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瑶台待凤归-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府的消息刻意打听都打听不到,更不要说不怎么上心了。

问完之后,杨怀瑾总算是对京城的事情有了些许了解。不管害的人是谁,她这次回去,定然是要查个一清二楚的。至于娘亲,自己这会儿没办法和她联系,一切,都只能等回京。

回过神,崔滟已经说起别的事情了:“表妹,你到京城之后,是要住在杨大人家吗?不如这样啊,一个月三十天,你在杨家住十天,然后在我家住十天,再去赵家住十天,好不好?”

杨怀瑾摇摇头:“怕是不行,得看三老夫人答不答应,我倒是想自己买个宅子住,日后我及笄了,就能搬出来了,到时候你们想玩耍,就可以去找我,没有长辈,咱们能玩的更开心些。”

不管孩子多大,成没成家,出去玩耍的时候,都是想要避着长辈们的。赵文雅一听这个,也有些小兴奋:“这个主意好,到时候咱们喝酒赏花,定是不会有人阻拦的。”

崔滟撇撇嘴:“算了吧,表妹只要是住进了杨家,怕是嫁人之前,都不可能自己买宅子出来住了。”

赵文雅顿时丧气,杨怀瑾正打算安慰她两句,就听外面传来秋霜的声音:“给姑太太请安,给舅太太请安,三位姑娘正在里面做针线呢。奴婢进去通报一声。”

因着姑太太和舅太太是长辈,秋霜也不敢让这两位等,行了礼就匆匆忙忙的进门回禀。杨怀瑾姐妹三个忙站起身,看见两位长辈在门口出现,一起行礼问安。

“在做针线呢?”舅太太笑着拿了杨怀瑾的针线,看了一下笑道:“你这绣活儿,和你娘当年做的,可真是一模一样,你们娘儿俩,都是绣一半喜欢回两针。”

杨怀瑾看了一下,脸色微红,实际上,她当郡主那会儿,针线活儿也就能缝个衣服,绣花什么的,完全不行。刚才她是心急打听公主府的事情,手下绣了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看来,倒是小怀瑾这个身体的本能还在了。

难怪这段时间,她吃着这平州城的饭菜,也觉得还能入口了。

“怀瑾,这过继的事情,我和你舅母,还有你大表哥他们商量了一下,已经确定了三个人选。”姑太太落座之后端着茶杯抿了一口:“长房的一个,二房的两个,长房那个是五岁,是你二伯父的庶子,人长的很是可爱,也很是机灵。二房的,一个六岁,是你四伯父的庶子,他姨娘已经过世了,虽然不太机灵,但很是老实。剩下那个,今年三岁,是你八伯父的嫡幼子,品性暂时看不出来,不过,倒是聪明的很。”

杨怀瑾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前两个选的都是庶子,最后一个是嫡子。

“长房的嫡子没有更好的吗?”想了一会儿,杨怀瑾问道,她现在是孤女,以后仰仗宗族的地方很多,和二房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再者二房若想更进一步,少不了舅舅和姑父的帮助,所以倒也不用太巴结二房。

若是选了长房的人,那以后就是进京了,长房也不会将她抛到一边的。

“有,除了族里一开始说的那个杨俊达,他还有个堂弟,今年十二了,只是,这样的小孩子,怕是怀瑾你压不住。”舅太太笑着摸了摸她脑袋,这嗣子,要么是选年纪特别小的,将来怀瑾亲自养大他,要么是选年纪大些的,已经懂事明辨是非的。这种十一二,只比怀瑾大一两岁,或者只比怀瑾小一两岁的,最是难办。

一来这种孩子正是那种天老大我老二的年纪,除了父母先生,很少有人能压住他们。对于几乎和他们同龄的怀瑾,更是不太可能放在心上。

二来这些孩子正是树立对人生的各种观点的时候,万一被人挑拨了,长歪了,将来别说是怀瑾的靠山了,怕是要拖累怀瑾的。

杨怀瑾靠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原先她还想过,养个年纪小些的,自己带在身边好培养感情。可是听了京城里的消息,她这会儿,半点儿养孩子的耐心都没有了。她还要回去孝敬自己的娘呢,带一个孩子在身边像什么话?

