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煮妇难为-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家这个族长与旁的地方不一样,在一些比较大的村子里村长就是族长。

可是他们这个村子也不都是一个家族出来的,所以说也不都是一个族人。

张家沟住着四五个不同的家族,他们这一支也是村里的旁支了。

祖上是庶子,分下来虽然还没出五服倒也算是一个宗的。加上族里的人因为荒年死的死散的散,剩下的倒也亲厚。

古代人都讲究个出身,哪个地方的哪个姓氏。张家沟必然是姓张才算师出有名,故而再不济也要在一个宗谱上才像话。

所以大郎才有些忌讳宗族里的族长以及一些重要的人物,毕竟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好在族长等人也不是那等势利眼,没有因为他发达了就巴结让出族长位置。

珏儿两兄弟带着东西来看族长,族长自然是面上有光。

在族里面他们家算是生活比较好的了,但是跟二郎一家比不了。所以见到这两个绫罗绸缎的少年,不免有些忐忑。

“这么说,你们想出资给族里修缮祠堂?”族长有些诧异,早些年他们的父亲二郎也是提过这件事儿的。后来因为张老太的阻止而不了了之了。

现如今才提出来,张老太该不会再来反对吧。

“这是我父亲生前的遗愿,我们做儿子的也是尽孝而已。族长放心,我们暂时会住在荣成不会走。”珏儿知道当年的一些事情。故而打起了包票。

“这个。我想还是跟族里的人商量一下比较好。”族长依然不确定。担心他们又不守信用。

“说起来,先生也曾问过这件事儿。他一直都很关注,还说等到祠堂修好了他回来看看。”珏儿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让族长愣了一下。

随后族长大喜道:“大人也知道这件事儿?”

珏儿点头:“过来的时候,先生曾经嘱咐过我。说这件事儿尽管跟族长说,他是知道您一心为族里办事,且这又是一件大好事,一定会尽快促成的。”

族长大喜过望:“那是。那是。”

说完又吩咐人出去喊族里的兄弟,好准备商议祠堂的问题。

不大一会族里有头有脸的男人们都过了来,问询赶来的还有一些没事儿干的妇女们。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说了很多的意见。

见到时候差不多,珏儿又笑着说道:“今天我跟二弟转了一圈,发现村里的学堂实在是破旧了一些。”

族长转头过去看一旁记录的秀才,秀才红着脸道:“是啊,是有些破旧。”

珏儿装作为难道:“只是村里的孩子还不到年龄去书院,这启蒙对一个人还是非常重要的。”

玮儿见状说道:“既然修了祠堂,咱们也不怕麻烦。一块盖一个学堂不就完了么。”

珏儿点头笑道:“说的也是呢,老人跟孩子都是一个家族繁衍的重要机构。族长还请劳烦您找一块地方。咱们重新盖一个学堂好了。也算是替我父亲进了力了。”

族长眉开眼笑,连着点头:“好,好,好。你们两个娃娃实在是厉害,着实孝顺。”

不大一会儿,那边大概的经费就出来了。

珏儿看了看点了点头道:“可以,我这边会跟账房说一声的。额,这个需要翻盖祠堂需要八十两银子?”

族长以为有些为难,立即解释道:“这不过是重新修葺而已,有漏雨的地方补一补就可以了。”

珏儿又问:“我记得当年我们家盖房子的时候,也不过是十几两银子呢。怎么翻盖需要这么多钱?”

族长叹口气:“到底是少爷,你们不懂的。这修修补补最费钱,而且这里面加了盖学堂的钱了。”

珏儿点头道:“既然做,就要做得最好。这样吧,祠堂也不要修了,重新盖一个不就好了么。这一次咱们要盖一个最好的,让其他家族好好地瞧一瞧。”

族长闻言激动地站起来,哆哆嗦嗦的说道:“可是,这,这需要不少钱呢。”

珏儿笑道:“这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咱们都是一个祖宗出来的,我父亲发达了自然要回报给族里的亲戚们的。”

说完递给族长一张银票:“这是五十两银票,我现在只有这么多。你们先用着,咱们立个字据。等到银子用完了,你们将账册送给我们家的管家。由账房看了,然后再拨银子。”

玮儿也点头道:“城里也有能工巧匠,这个我没给你们找。一定会让孩子们用上宽敞明亮的学堂,也会让祖宗们脸上有光的。”

立了字据,说明了事项。族长等人放了心,不过是百十来两银子而已。

就像欢欢说的,她一套昂贵的头面也得千八百两。这么一点子银子,能让大郎灰头土脸,何乐而不为。

这也是董小漫这一次回来,教给孩子们的战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是他们的作为。毕竟他们不可能咬狗一口,但是可以让狗馋死。

这个一记无形的耳光,扇的大郎措手不及。也让他万分无语,怎么就赶得这么巧呢。

不过他依然没有放弃,主动找到了族长提出:自己可以给族里拿钱盖祠堂,盖学堂。

族长一听乐了,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还是祖宗显灵了?都争着抢着要给族里花钱了?

想也知道这是张家长房二房打起来了,自己又不吃亏谁输谁赢都一样。

“那也行啊,只是珏儿那个孩子实在。已经给了我们五十两银子了,咱们也不能违约啊。”族长看了一眼已经推倒的祠堂。再一想想自己家里那些个牌位。心里发凉。无力的说道。

“那好说啊。我给他五十两就是了。这个事儿我来做,不就完了么。”大郎信誓旦旦,拍着胸脯的保证。

族长笑道:“这样可以啊,你们谁出钱都是一样的。只是咱们字据上写的是,需要白银一百八十两银子。如果违约的,就是十倍返还的。所以你不仅要掏一百八十两银子给我,还需要给那孩子一千八百两银子呢。”

大郎瞪着眼睛不可置信:“你是这是信口开河,骗我呢吧?”

