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往事并不如烟-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张伯伯,我尚无资格参加您所参加的学术会议。”我心疼他, 始终没有勇气提及二门口曾经见到的坐自行车后座归家的情景。
我和母亲品着香茶,仿佛岁月全溶化在渐淡的茶水里。我甚至觉得张伯 驹的经历,就像中国纯正的茶叶。不管怎样的烘制和压缩,只要遇上了好水 ,再遇到识货的好茶客,便会舒展自如,轻轻浮起,渗出旧日的汤色来。
1982年2月27日下午,潘素托人打来电话说:张伯驹于昨天去世了。
我和母亲全吓呆了。因为此前从未听说他老人家患病生疾的事,怎么一 下子就突然撒手归去?
第二天清晨,母亲带着我赶到张宅。跨进已变为灵堂的客厅,失魂落魄 、老泪纵横的潘素扑向我的母亲,二人抱头痛哭。
母亲问:“张先生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回事?”
潘素哭道:“伯驹是好好的,只不过得了感冒。几天不见好,才把他送 进医院,他不愿意去,是边劝边哄的。我原以为送他进去就能把病治好,那 晓得我把他一送就送进了鬼门关。”说到这里,潘素不住地用拳头捶打胸口 ,痛悔万分。
“张先生住的什么医院?”母亲又问。
潘素说:“后库的北大医院。伯驹走进病房见是八个病人住在一起,就 闹着要回家,而且这几个病人的病情都比他严重。我好说歹说,才把他安顿 下来,跟着我就向院方请求,能不能换个单人或双人病房?谁知医院的人说 :‘张伯驹不够级别,不能换。’两天以后,同房的一个病人死了,伯驹的 病情也不见好,反而比进来时重了。他情绪更坏,闹得也更厉害,就是要回 家。我再跟医院的人请求换病房,人家还是那么讲,说我们伯驹不够格。过 了两天,又死了一个。这时伯驹想闹也闹不动了,他从感冒转成肺炎。”
潘素又告诉我们:“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北大医院,站在大门口叫骂: ‘你们医院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 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 把那些住高干病房的人,都扒拉一遍,看看哪个的贡献,能赶上张伯驹?’ ”
担任北京市卫生局顾问的母亲感叹道:“医院压根儿就不该这个样子。 可是在官本位的制度下,我们的医院就认部长、局长、红卡、蓝卡,不认得 张先生的真正价值。”
其实,就算把官本位取消了,如果一个民族对文化的认识尚未达到成熟 的话,像张伯驹这样的文人,其社会地位就一定会排在要人,贵人,阔人及 各色成功人士的后面,甚至在末尾。
张伯驹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悼者无数,挽联无数。我代表 母亲赴会,在人群中被推来搡去,根本无法去贵宾室慰问潘素。萨空了和千 家驹看见了我,一把将我塞进了他们俩个当中,叫我别再乱跑,安心等候开 会。在等候的时间里,三人不禁对张伯驹的逝世,深感痛惜。我心里知道: 萨、千二位在(19)57年是民盟反右的积极分子。
萨空了说:“伯驹先生是我们民盟的骄傲。说句老实话,把我们现在的 三个部长的作为加在一起,还抵不上张伯驹一个人的贡献。”
千家驹讲:“这几年,我参加的八宝山追悼会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很多 人的悼辞上都无一例外写着‘永垂不朽’。依我看,并非都能永垂不朽,真 正的不朽者,张伯驹是一个。”
不久,潘素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据说是当时的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 长宋振庭的提名。六十年代初张伯驹在长春,担任吉林省博物馆第一副馆长 ,也是他的安排。那时,他的身份是中共吉林省委书记。这一点,恰恰应验 了父亲生前说的一句话——“你们的才学,靠我们这些民主人士欣赏是没有 用的,要等到中共里面的伯乐去发现,才能发挥出来。”
张伯驹晚年患白内障,极少出门。闲坐无聊,便回忆起自七岁以来所观 之戏、所演之戏、以及菊苑佚闻。于是,“拉杂写七绝句一百七十七首,更 补注,名《红毹记梦诗注》”⒀。张伯驹还特意说明这本书“其内容不属历 史,无关政治,只为自以遣时。”⒁不想,书流入民间,即获赞誉。1978年 ,“诗注”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八十年代初,吴祖光从香港将此书带回。他请我的同事转呈给中国剧协 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庚先生,看看是否可以出版。
张庚看了,对我的同事说:“这是在用没落的情绪去看戏。这样的书, 怎么能出版呢?”
