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政协委员-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农民站了起来,还是那么清白无辜地说:“这位先生说的才是明白话,急有什么用处呢?还是得咱们共同来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来,先吸支烟。”
农民向张铭敬烟,张铭一转身:“去你的!”
“你有什么办法?”李一泓问那个农民。
“沙子下面是卵石,陷住了怕什么呢?咱们有这么多人,咱们有锨,挖一挖,车就开过去了嘛!”
“对,你说得对,快把你们的人叫来,把锨也带过来!”
于是那农民朝桥上喊:“有活干了!过来!”
而桥上,另外两个农民,正伏在桥栏杆上,观风景似的望着面包车被陷住的情形。听到喊声,他们扛了锨,悠悠地走下桥。
带路的农民迎着跑过去,接过一把锨。三个农民三把锨,拄着锨柄,锨头齐齐插入沙中,一字排开地站在李一泓等人面前。
“你们,是要租锨呢,还是要雇人呢?”
“什——么?!”李一泓张大嘴巴傻了眼。
带路的农民说:“租锨的话,一百元一把。看你们这几个城里人都挺面善的,对我们也不太自大,优惠你们,再给二百元就行了。我带路算白带。雇人的话,那也不多要你们的,再给二百八,图个吉利。”
李一泓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小陆小声对张铭说:“亮出你的警官证,威慑威慑他们!”
“那不好吧?他们又没逼迫我们。”
小陆冲李一泓发脾气:“你倒是跟他们僵着干什么呀?我的态度,一不租锨,二不雇人!我就是用双手挖,也能挖出一条车路来!”她一说完就蹲下,真的用手刨起沙来。
“看到了吧,越富越抠,该花的钱都不花,掉钱眼里了,咱们走!”三个农民扛起锨,扬长而去。
李一泓急了:“哎哎哎,别走!”
带路的农民回过头来:“租锨,还是雇人?”
“照你最后说的,雇你们挖,再给你们二百元!”李一泓掏出钱包,抽出二百元钱,塞入对方兜里。
徐大姐拉起了小陆,冲着李一泓和张铭说:“咱们上车!”
等四人上了车,带路的农民发话了:“干活!”三个农民挥动铁锨,飞快地挖起沙来。
“我有点儿寒心。”李一泓感觉从来没这么累过,他迷茫了,怀疑自己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徐大姐起身坐到了他身旁:“别寒心。我同意小张的话,他们看上去并不是刁民,他们那样对待我们,正是我们更要替他们代言的理由。”
李一泓不解地转脸看小陆:“小陆,你关于公平一词是怎么解释的来?再说一遍给我们听听。”
小陆无精打采地说:“公就是公正。平就是平衡。正就是世间道义,衡就是稳定状态。没有公平,没有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是本能地促进公平的社会。”
“行了。这会儿你没情绪多说,那就不劳你多说了。你的话,使我联想到了孔老夫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徐大姐忍不住一反身,看着小陆,“小陆你知道我最欣赏你话中的哪一个词吗?那就是‘本能’两个字。”她将身子坐正了,又对李一泓说:“一泓啊,小事一桩,别寒心。因为,我们就是要做社会那一种人格化了的本能,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比如他们三个农民,中国有九亿多农民,谁能有那本事,在短时期内使他们都过上和富有的城里人一样平等的生活呢?谁也没那本事。”
徐大姐说:“他们心理不平衡,首先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太不平衡。虽然政府已经免去了农业税,实行了种粮补贴政策,还免去了他们孩子上中小学的学费,但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可能还是没有明显的提高。我们就是要通过调研,将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反映给政府,替他们诉说他们最迫切想要解决的困难。等到有一天,他们生活的农村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了,他们的儿女也能享受到较好的教育了,他们病了也有医疗保障了,他们不必再为晚年生活担忧了,他们的心理也就会平衡许多了,社会也就多了几分和谐。连动物都会因为公平与不公平而习性好一些或者习性不好一些呢,何况人啊!一泓,如果这么看问题,你还寒心吗?”
李一泓不说话,依旧默默看着车外三个挖沙的农民,有两个已经脱光了膀子,第三个正在脱衣服,脱掉后一卷,扔在沙上,往双手手心啐口唾沫,又挥锨大干起来,他们已晒黑的赤背上冒出滚滚的汗珠。
徐大姐探出身招呼三个农民:“来来来,辛苦了,都喝瓶水吧!”
她分矿泉水给三个农民,三个农民高兴了。带路的农民说:“老太太,儿子相貌堂堂,孙女漂漂亮亮,好福气呀!”
徐大姐不好意思地理了一下头发:“又夸起我来了?三瓶矿泉水就使你们的嘴变得这么甜啊!”李一泓、小陆、小张听了偷偷一笑。
面包车又开动了,三个农民衣服各自搭在肩上,双手拄着锨柄,一字儿排开在河岸上,像接受检阅的士兵。
面包车从三个农民面前缓缓驶过,徐大姐在车内向他们微笑招手。
“三百元钱,三瓶矿泉水,虽然是一种损失,但事情的结果转化为和谐了,也值。”李一泓吧嗒吧嗒嘴。
徐大姐诲人不倦:“一泓,你错了。”
“我怎么又错?”
