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长女重生记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是因为提前收拾过一番,今天的着装更像是元帝亲封三品诰命淑人,而不似平常的那个太夫人赵氏。
作者有话要说:
☆、趋吉避害
坐在太夫人一旁红酸枝交椅上的女子,就是徐承熙的小姑母徐敏妍。
她的眼神眉宇只见与太夫人有六分相似。下巴尖尖,肤白貌美,蜂腰削背,举手投足间雅致又有女儿家的柔美,只是眼底里掩不住傲慢,和太夫人如出一辙。
她穿着蜜合色折纸花圆领褙子,衬得她的肤色更白三分。她的耳间只缀着式样简单的珍珠,头上插着碧玉玲珑簪,不见大开大合的富贵,却自有一股说不出的风韵。
徐承熙给两人见礼,初见小姑母,还有些不敢相信。
前世徐敏妍选了自己中意的夫婿,最后却博得一个和离回娘家的下场。殚精竭虑使足手段从娘家敛财给留在马家的女儿做嫁妆,那时的徐敏妍做事情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她本就身体不好,日夜谋划费心费力,时不时的就病一场,脸色经常都是蜡黄色。徐承熙最后一次见她时,她脸上老的不成样子,哪里有这样的风流姿态。
见礼之后,得了徐敏研的见面礼,是一尊玉佛牌子。
徐承熙就着太夫人的手指,就近坐在了小姑母旁边。
徐敏妍嘴角含笑转过头来打量徐承熙,“熙姐儿这模样长的好,我看着越来越像大哥那般俊。哪像我们霜霜,吃的圆了一圈,眼珠子都快瞧不见了。”
太夫人在上首就反驳她,“哪有这样说自己闺女的,小姑娘家还是胖一些的好,圆乎乎的多喜庆,知道的姑娘里,我就看着霜霜是个好的,能吃是福。”
徐敏妍嗔怪的道:“母亲,知道的知道您老疼外孙女,不知道的还不定怎么说呢。我就老想着,我们家的人可都是没有痴肥的,怎么就偏偏霜霜这么愁人呢,还不是跟了那五渭的老土包,女孩子家再胖下去,可怎么得了。”
周围的婆子丫鬟都捂嘴笑。徐承熙算是大开眼界了,这五渭的老土包,指的自然不是马昶献,否则徐敏研也看不上他,那也就是马昶献的家中长辈了。难怪府中下人都说太夫人对那马昶献看不过眼,她这小姑母说起自己夫家的长辈,好似谈论阿猫阿狗一般的语气,分明根本未将人家看在眼里。可想而知关起门来,那马昶献过的是什么日子。
笑过之后,饮了茶,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少不了又谈论些平常话。无非就是徐承熙问,“霜霜怎么没有来,我还没见过霜霜。”
徐敏妍说归说,提起自己女儿眼中是温柔一片,“你妹妹在家中学写字,我拘着她,她玩心重,放出来就收不回心了。不像你,和大哥一样聪明,随便看看就什么都会了。”
三句两句话下来,徐承熙心里要说没有佩服是不可能的。普通妇人聚到一处,都是比着自己的儿女如何聪明如何伶俐,一不小心就结了绊子。她这小姑母是个中高手,惯于暗中得好处不着痕迹的捧着别人。她如果真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这就要对她小姑母倾心了。实际如何,只有自己知道。
又坐了没一会,二房的二姑娘徐兰若和三房的三姑娘徐娉婷四姑娘徐樰晴姗姗来迟,一进来就先告罪。她们是到了隔壁象公家玩耍,得了传唤才回来。
又坐了没一会,二房的二姑娘徐兰若和三房的三姑娘徐娉婷四姑娘徐樰晴姗姗来迟,一进来就先告罪。她们是到了隔壁象公家玩耍,得了传唤才回来。
自然没有人怪罪,小辈之间又互相见礼之后,才又纷纷落座。
徐承熙坐下之后,徐娉婷坐在了她旁边,再过去才是徐若兰和徐樰晴。
