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青铜时代的蕨类战争-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的诸侯、卿、大夫什么的,管控力度是相对弱的。而皇权专制下,州长、郡守、县令什么的,是没有这样大的独立权限,他们被皇帝管控得很紧。州长、郡守、县令,对于州、郡、县,是绝对不能视作私家所有物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管它叫皇权专制社会的原因了。
这种社会架构的区别,也给人性带来了不同。在分封制下,被分封的因为有自由度,所以养成了春秋战国人那种自由、张扬的个性精神。而皇权专制社会之下,层层官僚们因为自由度小,所以奴才秉性就大一些。人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分封制时代(商周含春秋战国)的人们重名,皇权时代(秦汉明清)人们重利。
这大约是因为,他缺什么就会重什么嘛。卿大夫们自己有封邑,也就不重利了。州、郡、县的官僚们,因为并不能把州、郡、县当作自己的私人封邑,所以穷啊,能不重利吗?
所以分封制下的卿大夫,重名不重利,而皇权时代的官僚们,却是重利的很。
所以,在分封制时代,特别是春秋战国,也就演出了那许多重名的慷慨激扬的人物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实质都是这些卿大夫们,他们最慷慨激昂。当然,受他们气质影响,民众们也古朴质烈。
惟其如此,鄙人也才把分封制时代,也就是整个的商周含春秋战国,称为青铜时代,用青铜的光泽,象征那个时期人们的远古个性精神。
虽然造就了人性上的张扬和魅力,这是它的可贵之处,但大周朝的分封制,相当于后来的皇权专制社会,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分封出去的诸侯常常混战,甚至向上侵权于天子,造成社会动荡,乃至割据。这和西方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也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周天子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大诸侯,它的直接实控的地盘并不大,主要是陕西关中以及河南洛阳两大地区——凭着这两块土地上的产出自奉自养。一旦这两个地方丢掉一个,比如犬戎攻破了镐京,周平王被迫放弃陕西关中,东迁。周这个大诸侯就只剩下洛阳一块土地了,立刻变成小诸侯了,经济也弱了。这就是大周朝东迁,进入东周阶段以后,就开始虚弱下去了的原因。
而这时,天下的诸侯们却有强大起来的,比如齐、晋。齐、晋、秦等春秋五霸,就开始凌驾于周天子之上。最终秦诸侯竟兼并了周这个大诸侯。
我们不禁要问,周天子最初干吗要把土地分封给别人?自己直接派官吏去管着,岂不更威风!
非不愿也,实不能也。
前面已经说过了,这跟当时通讯、交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有关,而且周的军事实力和统治力量,也不足以覆盖整个中国。总之,只能实行分封制,当时还没有力量建立一个彻底由中央对地方进行高度集权统治的、派干部到郡县去的、统一的郡县制帝国,如后代的秦汉唐宋那样。
在分封制下,“周”所直控的地盘,其实非常有限,说白了,“周”不过是众多诸侯中的一个大诸侯。但是由于周这个“大诸侯”,相对于其它各家诸侯,面积毕竟更大一点,德行也最高一点,所以天下诸侯们都愿意奉它作“共主”。但是,“共主”能责诸侯们所服从和执行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共主”不能从各家诸侯处收税,也不能派遣大量干部给诸侯,也不负责给各家诸侯提供财政拨款。总之,它决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它更像是霸主与小弟的关系。
所以,“周朝”,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王朝。叫它“周时代”也许更适合。“大周天子”还不能和后代王朝的皇帝、天子相提并论。“大周天子”的威风,也就比后代的汉唐皇帝,大打了折扣。
直到秦以后,中国才有了真正的王朝,即秦汉唐宋明清。秦汉唐宋明清的皇帝,把他的触角,由一层层官吏们牵引着,伸展并控制到了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管它们叫皇权专制社会。皇权专制社会下的皇帝的权力,比分封制下大周朝的“天子”,要真实和结实多了。他们以郡县制取代了层层分封,这是生产力技术水平提高的结果,也是帝国或王朝开始形成的标志,。
我们最后做个比喻,用以了解一些分封制社会和皇权专制社会——中国前后的两种社会形态的区别。
譬如草原上有一千群狮子,象征着中国的一千个诸侯。其中有一群狮子实力最强,狮数最多,这群狮子被标志为“周”,这群狮子中的狮子王,叫做“周天子”。而其他999群狮子,也各自有王。但是由于主动和被动的原因,这999群狮子的王,都不同程度地听从最大狮群之王“周天子”的号召。这就是当时的分封制社会。
如果“周天子”的这群狮子,蚕食鲸吞,把其它999群狮子全都一群群击败了,收编在自己这一大群之内,使得草原上就剩这唯一的一个庞大狮群了,那么,这就是后来秦汉唐明清这样的统一帝国了。“周天子”也就该改称“皇帝”了。这就是皇权专制社会了。
我们觉得,用分封制社会、皇权专制社会,来划分中国的历史,比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要来得准确而且有意义的多。
