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萌妻-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师徒两个拿着那块布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收获。
直到贺远忽然道:“徒儿,为师饿了。”
崔小眠猛然想起她来找贺远的目的,被他这么一打岔,险些耽误了正经事。
她把品粥会的事告诉了贺远,道:“你别再做甩手掌柜,到商会申请摊位的事就交给你了,你是店老板,又是成年人,这事只能你去办。”
贺远对品粥会很感兴趣,但听说要让他去申请摊位,立刻眉头蹙起,满脸不高兴:“低三下四求人办事,不是为师的风格。”
崔小眠把小手叉在腰上,杀气腾腾地看着他,一高一矮默默对视长达十秒!
十秒后,崔小眠改变作战方案——
“师父大人,午饭想吃点啥?”
“你上次做的农家饭很好吃。”
。。。。。。
对付有些人,只能智取,不能莽攻。——摘自崔小眠之《我与贺远的恩怨缠绵》
师徒私房菜中午时客人很少,大多时候只有外卖,到了晚上才会宾客爆满。崔小眠把十几道外卖的菜炒完,给贺远开的小灶也同时蒸好了。
香干蒸腊肉,蒸四喜碗子,干笋小酥肉、咸鱼蒸豆腐,这都是地道的农家蒸碗,隔水蒸成,出锅后扣到碗中,再配上顾大嫂的馒头和小米红枣粥,虽不精致,却别具风味。
香干蒸腊肉用的是整个大成独一无二的崔氏腊肉和自己种的青蒜苗,四喜丸子里还藏了鹌鹑蛋,干笋小酥肉加了崔小眠自制的咸豆豉,咸鱼切成小丁,煎炸成金黄色,这才与豆腐同蒸。
这并非是传统的陕西蒸碗,而是崔大厨自己改良过的,兼有江浙和广东风味,前世开私房菜馆时,农家小菜和蒸碗曾经一度是她的招牌菜。
贺远素来挑食,吃得也精细,却对这些烹调简单的农家小食甚感兴趣,自从上次吃过崔小眠做的韭菜盒子,他就念念不忘,可惜宝贝徒弟最近看他一直不太顺眼,懒得做给他吃,今天有求于他,这才免为其难,又给他露了一手。
扳过崔小眠的脑袋,让自己的视线尽量与她平行,贺远问她:“你究竟是跟谁学的烧菜,你五岁就跟着我,莫非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了?”
贺远不是傻子,崔小眠在厨房里的一刀一式娴熟稳健,一看就是苦练而来,她说她两岁就拿锅铲了,这个没人会相信,两岁的小孩还在蹒跚学步,怎么可能进厨学做菜。
崔小眠讲义气,有见地,深知谎话只能应付一时,看他问得认真,便实话实说——
“我来自另一时空的天朝,是一位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学贯中西、诗情画意、美丽无双的仙女。。。。。。”
可惜说实话的人总是被人误解,甚至打成冤假错案,崔小眠话还没有说完,头上就又重重挨了一记,崔小眠表示,如果有一天她变成傻瓜,一定是被贺远打的。
从这之后很多年里,贺远都没有再问过她相同的问题。
崔小眠有时也会想,在她八岁那一年对贺远说过的这句实话,他到底信了几分。
吃完午饭,贺远就去了商会,直到傍晚才回来,对崔小眠说:“成了。”
这个“成了”就是说,他不但申请到摊位,而且还是一个好摊位,被上届状元、榜眼和探花夹在中间,所有参加品粥会的食肆谁也不敢要的位置,被贺大掌柜拿下了。
崔小眠除了哀叹贺远没有商业头脑以外,也没有别的办法,谁让她是小孩,不能亲自去商会申办呢,好在这个地方位置醒目,相对要比分到一个偏僻的位置要好吧。
一一一
唉,昨天上午刚刚更新简介,宣布和氏璧就加更,晚上就收到小艾mm的和氏璧,话说你一直在等着这一天吧,谢谢亲爱的。
加更的事十三不会食言,今天或明天便会送上,真的。
☆、第九十二章 腊月初八,不见不散(又晚了,自打屁屁)
腊八粥人人会煮,区别在于用料和火候,这些本身并无难度,别说是专业大厨,就是普通主妇也能拿捏得恰到好处,煮出好吃的腊八粥。
参加品粥会的食肆有数十家,除非某位厨子煮粥时打瞌睡出了大差错,否则各家的粥在用料和口味上都不会有很大悬殊。
如何才能让自家的粥比别人的更受欢迎,崔小眠想得头都疼了,可还是琢磨不出个中玄妙,偏巧这时有人从门缝里塞进一张纸,上面写着几个字:腊月初八,不见不散。
尼玛,冯老头你个走狗,小安子你个杂碎!
