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行大唐-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几日还雄心万丈,充满希望的田令孜慌了。拥有一颗鼠胆的人,他的心脏永远也长不成虎胆,田令孜没有犹豫,立刻指挥宋文通和魏玉霆等人,护送着皇族庞大的队伍开始再次跑路。
凤翔府城太小了,城墙也太矮,守不住,宋文通和魏玉霆等人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没什么可说,跑!
凤翔府城距离陈仓(宝鸡)还有四十里,田令孜还算有心机,他一边带着皇族车驾逃跑,一边安排军队进行阻击。以杨晟为指挥带领几位杨姓将领在潘氏留守,并给了他一个节制军队的指挥使职衔,并负责守大散关。
皇族都是乘坐车马,加上宫女和内官,这些人太多了,速度可想而知。
道路太难走了,当皇帝和众多的皇族狼狈不堪到达陈仓,已经入夜。
历史如此的相同,而又如此的不同,相同的是皇帝仍旧被田令孜挟持。
历史上,就是在这天夜里,田令孜连夜带着皇帝直接跑路。千辛万苦,刚刚冒着生命危险追上了皇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萧遘、兵部侍郎郑昌图、门下侍郎裴彻等百官却再次被甩了。皇帝命弘文馆学士孔纬催促百官跟上,也不知道百官是真的厌恶田令孜弄权,还是弘文馆学士孔纬从中搞鬼,众多的文官就这样留在了陈仓,后来成了朱玫的俘虏,并成为了朱玫后来的某些筹码。
一个人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尤其是一个穿越者小小的扇了一下翅膀。比如,曾经的门下侍郎裴彻现在彻底消失了;皇帝身边的军队增加了很多;本来应该被甩掉的百官跟了上来。
历史有些面目全非,弘文馆直学士孔纬正是借这次机会成功上位,他被授予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后来任同平章事,后加司徒,封鲁国公。现在吗,孔纬还是那个孔纬,他还是弘文馆直学士。众位大佬都在,拜相的事情暂时轮不到他了。
连夜赶路,还要翻山越岭,整个队乱的不成样子,尤其是身后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以杨晟为首的杨家军在潘氏被朱、李联军瞬间击溃。
几万大军来袭的消息加重了紧张情绪,整个队伍已经有些失控的苗头,因为前面的道路被阻塞了。
不仅是皇帝在跑,百姓们也在跑,谁都知道朱玫和李昌符的手下军队之残暴,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陈仓栈道前面的关口就是大散关,去凤州皇帝必须优先越过大散岭。逃跑的百姓漫山遍野,整个大散岭前已经成为人的海洋,无奈的田令孜派出王建、晋晖为斩斫使,这种要命时刻也不用怜惜百姓了,直接驱赶砍杀。
大散关前,不仅是百姓,另一出悲剧也同时发生了。
遵涂驿是一个登上大散岭之前的驿站,这个驿站很小。就在这个小小的驿站之前,一个皇族的车驾慢下来,襄王李煴掉队了。由于两日奔波,襄王李煴病情越来越重,眼看就要不行,绝望的随从再也不敢继续驾车跑了。。。。。。
南青风关是踏上陈仓栈道的最后一道关口,皇族们跑不动了,后面没有追兵的消息,神策军大将军宋文通亲自断后,皇帝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
天亮了,简单吃些东西,皇帝的车驾终于再次起程。
也就在皇帝踏上陈仓栈道的同时,身后传来消息,以杨晟为首的将士已经退到了大散关。
宋文通没有犹豫,在征得皇帝和田令孜的同意后,让上手下大将宋继鹏带兵五千去大散关支援防守。张造也不甘落后,他派出了自己看家的将领大将李铤带领三千人去协助断后。
