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蛮荒生存手册-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上拿着颗鸡蛋大小的珠子。
其他雪人高兴地叫了声,纷纷围上来去看那颗珠子,传看一遍后,最初发现珠子的雪人将珠子擦干净,放在一边一个准备好的托盘里。
而麦冬此时也已经看清了珠子的模样。
淡青色,正圆形,如不是目睹了刚才那一幕,她肯定以为是雪人打磨好的一大颗宝石。
但她看得清楚,这珠子是从海兽脑袋里掏出来的。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你们的作者菌出去玩儿啦,这里是萌哒哒的存稿箱菌o( ̄ˇ ̄)o
存稿箱菌吃的是留言,吐的是更新,请不要大意地投喂它哟~
PS,作者菌让存稿箱菌转告泥萌,昨天更新的红包居然没!有!送!粗!去!!!
作者菌很忧伤……

☆、第九十七章

淡青色的珠子圆润剔透如翡翠;摇晃间仿佛有流水在其中晃动,却又有着珍珠的温润光泽。
麦冬拿在手中把玩半天,仍旧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东西。
她没有自己瞎猜;而是直接问了正在处理海兽的雪人。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她已经能用简单的句子与雪人沟通;“为什么海兽脑袋里会有石头一样的东西?”
由于她的一系列措施;如今她在雪人中的威望已经仅次于咕噜;一听到她的问话,雪人们立刻停下手中的活;争先恐后的回答她的问题。
但是,它们的回答却让麦冬有些哭笑不得。
就跟从石头里打磨出的宝石一样;雪人似乎完全不惊讶动物脑袋里居然长了颗石头这样的事,仿佛这是天经地义地一般,反而还觉得她的问题很奇怪。
问了“奇怪问题”的麦冬只能安慰自己这是“世界观”的不同。
的确如此,她眼中的世界,和它们眼中的,从来不是同一个啊……
一些它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她看来却完全无法想象。因为,在她原来的那个世界,许多都是不存在的。在那个世界,一年有四季,一季有三个月,有着一些与这个世界的龙族相似的传说。这个世界同样一年又四季,但一季却有五个月,没有关于龙的传说,因为在这个世界中,龙是真实存在的。会飞的雪人、脑子里长宝石的海兽,这些更是从未存在于她原来所在的那个世界。
归根究底,她和雪人、和咕噜,都是不同的。
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麦冬干脆换了问题,直接让雪人告诉她,那种珠子有什么用处,以及雪人有多少这种珠子,还有,是不是只有海兽脑袋中有这种珠子,其他动物有没有?
雪人直接带她去了放置宝石金属的山洞。
在过去的几个月,麦冬来过这个山洞数次,早已对满室金光有了免疫功能,所以,在雪人指向其中一个角落后,她很快就找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雪人所指的那处是放置宝石的地方,无数颗宝石像石子一般随意堆放着,璀璨的光芒交相辉映,麦冬一眼就在其中看到了与淡青色圆珠相似的珠子。
同样是青色,但深浅和大小有些不同,不过倒是一般圆润。
雪人走到那堆宝石前,在其中翻找了一番,然后便将找出的东西都放入托盘中,端到麦冬眼前。
托盘中滴溜溜的珠子约有二十几颗,颗颗滚圆,色泽却不相同,由浅青到碧绿,像不同深度的水。大小也随之变化,颜色越深的便越大,最小的如鹌鹑蛋,最大的则有鹅蛋大小。
雪人告诉麦冬,这些都是从海兽脑袋中取出的。
然后又有雪人找出几件已经完成的饰品,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即便仔细保存,也难免留下了一些岁月的痕迹。这些饰品上面无一例外都镶有这种珠子。雪人说,这些饰品都是数千年前流传下来的,看风格应该是巨龙还未消失时的作品。
麦冬看不出雪人作品的年代风格,却看得出那些饰品上珠子的颜色和大小都比托盘中的深得多、大得多。
她甚至在其中看到了蔚蓝色的珠子,像是最深处海水的颜色。
麦冬觉得,她似乎猜到这些珠子是什么东西了。
这本来就是个玄幻的世界,既然有龙,又怎么会没有魔兽?
