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知文于宋祺是青梅竹马,也是兄长,有时候徐氏和宋老爷都劝不动的事情,赵知文一说她就应了,这也是一物降一物,赵知文和她说了一会话便回去念书了,下午果然徐氏又过来了,那丫头当着宋祺的面回禀,冯氏看了一眼宋祺,道:“福姐儿有我呢,叫她回去吧,我也不要她伺候。”
那丫头应了,刚想出门,宋祺便拦住了:“哎,先别去说。”又去看冯氏,冯氏这两天知道宋祺是怕徐氏,借故撒娇呢,也不点破,见宋祺扭扭捏捏的,忍不住拍了她一巴掌:“小魔星,不识好歹的东西。”又叫丫头:“叫夫人进来吧。”
徐氏这些天回回来,回回都叫回去,心里早就急得不行了,今儿个头一回进来,便去看宋祺,只见宋祺趴在罗汉床上,面色红润,精神好了不少,便暗暗的松了口气。
冯氏道:“今儿个来有什么事。”徐氏陪笑道:“也没什么事,前两日说的料子送过来了,请婆婆先挑,在者,祺儿在这也打扰婆婆休息,我想把她接回去。”
冯氏笑道:“如此也好,这丫头晚上睡觉不老实,翻身碰着伤口还喊疼,一晚上要折腾三四回。”宋祺不好意思:“祖母,我哪有那样,你说的太夸张了。”
冯氏朝她屁股上打一巴掌,宋祺哎哟一声,冯氏笑道:“早好了,还装呢,也就骗骗你爹娘,还能瞒得了我。”徐氏看着女儿委委屈屈的样子。心里十分心疼,这两天不止一次后悔,怎么当时就下了狠手呢。
吃了午饭,徐氏便叫人把宋祺送回了宋祺自己的院子,看着丫头们铺床铺被的收拾好,把宋祺安置在床上。宋祺那点伤口这两天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行动还不方便,可宋祺害怕呀,于是出了冯氏的院子就不敢说话了,那天她确实是不对,这两天冯氏说过了,宋老爷也劝过了,她心里也有些后悔,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徐氏看着丫头们打点好,便道:“你们都出去吧,我和姑娘说说话。”丫头们鱼贯而出,宋祺立刻闭上眼睛装睡。徐氏瞧着好笑,道:“还真的和娘生分了,不打算理我了。”
宋祺睁开眼,却看见徐氏坐在床边,满眼的心疼:“打哪了叫我看看,伤口还疼吗?”宋祺委委屈屈的,道:“已经好了。”徐氏道:“娘打了你,心里也后悔,你还怨我吗。”
宋祺摇摇头,徐氏叹道:“是我太心急了,叫你一下子学这么多,也难怪你不愿意,也怪我,小时候太纵着你了,养成这么个脾气。”宋祺道:“那您不叫我学琴艺了?”
徐氏没好气道:“还学什么,卿先生都被你气走了,你知不知道卿先生的名气,京城多少少女想得到她的指点还不能,若不是咱们恰巧是卿先生的同乡,又和你有缘分她怎么回来教你,还不知好歹。”宋祺道:“可我真的不喜欢啊,整天弹琴烦死了。”
徐氏听她说这话就不高兴,可还是按耐住了脾气,道:“你今年都十三了,过两年十五岁,一及笄就要说亲了,娘是怕你将来嫁了人吃亏,才叫你多学一点,你既然不喜欢,那也就罢了,可是,琴棋书画,好歹要会个一两样,不然以后怎么办呢,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个,咱们就学哪个,行不行。”
宋祺见徐氏退步这么多,自然也是知道好歹的,想了想道:“我不爱弹琴,不要学了,我也不爱下棋,不要学了,丹青和书法还好,我就学这两个好不好。”
徐氏松了口气,道:“那成,不过咱们可说好了,既然是你自己选的,那以后可要好好学了,若是再这么上房揭瓦的,我……”徐氏想了想,打吧,不舍得,还能怎么办呢:“我就不要你了。”
宋祺吐吐舌头:“像我这么乖巧聪明的女儿,您还舍得不要啊?”徐氏笑道:“去,皮的跟猴子一样,谁要喜欢我就送谁了。”宋祺扑上来抱住徐氏:“不许不要我。”母女俩和好如初。
008。探望
更新时间2013122 7:00:30 字数:2068