在将士和百官的护送下,皇帝銮驾再次加快速度。。。。。。
大散岭是一道天然山岭,姜水在这里一直向南而去。防守住这道山岭就等于防守住了大散关,因为大散关就建在大散岭之上。
尽管败的一塌糊涂,但杨晟、杨守亮、杨守宗等人并没有完全失去斗志,他们手下还有不少士兵。
“我与几位将军负责东侧,请诸位将军放心,只要我杨晟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朱玫的贼军通过眼前的关城。”吃的败仗很多,可久经战阵的杨晟并不胆怯,他首先要求担任这个最艰难的防守任务,因为东侧有一段关墙已经因为倒塌矮了一大截。
宋继鹏和李铤哪里放心?两人担心这些杨家将领再次崩溃,另外还要防着他们放水,毕竟双方不是一个阵营,内部斗争加上外部斗争,不得不慎重。
为了以防意外,李铤立刻请战:“我带人与几位将军配合防守东侧,宋将军兵多将广,就负西侧的防御好了。”
“好,那就辛苦诸位!由李将军和诸位将军防守东侧,西侧由我来负责。”宋继鹏马上同意了。
杨晟和其它几位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谁让自己是败军之将?双方不是一个阵营,现在需要的是同心协力,几个杨家将领也不争什么了,立即配合李铤投入布防。
百姓们在纷纷逃跑避祸,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还没有追上来,为了防止百姓添乱,李铤和宋继鹏派人赶紧去催促后面百姓越过大散岭。当大散岭前的百姓人流逐渐减弱,士兵们用石块把大散关的城门洞整个堵了起来。午时之后,一万余人防守的防线终于算是构建起来。
时间很充裕,一众将士还吃了一顿简单的热饭。
未时,几匹斥候的快马带着一路黄尘跑向大散岭,朱玫和李昌符的军队来了。
第145章 一箭双雕
马匹也不要了,斥候么忍着心痛,不能便宜敌人,他们直接把自己的战马挥刀砍翻在地。
斥候顺着城墙放下的绳子爬上大散关,这时,北侧尘烟滚滚,朱玫和李昌符的骑兵队伍到了。首先到来的是王行瑜,他带领着五千骑兵。今天的风向是北风,随着骑兵队伍慢慢在大散岭前停下,漫天的黄尘扑向大散关,让大散关的将士们立刻成了土人。
不但大散关的将士们成了土人,王行瑜和他的士兵也一样,因为他的身后还有李昌符的骑兵。
大散岭不宽,不过两百余步,在这狭窄的一段防区,一万余人挤得满满当当。王行瑜看着眼前的情景,他翻身下马:“下马休息,等待身后的步军。”
王行瑜可不敢用骑兵去攻大散关,巨大的地势落差和严密的防守会让进攻者损失惨重,进攻这样的堡垒需要用人来垫,骑兵攻城的傻子行为不属于王行瑜这样身经百战的大将。
。。。。。。
通往凤州的栈道一片繁忙,皇帝的随驾队伍拉开了足足十里,在田令孜的陪伴下,銮驾一路狂奔。
驻守在凤州的张造,姚开和西门重遂早早的得到消息,开始迎驾。陈墨没动,他平静的等待在凤州。
经过修复的栈道虽然还是狭窄,但畅通无阻,二月十九,皇帝銮驾抵达凤州。
也就在皇帝抵达凤州的同时,一个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留守在大散关的李鋋、宋继鹏、杨晟等将士经过血战,成功守住了大散关,他们现在仍旧坚持在大散关在抵御朱玫和李昌符手下庞大军队的进攻。
皇帝的队伍进入凤州,随后是一片鸡飞狗跳。
陈墨再一次见到了皇帝,当然也看到了寿王李杰等人。
敌军被挡在大散岭,皇帝暂时安全了,銮驾停了下来。在张造的统筹下,开始安置皇族和百官。加上追随而来的军队需要安排,这让张造和姚开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杜让能和萧遘跑的很狼狈,就在杜让能刚刚在凤州的一处衙署宅邸得到休息,陈墨出现了。
首先拜望杜让能,然后两人跑到了萧遘的屋内。
“见过萧翁!”陈墨精神不错,一如既往的彬彬有礼。
“子涵来了,坐,坐!”
