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别说你懂职场礼仪-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解让你失利的职场“显规则”:别说你懂职场礼仪 作者:陈乾文
序 都工作了,就不要再做个无礼的人了
一说起礼仪,很多人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礼仪队、仪仗队或礼仪小姐,觉得那好像是一些特殊行业、特定岗位才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些人觉得那是大型企业,比如外企、国企,才需要用到的,自己所在的单位比较小,一般没那么多“讲究”。
事实真是如此吗?
上周,我陪一个从苏州过来的朋友去拜访北京的几家文化单位。到了一家单位所在的街道,对方派人出来迎接我们,然后带我们上楼。这本来没什么问题,但带路的时候我发现对方虽然很热情,但好像不大懂礼仪:我们是第一次来这儿,你作为东道主,应该走在前面给我们带路才对,怎么能让我们走在前面呢?你让我们走前面,我们又怎么知道在哪拐弯,在哪坐电梯?
结果到了电梯那儿,接我们的这人还是很客气,非要让我们先进电梯。双方互相客气了一下,然后我这位朋友先进去了,结果人刚进一半,电梯门就合上了,直接撞到了他头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意外?说到底,还是不懂礼仪惹的祸。
像他们单位所在大楼的电梯没有专门的电梯工,负责接待的人就应该先走进去,摁住开关,再请客人进去。出来时则相反,你要摁住电梯开关,等客人都安全地走出来了,你再出来。
你看,这就是礼仪,并不是做礼仪小姐或在大单位上班才会用到。对人客气,并非什么事情都是对方优先,凡事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排除障碍、提供便利,否则就会闹笑话。
在职场中,好多人因为不懂礼仪,收到别人的名片后随便放,却没留意到对方的脸已经悄悄拉长了;也因为不懂礼仪,他们给领导敬酒时把酒杯举得比对方还高;哪怕是和同事们打交道,他们也可能因为不懂礼仪而无形中得罪了人,比如代人接听电话,无意中知道他正准备跳槽……
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个没有恶意但也很无礼的人!
有次和几位企业高管聊到这个话题时,有个部门总监深有感慨地说:“现在的职员真是很不懂礼貌,看到领导时从不打招呼,笑一笑就走过去了。”旁边马上有人“纠正”她说:“哪里有笑?很多人是笑都不笑就过去了!”
那些一心一意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职员,听到领导对他们如此评价,不知会做何感想?
可以说,我们正身在一个很“无礼”的时代。有很多人从小到大就没人教过他礼仪,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觉得自家孩子是宝贝,看到他有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了也不加以纠正,或者干脆认为礼仪教育不重要,跟孩子的情感问题一样,“长大以后他自然就懂了”。他自身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和同学、老师没什么利害关系,没吃过亏,也没意识到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关于礼仪,孔子说过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思是说,我按照传统的礼仪规范来侍奉君主,但是现在礼崩乐坏了,大家都不做这一套了,只有我还守着礼仪,结果大家都以为我在拍马屁。其实,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情况跟这差不多。我们的好多礼仪都没了,你要是稍微懂点礼仪并照着去做,大家就会觉得你这人是个怪胎。
比如说听讲座,到了提问环节,几乎所有的大学生拿到话筒后都不会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为什么要自我介绍呢?因为你是在跟嘉宾交流,你认识他,而他不认识你,你一提问就像是在暗处放冷箭。另外,他不了解你的基本情况,没法判断你为何会有这种想法,你学东西学到了什么程度,当然也就谈不上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了。但是不自我介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结果大家积非成是,都以为这才是正常的。倒是那些懂得自我介绍的人,往往被人看成“爱出风头”,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直到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这些不懂礼仪的人才会因为频频碰壁而有所觉醒。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拼了命地学。学什么呢?学的是厚黑学、潜规则这些东西,开始拼命地巴结上级,拍领导马屁,还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礼仪、所谓的成熟了。其实,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不是礼仪,还很幼稚。
还有些人不知反省,把诸多不顺简单归结为单位提供的平台不好,或者“命中犯小人”,老有人跟自己做对。这些人通常还有“领导恐惧症”,看到领导时喜欢绕着走,要下楼时看到领导也在等电梯,就会退回办公室,待上一会儿再走,以免碰到领导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我要提醒你:这样早晚会吃大亏的!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礼仪是我们工作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个东西,个别单位还会有一些自己的规矩。了解并掌握这些规矩,能够让你迅速成长为一名真正成熟的职场人士,生活中少闹笑话,工作中不再犯“菜”。过去,你或许会因为不懂礼仪而好心办坏事,或者工作勤勤恳恳,但就是不招领导待见,那么今天补上这一课,你将改变这一切,甚至成为领导眼中的“金牌员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相信自己!
网络上有句戏言:“来而不往,非礼啊!”所以看完我讲述的职场故事之后,别忘了来信告诉我改进建议与读书心得,方便的话也跟我说说你的职场故事。我的邮箱是:chenqianwen2012@。
祝你成功!
