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虽远必诛-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阵前大将互相不服,这事报到刘彻那儿,刘彻心里很不高兴了。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得派个人去察一下。
济南太守公孙遂接受了这项使命,临行前,武帝刘彻密授他:“有便宜得以从事”,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有当机立断的权力,不必事先请示朝廷。
公孙遂到了左将军荀彘军中,荀彘抱怨说:“王险城这么久攻不下来,都是因为杨仆每次到了约定总攻日期,总是按兵不动。”
荀彘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根据我的判断啊,杨仆有可能叛变,现在如果不搞定他,恐怕将是心腹之患,否则,楼船兵团将与朝鲜军队一起消灭我们了。”
公孙遂点点头,杨仆的所作所为,确实有不少疑点,荀彘说法不无道理。公孙遂就说:“这样吧,我派人持符节,前往楼船兵团大营,召杨仆前来参加军事会议,等他来了,咱们就将他绑了,你看怎么样?”荀彘听了大喜,连说:“好计谋。”
杨仆一脚刚进左将军荀彘的帐营,就被埋伏的甲士一拥而上,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的。杨仆大骂道:“奶奶的,你们竟然敢把老子绑起来,造反啊?”
荀彘冷笑道:“我看要造反的人是你。”手一挥,让甲士们把杨仆带下去。
公孙遂自作主张,将杨仆的楼船兵团交给荀彘,荀彘于是成为远征军的惟一统帅。
公孙遂押着杨仆,回长安向武帝禀报。
杨仆向武帝辩解自己的清白,并且说自己为劝降朝鲜王卫右渠做了大量工作,眼看朝鲜王即将交城投降之际,荀彘与公孙遂却百般阻挠,自己做为海军总司令,居然被绑架,以致于自己劝降卫右渠的计划功败垂成。
杨仆在南越战争与东越战争中都立下大功,武帝信任他,当然不会相信他会与朝鲜王勾结的事,中国强大,朝鲜只是弹丸之地,只有傻瓜才会站在朝鲜王一边,杨仆可不是傻瓜。
杨仆并没有叛变之举,却被公孙遂绑架了。这次,轮到公孙遂倒霉了,公孙遂虽然得到武帝“便宜从事”的密令,但他还是无法度测应该在怎么样的程度上“便宜从事”,他的标准与皇帝的标准可不是一样的,所以他成为一个冤大头,被刘彻下令处死。
荀彘在合并了杨仆的兵团之后,实力大增,重新开始对王险城进行强攻,攻击的猛烈程度远远超过以前。王险城的防御频频告急。
卫右渠坚决不投降。
但是王险城已经危在旦夕,朝鲜的宰相路人、韩陶、尼溪相参(尼溪估计是个小王的封地,尼溪的宰相参,有名无姓)、王唊等,背着卫右渠商议:“我们本来准备向楼船将军杨仆投降,但楼船将军被逮捕了,现在汉军左将军荀彘吞并了杨仆的军队,这战打得更猛烈,王险城恐怕是守不住了,而大王又不肯投降,看来我们得为自己找个退路才行啊。”
路人、韩陶、王唊逃出王险城,向荀彘的汉军投降,但在逃亡途中,朝鲜宰相路人死于路上,估计是挨了一记冷箭。
尼溪相参没有跟着逃,他潜伏在王险城内。此时卫右渠仍然幻想可以坚守,但政要们纷纷逃出城,向荀彘的汉军投降,同时,坚固的王险城业已被汉军打开几个缺口,陷落只是早晚的事情了。
尼溪相参决心要挽救王险城的命运。于是前线吃紧,卫右渠将自己的亲兵也调到前线,王宫的守卫薄弱,尼溪相参收买了部分王宫中的近卫军,又派出刺客潜入宫中,将国王卫右渠刺死,控制王宫,然后正式向汉军投降。
朝鲜大臣成已拒绝投降,继续率军抵抗,但很快被击杀了。至此,卫氏朝鲜灭亡。
刘彻诏令将朝鲜并入中国版图,置四郡:乐浪郡(朝鲜平壤)、临屯郡(朝鲜咸镜南道南部)、玄菟郡(辽宁省清原)、真番郡(朝鲜开城)。
尽管汉军在朝鲜之战后凯旋而归,然而结果出乎意料。
作为朝鲜战争中,战功最著的左将军荀彘,不仅未受封赏,反而被刘彻以“争功相嫉乖计”,绑赴街市斩首。
楼船将军杨仆被判处死缓,罪名是杨仆的海军登陆朝鲜后,没有等待荀彘大军南下,便率先发动攻击,以致于伤亡惨重。杨仆缴交赎金后,免于死罪,被夺去官职爵位,降为平民。
