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富贵-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粮食不可能往中原调动了,然而这里除了种植粮食外,还能种植甘蔗香料,同时还会制造蔗糖,饯,开采海珠珊瑚玳瑁,说不定未来还会寻到矿坑。大多数收入将归衙内所得,不过朝廷也将在这里征少量的税务。当然,朝廷在得到税务同时,会少量付出,例如提供兵器支持,政策扶持,少量官兵保护。
现在收入不会很高,但它们面积不小,可能相当于宋朝近十分之一的面积。一旦有了规模,会每年为国家提供数万数十万缗的税务,不是小数字。而且减少了宋朝的金银外流现象,同时还会有部分关税所得。
并且还有未来的计划。
几家船队分出几艘船,将顺大洋岛绕岛环行一圈,南大洋岛是温带气候,适宜开拓各个大型牧场,那么就可以向中原提供大量中原所缺的皮毛。这还早,眼下就是这一系列的中小型岛屿的经营。
若想经营,不能全部交给当地人,若那样,迟早会反水的。
因此迁移一部分贫困百姓过去,在宋九计划里,打算在未来十年内迁移数千户百姓。
但未说是迁移,而是暂时以雇佣的身份前去南海的。契期五年,五年后这些百姓就让他们返回中原了。
否则眼下宋朝同样缺少百姓,整个宋朝包括江南,才勉强达到三百万户,若非宋九湖南广南一行,南方渐渐开始了大开发,百姓数量会更少。
若说正式迁移过去,大臣们肯定会反对。
可实际这些过去的百姓皆是几乎是一无所有的赤贫百姓,不然谁愿意漂洋过海,往哪里去?但到了哪里,有诸多衙内的支持,再加上朝廷的部分支持,一旦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水土,收获会巨大,要粮有粮,要收入有收入,要地,有的是广大原始的肥沃土地等着他们开垦,那么五年后,他们生活安定下来,又有几人愿意再回到中原做无根的浮户?
二十几年过后,人口繁衍,这里将会出现几万户汉户,当地人再教导他们语言文字礼俗,也会全部汉化,那时这里将成为宋朝在遥远海外的一个分部。
宋九很老实,利用进宫的机会,一五一十将他想法对赵匡义说出来。
记住,除赵普的智商,其他人休想与赵匡义打马虎眼,老实地交待,赵匡义反而会喜欢。
但眼下赵匡义与赵匡胤想法一样,有没有,并不在意,至于宋九所说的未来宋朝可能会达到几千万户,他也不大相信。可是会看中收入,未来这里汉户会繁衍多少,宋九未说,只说会迁居几千户百姓过去。这个人口减少,还是在赵匡义承受范围之内,权当让曹翰来了次屠城之举。于是同意了宋九的计划。
朝廷承受了,就可以上台面开发了,那么这里除了檀香木时间长外,许多香料几年后就能成熟,收入会巨大,为了不让人眼红,又拉了一些衙内过去。
同时过去的,还有几百户百姓,几十艘船只。
百姓来自各地,但官兵与几个小吏是来自京城的,京城也有少量百姓,因此宋九带着衙内来送行。
一辆马车徐徐到来,从马车上走下两个女子,一个是潘怜儿,还有一个俏丽的女子,大家皆很陌生,那就是窅娘。
宋家出现一个美丽的俏婢也很正常,例如随玉苹前去契丹的大小苏,长相美艳至极,并不比窅娘逊色多少。
然而接下来让大家奇怪了,宋九来到窅娘面前说道:“这几年吃些辛苦,去了哪里要小心啊。”
窅娘乖巧地点头。
潘怜儿也怜惜地摸着她的头。
然后窅娘上了宋家的船。
潘惟德惊叫起来,道:“妹夫,你让她去南海?”
第三百四十一章 傲娇的战友
宋九未多做解释,其他人云里雾里,有两人知道窅娘的身份,赵匡义与李煜,他们也不解。
赵匡义将宋九喊进宫,问:“宋卿,你为何将那个小婢送到海外去?”
“这个啊,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她长久生活在李煜那种生活方式下,臣也安于享乐,然与李煜那种享乐是不同的。”
赵匡义点头。
宋九是众乐乐,李煜是独乐乐,宋九适当的时候同样与军民同甘共苦,李煜什么苦也不行,两者享乐的姓质截然不同。
“臣让她选择,要么回李煜哪里,要么去海外呆上几年,或想嫁人或者想回来,听她的意见,但能吃了这个苦,几年后臣将她带回来,纳为房下小妾。所以这么做,是给她一个新生的机会。”
“宋卿,这个,这个……”赵匡义听到这条理由,有些瞠目结舌了。
“其次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往地图上划,如果往地图上划,以朝廷的能力,甚至能将南海大部分岛屿划成宋朝的疆域,那么我朝面积能增加近四倍。”
赵匡义乐了起来,不但宋朝面积能增加四倍,唐朝的面积会更加惊人。
“想要控制,必须将那几个岛全面汉化,那不但要移民,还要将当地人汉化,教其礼仪耕种文化文字,但当地人善歌载舞,若是让儒生去教,未必适合。正好窅娘知书达礼,又善长歌舞,可以做一个优秀的先生,在教导的同时,也让她产生自豪感,知道自我价值,更加让她新生,彻底脱离李煜的阴影。”
“这样啊……”赵匡义忽信忽疑。
“臣说到汉化,忽然想到了梅山蛮。”
赵匡胤一怒之下,对梅山蛮实行了封山制度。这个结果使整个梅山蛮人更苦逼了。然而梅山蛮周边地区由宋九带来的影响,变得更富裕。
一穷一富,梅山蛮首领苞汉阳与汉陵二人穷凶极恶,带着他们的族动出山,抢掠商人的货物,杀人越货,在梅山周边地区屡屡作恶。
赵匡义屡次派使诏谕,皆不听。潭邵二州大吏为了使境内安稳,也屡次写信给他们二人,甚至求苞汉阳,你不要生事了,俺们给你们一些好处吧。还是不听。
消息传到京城,有两方意见,一方是要用兵,还有一方是想要拉拢绥靖,而将精力放于北方。
最后用兵的一方占据上风,朝廷派文武双全的干臣客省使翟守素发兵潭州,苞汉阳依据梅山坚险拒命。于是诏翟守素发兵梅山,正好天逢大雨,弓弩松弛不能挽。翟守素让兵士削木为弩,苞汉阳听说官兵弓弩不能挽,尽出其民,想要将几千官兵一起吃掉,翟守素用木弩尽射,苞汉阳大败,官兵乘胜追击,尽平其巢穴。然后又得到潭邵等州大吏与富人与汉阳交通的书信,守素一起烧掉,以安其心。
宋九又道:“虽苞汉二人平灭,可是梅山里还有无数蛮人,若没有善策,以后还会反侧难安。潭州乃是湖南中心,发展速度很快,然梅山离潭州很近,由于这些蛮人牵制,整个湖南不得安宁。”
“卿有何策也?”
