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之佃户-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你一个女娃子,干什么进山打猎?打猎可不是好玩的,一个不小心还可能遇上大熊,大熊会吃人的!”大罗放下了手中陶锅,学了大熊龇牙咧嘴。
大罗人生的高壮,这会儿做了这个样子,果然有些像熊。初五看着他那凶神恶煞的模样不由的满头黑线,看来大罗真当她是个八岁的小女孩了,想着用这个法子就能把她吓唬住。
初五大大的眸子里迅速聚集了水雾,眼泪汪汪的,眼看着就要哭出来,“罗叔,您就教教我吧,我求您了。。。。。。”
大罗平生没什么可怕的,但最怕看见人哭。这会儿见了初五眼泪汪汪的模样,好不可怜,只以为自个把孩子吓着了,他瞬间慌了手脚,哄道:“别哭了啊,初五别哭啊!”
原来他怕她哭了,那她就哭给他看!初五憋足了劲儿,深呼吸,正准备放声大哭呢。
大罗见了初五这架势,知道丫头要大哭,更是慌了手脚,不住的点头道:“罗叔答应你,教你射箭啊,初五别哭了啊!”这么小的娃,要学会使弓箭哪能这么容易,估摸着连把弓都端不起来呢。这会儿哄了她不哭,先答应了教她射箭,至于她能不能学好,又能不能和他们一起进山打猎那可就是另说了。
初五不知道大罗打的注意,没想到这么容易他就答应了,她都准备好了拿出当年人见人逃鬼见鬼愁的哭功来的。这会儿初五见大罗答应,颇有些可惜的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根本没有的眼泪,心里为她没能一展的才华而可惜了会儿。
一边的大罗小罗看了她这模样,父子俩很有默契的眼角抽了抽。
这天大罗小罗父子吃过早饭,初五便开始跟着大罗学箭术。大罗在院子里墙上挂了个稻草蒲团,中间用黑炭画了个圆心当靶心。
初五握着手上大罗给的弓,掂了掂,估摸着有五六斤重,要不是初五做惯了家务活计,这样一把弓要拿在手里没一会儿就得手酸。
初五往大罗那儿瞧了瞧,发现她拿的这把弓明显比大罗的要小得多,长度估摸着只有半米多些,而大罗那张弓看着有一米五长。
初五上次跟大罗小罗去打猎,也见过他们的弓箭,弓身是用柳树做的,角用了牛角,弓弦用了马尾,箭杆用的是竹子,箭头是三棱开槽的箭头,箭尾用的是鹰羽。这样的箭头射进猎物的伤口里,血会从血槽上了流下,起到放血的作用,会大大增加射杀猎物的几率。初五对弓箭没什么了解,只粗粗看出这几样东西。
“看好了啊,左手拿弓,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拇指,搭箭勾弦。射箭时弓箭举平,眼睛看着对面靶子,箭头要对着靶心射,知道吗?”大罗虽不想初五进山,但教习起射箭还是很认真的。“就这样,你自己试试。”大罗搭箭射箭,动作一气呵成,对面稻草靶心上稳稳的插上了一支箭。
“嗯,知道了。”初五认真的看着大罗的动作,见小罗把稻草蒲团上的箭拔下,便从腰间箭袋里拿了一支箭,搭箭拉弓。
拉弓是个力气活,初五现在拿的弓虽小巧,但该有的张力还是有的。初五站在十多米外,费了些力气才把弓拉满,颤抖着手,举平了弓。眼睛箭头和靶心三点一线,右手快速放箭,只见羽箭快速射出,插入稻草蒲团。
可惜箭没插入靶心,只射进了稻草蒲团的边缘。初五本以为可以射中靶心的,没想到会是这样,小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
她这边正在郁闷,那边大罗和小罗都震惊了,他们没想到初五第一次射箭便能射到靶子,要知道洛书第一次射箭可没射上靶子。
大罗惊喜了,拍了初五的肩膀了呵呵的笑道:“不错啊,没想到你一个女娃子有这能耐!”他全然忘了要打击初五,让她打消进山打猎的念头了。这会儿笑得欣慰,一副后继有人的模样。
那边小罗拔出箭,皱了眉把箭塞进初五的手里,道:“力道还不够。”
初五听了大罗的话,想想也是,她第一次射箭能射中靶子已经不错了,还能要求什么?箭术是要靠练出来的,没道理就因为她存着上辈子的记忆就能一学就会不是?
