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嫡女要种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攸禾人小走的慢,待走到跟前,才见土豆苗子不但完好无损,还长大了很多,便心安许多,就又说道:“多谢大牛哥了。”便蹲下身子,仔仔细细的看了半响,觉得很奇怪,这个土豆一般是六月份就成熟了,现在都到了九月份了,怎么还长出苗子来呢?而且在土里长的这么好的?

苏攸禾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用手松了松土豆苗周围的土块,抬头看了看并不强烈的阳光,将土豆苗上面一些不相干的叶子又拨开,让土豆苗子吸收一下阳光的精华。

这才拍了拍手,站起身子,对着大牛问道:“大牛哥哥不去学堂吗?”

大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小声回道:“家里穷,上不起学。”

“咦?我看那个楚夫子人不错,可以让石材叔说一下,试试可不可以让你旁听一下。”

“爹爹不同意,爹爹说楚大哥是好人,学堂也是桃源村四个庄合办的,不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为难了楚大哥。等我们有钱了,爹爹再送我和二牛去学堂。”

“嗯,这样也行。”可是苏攸禾知道,等赚了钱不知什么时候了。到时候恐怕大牛哥也过了上学的年龄了。

“大牛哥,这个是什么朝代啊?”苏攸禾终于觉得自己该知道些重要的信息了。

“夏启天国哦,阿禾妹妹不知道吗?”二牛惊讶的问道。

“呵呵呵,娘亲嫌我小,也没告诉我,我就什么都不知道,幸亏现在遇到了大牛哥,阿禾就知道大牛哥人好,知道的多,问什么都知道的啦。”苏攸禾又开始拍马屁了。结果这招真灵,大牛一听这话,脑袋一热,立刻就激情高昂滔滔不绝的将他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原来,苏攸禾现在处的国家就是夏启天国,三年前结束了战争,之后经济萧条,新皇就规定发展农业的政策。只是农民地位的提升,动摇了商人的金钱和势力,这被商人排挤打压是必不可少的。

苏攸禾开始还高兴的想着这皇上真英明,竟然有着现代的头脑,让农民最大。可是听到已经实施一年的政策毫无起色,反而适得其反,让哪些商人们更是为虎作伥。这种政策竟然成为了一种摆设。

苏攸禾就开始计较起来。既然皇上说了农民最大,那就让那些商人不敢惹农民!

哼哼,苏攸禾想到这里,便想到了前任的父亲苏靖雁。从他开始下手吧,谁让他这么迷信,听信别人的话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到时候一定让他后悔。一想到苏靖雁,苏攸禾的脑海中还是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了一双紫色的棠木屐。

使劲的摇了摇头,苏攸禾将这些不愉快的记忆甩到了脑后。开始实施第一步计划,先富裕起来。

苏攸禾又问了一些生活方面的事情,以及钱币的兑换等等。

这才在知道原来在夏启天国每个币种的价值了。

1两黄金10两白银,相当于现代的人民币2000元。

1两白银1贯(吊)钱,相当于人民币200元。

1贯(吊)钱1000文钱,就是前面说的200元。

这一文钱自然就是0。2元了,也就是2角钱。

苏攸禾便迅速的算了石材叔买药的八十文钱,就相当于人民币16元钱,这样算来,倒真是不太贵,可是对于家贫的石材叔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如此一想,就更加加快了苏攸禾一心脱贫的计划。

【注:百度百科中规定钱币兑换方法: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第二十二章 脱贫计划(下)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o(∩_∩)o)

石材回来了,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收获,却是找了些蘑菇回来。草药几乎是寥寥无几。依照这种情况来看,苏攸禾估摸三天后还得花八十文买些药物,或许多于八十文的去买药,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趁着无人的时候,苏攸禾又独自一人转悠,三面环山,一面环涯。只靠幸亏在两面山之间还有一个羊肠小路,每次下山去东庄的时候,就可以从这里下去。