“姑母,舅母,我有个主意。”抿抿唇,杨怀瑾看着她们两个,很认真的说道:“我想选五堂兄,等回了京城,让五堂兄跟着舅舅念书,然后姑母和舅母帮五堂兄挑个妻子,不管是崔家的还是赵家的,都行。”

不等姑太太和舅太太开口,杨怀瑾就继续说道:“我想了很久,若是选了二房的人,那将来,我和二房若是有了分歧,这嗣子是应该向着二房还是应该向着我?”

“不如选了大房的,五堂兄年长,就是二房这会儿想拉拢怕是也拉拢不了了,再加上长房虽然是族长,却被二房压了很多年,若是长房有能出仕的机会,长房还会跟在二房后面当应声虫吗?”

杨怀瑾捏着帕子,慢吞吞的说道,心里越发的酸涩,这平衡之术,也是娘亲当年教导她的,只是公主府简单的很,只她们娘儿俩,下人早被管的服服帖帖,她就是想实践一下都找不到机会。

“最要紧的是,五堂兄成亲了,我就能跟着五堂兄住在外面了,不用在二房寄人篱下了。”杨怀瑾笑了笑说道,姑太太和舅太太对视了一眼,姑太太放下茶杯:“你想好了?”

“是,我想好了,五堂兄虽然有些耳根子软,但我又不是要跟着五堂兄过一辈子。”杨怀瑾点头:“只要这会儿,他能对我好就行了,越是耳根子软,就越能对我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3 章

越说,杨怀瑾就越觉得,杨俊达实在是个好人选。舅舅和表哥到底是男人,思考问题也只从男人这方面考虑,越是有出息,人品越好,他们就越是赏识。

可杨怀瑾就是个女孩子,哪怕将来杨俊达封侯拜相,他们两个每日里相处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三个时辰。杨俊达没成亲前,杨怀瑾大约是要被养在二房的三老太太跟前了,杨俊达成亲了,杨怀瑾就要被养在杨俊达的娘子身边了。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和杨怀瑾打交道最多的,是杨俊达的娘子。

杨俊达能封侯拜相,杨怀瑾跟着也能沾光,在婆家的地位会更稳固。可杨俊达就是没封侯拜相,一辈子都只是个七品芝麻官,有舅舅在,有姑母在,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公主娘亲在,她会没个靠山吗?

姑太太和舅太太虽然之前都是得了自家男人的嘱咐,要为杨怀瑾挑选个人品不错的,学识还好的,但这两个都是女人,杨怀瑾说的有道理,她们的立场就不太坚定了。

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火速让人去叫了崔瀚进来。崔瀚虽然年纪轻,经事儿少,但到底是男人,看事情也能看大观,看人也有三分准,问一下他的意思总是能多个人商量的。

“其实表妹早该这么想了。”等听完自家娘亲的话,崔瀚笑着说道:“我早就说过,这个嗣子的年纪大小,并无太大的妨碍的,杨家也算是名门世族,表妹也不是说连个外家都没有了,还有姑太太在,杨家就是看在赵家的脸面上,也不会对表妹太差的……”

没等他说完,舅太太就打断了他的话:“你先说说,那个杨俊达的学业怎么样,我听说,他原本是打算明年下场的?”