朝鲜战争结束后第二年(元封五年,前106年),帝国最伟大的将领卫青去世。这是继霍去病英年早逝后,帝国又一颗将星陨落。
朝鲜战争与卫青的去世似乎是刘彻一生武功的分水岭。
在朝鲜战争之前,刘彻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南灭南越、东诛东越、西南开疆拓土,相当的顺利。
朝鲜战争之后,一切都变得不顺利了。两次征西宛,伤亡惨重;与匈奴开战,一战赵破奴被俘,再战李陵被俘,三战李广利投降。
这种微妙的变化,在朝鲜战争中初露端倪,那就是帝国的最高领袖,武帝刘彻,开始令人无法捉摸与暴戾无度。
在朝鲜战争中被诛杀的三人:卫山、公孙遂、荀彘,都死得莫名其妙。卫山出使任务其实完成相当好的,但是朝鲜太子最后反悔,这并非卫山之过;公孙遂虽然在逮捕杨仆一事上有过分之处,但他之所以敢这样做,是有武帝“便宜从事”的密令,也罪不致死;至于荀彘,真比窦娥还冤,作为朝鲜战争的第一功臣,连朝鲜的降将个个都受封为侯爵,荀彘没有得到封赏也就算了,居然落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刘彻的猜疑心,令人无法捉摸的赏罚尺度,成为悬在汉军将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也是后期军事走下坡的原因。
第六章 生死决战(下)
【一、风云再起】
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对匈奴汗国的打击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匈奴为了保全实力,迁移到更荒寒的北方。寒风与冻土磨砺着这个坚强的民族,他们蛰伏,等待着东山再起。
赵信对伊稚斜单于说:“这次我们遭到重创了,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派遣使者到中国,请求与中国继续和亲。”伊稚斜单于点点头,表示同意。
匈奴使者到了长安,表示匈奴愿意与中国和平相处,继续和亲的政策。
丞相长史任敞说:“匈奴人想得美,现在吃了败仗,就想来和亲。我看应该趁这个机会,让匈奴俯首称臣。”
武帝刘彻听了很高兴,匈奴是中国的头号敌人,要是匈奴称臣,那么中国就是天下无敌了。刘彻便派任敞作为使节,前往匈奴,准备招降伊稚斜单于。
伊稚斜单于听说汉使前来,还以为是为了和亲一事而来,连忙召见任敞。
谁知任敞一见单于,开口闭口要单于投降中国,只把伊稚斜单于听得火冒三丈,命令左右将任敞捆起来。
任敞被匈奴扣留了。武帝大怒,准备再一次远征匈奴,但是霍去病的突然去世,使得这次远征计划不了了之。
接下来的几年,汉、匈两国相安无事。匈奴人养精蓄锐,慢慢恢复实力;而汉帝国则是开疆拓土,国家的疆域大大扩张。
元鼎三年(前114年),伊稚斜单于去世,子乌维单于继任。乌维单于继续伊稚斜单于的政策,躲在漠北休生养息,训练军队,没有南下攻击中国的打算。北方边境一片和平的影象,战争的阴影渐渐散去。
元封元年(前110年),汉帝国已经先后征服南越、平西南夷、击灭东越,武帝刘彻此时豪情万丈,雄视天下,他的赫赫武功,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位帝王。刘彻决定巡视北方边境,让匈奴以及周边的国家感受汉帝国不可侵犯的威严。
刘彻统率十八万精兵猛将,出长城,登单于台(在内蒙古托克托西北),再巡视朔方城。一路上车辙留痕,马蹄留迹,旌旗飘飘,绵延千里。十八万骑兵,雄纠纠气昂昂,威武雄壮,向匈奴人展示汉军强大的实力。
现在的刘彻,确实不把匈奴人放在眼里了。
随后,汉使郭吉出使匈奴。匈奴主客,即外交部负责接待汉使的人员问说:“你这次出使匈奴的目的是什么呢?”郭吉说:“这个我要面见单于时,当面向单于说明。”接待人员不敢怠慢,把郭吉引见给乌维单于。
中国兵威正盛,郭吉态度非常强硬,他对乌维单于说:“南越王的人头已悬于汉帝国都城的北门。现在单于如果有实力与汉帝国开战,皇帝亲自带兵在边境严阵以待,如果单于自忖不是对手,那么就应该南面称臣,何必逃得远远的,躲匿于漠北寒苦而无水草之地呢?”