再者就是这里很安静,却也时刻蕴藏着危险,偶尔会听到山林中有动物的吼叫声。苏攸禾可以看到山崖上奇形怪状的植物,以及山面上那些依旧绿油油的苔藓。这些苔藓都是生长在阳面,或者半阴面的。哪些潮湿阴暗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

还有一些苏攸禾在外婆家乡经常见到的狗尾巴草。这种草是一年生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苏攸禾小的时候喜欢将狗尾巴草从杆中抽出来,咬食狗尾巴草茎部。吮吸甜甜的汁液。

又环着屋子周围走了一圈,便回了家里,母亲依然没有醒来,石材为了不打扰蓉娘,就让孩子们都去了他的屋子。这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没干什么事情,晚上的时候,蓉娘还没有醒过来,石材便将蘑菇切成小沫沫,取了姜汁,腌菜,还撒了一点点的葱花,放了很少的盐巴,将中午的玉米糊糊热了下,晚上喝了点汤,又剩了一些留给蓉娘。

这样子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蓉娘喝了三天的汤药,有了点起色,但是也只是调理,苏攸禾这几天来都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无聊的时候,就让大牛带她出去转悠。

这一晃又是半个月,天气渐渐转凉起来。有时候苏攸禾都会被冻得醒过来。

石材每天白天去山里挖些草药,顺便带些蘑菇回来,运气好的时候还会带回来野物,蓉娘就为孩子们做了,一连会吃上好几天。

蓉娘待身子好些的时候,就让二牛领着她去找常嫂子。常嫂子乐于助人,特别对于蓉娘的手艺是备受赞赏,一听说要找绣活儿,就到处给蓉娘找活计。

这不几天蓉娘就接了好几个花样儿。之前因为蓉娘的牡丹被面,很多人还是很乐意她做出的活计的。

这边的苏攸禾也不闲着,每天非要让大牛带着她去山里逛。大牛迫于无奈,便每天都陪着她上山,虽说阿禾人小,却总是会很好的照顾她自己。大牛也就没说什么。不过,大牛每次都会带上背篓,拾些柴火,或者摘些野菜,这样子也好回家有个交代,不至于家里人挨饿。

这种日子就这样维持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苏攸禾的计划渐渐成熟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神奇的林地。

那是在大牛家不远处的一个山沟里面。一次大牛为了在一个缓坡上摘一支人参,不小心给顺着厚厚的苔藓给跌到了坡下。当时吓得苏攸禾心脏几乎跳出来。

还好,在半中间的时候坡边伸出来的结实的青松树枝给挡了住了,这才没受重伤,只是胳膊,腿部和腰际间擦伤了一些。苏攸禾跑过去的时候,却发现了深坡之下的另一番天地。

红红绿绿,夹杂着一片子的黄灿灿的花朵,正在寒风中招摇飘摆。

当苏攸禾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是不太确信的,使劲的揉了揉眼睛,试图确定这是真的。

事实证明,当苏攸禾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东西并没有消失。

苏攸禾心中的惊喜正在酝酿着无比的澎湃。拉住正在拍身上土的大牛直奔那片山林。

这地方看起来近,却跑起来得一阵子。

直到苏攸禾气喘吁吁的站在那里的时候,脑袋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收获给震住了。

黄灿灿的菊花,粉嫩的梅花,高高在上的四季橘,红艳艳的一品红,长长尖尖满身是刺的仙人掌。地面上竟然还长了绿油油的蜈蚣草,甚至有药用价值极好的文竹。向前走,那菊花竟然又成了黄油油的油菜花了。

看到油菜花,苏攸禾一下子呆愣住了。这些分明就不是这个季节的该生长的植物。

如今已是快十二月份的季节了,为何会有这种植物生长呢?苏攸禾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发现这块占地一亩多的地方,苏攸禾的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着。