最后罗嗦一下,在税收体系上,分封制和皇权专制社会,也有显著的不同。在分封制的体系下,被分封的诸侯、卿、大夫,只是象征性地向上一层纳贡,表示自己名义上臣服上一层就可以了。而上一层的天子、诸侯或者卿,其实是有自己的自留的土地城邑,用这些城邑自养,不需要从下层领主那里紧紧地抽税。况且下层领主独立度很大,也不会买他的帐的。但是,皇权专制下的州、郡、县,则是像抽水机一样,要不停地、实实在在地向上边纳税粮财货。帝国因为也是一个统一财政的大一统的有机帝国。 

附录 附录五 说“礼乐”

土地都“分封”出去了以后,周天子发现,它实际直接控制的地区,不过是陕西关中(以镐京为中心)以及河南洛阳(以洛邑为中心)两块有限的面积。
在镐京、洛邑,各自布置着八个师和六个师合计四万多人的常备军,这也是周王朝所有的国家常备军,再多了就养不起了。
依靠这样区区几万军队,对付分散盘踞在周控地区以外的上千个诸侯,当然显得力不从心。于是周公费尽心思,创出了一种保家卫国的绝技,那就是“周礼”!周礼规定了人们起坐卧行、吃饭上朝、哭丧穿衣以及男女尊卑的秩序,根本目的在于给周天子撑腰,让诸侯们服气他。
周公把自己制定的“周礼”,下发给全体臣民去练习。
按照《周礼》要求,不同等级的人,见到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的场合,要有十数种不同的磕头方式。不光磕头有分教,连走路说话都有章法:你在尊贵者或长辈面前经过时要“趋”(急走、小跑)而不能平稳地迈着方步过去。在登上堂的时候,从东边上先迈右脚,从西阶上先迈左脚,每登一级都要稍停一下,让两足都在同一阶之后再登。登堂以后(堂就是大客厅),由于堂空间比较狭小,所以不必趋,而要“接武”,武”指足迹,“接武”就是后一步要踩在前一步的足迹之半的地方。如果手里拿着贵重的礼玉,那无论是在堂上或在堂下庭院,都不必趋,因为怕跌坏了宝玉。
好,整套动作连贯地作下来,我们请未来的大圣人孔子给我们示范:孔子进入国君院子大门时,作出害怕而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似的,到处躲躲闪闪。孔子不站在门的中央,他走过门的时候,不踩门槛——尽量显得自己渺小,在尊长(国君)面前不是人。。孔子提起衣襟往堂上走的时候,更是恭敬谨慎,好像憋住气不敢放一样。走近鲁君几案的时候,面色矜持庄重,脚步加快,言语拘谨,故意好像底气不足一样。这种拘谨的状态直至拜见完毕(中间最难的是如何就座、如何磕头我们待会再说)。孔子走出宫室降下台阶,面色才开始放松。下完了台阶,孔子再快快地向前急走几步,犹如鸟儿展翅一般。但是,这也好不了多久,等到回到自己车上,孔子便又摆出恭敬而内心不安的样子了。这简直就是演电影或者跳芭蕾舞那么复杂。
试想,一个精通了这些繁文缛节的人,整天规规矩矩、必恭必敬的人,还会想着跟人整天打架和造反吗?礼仪这种东西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它可以通过约束人的行为模式而改变心性,最终维护大周朝所追求的等级秩序。如果上千诸侯都习惯了周礼,就不敢对天子造次了。
《周礼》中无处不在体现天子、诸侯、大夫、臣民这些等级秩序。譬如坐席子——大周朝不是直接坐地上,屁股下面有席子——按照规定:天子坐的席子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之席两重。席的花纹也有差别,显示了等级差异,不可铺错了,即便是在家独处。孔子有个大贤学生,死前发现自己躺的席子花纹超过了自己的身价级别,嚷嚷着爬起来要换,换成低级的。结果没等抻完席子就把他折腾死了。席子在屋内的摆设位置也有尊卑的差别,离门的远近,是东是西,都蕴涵着等级秩序。臣子不能和君主同坐一席,当然,男人和女人也得分开(当然这都是对贵族士大夫们来的,老百姓可以免了)。入席时候应该从席的后面上去,谁从前边迈上去谁是混蛋。坐下以后,必须跪姿,屁股压在后脚跟上,膝盖离席子前沿保留一尺间隙,以表示谦恭。若是在读书和进食的时候,则又不要保留间隙,应尽量往席子前沿坐,以免看不清书或将食物落在席上,那就不乖了。
入席就坐的时候不能“横肱”(叉开胳膊肘),以免妨碍同席的并坐之人。
跪坐的时候,当然也不能穿着鞋。只有资格最高的人才可以把鞋脱在屋里,其他人必须脱在屋子外(就是堂下)。所以,如果看见户外有两双鞋,则知堂上必有三人正在交谈。你在那儿脱鞋的时候,注意不要践踏别人的鞋。
脱鞋跪坐好了之后,下面开始吃饭,也是满有讲究的。天子吃饭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则用三鼎(这种周鼎也不是很贵,现在值十几万块钱一个,你可以去买)。鼎是放在地上的,里边盛放不同的肉,吃时实行分餐制,还要搭配了调料,放入进餐者的在几案上的餐具里去。天子的案上,摆着的餐具至少有二十六个(吃不过来啦!),其它级别递减。米饭则放在青铜簋里,天子用八簋、诸侯用六簋、卿大夫用四簋、士二簋,也是落在地上的。
上述差异表明,“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至于屋子里、院子里不同级别的人点几根蜡烛,走上台阶的时候,什么级别的人从东,什么人从西,谁给谁铺席子,谁给谁撤席子,都有详细要求,堪称繁文缛节。总之,礼仪对于天子、诸侯、人臣、士人至关重要。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也在于此。通过演习运用这些礼仪,使得下级对上级的服从被固化在日常行动之中,以至于从骨子里都习惯了尊重君长,从而忘记造反了。
也是啊,以当时幅员辽阔的中国,成百上千的诸侯,大周朝的三四万常备军哪里看管得过来。礼仪可以起到千军万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啊。  
不过,即便在刻板的周礼大获流行的时代,周政府还是依照古代遗俗,保留了欢乐谷的娱乐项目。从考古发现看,半数以上的商朝人不见“死则同穴”的夫妻合葬现象,推测可知当时社会上大量的男人终身打着光棍,不组建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