是不会目来了。”
听说林黛玉不目来,王夫人心中猛然舒坦起来,就算林如海没事,但只要林黛玉不在府中,王夫人就少了一块心病,于是点头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眼看着姑老爷岁数大了,又病着,膝下只这么一个女儿,看着大姑娘在身边,只怕病也好得快些,老太太再疼大姑娘,也不能叫人骨肉分离去。”
微风吹过,花香袭袭,只见四面回廊曲曲折折圈出一方碧波,左右两道飞桥跨过水面,连着池上的亭台楼阁,荷风沁骨,芙蓉盛放,不觉让人心旷神皓。
邢芸走到栏杆边上,看见这般美景,不觉停了一步,笑道,“这儿倒是清凉,又有这么多荷花,看着也好。”
保宁侯夫人听了,不禁转过身来,笑说道:“大太太若喜荷花,我这就让人取了荷露来烹茶如何?”
邢芸听了,微一蹙眉,摆手笑道:“罢了,我既不是那等雅人,也品不出什么味儿,倒白糟蹋了。”
邢芸前世看书时,虽对妙玉那埋了几年的雪水很好奇,但是看过雪化后堪比黑魔水的实践图后,邢芸可不觉得她能百毒不侵?
就算古代的污染不怎么严重,但是邢芸也不打算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再着,附庸风雅什么的,看看贾赦,除了费银子找麻烦之外,也没见有什么别的好处,所以邢芸觉得自己还是做个俗人比较稳妥。
只是这么一说出口,邢芸才想起来,这保宁侯夫人原是大家出身,说不得也有些讲究。
邢芸脑中方才闪过这念头,就听得保宁侯夫人笑道:“什么雅什么俗?若是讲究这些的人我也懒理她,那些雪啊露啊,有什幺雅致的。任凭有什么香什么味,经了火,入了茶,也早没了,不过穷讲究罢了。”
邢芸听得一笑,保宁侯夫人见着,也有些不好意思,又说道:“我从来就这性子,最不稀罕那些雅事,既费人力又无好处,不过装模作样,看着便不自在,有那么些工夫,做什么不好?”
说着,邀了邢芸到里间坐下。
丫头婆子们流水般的上了茶来,保宁侯夫人又命人将窗支起,说道:“这楼里倒清凉,将窗支起,看看荷叶,更觉清爽。”
丫头们依言施为了,保宁侯夫人才对着邢芸道,“上次冒昧去了府上,本是为了一件不好言道的事情,可见了大太太和二姑娘,我深觉投缘,这回才下了帖子特特请大太太来府里一叙。若是有些无礼莽撞之处,还望大太太海涵。”
邢芸听着,心中一动,忙起身连道不敢,又笑道:“祝夫人过虑了,祝夫人不嫌我和迎春规矩生疏,已是……”
邢芸正说着,保宁侯夫人轻叹了一声,叹说道:“大太太此举,可是让我无地自容了。大太太不知,倒是我和我们侯爷,欠了大太太的恩情呢?”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螟蛉
邢芸疑惑不解,她很肯定,不管是原来的邢夫人还是她穿越之后,在王夫人的寿宴之前,都对保宁侯府很陌生。
知道的也无非是保宁候姓什么,保宁候夫人姓什么,保宁候府和史家为什么不对付之类的寻常事情。
何况荣国府里一向是贾母做主,王夫人和贾政出面,别说她与保宁侯府并不熟络,就是邢芸有心施恩于保宁侯府,在不动用空间的前提下,多半也是有心无力……
想着,邢芸怔怔看向保宁侯夫人,微微蹙眉,面带疑问之色。
保宁候夫人见了,微露几分惭色,苦笑道:“那年端阳,大太太不是使唤着府上人很施了几日粥米,也是事有凑巧,那年我们老爷族中有一个长辈带着子侄前来投奔,路上失了盘费,好容易才到了京城。偏偏那时我们老爷奉旨出京,谁知留在府中看家的奴才识不得人,竟将族中长辈拒之门外——”
说到这里,保宁侯夫人的眼神微变了变,用帕子掩口轻咳了一声,方才又说道:“幸而那长辈来投奔之事,族中曾有宗老递了信来告知,这信辗转到了我们老爷任上,老爷带兵在外,我便遣了人回来料理。这才知晓,来的长辈,因进不了府,又失了盘缠。手头很窄,走也走不成,留也留不得,一气之下竟病了。虽说有一并来的子侄照顾,可那子侄再是孝顺,一日挣的银钱,买了米便无钱买药,买了药又没了米粮,说来甚是苦不堪言。幸而逢着府上舍米舍药,才勉强拖延着……”
邢芸听了这话,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哪家没个狗眼看人低的奴才,就是荣国府这样以翰墨诗书之族自居,处处宽仁待下的人家,刘姥姥上门尚被看门的小厮戏耍,何况这一朝骤起,军功封爵的保宁候府,家中下人浮躁些,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只是这保宁候夫人出身大家,家中教养原非一般,虽说是远在任上不能得知,但是家中岂能不留上一两个亲信看守。
族中之人纵是被拒之门外,但存心来投奔,又失了盘缠,岂肯绝了念头。
门上的下人不肯通信,但守着门口见人出来便问上一声也不是什么难事,就算一天两天没人理会,可三五十天下来,再怎么也不会没个动静……
这里头只怕是另有缘故。
再着,邢芸打发下人施粥施药之事,已很有些时日了,倘若保宁侯府真的是有心记下了这个恩情,何必等到这时候,才提及此事呢?
邢芸微微眯眼,这保宁侯夫人请了她来,又说起这般不尽不实的话语,也不知是何用意。
想着,邢芸略有些拘谨的一笑,看向保宁侯夫人道:“这舍粥舍米的事儿,京里是惯常就有的,贵府上的族亲不过是趁赶上罢了。我们府上舍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