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位面时空指南-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皇族段氏的目前实力而言根本无力抗衡对方,万一真出现高氏举兵叛乱,大理王国的皇位估计很快就要从段氏一族手中消亡。
这是无论如何段氏一族也不能接受的局面,因此想要获得外力的帮助,来尽量的维持国内稳定。最好是能大幅度削弱高氏的势力,差一点的话也至少能有制衡对方的能力。
否则国内的未来政局,几乎必然发生高氏与段氏的冲突,而段氏则根本没有赢的希望。
最后段正明委婉的表示出了期待,希望八妙真人可以拨冗一行,前往大理访问皇室。
如果丁阳愿意留在大理国内支持皇室的话,段氏将不遗余力的满足他任何要求:“……届时,段氏一族将会视真人一脉为恩亲。千秋万代,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不过丁阳没有及时表态,只是笑了笑就礼送段正明回去等候消息了。
并不了解大理国历史的丁阳根本不知道,正是由于段思廉的皇位危机感作祟,积极联络其他力量想要制衡高氏一族的影响力,结果2年后就被迫禅位。
高智升25当年能让他上台,如今自然也能让他下台。很快又拥立了他的儿子段廉义登基为帝,继续着高氏一族的权倾朝野态势。
对于大理王国的政局,丁阳其实没有多大兴趣干涉。毕竟从上次和死党谈心后,他也产生了全新的计划,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全盘细化。
但无论如何他都准备要重新建立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不可能再任由各个地方政权存在下去了。无论是北方的辽国,还是西北的西夏,乃至于交趾的大越和西南的大理,全都不留。
可心中毕竟还对大理段氏有些奇怪的情感作祟,又想去亲眼看看。
结果还没等他思考出结果,就有见到了西夏使节野利仁遇。
话说野利一部可是当初西夏立国时期的重要力量,元昊时期更是扮演了关键角色。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有着非常出色的功绩。
不过功高震主的结果,就是元昊开始逐渐削弱野利一族的权势,不光诛杀了野利一族的族长野利遇乞,还将其妻子没藏氏收为情人。
野利一族逐渐衰败下去,直到如今更是只能依附在梁太后一支而勉力存活。
前年西夏皇帝毅宗谅祚突然病逝,年仅二十一岁。此后7岁的儿子秉常继位,是为西夏第三位皇帝,后世称为惠宗。
于是梁太后因此而掌握大权,以太后身份临朝,开始直接干预朝政。
可西夏毕竟是党项人所建立的国家,梁太后的汉人身份,始终得不到诸多党项贵族的真心支持。明里暗里,都有不少人反对她当政。
虽然梁太后也做了一定的努力,包括下令废黜当年丈夫毅宗皇帝所推行的汉礼,重新恢复党项旧俗。却又进一步引起了更多的麻烦,朝野之间正在分裂。
本来梁太后只要放弃权位,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她的权力欲望非常重,从当年设计登上皇后位置开始,就已经无法再停下来了。
恰逢宋朝神宗皇帝长子出生,于是特意又派遣使节前来恭贺,顺便想要换回绥州城。
事实上绥州城的嵬名山归降宋朝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对毅宗皇帝不断汉化政策的不满所导致。可绥州城的失陷,却对西夏造成了战略性的重大打击——整个东面国土都面临着宋朝的军事威胁。
这种军事重镇既然好不容易回到了宋朝的手中,就肯定不会再交出去的。
西夏与宋朝为了绥州的归属,已经先后发出过多次交涉,可全都无功而返。
于是这次梁太后干脆下了死命令,野利仁遇若是无法完成交涉任务,那么毫无疑问回去国内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野利仁遇没有办法说动宋朝君臣答应,只好前来恳求八妙真人出面。
无论是帮忙说服宋朝君臣,还是去西夏为梁太后的权威作保,都可以保障他回去兴庆府后不受到惩罚。
当然了,只要丁阳肯答应请求去西夏访问。那么因此而想要任何条件,全都可以商量。
野利仁遇也是豁出去了,本来根本没有任何资格做出许诺的他,能够开出这种条件,本身就是置死地而后生。
他相信只要能请回去八妙真人支持梁太后的权威,想必可以轻松慑服国内反对势力。
不过丁阳听到了他这个奇妙的请求后,却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毕竟真要说起来,后世他的家乡目前就位于西夏境内。而他读书的学校,更是位于西夏的都城兴庆府。
还真是有点兴趣想去看看,宋代的家乡究竟是个什么状况呢!