直到张伯驹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红毹记梦诗注》才由宝文堂书局出 版。
然而,也有让我感到宽慰的事。一次,我参加一个戏曲学术会议,旁边 坐的是京剧名演员袁世海。
我的学友低声问我:“你认识袁老吗?”我摇摇头。
学友不管我是否同意,便说:“我来介绍介绍吧。”
当介绍我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的研究员的时候,袁老不过点点头, 很有些冷淡。当介绍到我的父亲叫章伯钧的时候,袁世海的态度大变,变得 热情而恭敬。他握着我的手说:“令尊大人是我们非常景仰敬佩的专家、学 者。他对我们戏曲界的贡献是我们这些演员所不及的……”
顿时,我心里明白了:袁世海是把章伯钧当成了张伯驹。而这样的错认 ,是我后来常碰到的。每遇此情景,我都听到许多令人感动的话。
张伯驹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和我一起看望潘素。潘素见到我们, 特别高兴。说清晨起来,就听见喜鹊叫了。
那时,北京正在搞政策落实。潘素指着两件造型独特、工艺复杂的硬木 雕花古旧家具,说:“这是抄家退还的东西。算是落实政策了。不过,在退 赔的时候,人家还问:‘你认领它们,有什么证据吗?’我也发火了,说: ‘请你去打听打听,除了张伯驹之外,谁家还有这样的东西?’”
母亲问潘素今后有什么打算。
她说:“我想搬到其他地方去住,把这所宅院搞成伯驹的纪念馆。”母 亲非常支持她的想法。两个老人越谈越投机。
我坐在一边沉思: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张伯驹的这所私人宅院都应该 开辟为纪念馆。但在我们今天的意识形态背景下,有关方面是不会批准的。 尽管公认张伯驹是爱国的,却不会像某个受宠作家,其作品大部已被历史淘 洗,其故居却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尽管张伯驹是中国第一收藏家,但他 已不可能像现在的某些文化商人,在家中摆满藏品,搞成私人博物馆。因为 张伯驹早把天下绝品统统捐了出去。
有人说:收藏古董,好似留意和观赏月色,古往今来的月色。可如今, 收藏不再是个单纯爱好,它还是个一夜致富的行当。于是,张伯驹的价值便 更多地体现在献宝上了。我不这样看。他的一生,比捐献的文物生动得多; 他的为人,更比国宝珍贵。我和他相处,感受到的是人的气息和光泽。而这 ,才是永恒之物。张伯驹绝非如今天某些人所评价的——仅仅是个把“平复 帖”“游春图”捐了出去的有爱国心的大收藏家。博雅通脱的他,在新社会 是很有些孤独和落伍的。然而他的孤独和落伍,要透过时间才能说明其含义 。他在时代里消磨,但却由时间保存,不像某些人是在时代里称雄,却被时 间湮没。张伯驹富贵一生亦清平一生。他正以这样的特殊的经历,演示了一 个“人”的主题,一个中国文人的模样和心情。
在潘素去世后,我便再没有去过什刹海,更没有勇气去叩响后海南沿( 今)26号的小门。
后来,听我的一个朋友说:北京东城灯市口附近有一家很不错的文物小 店,是张伯驹孙辈开的。
最近,听我的一个同事说:北京西城黄城根附近有一家江浙风味的餐馆 。里面装修得像书斋,摆设似徐文长故居。去就餐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介绍 说,老板是张伯驹的孙辈。
这两条信息,我无法判断真假,却令我想起潘素对我说的私房话:“我 的孩子都很聪明,可惜了,没能读太多的书。女儿的琴弹得好,也没能坚持 下去。人哪,要有一技之长,才可安身立命;无论世事怎么变,心里也是踏 实的。”
她的话,令我长久地记忆。我想:张伯驹夫妇把数亿元的私人财富给了 国家,却把一个文人的清贫留给了后代。应该说,后辈们在精神上继承了张 伯驹夫妇的遗产,他们不依附于权势,凭一己之力去营造自己的生活。
2002年4—6月于守愚斋 注释:
注释①
张伯驹(1898—1982)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 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幼年入私塾,后就读天津新 学书院。1916年入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学习,毕业后曾在曹锟、吴佩孚 、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皆名誉职)。因不满军阀混战,1927年起投身 金融界。历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稽核,南京盐业银行经理、常务董事。秦陇 实业银行经理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去西安,后致力于写诗填 词。抗战胜利后,曾任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 、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等 职。1947年6月在北平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参 加北大学生会助学运动、反迫害反饥饿运动、抗议枪杀东北学生等爱国民主 运动。北平解放后曾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书法 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北京棋艺研究社理事 兼总干事、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文物局文 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公私合营银行联合会董事、第1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中 国民主同盟总部财务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联络委员会委员。1956 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62年起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和诬陷。1972年周恩来得悉后,指示聘任他为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晚年还担任过北京中山书画社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 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京华艺术学会名誉会长、北京戏曲 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昆曲研习社顾问、民盟中央文教委员等职。1982年2月 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1980年平反。一生醉 心于古代文物,1956年与夫人潘素将其收藏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 子虔《游春图》,唐李白《上阳台帖》,杜牧《赠张好好诗》卷,宋范仲淹 《道服赞》卷,蔡襄自书诗册,黄庭坚《诸上座帖》,元赵孟顽《千字文》 等珍贵书画捐献国家。在任吉林省博物馆第一副馆长期间,积极征购古代文 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妥善保存。著有《丛碧词》 ,《春游词》,《秋碧词》,《零中词》,《无名词》,《断续词》,《诗 钟分咏》,《丛碧词话》,《丛碧书画录》,《乱弹音韵辑要》,《宋词韵 与京剧韵》,《红毹记梦诗注》,《洪宪记事诗注》,《续洪宪记事诗补注 》,《张伯驹潘素书画集》,《张伯驹词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