累坏了,招呼过陈墨,杜让能和萧遘两人立刻瘫坐在榻上。
“果然是要逃到兴元,朱玫和李昌符这两个贼子,竟然敢追杀陛下车驾。。。。。。”萧遘终于稍稍缓过气息,张口就开始讨伐朱玫和李昌符。
“还上表要让陛下驻留凤翔,贼子欺人太甚!”杜让能也不甘落后。
陈墨接话:“还不是为了让田观军去权,还勾连上了李克用和王重荣,杨家和王家也替他们说话,看来是要让田观军万复不劫了!”
“陛下给田令孜去了权,朱玫和李昌符这两个贼子会罢手吗?此二贼还不是为了挟持陛下,自己想去号令天下,野心若斯,必遭天谴,人人得而诛之!”杜让能终于看清了,这些藩镇谁都不是省油的灯,谁都想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
明白就好,陈墨笑脸以对:“田观军不去权,李克用和王重荣会不满,朱玫和李昌符其实对田观军的生死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拥有的好处。同时,过重的好处也是双刃剑,会让李克用和王重荣大光其火,朱全忠也会产生不满。贪婪。。。从来都是不得善终的根源,只要田观军下台,朱玫和李昌符的真实面目就会露出来。他们之间会再次反目成仇的,朱玫和李昌符会死的很惨。”
“子涵的意思是。。。让陛下继续拉拢诸位将军,让田令孜下台会一箭双雕。”杜让能有些激动,他干脆站了起来。
陈墨点头:“就是这个意思,陛下已经在有意拉拢神策军的两位大将军,龙武军魏大将军不会舍弃陛下追随田观军。所以,我们去兴元可以,一旦田观军有其他想法,诸位大将军只要不同意,我们一箭双雕的机会就来了。”
这是要使用离间计,杜让能和萧遘对陈墨的分析很赞同。
田令孜下台,其它藩镇不会容忍朱玫和李昌符去挟制皇帝,甚至会阻止两人继续追击皇帝,因为这样最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诸镇谁都没有强大到号令天下的地步,因此,皇帝就是一个平衡,而那个打破平衡的人就是众矢之的。
只要田令孜失去手中的军权,朱玫和李昌符也将再次接受一下考验,他们唯一的正确选择是退兵,然后让皇帝回京继续保持这种平衡。否则,他们就是众人攻击的最好目标。
现在的情况是,无论是不是忠心于国,谁冒头大家的矛头就会指向他,而且。。。最后会死的很惨。
“其实,成功与否还是在诸位将军,只要诸位大将军服从陛下,田观军也无可奈何。萧翁和杜翁可以联络诸位臣公向陛下谏言。诸位大将军和将军们浴血奋战,护驾有功,可以重重封赏,想来这种情况下陛下也不会吝啬。”
陈墨继续自己的步伐,不干掉田令孜誓不罢休。
杜让能想了想,他开始担心出现意外:“关键是宋将军,宋将军兵多将广,善战的军士甚多。田令孜素来对宋将军不薄,如果宋将军。。。那可是杀身之祸。。。”
“这点请两位相公放心,宋大将军忠心为国,小子和他的两位手下大将宋继鹏、宋继筠有交往。据私下所闻,宋大将军对田观军所为一直心中不满,只是田观军是观军容使,宋大将军不能犯上。。。这样就会架空。。。”
宋文通巴不得早日脱离田令孜的掌控,这是历史已经验证的问题,陈墨知道的很清楚。只是田令孜真的对宋文通不错,宋文通还是念旧情,他在田令孜失去权利后放了田令孜一把,让他逃回了老家西川。
萧遘眼睛一亮:“这可不是儿戏,子涵的消息是真的吗?”
“当初是我和两位将军千辛万苦穿越河谷,随后绕路偷袭共同冲到了兴元城下,后来在一次酒后,两位将军才吐出这些口风,绝不会有假。”陈墨不介意编造一些小故事,当然这是善意的小故事,因为历史的走向就在他的脑海中。
这件事有风险,宦官的毒辣以前有过不少次表露,但这绝对值得一试。宦官内部出现了分裂;各节度使也将矛头对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