然而想让他轻易答应野利仁遇的请求,却也不可能。
~
。。。
。。。
第296章落阳
原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算是告一段落,他只需要思考是不是去大理和西夏看一看就足够了。却没想到几乎是同一天内,他又见到了大越国的使节李程居和辽国使臣萧朝庆。
所谓的大越国,就是后世的安南政权雏形了。
交趾一地从秦汉开始就隶属中原王朝,始终是国内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直到唐末黄巢举兵后各地节度使相继形成**政权,进而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此时的交趾一地还属于南汉管辖,并没有脱离国内的政治版图之外。
而公元931年,爱州守将杨廷艺攻占交州。南汉朝廷反应迟缓,救援不力,最终只好捏着鼻子承认了杨廷艺为交州节度使。
结果在6年后杨廷艺又被部将矫公羡发动的军事政变给干掉了,南汉皇帝又捏着鼻子把交州节度使的位置给了矫公羡担任。
没想到第二年杨廷艺的另一个部将吴权从爱州起兵讨伐矫公羡,矫公羡战败后向南汉求援。还没等南汉的援军赶到,吴权就已经击杀了矫公羡,自立为节度使。
可是隔年,南汉万王刘弘操领军讨伐吴权,却被吴权在白藤江击败后战死当场。
此后吴权自以为山高皇帝远,又趁着中原政权交迭频繁而无力干涉,干脆自立为王。立杨廷艺之女为王后,定都古螺,而此地便是原来唐代安南都护府所在。
七年后吴权亡故过世,遗命王后杨氏的兄弟杨三辅政。
结果杨三篡位自立,号称杨平王。随即引发了安南地区大乱,相继有十二个地方豪强割地称雄,彼此之间征战不休。
从公元944年吴权身死开始,直到公元968年丁恒建立大瞿越国,正式称帝。交趾所辖国土从此自成体系,又经历了丁朝、前黎朝后,终于在公元1009年被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了政权称帝,如今已经传位到了第三代的李日尊手里。
李日尊善于用兵,在太子期间就屡屡出征作战,还每战必胜。
登基为帝后更是屡屡用兵,当初上表向宋朝称臣而获封郡王名位。
可是不久后便开始对宋朝用兵边境,抢掠人口和牲畜无数。此后接连作战,始终不曾停息过。如今对占城王国开战,生怕遭到宋朝夹击,连忙又对宋朝修好。
今次趁着神宗皇帝的长子出生,前来庆贺,实际上却是为了保证和宋朝的友好关系。
李程居本人精通儒学,又善于交涉,于是作为使者被派了出来。
结果来到东京城不久便遇到了八妙真人现世,顿时凑过去看热闹,却被深深震撼。
原先七星道长的消息传开时候,大越国内也有听闻。不过根本没有谁相信,全都以为又是宋廷皇室搞出来的花招。
毕竟这种前科从宋真宗的身上就开始有了,再出现也不足为奇。
但真正见到八妙真人的种种神通后,李程居才知道原先七星道长的传闻不假。
像八妙道长这样的人物,若是能够请去河内拜访皇帝李日尊,想必可以大大加强大越国的声威。
毕竟此时李日尊每战必胜的名号很是响亮,大越国内也因此升起了强烈的野心。想要一统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帝国而抗衡中原王朝。
可惜丁阳对于李程居的邀请根本没有半点兴趣,而大越国在他眼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处于某种未来计划的准备,丁阳却也开始考虑是不是顺带着从大理国转过去瞧瞧。
刚刚结束了和李程居的会面,很快又迎来了辽国使臣萧朝庆的拜访。
从辽国建立开始,因为大唐已经全面衰落,内部征战不休。中原领地内战火不断,五代十国林立。于是辽国开始成为中原大敌,尤其后晋石敬瑭献上幽云十六州后,更是导致了此后数百年间中原王朝的战略要地失手而随时面临战略性的军事威胁。
宋辽之间相继发生过数次大战,可惜败多胜少。缺乏战马的宋朝,很难从战略上将军事优势转化为决定性的胜利。
于是宋辽檀渊之盟后基本和平了下来,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不过随着西夏崛起,宋夏之间连年征战不休,宋朝国力大为损耗而引起了辽国觊觎。导致了辽国威胁宋朝,要求割地赔款。
宋仁宗为了避免两面作战的恶劣战略形势,不得不派使者委曲求全和谈。
最终没有割地,而是增加了每年的岁币,并将原来檀渊之盟所形成的“赠与”岁币,改成为“纳贡”岁币的名义。
实质上虽然只是增加了10万两银子和十万匹绢,可是却输掉了国体上的尊严。
正是从这一刻起,中原王朝始终不肯放下的正统天朝架子,被辽国打破。
然而这次的宋辽合议对西夏的外交上打击很大,甚至随后引起了辽国和西夏之间的两场大规模的战争。
可惜辽圣宗两次御驾亲征西夏都以失败而告终,若不是西夏的国力无法支撑长期战争,不得已向辽国称臣,可能两国之间还会继续以战争状态出现。
此后辽圣宗身死而儿子辽道宗继位,丁阳正是听到了辽道宗的名字,才很是有些感慨:“耶律洪基,唔,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个叫杨康的儿子。”
从面见大理国使者段正明开始,就一直产生的各种奇妙情绪再度汇聚起来。
早就已经决定了将本位面时空彻底变成私家所有的领地后,丁阳对于辽国的存在也是抱有着相当的恶意。
未来辽宋之间肯定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不如干脆在战争之前去瞧瞧情报也好。
若说这个理由只是开始,那么当他听说了萧朝庆的最新见闻后,顿时为之一震,甚至情不自禁的站起身来:“萧大王所言可是当真?”
萧朝庆还不知道丁阳所问为何,他本意是邀请八妙真人访问大辽京都。
自从辽宋之间重新签订了合约之后,宋朝将赠与岁币的名义改为纳贡后,辽国朝中就开始以华夏正统自居。
既然是华夏正统,就应该理所当然的继承汉唐以来的地位。那么八妙真人这样神仙般的人物,怎么能留在宋朝的汴京之内呢?
毫无疑问,只有去了辽国的上京坐镇,才不负他这一身的神奇本领嘛!
不过这时候丁阳却已经完全被刚才萧朝庆不经意间讲出来了的某个消息所震惊,根本就顾不上考虑其他。
眼见萧朝庆还没反应过来,不由追问道:“萧大王刚才说北海有落阳的消息可当真?”
~
。。。
。。。
第297章:所谓灾变
萧朝庆所谓的北海,既不是汉代的北海,后世贝尔加湖,也不是库页岛北方的海洋,而是位于鸭子河畔黄龙府附近的一个小型天然湖泊。
经过萧朝庆的解释后丁阳总算是搞清楚了这个地方的位置所在,不过他更关心的却是萧朝庆口中的“落阳”消息。
“……此事在东京道早就是人尽皆知,本王又岂会信口胡言?”本来萧朝庆就是对这个消息非常的不安,想要问问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