她拿了纸就去找贺远,想告诉他,这就是你那亲亲表妹搞出来的花样,可那厮不知何时又不知去向,不知道跑到哪里偷鸡摸狗了。
崔小眠心头火起,又无处发泄,指着丑八哥破口大骂:“你个鸟人,你们全家都是鸟人!”
“这鸟如何变成人?”
咦,丑八哥那尖利*的声音啥时变得如此明媚可人?
崔小眠一回头,看到大门敞开着,浣之亭亭玉立地站在门口,原来是她方才捡到那张纸后只顾生气,忘记关上大门了。
“浣之哥哥!你怎么来了?”
浣之的脸红红的,柔声道:“先生让我来买些卤味,恰好在门前经过。”
小苏同学的言外之意就是:先生想吃卤味,我便自告奋勇来买,本想趁机和小眠弟弟见上一面,却见你家大门敞开着,真是老天开眼啊。
崔小眠心情大好,暂时忘却了那张烂纸带给她的不快,话说自从见识到苏秀才的经营手腕,又领略了秀才娘子的侠骨柔情,崔小眠对这两位神仙眷侣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如今再看浣之哥哥。也更加顺眼了。
“浣之哥哥,这里风大,进屋坐吧。”
“不。。。。。。不用了,先生让我快些回去”。浣之边说边向里张望,小声音怯生生得让人心疼,“贺伯父在家吗?”
贺伯父???
如果不是想在浣之哥哥面前装得像“淑女”,崔小眠已经笑得满地打滚了。
她用脚趾头也能想出来,贺远每次听到这三个字时的表情,肯定就像吞了一百只苍蝇。
“我师父不在家,你进来坐吧,别害怕。”
崔小眠自己都闻到有一股狐狸的味道,八岁的光头小狐狸,貌似并不多见。
浣之想进又不敢进。他倒也并非完全是怕贺远,他更怕自己,怕自己会对小眠弟弟再做出亲热举动,就像上次小眠弟弟好心给他擦嘴,他却特别不要脸地握住了人家的小手。
小眠弟弟的小手又嫩又软。那种感觉直到现在还荡漾在心头。
“我还是不进去了,改日同家姐一起来坐客,我回书院了。”
浣之不敢去看小眠弟弟失望的小眼神,撒丫子就跑,就好像跑慢一步就会被小狐狸吃干抹净一样,有这么夸张嘛!
崔小眠隐隐地觉得吧,她好像是吓到浣之哥哥了。真不知道他害怕什么。
发情期小骚年的心思她永远不懂!
“小掌柜,打听到了,你猜怎么着,那些家伙真的在耍花样!”这砍瓜切菜一样嘎崩脆的声音当然是顾大嫂,崔小眠想不明白如何才能把粥煮得与众不同,便打发顾大嫂出去打探消息。看看其他食肆正在做些什么,打听不出现在的消息,就打听一下去年的。
根据顾大嫂打探来的消息,去年夺得前三甲的三家食肆在腊八之前就已经开始拉票了。
凡是到店里就餐的食客都得到这样一个消息,腊八当日。每一位投票的食客,都可凭当天发的卡牌到店内兑换奖品!
其实不仅是这三家食肆这样做,其他家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三家宣传得更到位,奖品也更加吸引人。
前两年还是送些糯米、绿豆,去年就送桂圆、核桃了,据说拿到“香粥状元”的美味居,送的竟是价值两钱银子的上品花菇!