这天初五在罗家呆了一整天,连午饭都是在罗家吃的。到了傍晚时候才放下弓箭,恋恋不舍的家去了。
过了十五村里人就开始翻田地了,等田地翻好,放水进去沤上十天半个月就到插秧的时候了。
村里有闲钱的人家会请了老魏家的牛去犁田耙地,初五家没那个闲钱,只得一家人一锄头一锄头的翻,二十这天便开始翻田了。
翻田是个力气活,初五姐妹三人还小,杨氏和刘长生并没要她们下田去,只让她们看家照顾满福。初五不用下田得了便利,等杨氏和刘长生下了田去她便背着满福去了罗家练习射箭。
这几天初五一得了空就往罗家跑,去罗家练习射箭。初五虽不指望着能用弓箭射杀猎物,但也要学出个模样来,好说服了自家爹娘和大罗让她进山,她练习得也更加勤奋了。
时间就在初五每日看孩子和练习射箭中过去,就到了插秧的时候了。稻秧是杨氏早就播种下的。拿了去年留下的谷种,泡了水捞起来放在布袋子里,搁在灶头让谷子自己发芽。等谷子长出白白的小芽,就拿到整平的地里均匀的洒上,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再在上头盖上一层稻草帘子,等着谷子发芽就行了。秧苗从播下到拔秧大概需要半个多月左右,初五家的秧苗在二月中旬就下了种的,这会儿长了一筷子长,正是好插秧的时候。
插秧这天一大早初五一家都起来了,吃过早饭天还没亮,一家子已经挑担子扛锄头准备好出发了。
秧苗昨晚上杨氏和刘长生来拔了一些,这会儿到了秧地只用拿了拔好的去田里插秧,留了初五三姐妹在秧地里拔秧苗。
初五背着满福,拿出带来的小凳子坐下就开始拔秧。拔秧并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把秧苗连根拔起捆成一把一把的堆在一边就行。迎春和立夏自小也是跟着爹娘下地的,这会儿不用初五教就开始拔秧了。
满福正是学走路的时候哪里能安分被初五背在背上,他时不时的蹬一下初五身下的小凳子,大有从初五背上蹿出来的势头。初五见他就是乱动,并没有哭闹,也懒得理会他,由着他自个在她背上玩得乐乎。
她们今天插的是甘河边的田,秧苗也是就近留了地撒种的,倒省了从大老远地方挑秧苗的活计。田地多的人家早几天就开始插秧了,初五家田地挨着的是明初家的田。明初家在甘河边就有十亩田,他们这会儿也在甘河边插秧。
明初家的孩子比初五家的多,明初家的木氏嫁到他头十年,生的都是女孩子,到了第十一个年头上才生了一个男孩子。明家婆子对媳妇一连生了五个女孩很是不满,本来是要让自家儿子休了木氏再娶的,明初没答应。到十一个年头,木氏才生了个男孩子,这下明家婆子的脸色总算好了些。
这会儿明初家的秧地里留了四娘和五娘在拔秧,五娘年纪跟初五差不多大,平时不大爱说话,这会儿正安静的拔秧呢。四娘比初五大了三岁多,今年已经十一岁了,农村里九岁的孩子能顶半个大人的。初五到秧地时就见隔壁秧地里的四娘五娘已经拔了一大堆秧苗出来。
初五跟明初家的孩子交集不多,她自己也不爱出门,内里是个心理已经二十的伪萝莉,跟□□岁的女孩子也谈不上话,每每见了村里同龄的女孩子都是点了头就走的。这会儿还是穿来后第一次隔着个田埂跟同龄的孩子坐的这么近的。


☆、佃户(三十一)

那边四娘见了初五她们来了,笑着打招呼,“初五来了,你们家今天也开始插秧了?”