“陛下,想要长久安宁,必须治本,治标不行的,何为治标,大禹治水之术也,堵不如疏,臣以为先帝的封山政策不妥也,更非长久之计。而长久之计还是汉化之策,朝廷拨出数万缗钱帛,开其道路,教其礼仪耕种,给其耕牛农具,百姓有了收入,有了安定的生活,谁愿意做贼?”
“你的广南之策?”
“算是吧,但也有不同之处,广南之策,是因为潘美与尹崇珂二位将军在广南,他们武功显著,其他将领不及之,因此见效快,皆是强行,再修道路,由是雷州半岛大部分地区迅速平定。但就是当时,臣也不敢用兵于邕州以西地区与五岭深处生蛮。兵力不足也,即便兵力充足,哪里行军困难,一旦用兵,所需钱帛不菲,最终困于财政压力而不得功。梅山面积虽不及整个广南,可是潭州地区兵力同样不足,又无潘尹二将军坐镇,所以只能步步为营,切莫急功求著。”
“这倒也是,潘美在潭州时,梅山岂敢反乎?”
“潘美虽有武功,不过潭州知州朱洞倒也是一个良吏,他长于治理,固臣推出新的梅山之策。”
“国主,你还认识我吗?”李煜府上,一个渔夫手中提着鱼,对李煜说道。
“你是郑文宝?”
“正是臣。”
“你为何如此打扮?”
“不然如何骗过门房。”
李煜的门房是朝廷赐予的,天知道是真门房还是朝廷的密探?
郑文宝又道:“国主,你要谨慎,要珍惜陛下对你的宽容,有的话不能乱写乱说。”
他害怕别人怀疑,说了这句话后,丢下鱼就离开了李府。
然而他终是来迟了,有人说赵匡义娶了李处耘之女为皇后,皇后召见诸臣之妻到宫中解闷儿,便召了李煜的妻子小周氏,让赵匡义看到了,便将小周氏留于宫中强女干了。直到第二天才放出来,然后时隔一段时间复召。这让李煜心情苦闷。
有人说赵匡义不可能强女干小周后,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要不到,但又有说可能,与赵匡胤临幸花蕊夫人一样,这是一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精神上的占有。
因此后来议论纷纷,莫知真相。
不过宋九却相信后一种说法,主要还是李煜的原因。他在京城等于是幽居了,又不能放架学习刘鋹那样大肆拍马屁,这造成了恶姓循环,赵匡义对他更不放心,看守得同样更严密。
所以他那首鼎鼎大名的虞美人终于出来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还有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rén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还有……
这一首首文字优美,用词精炼的小令,宛若瑰宝明亮地镶嵌在中国文学圣殿苍穹上。
但李煜写得快活,们唱得快活,可他有没有考虑到赵匡义的感受……
再说暂时赵匡义对这几个皇帝,包括明年的陈洪进,钱俶与刘鋹皆不薄,包括高家周家与孟家的后人亲戚们,不断地加薪与赏赐,听宋九说后,赵匡义委婉地批评了张洎,你以后莫去李家打秋风了。
不要说杀戳果断的赵匡义,就是换宋九来做皇帝,看到这一首首哀怨的小令不停地自李煜手中出来,又传扬天下,心中做何感想?
然而李煜在诗词歌赋上是天才,政治上却是一个蠢材,郑文宝冒险求见,他根本未当一回事。而是关切地问小周氏:“爱妃,为什么那个宋九将窅娘送到南海?”
宋九不合理的安排,让李煜乱了手脚。
……
“陛下,今年澶州河又决,臣以为朝廷当派一个得力大吏,驻守澶州,以求永治河患。”宋九道。
虽朝廷两府于政事堂议事,可是赵匡义亲力亲为,时常来政事堂参与决策。
这是宋九于政事堂上的一次对话。
赵匡义问:“宋卿,你以为当派何人去澶州。”
“镇宁节度使刘廷让回京,其节度使空缺出来,臣以为当派赵普为镇宁节度使兼知澶州,以求解决黄河河患问题。”
“易安,朝廷在收回节度使之时,你何出此言?”卢多逊惊讶地说道。
不但卢多逊不解,其他几个宰相同样也不解,宋九就是肚量大,也不能大到这种地步。
赵匡义有些不悦,道:“赵公劳苦功高,晚年当在京城享清福,宋卿为何复让他劳累?”
宋九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