“第一,刚才那结果,不叫和谐,叫和气。双方面,几个人之间,由态度僵持到一团和气。双方面,往往并不难。只要有一方主动一点儿,姿态高一点儿,也就和气了。第二,三百元钱,三瓶矿泉水,给了他们,不能叫损失。他们为我们出力了,流汗了,三百元是他们应得的报酬。矿泉水是供人喝的,所以不能说是损失,是人对人应该具有的情怀。第三,世上的许多事情,是要付出成本的,连谈恋爱都要付出时间的、精力的成本,和气也不例外。但是要求得整个社会的和谐,那成本就巨大得多,动辄必然几十个亿,几百亿,几千亿。既想要一个和谐的社会,又不愿对许多生活贫困的人民群众付出成本,对于这样的人,和谐社会就只不过是顺口一说的四个字而已了。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是懂得这个治国道理的,也开始采取大举措来实践了。遗憾的是,有些官员似乎还不明白,这不是一个智商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情怀问题。以前国力不济,另当别谈。现在国力增强了,他们还是不那么情愿把钱花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方面。”
徐大姐又说:“有不少人问我,我都当了两届政协委员了,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语概括一下,你是怎么当政协委员的?我说当然能啊,怎么不能呢?无非就是走走,看看,听听,想想,写写,说说嘛!人家又问,有的作家也这样啊,那你跟作家有什么区别啊?我说那可太不一样了。作家往哪儿走,全凭他自己的兴趣。而我们往哪儿走,是政协委员对社会的责任的促使。比如这里,快到省界边儿上了,是省里的官员不常来的地方,所以我们一定要来。他们常去的地方,我们倒不见得也去了。他们来到这样的地方,就会看到他们不太经常看到的情况。官员听到不高兴的话,会大皱眉头的话,因为那也许正是最真实的民间声音。然后我们就得想,就得梳理,归纳,分析,就要写提案,就要大会小会地说,总之是一有机会就要说,哪怕也说得官员大皱眉头,脸红脖子粗,甚至拂袖而去,也要说。一泓啊,小陆啊,大姐的体会是,说是很考验委员本色的,每每的,官员往那儿一坐,尤其大官,还一脸严肃,官威十足的样子,有的委员就明哲保身了,就话到唇边留三分了,甚至,就顾左右而言其他了,就不由自主地唱起赞美诗来了。这是一种积年累月形成的惯例,既影响官员,也影响我们,不被这种惯例所左右,有时还真需要一点儿无私无畏的精神呢。”
面包车突然紧急刹住,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女子拦在车前,蓬头垢面,臂弯挎着布包袱,一手拿着半个馒头,欲吃未吃的样子。
面包车停住,李一泓和徐大姐也都一反身,同时伏在靠背上往后看。
小陆想想说:“准是三个农民说的,那个疯女人。”
此时那名女子闪到了路边,面包车缓缓退到她身边。李一泓下了车,向女子走去,女子后退,一转身想跑。
李一泓柔声喊她:“别跑大妹子。”
女子站住,回头看李一泓,还是很不安。
“别怕,我们不会欺负你的。你,想搭车是吗?”李一泓指指车,“如果想搭车,我们愿意让你上车。你看,车上也有两个女人。搭我们的车,你没什么可害怕的。”
小陆起身打开装矿泉水的纸箱:“就剩四瓶了,给她两瓶怎么样?”
李一泓一手一瓶,拿着矿泉水走到女子跟前:“你把包袱放地上,解开,我替你把矿泉水都包起来,行吗?”
女子手中的馒头这时已吃光,正干咽着,听了李一泓的话,点点头,顺从地将包袱放在地上,解开,里面除了一条脏毛巾,一双旧布鞋,一把牛耳刀,一些零钱,再什么也没有。
小陆一手拎塑料袋,一手拿着徐大姐的披肩,快步走到女子跟前,将塑料袋朝她一递,女子刚一接过塑料袋,小陆已将徐大姐的披肩一抖,披在女子身上。接着,从女子手中要过包袱,放地上,打开了。
小陆仰脸看着女子,说:“毛巾太脏了,都有味儿了。咱不要了,啊?”说着,将脏毛巾一团,远远一抛。
小陆对张铭说:“张大哥,车里搭着我一条新毛巾,拿来。”低头看了看女子的鞋子,“你看,这双鞋都快脱底儿了,咱也不要了,啊?”说着,把鞋也扔了。
女子把鞋拎回来,放包袱里,要自己包。小陆严厉地说:“别插手!乖乖站一边去!”说着又把那一双破布鞋扔了。
女子求助地看李一泓,李一泓赔笑道:“你听她的吧,啊?她完全是为你好。”
张铭把小陆的皮鞋拎过来,放在地上。小陆往地上一坐,脱下自己脚上的运动鞋,接着换上了皮鞋,之后仰起脸,将运动鞋朝女子一递,“我看咱俩的脚也差不多大小,穿上。”
女子默默接过运动鞋,小陆又说:“塑料袋里有面包、饼干、肠,还有一包奶,小心别挤压破了。毛巾呢,你要经常在有水的地方洗洗。”
小陆站起来时,女子已将运动鞋穿好,也站了起来,感激地看着小陆。
李一泓将小陆扯到一旁,低声说:“你哄哄她,把她包里那把刀扣下来。”
不料女子耳朵很灵,听到了,一弯腰从地上拎起包,飞快地跑了。
天黑了,面包车行驶在路上,前方一片漆黑,不远处,有两点红色的光亮,使人感到奇异而诡异。
等车驶近了,他们发现那两点红色的光亮原来是两盏红灯笼,道路两侧各一盏。
张铭放慢了车速,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和一个小伙子挑着红灯笼迎车走来。面包车停住了,老人问老张:“车上,坐的是省城来的人吗?”
李一泓看着老人,愣住了。
老人又说:“想不到,你成了个人物了。”
·19·
二十
双墙村村民李家柱挑着不大不小的红灯笼,引领徐大姐和小陆走上自家的二楼,将她们请入一个房间。
李家柱将红灯挂在墙上的钉子上,那一排钉子显然是为挂衣服而钉的:“这灯笼也点着吧,要不,亮度太暗了是不是?”
“你省截蜡,把灯笼吹了吧,我们有点儿亮就行。”徐大姐说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