宋祺挨打在家养伤,虽说没张扬,到底流传出去,青乡县本就不大,东街两口子打架,叫骂声西街都能听见,本就没什么秘密,宋祺挨打虽不是光彩的事,可到底有几家亲近的过来看望。孙姑娘便是头一个来的。
孙家是开绸缎庄的,只有三家铺子,经营的全是上好的缎子,只供有钱人家买来裁衣裳,因此镇上数得上的人家都和孙家有来往,孙家除了孙姑娘,还有一个哥哥,如今成了亲,规规矩矩的接手家里的生意,孙老爷孙夫人都是和气的,因此人缘极好,徐氏也愿意宋祺和孙家的人交往,孙姑娘闺名如云,和宋祺一般大,性子敦厚活泼,和宋祺很谈得来。
孙如云是一个人来的,孙夫人叫带了些礼品,可孙如云自己也预备了,一进宋祺的院子,便看见宋祺懒洋洋的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你这一顿打挨得倒是值。”
宋祺跟她也不客气,也没有起身,道:“早知道噼里啪啦一顿揍能够这么轻松,我早就用这招了,还是苦肉计好使啊。”孙如云笑道:“什么苦肉计,那是宋老爷宋夫人疼爱你,不舍得你吃苦罢了,换那些严厉些的,你还能这么轻松。”
孙如云和她几天没见,宋祺又都是在床上躺着,对外面的事也不知道,孙如云便告诉她些外面的新闻消息:“你不知道吧,刘姑娘可丢人了,比被人退亲还丢人哪。”
宋祺顿时来了精神:“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快给我说说。”孙如云道:“上回不是说那个魏家的姑娘去过她们家吗,她还洋洋自得起来,前天刘掌柜跟着那位魏家的管家一起去魏家报账,刘姑娘死活要跟着,去了魏家的大宅,结果活活的被人当丫头使唤了,听说她还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被魏家的人连刘掌柜一起赶出来了,刘家现在可成了笑柄了。”
宋祺笑道:“亏她还那样说嘴,这回可栽了。”孙如云道:“可不是,多大人享多大福,她要是想攀高枝,那也得看看那高枝叫不叫她攀才是。”
二人本就是十三四岁的小丫头,正是爱说闲话的年纪,聚在一起便开了话笼子,叽叽呱呱讲个不停。
赵知文在院子外头就听见她们的笑声,想着许是宋祺的小姐妹来了,他去了也不好,便把提着的一包点心递给了丫头:“你去把这个给姑娘送去,就说我先去看书了,改天再来瞧她。”
那丫头应了,赵知文便踱着步子回了院子。
这两天宋祺挨打,家里上上下下闹得不安生,赵知文也没心思读书了,那天他去徐氏的院子求情,徐氏的一番话虽说是气话,可到底带着几分真,他也知道徐氏这个女主人对自己很不待见,可看着宋老爷和老夫人也只得忍让一二,寄人篱下的苦楚,赵知文自然深深地明白。
赵知文心里想着,面上却不露,半路却看到了徐氏的丫头香薇,香薇见了赵知文忙行礼:“赵公子,可巧了,夫人叫我请您过去呢,说是有话要说。”赵知文笑道:“多谢告知,我这就去。”
一进徐氏的院子,便见徐氏满脸笑容的迎上来:“知文来了,快进来坐。”赵知文有些讶异徐氏的热情,但还是规规矩矩行了礼,徐氏落座,叫人奉了茶,这才笑道:“这两日祺儿闹得不安生,有的是有也忘了,前阵子说给家里裁新衣裳,我特地给你多做了两身,想着叫人给你送去,也忘了,今儿个叫你来是试试合不合身,不合身再叫拿去改。”
香薇捧了衣裳给赵知文看,一件是月牙白,衣摆上用灰线绣了一丛翠竹,领口袖口都镶了细细的边,淡雅别致,一件是竹青色的,素色衣袍,并无装饰,只是腰带,领口袖口镶了一道宽宽的墨绿色的边,看起来就华贵了不少。
徐氏笑道:“你也是要成家立业的人了,也该注意自己的打扮,虽说还在孝里,可这两件衣裳到底素净些,在家穿就罢了,出去也不显得失礼。”