族长急了:“这是白纸黑字。全族的老少爷们都看着呢。”

大郎喘着粗气,胸膛上下浮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脖根子红的什么似的,头都憋大了三分。

族长见状心里有些不屑,又道:“你若是想替族里效力,不是非要盖祠堂才行。”

大郎咆哮道:“我就是要这两个小子要干的事儿。他们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族长白了一眼,不客气的伸手:“那你先把一百八十两盖祠堂跟学堂的银子给我。你们一家子的事儿,我不管。若是你有办法,可以不让珏儿管我要钱么。”

大郎心道:我若是能劝动。那就是有鬼了。

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么狡猾,居然要盖什么祠堂。真是烧包臭显摆。

董小漫这边接到十三的消息,又听到了欢欢的解决办法。

满意的点头:“这倒是一个权宜之计,可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既然孩子们想到了法子应对,自己还是不要掺合的好。

不搀和不代表着,自己不参与。

笑着对十三道:“回去告诉她,我会绊住他的腿的。直到他们可以想一个其他的,更有趣的法子。”

正当大郎在家里跟着李氏、高氏想着应对办法。因为这一千多两银子而发愁,吵架、抱怨的时候。

外面有丫头慌乱的闯进来大叫:“不好了,不好了。”

大郎最忌讳什么不好了,糟糕了,死了,完了之类的词汇。

张口便骂:“你死了爹妈了,你这么晦气。”

那丫头委屈的说道:“外面有官兵进来了,说是要抓老爷呢。”

李氏立即害怕的问道:“是不是楚离干的好事儿?”

大郎摇头:“不会,一方父母一方权。他管不着我的。。。”

正说着,那些官兵已经进来了。视而不见大郎的笑脸跟谄媚,不由分说的就将大郎给抓了起来。

到了大堂,他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告发自己偷了税。

“冤枉啊,大人。小的没有啊,一定是别人陷害小的。”大郎就差没说,一定是董小漫那个贱人干的了。

公堂之上的邱大人,是今年新上来的官员。对于地方百姓还有些不熟悉,只是多少听说过有这么一户人家,也不算如雷贯耳。

说来说去,最后变成了乌龙。大郎让人回去将账房先生找来,说了家里多少买卖是赔本生意,自己也交了该教的税。

后来有推脱说花好月圆之流,那只是自己已经过世的弟弟的产业。现如今都是在两个侄儿的手中,还有已经改嫁了的前任弟媳妇儿手中。

那么的案子跟自己实在是无关。

最后闹得邱大人头疼,无奈的告诉他:有人告发的是,他们家私藏奴婢以及长工。不是什么其他的生意上的事儿。

原来这里的官府,对于每个人家的女婢等是有严格制度的。

家生子不算人,但是奴婢却是要报上人头数的。

大郎隐瞒人头数,这件事儿被人告发了去。还说他们家的闺女就是在这人家干活,最后丢了的。想要他们家叫出来,是死是活给个话。

结果大郎以为生意上出了问题,竟然将责任撇了干净!(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七章 珏儿亲事定

董小漫听见这个消息,抱着肚子笑个不停:“你是说,他自己说那些个铺子跟他没有关系。就是有关系,也是给侄子们看着的。哈哈哈哈”

他这本想推卸责任的,没想到反倒了失了先机。

“现在的情形对他们非常不利。”珏儿脸上透露着兴奋,显然是非常高兴大郎倒霉。

“村长那边是不愿意搭理他,毕竟他舍不得拿出这么多钱来盖祠堂。”珏儿抿嘴笑,转过头看着玮儿。

玮儿闷笑:“现在他自己还来不及擦屁股呢,可下消停了。咱们就趁热打铁,将他们撵出去算了。”

董小漫闻言冷笑:“咱们家的生意要不要做了?必须在不影响咱们的剩余的情况下,收拾他们才行。”

欢欢慵懒的伸着胳膊,有些疲倦的抻着懒腰:“那就是暗地里收拾他们呗,娘你就不要遮遮掩掩的,给我们几个痛快话吧。”

玮儿点头:“是啊,娘,我这着急的呢。”

董小漫漫不经心道:“我忍了这么多年,也不差一时半刻。我且告诉你们,分工合作各有各的妙处。”

“你年纪最小,你祖母心里也惦记着你。你尽管去闹的他们家里鸡飞狗跳。”董小漫用下巴指了指玮儿,后者明显不信。

“大伯能同意?祖母手里又没有多少钱!”这倒霉熊孩子,还算不傻。

“你大伯如今要名声,你只需要在他们家人堆里闹腾就行。听说你们的姑姑最近也要回去了,嚣张跋扈的女人不知道要搞什么鬼点子。你去凑凑热闹,只要不动大钱,大郎是不会管你的。”

董小漫分给了小儿子最适合他的工作,混世魔王最在行的就是作死!

“你呢,自然是接手咱们家的生意。我说过,这才是我们家的根基。纵然赚钱不算多,但也是我们的一条后路。咱们家西北、辽东、南洋以及老家都有一些产业。为的就是将来一旦发生动荡,咱们不会饿死。”

董小漫在二郎从军的时候。就想明白了。家里若是多了几个鸡蛋,还是分开装的比较好。

现在的世道非常的乱,他们地处西北也能感觉到一丝不妙。

况且三郎那边也隐晦的提过,现如今的朝政*至极。以她上辈子学过的那些个历史书来看,盛久必衰谁能保证下个月就不会发生暴乱呢。

若是兵荒马乱的战争,自己跟家人们也好有个出路。

这才是董小漫为何如此在意这个老家,除了为了要报仇,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