陈乾文
2010年8月18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礼仪是成年与成熟的分水岭(1)
在古代,“礼”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我们这个饱受儒家文化濡养的国度,君子历来是崇拜与追求的对象。儒家就认为,君子必须掌握六种基本才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排在第一位,跟智力、体魄等因素同等重要。《论语》里记载,有人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君子呢?孔子回答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想要成为君子,先得学《诗经》,让自己有文化起来;想要变得成熟,那就得学习礼了。
孔子自己就是这么教孩子的。有一天,他的儿子孔鲤走过院子,站在一旁的孔子叫住了他,问:最近学《礼》了吗?孔鲤说,没有。孔子就说:“不学《礼》,无以立。”你不学习礼的话,搞不好连人都不会做了——在孔子看来,《礼记》就是最好的礼仪教材。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比如“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总之,在老祖宗看来,礼仪跟一个人的才华、品德一样重要。
一个人如果不懂礼,就会出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恭而无礼则劳”,你对人恭敬,但是因为不懂礼仪,别人感受不到,白恭敬了。“慎而无礼则葸”,做事谨慎,但因为不懂礼仪,就会让人觉得你不是谨慎,而是畏畏缩缩。“勇而无礼则乱”,勇敢而不懂礼仪,就会闯祸。“直而无礼则绞”,性格直率但不懂得礼,就会变得刻薄。所以说,一个人不是光在心里变得有礼貌就够了的,还要学习礼仪。
礼仪不是繁文缛节,不是阿谀奉承。礼仪不只是对人有礼貌,当然,也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高深。礼仪是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的一些交往技巧。礼貌是叫你要对人好,礼仪则是教你如何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好。只有借助一定的规范和技巧,你的礼貌才能得体地表现出来,为他人所接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会问: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小职员,又没那么多应酬,用得着吗?我们单位的人都挺随和的,好像没那么多讲究,平时注意点就行了,应该不用刻意去学了吧?更有甚者干脆怀疑礼仪学习的重要性:做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你再有礼貌又有什么用?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讲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小事。
在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我要做个社会实践,计划从闽北出发,沿闽江而下,再一路向南,到福建省七个地级市做有关程朱理学(也叫“闽学”、“朱子学”)的综合调查。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开具了数量足够多的学校证明,筹措经费,事先跟沿途的各文化机关、高等院校打好招呼……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但是一路走下来,我发现并不顺利。
途经南平建阳市的时候,我去找在那边做生意的叔叔,在他那儿住了几天。朱熹生在三明,长在武夷山,却长期寓居建阳,死后葬在建阳市黄坑大林谷,至今留有考亭书院、朱熹墓等重要遗迹。此外,蔡元定、蔡沈、熊禾、游九言等理学名家也是建阳人。至今,建阳市最重要的公路还叫朱熹大道。所以考察福建理学,建阳是极重要的一站。
这一天,我又要出门,叔叔忽然叫住了我:“你带烟了吗?”
我很是奇怪:我又不抽烟,带烟干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礼仪是成年与成熟的分水岭(2)
叔叔说:“这就是你不对了。你不抽烟,不等于别人不抽烟啊!你可以禁自己,但绝对不能禁别人。出门在外,这点礼貌还是要有的!你一个大学生,做这些调查对别人又没什么好处,别人为什么要配合你?”
最后,叔叔塞给我两包烟,让我见着人之后,先给别人递烟。他还特别交待了一句,不要见着女的就不递,因为有些女的也抽烟。
说实在的,我一下子还不大习惯,平时我可是个“好孩子”啊,不抽烟不喝酒的,一下子给别人递烟,还真的不大习惯。还记得当时我笨拙地抽出第一根烟的时候,对方就笑了:“你平时不怎么抽烟吧?”
尽管有些不习惯,但我发现后面的事情果然好办多了。之前,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主动自我介绍,说我叫什么名字,来自哪个大学,到这儿来干什么的,可对方还不见得会搭理我。许多人往往是盘问来盘问去的,最后甩下一句“这事不归我们管”,把你噎个半死!
后来,我无论走到哪儿,都先给别人敬烟,不管对方抽不抽——你不敬烟,又怎么知道对方不抽烟呢?一般来说,你到一个陌生的单位找人办事,彼此不熟悉,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僵局,拉近彼此的距离。
怎么拉近?说好话?太假了。送东西的话,成本又太高了。恰恰是这几毛钱一根的香烟,能够迅速地打破僵局。因为他不管抽还是不抽,都能一下子感觉到你在尊重他,把他放在了眼里。那他原有的戒备心理,或者说潜在的敌意,都会消失大半。
就这样,我的社会实践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一根烟,许多原本可能磨叽半天的人开始为我大开绿灯。我算了一下账,发现前后只花了几包烟的钱,却在无形中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闽中调查宋朝刻本一事。那天,博物馆本来是不上班的,但是由于我事先跟当地的文体局打好了招呼,几根烟的工夫下来,我已经跟他们的领导相处得很融洽。得知博物馆当天不上班之后,他马上给博物馆的馆长打了个电话,让人过去开门让我参观。结果,博物馆方面听说我是文体局那边介绍过来的,表现得特别热情,主动讲解了起来。最后,他还从珍藏室里拿出了一些特殊藏品让我欣赏、拍照。要知道,这些东西在平时可都是看不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