不管什么原因,这些活生生的东西,还是给了苏攸禾一些抑制不住的惊喜。

苏攸禾在这片山林中从头转到尾,又转了回去,这才安下心来。这个地方还没有被人发现。

虽说有个坡,可是那坡比较陡,看起来缓,实际上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没人会下到下面,去看坡下有什么东西。如果不是这次大牛的一不小心,恐怕这么神奇的地方不知道被埋没多少年了。

苏攸禾摘了几颗油菜花,将花心放在手里搓了搓,里面还是绿绿的种子,便打算让其再长上一阵子。

只是让大牛摘了些文竹回去,其余的都暂时没动。这又叮嘱大牛不得给别人说这个神奇地方的事情,待大牛发了誓。两人这才兴奋的回去了。

大牛虽不知道为何阿禾不让说出去,但是看到阿禾妹妹认真的样子,还是情不自禁的答应了。

一连几天,苏攸禾都在兴奋之中,某天,趁着所有的人都不在的时候,便将早已经长成土豆重新培育了几株的土豆苗连根放在碗里,洒了些水,才拿到了那块神奇的一亩地里。

找了一块边缘的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埋下去。

似乎时间带了箭,油菜籽很快就变成了坚硬的颗粒,而苏攸禾移植的几颗土豆苗也长势甚好。这给了苏攸禾巨大的动力。

很快的便和大牛哥收了油菜籽,为了让油菜花可以继续生长,苏攸禾提前留了一部分让油菜籽当种子,以便来年再用。

苏攸禾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压榨油菜籽了。

而蓉娘也按照苏攸禾在书上看到的方法,坚持将文竹炖煮之后,喝文竹汁水。当然了,苏攸禾并不是在书上看到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亲身体验的。这可是外婆教的方法。为了搪塞,只得说是大牛哥看到的方法,大牛也糊里糊涂的就这么应承下了。后来见有效果,也就没说出来。

不过,为了这种事情,苏攸禾假装闲暇的时候,让母亲教些早就认识的字,因为识的快,蓉娘倒是教的也多,可是大牛二牛以及小猫就不行了,每天可以认识一两个字就很不错了。

苏攸禾也以后有了借口,就说在书上看到的。蓉娘虽说识字,可是因为急着赶绣活,也没有时间去追根究底。只是空闲的时间给四个孩子教些字。

这天,苏攸禾便和大牛很快的就收好了菜籽油回家了。而这脱贫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压榨菜籽油。

 第二十三章 压榨菜油(上)

当两人回到屋里的时候,蓉娘刚巧赶好了了一幅鸳鸯枕套。正让二牛带给常嫂,好早些给顾主。刚巧出了门口,却见阿禾和大牛拿了不认识的植物回来,便停住了脚步问道:“你们拿的这是什么东西?”

苏攸禾深怕大牛说错了话,忘记了刚刚自己在路上叮嘱的,便抢先回道:“娘亲啊,这是大牛哥和我去山里找捡柴火的时候看见的,便采摘了回来。”

“要这个干什么?还不如多拾些柴火回来。”蓉娘不解道。

“哎呀,娘亲,我和大牛哥已经拾了好多柴火了,家里的后院还有好多啦,也不急于这一时的。”苏攸禾撒娇道,说着便使了眼色让大牛将油菜赶紧放下。蓉娘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要转身回去做绣活。这石材早早就为竹屋加固了棚顶,又在蓉娘的强烈要求下为她们娘俩单独做了一个小小的灶房。

算起来这吃饭早已经分开吃了。只是有些东西还是混合着使用,比如猪油,碗筷什么的。而蓉娘嫌这有些麻烦,便给了石材做绣活的铜板,以报答他的收留之恩。

石材见状死活不要,可是推脱不掉之后,最终还是收下了,只是第一次汪郎中开的八十文钱至今没凑够的。

这男女授受不亲,那次生病的时候,蓉娘听几个孩子说是石材抱自己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