就这一点,徐承熙往日不注意这些细枝末节,今天注意了才发现,这座次稍微有规矩的人家,都应该是分长幼,在侯府这里太夫人的规矩,却是分“尊卑”。
众人坐定,徐敏妍笑盈盈的道:“正好人到齐了,今年的赤金,我新打了些镯子,给你们小姑娘戴着玩。”
四个姑娘上前道谢,接过徐敏妍送的赤金镯子。
都是一样的手镯,只是上面的刻纹不一样罢了,有的是福禄无双,有的是长寿多福。徐承熙接过来暗中掂了掂,中间果然是空心的。如徐敏妍所言,就是给姑娘们戴着玩的。
徐敏妍显然和徐娉婷三个姑娘更熟稔一些,一起说了没几句话就说要大家一起打叶子牌,反正无事,刚好热闹热闹。
还是太夫人不赞同的摇头,“你还真的打算在我这里过夜不成,夫妻夫妻,他就是有不对,你再不情愿,却不能耍小性子。你这就回去吧,我也不留你了。”
徐敏妍有些泱泱的,不怎么乐意,似乎也有些怪太夫人在小辈面前下她的面子,没有先前那么活跃。不过太夫人的话,她还是听的,勉强笑了笑,这就告辞回去了。
这小女儿一走,好似把太夫人的心也带走了,她一放松,脸上疲态顿显。几人也再不久坐,纷纷告辞出了庆安堂。
徐娉婷三人先是去了象公府上,又是急忙忙赶回来,也都没什么精神,与徐承熙道别后,各自回房。
徐承熙却没有急着离开,她有心想打问一番小姑母为何突然回来。祖母提到她夫妻二人似乎有什么争执。
徐承熙这一逗留,值守婆子里眼尖的就过来了,一个笑眯眯右脸上有颗黑痣的婆子熟稔的问道:“大姑娘这是怎么了,可是落下了什么东西?”
微微一笑,徐承熙顺着说道:“一个银坠子,不值当什么,可能不小心落在哪了。”
那个婆子笑骂道:“肯定是院子里哪个不长眼的捡了去,大姑娘等着,我这就去给你问问。”
徐承熙拉住那婆子,睁大了眼睛,说道:“真的不用了,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她顿了顿说道:“不过虽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却是去年在夷都时五姑父给我的年礼。”
她一边观察着那婆子的表情,一边说道:“小姑母今天过来都不太高兴,不知道是不是看见我没带那坠子。”
此时徐承熙不过十余岁,梳着燕尾看着还是小小的一点,她脸颊饱满,平添几分孩子气。那婆子一听银坠子是五姑爷给的年礼,嘴角露出几分鄙夷,现在又看徐承熙几分忐忑的表情,顿时就笑开了,“哎呦我的大姑娘,五姑奶奶哪里顾得上这个,五姑爷老家里来人了,那么点地方统共不过七间房,下人都住不开要挤了又挤,这却住了一大家子人,五姑奶奶为这个不痛快哩。跟大姑娘可没有半点关系。”
徐承熙也抿着嘴笑了,“那就好,我还担心呢。”她从怀里摸出个银豆子,给了那婆子,“妈妈得空了帮我找一找,实在找不到就算了,这个给妈妈拿去喝茶,劳烦妈妈陪我说了这半天话。”
那婆子笑开了眼,都说从西洲回来的大老爷不得太夫人的喜欢,偏偏人家是个能给儿女挣家底的。这一出手就是银豆子,以后少不了要对大房的人上上心。
徐承熙回到照影堂,已经是傍晚时分,仆妇进进出出忙着摆膳。
花厅里蔡氏和徐父指着两个妹妹说笑,所有徐承熙在乎的人都活的好好的。
许妈妈出来迎徐承熙,用着她再熟悉不过的语调带着笑意打趣:“我的姐儿,怎么回来的这么迟,就等着你一个呢。”
徐承熙嘴角含着笑意,放下满腹心事,跟着许妈妈走进花厅。
这一顿饭吃的徐承熙很愉悦,饭毕,大家一起喝茶闲话。
徐父叮嘱徐承熙过两天给双生子办生辰宴顺便宴请一番,让她帮着蔡氏写请帖。徐承熙的字是徐父亲自教的,这点小事当然不在话下。
心里一动,徐承熙突然想到了什么,她问父亲,“到时候都请哪些客人?”