在麦冬看过的几本西方玄幻小说中,无论有没有龙,魔兽却一定是标准配置,而魔兽的标配就是魔晶。就像东方仙侠中的妖怪有内丹一样,魔晶也是魔兽全身精华所在,也是全身上下最值钱的地方。至于魔晶的作用,大约就跟妖怪的内丹一样,同样是能量的极度压缩形式,用处极为广范,在西方玄幻中,魔晶作为货币和魔法能源的作用是最为广泛的。
但在雪人的手里,这些从海兽脑袋中取出的珠子跟一般的宝石没什么区别。
如果这些珠子真的是魔晶的话……麦冬瞬间想起她所烦恼的能源问题。
雪人冬天需要一个温暖的居住环境,仅靠木材提供热量的话,不仅费时费工,对于环境的破坏也是巨大的。麦冬曾想过引地热取暖,但地热的局限性很大,不仅要将部落建在熔岩附近,而且地热的覆盖范围恐怕也不会太大,不然雪人早就把整个地底的每个山洞都引上地火了,现在却只有育婴室里有地火,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而且麦冬对地热的安全性也不怎么放心。那毕竟是熔岩,万一喷发了,地面上的部落绝对是第一个遭殃的。
用魔晶的话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了。
在魔法世界中,魔晶就相当于地球上的电,安全、清洁、高效。火属性魔晶能当暖炉,风属性魔晶能当风扇……总之,地球上电能做到的事情,在玄幻小说中,魔晶几乎全都代为实现了。
既然如此,她想用这些魔晶释放出热量为雪人取暖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事情了。
而且,如果真的能把魔晶的作用研究出来,意义就绝不仅仅是解决了取暖问题。它所代表的,很可能就是以魔晶能源为核心的一个新世界。
麦冬原本以为,在自己的影响下,雪人的发展将会走上与地球上人类相似的道路,但魔晶的出现却打破了一切。雪人天生体力不占优势,即便是麦冬为它们制造出了弓箭,以它们的力气也只能用威力小的半米弓,现在有咕噜在还好,但咕噜不可能一直庇佑着它们,等到发明出现代的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似乎又要太久,因为麦冬对那些只是几乎一窍不通,只能靠着雪人慢慢摸索,在这个空窗期内,雪人要如何生存呢?但如果雪人学会了魔法,或者说学会了用魔晶制造武器,那又将会如何呢?
麦冬越想越激动,她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雪人正确的发展道路。
但是,现在摆在她面前的最大问题是:魔晶要怎么用?
魔晶的那些功用都是魔法师们研究出来的,但这个世界可没有魔法师。
不过,虽然没有魔法师,却有一条会魔法的龙。
在雪人哀怨的目光中,麦冬将一整盘的“魔晶”全部截胡,兴冲冲地拿给咕噜去研究。
咕噜也是第一次见到魔晶,听了麦冬对于用魔晶制造魔法道具取暖的设想后,龙脸瞬间皱成了一团。
——它只会用魔法,却从不知道魔法是怎么来的啊!再说,使用魔法和用魔晶做出魔法道具根本就是两回事!冬冬的要求实在是太强龙所难了!QAQ!