初五从秧地里抬了头,笑着回答,“是的,今天开始插秧。”初五对于这种明知故问的寒暄很是没办法。
“你们家多好,才十亩田,我家种二十亩的稻子,可要累死我们了。”四娘一面和初五闲聊,一面手下不停的“唰唰”拔秧苗。
初五不知道要说什么,只得笑笑。明初家前头三个女儿早几年陆续嫁了外村的人家,她们家现在只剩了明初叔、木氏、明家婆子还有四娘五娘,并一个宝贝似的宠着的五岁男孩明芽。明家一家子这么几口人租种了二十亩田,着实很辛苦。
“你去年咬了母老虎?呵呵,初五你真厉害!”四娘仿佛想到了什么,神秘的指了指河边茂密的竹林子,又道:“昨天天要暗的时候我从田里回来,见了那李五郎跟张寡妇在竹林子里拉扯呢!噗,那么厉害的母老虎都看不住五郎叔这只老猴子。”四娘说着自个笑了起来。
对面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居然跟她说看见人幽会的事,初五这回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得尴尬的笑笑。
“初五,明天三月三你去赶集吗?”四娘笑过了,问道。
初五了解到,三月三她们这地方没有歌会,镇上倒是个大集日,这天十里八村不少姑娘小伙子都会去赶集逛街。三月三也就成了一次变相的相亲会,少年男女在集市上看对了眼,便请了媒人去提亲。三月三集市上会有不少东西卖,热闹的很,这天有空的人家也会去镇上逛逛。
这会儿她身边一直沉默着拔秧的五娘抬了头看她四姐,“姐,咱们还要插秧呢,哪儿有时间赶集去?”
今年的三月三遇上插秧的时节,初五估摸着会有很多人家的姑娘小伙去不了。这天集市上会卖很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因着是大集日,东西也齐全。初五对这样的活动和集会并没什么兴趣,没打算去,便回道:“我家也要插秧,今年是没空逛街的。”
“哦,我以为你去呢,还想着要是去就给我捎带点东西的。”四娘因着到了十三岁,便想着去瞧瞧热闹,但无奈自家要插秧去不得,这才问了初五的。
这时候明家婆子忙完家里的活来了,站在田埂上听了四娘的话,骂了一声,道:“家里吃饭都不饱了,你还捎带什么东西?”
四娘听了她奶奶的话,撇了撇嘴,没再说什么,埋了头拔秧苗。她身边的五娘见了自家奶奶来,更是不敢说话,只一味的拔秧。
初五看了眼瘦高健朗的明家婆子,对四娘笑了笑,她自己也忙活了起来。
到下午时候刘长生和杨氏已经插完了一亩田,快到午饭时候初五背上满福回家做完饭,留了迎春和立夏在秧地里继续拔秧。
家里去年养的鸡已经开始下蛋了,杨氏把蛋攒了起来,留着春耕农忙时候加菜。初五回家把早上煮的粥热了一遍,又生火煮了五个鸡蛋。初五喂了家里的鸡鸭,吃过红薯粥,又喂了满福米糊,便用葫芦装了三个大葫芦的红薯粥,兜上那五个还热乎的煮鸡蛋去田里了。
农家人农忙时节为了节省时间很少回家吃午饭的,都是带了到田间地头来吃。初五把两个大葫芦和两个煮鸡蛋给了杨氏和刘长生,又拿了剩下的东西到秧地给迎春和立夏。迎春和立夏见了煮鸡蛋,都乐得很,赶紧的就着水沟里的水洗了手来吃。
初五拿起剩下的那颗煮鸡蛋,剥了蛋壳咬了一口,便把鸡蛋递给了身后的满福。满福虽小,但也知道鸡蛋好吃,见了鸡蛋早蹦跶着要了。这会儿见初五递给他,就着初五的手就吃起来。
那边四娘和五娘也在吃午饭,是明家婆子回去带来的,就一个大葫芦的红薯粥,她们两姐妹分了吃。这会儿姐妹两正巴巴的看着初五姐妹这边吃鸡蛋呢。
明初家孩子多,一家子的日子比初五家更不好过。她们家也养了鸡,但鸡蛋都被明家婆子收了起来,拿去换银钱买油盐酱醋了。
四娘毕竟大些,看了两眼初五的鸡蛋就喝粥去了,五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