崔瀚嘴角抽了抽,看舅太太,舅太太瞪他一眼:“废话不要多说,你既然也觉得这个人能选,现下就看他学业和人品如何了。”

“娘,这个人品,您和赵家姑母不是已经都知道了吗?”崔瀚有些无奈:“杨兄天天过来请安的,为人也是温温和和,很有君子之风,至于学业,我敢说,要是明年他要参加秋闱,考个秀才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是,案首什么的是别想了,也就能占个中等的名次,不好不坏。”

“这个杨俊达,是嫡子,出身也不错,他娘亲二太太是平州城黄员外的嫡长女,规矩教养都是可以的。”姑太太想了一下也说道:“另外杨俊达的兄弟姐妹也不少,二太太又是个秉性耿直的,若是过继了俊达,倒是不用担心二太太他们一家会纠缠不休。”

“那咱们就都同意了,这个杨俊达?”舅太太不太知道杨家的情况,崔瀚这几天倒是打听了不少东西,姑太太虽然离家十几年,但每年杨家也是派人往京城送过节礼的,她也经常派人问兄长好。十年前杨家的各种事情,以及十年内杨家的大事小事儿,也是知道个差不离的。

几个人说了一通,越发觉得这个杨俊达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那既然是决定了,咱们今儿就去和族长说说这个事情,你府上事情多,过两天就该回去了,等嗣子过继好了,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我留下来照顾怀瑾一段时间。”姑太太笑眯眯的说道,反正她是儿女双全,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婆婆还在,赵奎也不是个胡来的,索性就留在平州城照顾侄女儿一段时间。

舅太太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推辞,就像是姑太太说的,她事情比较忙。上面没公婆,虽然有时候是没麻烦了,但也有时候是很不方便的,就像是这时候,男人要出门,家里没个主子就不行,所以她也不能在平州城多停留。

让崔瀚去请了族长,姑太太和舅太太则是亲自去了杨俊达家,请了杨启正夫妻过来。开门见山的说了过继的事情:“怀瑾到底年纪小,俊达这年纪,正好能照顾怀瑾……”

族长摸着胡子笑道:“既然你们决定了,我这边是没意见的,俊达的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早就知道这过继的事情,能将俊达过继给元正,他们也是很乐意的,我来之前,翻看了黄历,时间比较急,衙门来催了好几次,正好明天是好日子,这过继,不如就定在明天?”

双方都没有异议,于是族长就回去准备过继的事情了。其实也不用多准备什么,因为之前已经准备了一大半,只半天时间,祭告祖宗,给杨元正上香,跪拜行礼,然后改写族谱,这事情就算是完了。剩下的半天功夫,正好能让杨俊达搬过来。

因着之前不确定嗣子要选谁,所以这嗣子的孝服就没做。现下杨俊达搬过来,针线房就得熬夜将这孝服先做出来一套了,怎么也得让杨俊达第二天能穿上。

杨俊达带过来的东西只有两箱子衣服,剩下的十几个箱子,不是笔墨纸砚就是书本画卷,还有些玉石摆件和奇石古玩,大大小小的摆满了半个院子。

崔瀚这些天倒是和杨家的人相处不错,这会儿就蹲在院子里帮杨俊达看人收拾屋子:“你们族长是答应,一年孝期之后,就让怀瑾上京,到时候,你跟着去不?”

杨俊达一边示意人将摆件儿放在博古架上,一边慢吞吞的说道:“自然是要去的,怀瑾以后就是我亲妹妹了,她年岁小,自己上京我怎么能放心?再者,明年的秋闱我不参加了,下一次秋闱还得再有三年,我陪着怀瑾进京之后,还打算找个学院呆一段时间,京城的学院和我们杨家的族学肯定是不一样的。”

崔瀚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你要是去学院,还不如跟着我爹念书,我爹当年可是差点儿就考中了探花了。”

杨俊达嘴唇动了动,到底是没说出太打击崔瀚的话,这差点儿,实际上还不就是没考上吗?

“我说,到时候,你们家的三老太太,定然是想让你们住到杨家去的,你是个什么意思?”崔瀚站的有些累了,索性蹲在门口,杨俊达正要回答,就听门口小厮说道:“少爷,崔表少爷,姑太太和舅太太有请。族长这会儿也在,应当是有要事商量。”

两人对视了一眼,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跟着小厮去了正院。

去了才发现,不光是族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