但是,再困难也要试。
咕噜对着一盘子珠子枯坐好几天,绞尽脑汁,想尽方法,想得脑袋都快打结了。当然,它不是一个龙在战斗。同样苦思冥想的还有麦冬,她一直在一旁各种启迪引导,想到个主意就兴冲冲地让咕噜去试,虽然大部分主意都没什么用处就是了。而安知道了麦冬的想法后,更是发动了全族人的力量,群策群力,务必帮助咕噜早日研究出成果。
最初的二十几颗魔晶很快毁在了实验之中,麦冬和咕噜不得不再次出海,这次目的不是为了挑战强大的海兽,而是为了它们脑子里的魔晶。当然,现在还是实验阶段,所以魔晶的品质不用太高,只要找不太厉害方便猎杀的海兽就行。目的明确,猎杀海兽的效率便很高,来回搬运了好几趟,将雪人储存食物的山洞都塞满了海兽肉后,终于又有几十颗魔晶能够用于实验所需。
这次麦冬全程观看了取魔晶的过程,几十头海兽一头不落。比较了海兽和海兽脑袋中的魔晶后,麦冬终于肯定,魔晶的质量与海兽的强弱程度是成正比的:越强的海兽脑袋中的魔晶质量越好,反之亦然。
所以雪人拿出的那几件饰品上镶嵌的魔晶质量才会那么好,因为那是数千年前巨龙捕杀海兽留下的,成年巨龙们肯定比咕噜厉害得多,捕获的猎物自然也上了一个档次。
但是,第二批魔晶很快也全部用光了。麦冬和咕噜便养成了习惯,每隔三天就出一次海,一次至少要捕杀五十头海兽,所取得魔晶全部拿来做实验。在这样高频率的战斗中,难免遇上几次难对付的大海兽,虽然有时候会遇到险情,但在这样高难度战斗的磨练下,咕噜的进步反而更加神速了,它的战斗技巧已经明显上升了一个台阶。
咕噜战力的提升只是附加的好处,出海的最主要目标还是获得魔晶,源源不断的海兽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魔晶,这对咕噜的研究自然是有益无害,麦冬头一次觉得咕噜的“唐僧肉”体质还算有点好处。
在源源不断的魔晶供给和一人一龙数千雪人的群策群力下,一个月后,研究终于有了点进展。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铃铛的地雷~
作者菌回来啦~大家中秋快乐哟~╭(╯3╰)╮
PS,泥萌的脑洞太厉害了作者菌好怕这章一出来泥萌会鄙视我想象力贫乏QAQ 没错珠子就是烂大街的魔晶啦,这是个魔法还没有真正开始发展的时代~

☆、第九十八章

魔晶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月;距离冬天结束也只剩一个月。眼看冬天渐至尾声;春天就要到来的时候,研究终于有了突破。
以一颗深青色的魔晶为核心;周围半径五米左右的圆圈内寒气袭人,就像站在满是冰块的房间里一样。雪人都被寒气冻跑了,只剩一个咕噜垂头丧气;一个麦冬呆若木鸡。
是的;研究有了进展;但所取得的成果与期望的方向是相反的。
麦冬希望能用魔晶做出一个火炉;但是……咕噜却研究出了一个冰箱。
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也不奇怪,一般魔晶的属性跟魔兽的属性都是相同的,海里的魔兽除非个别奇葩,肯定大多数都是水属性;水属性的魔晶做成的魔法道具自然也跟水有关。
虽然知道这个道理,麦冬却还是不死心。
受二十一世纪自然科学的教育影响,虽然麦冬已经接受了身处玄幻世界的事实,但思考问题时却还是习惯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虽然囿于知识储备的限制,她的“科学”常常不怎么靠谱,但却不妨碍她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考问题的方法。
比如岩浆果,比如魔晶,再比如魔法,这些看上去都是很不“科学”的存在,好像都是人类异想天开的产物,但麦冬将这些通通理解为能量,跟风能、水能、生物能一样的能量。无论是魔晶还是岩浆果,都是能量的外在储存形式,而魔法则是能量储存到一定程度后的外放手段。
这样一来,这些难以理解的“不科学的存在”也就有了“科学”的解释。
麦冬虽然不是理科的,却也知道能量是能互相转化的,风能、水能、生物能都能转化为电能,反之,电能也能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其他能量,其中差别不过是方法和难易程度罢了。
既然如此,水属性魔晶为什么不能转化为火属性的能量呢?不过是能量的外在形式的不同,其本质还是一样的。
所以,虽然屡战屡败,麦冬却没有气馁,而是仍旧维持着三天出一次海的频率猎取魔晶,只是对于研究工作没有刚开始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