徐汾吹了吹茶叶,不紧不慢的说道:“也就是自家人,再就是卫所里的那些。”
徐承熙想了想道:“爹爹你忘了,你上次还说我们能回天都,多亏了祭酒大人,爹爹不请祭酒大人么?”
徐汾端茶的手一顿,“我的乖女,比我想的周全,只是祭酒大人,恐怕请了也不一定能到。”
徐承熙不赞同的道:“爹爹你明明教我礼数周全,我们请了,到不到是祭酒大人的事。”
徐汾点头,欣慰的道:“是我着相了。熙姐儿,写请帖时你在旁边帮你母亲看着。”
徐承熙甜甜一笑应下。
作者有话要说:
☆、家宴宾客
五日之后,是双株的生辰宴,从巳时开始,侯府门前的车马就不断。
蔡氏邀请的客人,大部分是自家亲戚,再就是徐父的同僚和上峰,然后还有其他一些就是曾经和侯府走动的人家。自然,请帖是下到了,有些人家来不来也是不一定的。
徐汾从西洲卫的指挥佥使调到中洲卫的指挥佥使,看起来是平级调任,但是知道内情的一看就明白,同样是正四品,中洲卫的指挥佥使要比西洲卫的指挥佥使在实权上高了不止一个品阶。
不仅如此,远在西洲,也远离皇权。在中洲卫,离皇权中心更近,有风险,也有机遇。
徐汾本人不是一个善于钻营的人,但是他本性是一个喜欢与人为善的,这与当年曾太爷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比起太夫人和老侯爷,他更像是老年的曾太爷,喜欢金石和摆弄花木鸟鱼,因着这些喜好广结善缘,福禄双全。在中洲卫,徐汾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他的上峰指挥同知姜绍正在盛年,因为也喜欢金石,又见徐汾有见地,不刻意钻营,和徐汾格外投机。
今日设宴,徐汾一来是借饮宴和同僚相聚,二来主要是为了徐承熙。虽然现在徐承熙将将十一岁,要议亲,最起码也是一两年后的事。但凡这种事情都是有个过程,他们刚回到天都城,过去的关系网要捡起来,新的关系建立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借双生子的生辰来与各家联络感情,是再好不过。
徐汾这次是下了大功夫,请了天都城南园数一数二的戏班子来唱戏,戏台就搭在圆湖旁边。
男客由徐汾亲自接待,二老爷三老爷也过来搭一把手。
女眷这边,太夫人上座,蔡氏让两个乳娘看好双胞胎,许妈妈跟在她身边帮着管下人,徐承熙自然也躲不过,帮着招待女客。
来的最早的是提前打过招呼的几位姑奶奶。徐承熙正下了功夫认人,好比二姑母徐敏琴家的表妹庄惠锦。二姑父庄亦安是行商,两家交集不多,走动也少。
还有三姑母四姑母因为是庶出,也都嫁的平平,前世来往也不多。常言道多一个人多一条路子,不管好坏,徐承熙重新来过,总是也先得把人认下。
徐承熙跟着母亲和几位姑奶奶说话,前厅里突然一阵喧哗,就听丫鬟婆子热闹的传话,“大姑奶奶和沈姑爷来了。”
下人口中不喊大姑爷而尊敬的称呼一声沈姑爷。并不是因为徐承熙的大姑母徐敏沅夫君沈又临是大理寺右少卿,而是因为他出自江南沈氏。
依然健在的沈老太爷沈宸风历经三朝帝王起伏,乃是当朝仅存的三公之沈太师。沈家是真正有传承的书香世家,前朝的老祖宗就是有名声的大儒。不似现今许多自诩世家之族,上三代都是行商起家,子孙后代科考才脱离商户籍,就是崔氏自比大族,崔家的老祖宗也没有官身。
本朝经过沈家人编修的经史子集和注释孤本都是科考治世读书人必读著作,江南大半学子提起沈太师都要尊称一声沈公。沈氏一族子弟众多,在外做官的不少,再加上传业授道的师生关系,乃是实实在在的庞然大物。就是当今圣人每每提起沈公都要以学生自称,由此可见一斑。
蔡氏和几位姑奶奶互相对视,都有些没想到大姑奶奶会来。
大姑奶奶徐敏沅的这门婚事是老侯爷在世的时候定下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