赵知文一看那料子就知道是极好的,忙道不敢当,徐氏笑道:“什么敢不敢当的,说句私心的话,我就祺儿一个丫头,将来是早晚要出嫁的,我就怕她出了门子,少了兄弟帮衬,会吃亏,你和祺儿自幼一起长大,亲兄妹也不过如此,她以后还要靠你帮衬呢,你呀,也就跟我的儿子没什么两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只管收下。”
赵知文听徐氏言辞闪烁,心知她是为了那天的事情变着法的赔礼呢,自己若是不收,当真是有些不知好歹了,便道:“夫人严重了,就算夫人不说,我也是把祺儿当做妹妹一样疼爱呵护的,那天听说祺儿挨打,我一时情急,鲁莽了些,还请夫人不要怪罪。”
徐氏呵呵笑道:“说的哪里话,那天我也是气的昏头了,也不怪你,你先试试衣裳,看合不合身。”赵知文试了衣裳,很是合身。
赵知文原本就十分俊朗,身形瘦削,站如松,立如竹,十分挺拔潇洒,用衣裳一衬,瞧着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少爷似的。徐氏情不自禁的暗暗称赞,依赵知文的品格,若是家世好些,绝对会是女婿的上佳人选,只是可惜了。
赵知文试了衣裳,徐氏又给了些补品叫丫头给他炖着补身,言辞殷殷,赵知文也不是不通世故的人,无论心里怎么样想,面上都是一副感激的神情。
从徐氏的院子出来,正巧遇见从宋祺院子出来的孙如云,两人匆匆一照面,赵知文迅速别开了头,孙如云倒闹了个红脸,也不知对不对,大约朝着方向匆匆一福赶紧跑了,后面的丫头莫名其妙的紧紧地跟着。
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孙如云虽听宋祺多次提到过赵知文的名字,对他的印象也只限于一个寄人篱下的年轻后生,没想到今日一见,少年英才,俊朗非凡,气质高雅,实在是别的人不能比的,难怪宋祺如此上心,张口闭口知文哥哥怎么样怎么样的。
009。回乡
更新时间2013123 7:00:39 字数:2418
宋祺的伤一直养到了三月底,期间好几家开春宴也推了没去,徐氏也知道宋祺的心思,她的女儿她最明白,从小娇生惯养,又在青乡县这个小地方,也不能说不好,只是顶没出息罢了,也不爱念书,也不爱学规矩。
徐氏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高门大户的女儿,哪个不想念两句书叫人多看一眼,甚至为了念书的事还明争暗斗的都有,宋祺呢,白给她创造条件,她也不知道珍惜,徐氏心里虽然暗自感叹,可有宋老爷时不时隐晦的求情,冯氏明明白白的袒护,徐氏也不能怎么样。
最后她想,现在也是掰不回来了,等明年徐相大寿,她必是要回京祝寿的,到时候带上宋祺,让她见识见识京城的气派,两相比较,自然就知道进取了。
在徐氏眼里,宋祺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井底之蛙,只要放到广阔的空间,有了见识,自然会自己比较,从而奋发进取,于是乎,徐氏对宋祺的教导也放松了。
进了四月,宋祺再没机会赖在床上了,因为到了清明节,宋家上下要回乡扫墓,还有赵知文,也要给亡母上坟。四月初四那一天,徐氏便打点齐整,一家子全体出动,回乡去了。
说是回乡,也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宋老爷中了状元,算是小地方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宋家也瞬间不同了起来,宋家原先虽穷苦,可也是大族,宋老爷的祖父兄弟五个,后来虽分了家,可都住在一起,联系都在。
可到了宋老爷的父亲这一辈,子孙更多,关系也就淡了,尤其是后来宋老爷丧父,家中揭不开锅,其余的宋氏族人更是唯恐避之不远。可没想到的是,宋老爷竟会雀屏中选,还成了县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