乌维单于听了气得发抖,对左右喝道:“是谁把这个人引见给我的?”
外交部接待官员战战兢兢地站出来说:“是小臣。”
乌维单于喝道:“给我拖出去斩了。”
不一会儿,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被拎进单于帐中。
乌维单于冷冰冰地说:“把这个胆大妄为的汉使拿下,放逐到北海(贝加尔湖)。”
乌维单于色厉内茬,终究不敢南下入寇中国,只是在漠北寒苦之地,苦练兵马,习练骑射。为了迷惑汉帝国,乌维单于屡屡派出使节到中国,说了不少好听的话,要求与中国和亲。
郭吉出使匈奴国未返回,匈奴方面假称郭吉失踪。武帝刘彻决定派了一个使节到匈奴去打探一下,一方面是打探郭吉的下落,另一方面打探匈奴和亲的决心。
出使匈奴的汉使王乌,是北地人(甘肃宁县),熟悉匈奴的礼节风俗。匈奴人在接待外国使者时,如果要进入单于的穹庐,则必须要去符节,把脸涂黑。王乌就把符节放在一旁,涂黑了脸进见单于,与乌维单于促膝长谈。
乌维单于故意对王乌说:“我准备派太子到中国充当人质,作为与中国和亲的条件。”王乌听了之后非常的高兴。
回国后,王乌向武帝刘彻禀报,匈奴单于愿意将太子入质中国。刘彻对此十分满意,又派出另一位使者杨信到匈奴,与乌维单于商讨具体事宜。
杨信这个人与王乌不一样,王乌八面玲珑,单于对他颇有好感,则杨信则刚直倔强,原则性很强。杨信不肯从匈奴的风俗,不肯放下汉节涂黑脸去单于的穹庐。所以乌维单于很不痛快。
杨信对乌维说:“匈奴要与中国和亲,请先将太子入质中国。”这个条件,是乌维口头上许诺给王乌的。但此时乌维单于不认帐了。
乌维单于把脸一沉,说道:“你说的不对吧。按照贵国高皇帝与我国冒顿单于所缔结的和亲协议,汉帝国遣公主入匈奴和亲,并有大量的绸缎、食物作为嫁妆,作为回报,匈奴与中国和平相处,不侵扰中国边境。现在你们想撕毁以前的协议,让我国太子入质中国,这个决没有道理嘛。”
乌维单于出尔反尔,翻脸不认帐,杨信气得半死,干脆启程回国了。
武帝刘彻听了杨信的报告后,就召来王乌,问说:“乌维单于不是亲口答应你要入质太子吗?怎么又出尔反尔了?”
王乌嗫嗫无语,过了半晌才说:“臣愿意再出使匈奴,探个究竟。”
王乌又一次出使匈奴。这回,乌维单于又是格外的热情,又跟王乌说了许多好听的话,灌迷魂汤。乌维单于信誓旦旦地说:“我打算到中国见见汉朝天子,与汉天子约为兄弟,从此两国和睦相处。”
乌维单于这一番话,又把王乌搞得晕乎乎的,喜上眉头。
回到长安后,王乌向武帝刘彻汇报情况,刘彻听说单于要亲自前来拜见,也非常开心,就跟大臣们讨论接待匈奴单于的礼节。有大臣说,为了显示中国的诚意,应该要修筑一座豪华的单于官邸。
单于官邸落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