原来如此,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全都是买来的,比试的并非谁家的粥更好喝,而是看谁家的赠品更加吸引人。
崔小眠咬牙切齿,气得肚子疼。倒并非是她阳春白雪,不耻于这种歪风邪气,而是她气急败坏,这么好的暗箱促销手段竟然早已被别人用得不能再用。
总之,听到这个消息后,崔小眠更郁闷了,那些无往不利的穿越女的英雄事迹在她身上没有体现,她在现代知道的这些招数,想不到古人都会用。
既然暗箱操作已经玩不出花样,那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崔小眠摸摸光脑壳,决定换个角度。
“顾大嫂,你知道腊八那天为何要喝腊八粥?”
腊八粥的由来,崔小眠也不知道,况且大成王朝还是历史课本上没有的年代,人文历史或许也有不同。
“小掌柜,你算是问对人了,你猜怎么着,我还真知道,咱大成除了皇亲国戚和当官儿的,谁的地位最高?当然是和尚!这腊八粥的由来也与和尚有关系。”
崔小眠一愣,腊八粥与和尚有关,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同和尚有何关系,是和尚发明的吗?”
顾大嫂眨眨眼睛:“小掌柜,你猜怎么着,我还真不知道。”
噗!
顾大嫂不知道,但有一个人肯定知道!
——志觉大师。
还有一个人可能也知道!
——浣之哥哥。
苏浣之做了几年假和尚,他又是个爱读书的,顾大嫂都听说过,这些典故说不定书上都有记载。
想到能有机会堂而皇之地去向浣之哥哥请教学问,崔小眠就很兴奋,可是浣之哥哥刚刚离开,她又跑去找人家,会不会吓到小美人,今天他走的时候,就像是小红帽遇到大灰狼。
几经思量,崔小眠还是将趁机调戏小美人的事情暂且放下,既然连不识字的顾大嫂都能知道一二,说不定很多人都知道。
牵上肥仔,她便去请教街角代写书信的李老伯,他可是这里最有学问的人呢。
李老伯果然知道这个典故,相传佛祖于腊月初八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他多年的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最初僧人们沿途化缘,将化缘所得的各种粮食于腊八这天煮成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据说能喝了这粥,就能得到佛祖的保佑。百姓们知道后也纷纷仿效,历经千年之后,腊八粥在民间流传,粥的配料也几经改良,成为风俗习惯。
崔小眠不知道在她前世的那个时空,是否也有这个传说,但她确实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典故。
那天晚上,崔小眠一夜没睡,前半夜琢磨腊八粥,后半夜琢磨小安子给她的那条密令。
贺远又是夜不归宿,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天刚蒙蒙亮,崔小眠就从床上爬起来,牵上肥仔,叫上大牛,两人一狗准备出城去桃花寺。
桃花城的冬季并不太冷,但腊月里的天气毕竟不同于往时,天色尚未全亮,飘飘渺渺的薄雾笼罩着大地,丝丝雾气氤氲着扑面袭来,湿湿凉凉,带着料峭的寒意。
坐在去桃花寺的马车上,崔小眠摸一把冻得冰凉的小脸蛋,裹紧身上的棉袄。
“小掌柜,你饿了吧?”大牛拿出他妹子给带的两套熏肉大饼,“还热乎着呢,俺妹子做的,可真香。”
崔小眠看看自家卖的熏肉大饼,却没有食欲,这两天烦心的事儿比较多,她是吃嘛嘛儿不香。
“我不饿,你自己吃吧,进寺之前全都吃了,免得和尚们挑事儿。”
这次是去请和尚们帮忙,崔小眠务求给人家留个好印像。(你在桃花寺早就恶贯满盈了,你忘了吗?)
别说两套熏肉大饼,就是三套四套,大牛也能吃得下,他的牛肚子好像从来都填不满。
马车的窗沿上滚动着雾气形成的水珠,湿哒哒的,好像被水浸过,崔小眠看向车窗外,雾气袅袅,沿途的树木影影绰绰,看不真切,如同走在缥缈仙境。
这条路是去桃花寺的,今天并非初一十五,去桃花寺烧香的人并不多,路上冷冷清清。
忽然,一阵马挂鸾铃声传来,由远及近,一匹大红马从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