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隋唐不演义-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请你们不来,我自有人去请你们。

李世民取下腰间的佩刀,交给尉迟敬德:

“拿我的刀去,要是他们人不来,就取他们的首级来。”

当在长孙无忌的引领下,胡子拉碴、体大腰粗的尉迟敬德拿着大刀杀气腾腾出现在房玄龄杜如晦面前时,这两位谋士却相视笑了起来。

第一次不去不是摆架子,只是他们需要确定李世民的决心。

现在刀子都拿出来了,可以确定这位秦王已经下定决心,打倒父亲。

这一天晚些时候,房玄龄、杜如晦跟着长孙无忌进入了秦王府,而为了避人耳目,尉迟敬德独自一人从另一条路绕回了王府。

在这一天的夜里,李世民跟他的智囊团们谋划了一夜,不知道他们谋划了什么,可以得知的是,这是一个困难的任务。我们已经说过,李世民的对手不仅仅是李建成、李元吉。还有另一个老谋深算的李渊。要一举战胜三人才算真正的成功。

无法得知,天亮的时候他们是否找到了真正的方法。但一件突发事件让事情变得直接迅速起来。

【天象的暗示】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一,长安,观星台。

太史令傅奕登上了观星台。太史令是唐朝太史局的最高领导,其职责是观察天文,修历书。

显然,傅奕是准备观察星象,而奇怪的是,此时并不是夜晚,而是大白天。

上来后,傅奕径直望向了正南方,在正南方的午位,他发现了太白星(金星)的身影。

在中国的星象学家看来,星星的运动并不是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的简单运动,天空的星象是地球上万物命运的投影,通过观察星星的运动,可以预测人世间的万物走向。

傅奕面色凝重,太白星大白天出现在正南方并不是一个好兆头,这个现象在星象学里有个专门术语叫太白经天。

这个太白经天到底预示着什么呢?

按《汉书·天文志》里写,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

西汉经学家刘向在其著作《五纪论》里写得更直白:经天则昼见,其占为兵丧,为不臣,为更王,强国弱,小国强。

总而言之,有人不想当臣子想当主人,天下因此要兴兵作乱,改朝换代。

很容易,傅奕就算出这个天相说的是谁。

在古代,占星家们将天空划为十二个区域,而与此对应,地面也同样被划为十二个区域,地面上的十二个区域以古代的诸侯国命名,并跟天空的十二区域一一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叫分野,占星家依此来将天象跟地面的吉凶联系起来。

此时,太白金星出现的区域映射到地面,正是秦国。而长安城内正好有一位秦王。

想了一下,傅奕决定违背自己的职责,将这个发现隐藏起来。

两天以后,傅奕明白了什么叫天意如此,他惊讶地发现,太白金星再一次在白天出现在正南方的午位。

看来,天不可欺也,回到太史馆,傅奕慎重写下了一道密奏,并就此天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知道,自己的这道密奏递上之后,必将掀起惊涛巨浪。

在揭示这道密奏上的内容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位傅奕,只有我们了解了他的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他的行为。

傅奕,相州人,此人精通天文历数,博学多才,早年当过道士,本人又是一个儒生,算得上是一个学者型道士。在唐朝担任太史令,负责夜观天象,日看星盘之外,傅奕还积极参与到唐朝的各项建设当中,可谓成绩相当突出。

除了以上工作,傅奕一生最大的抱负是将佛教逐出中土。在傅奕看来,佛教那些外来的和尚念不好中国的经,他们一不搞劳动生产,二不奉养父母,对社会有害无益。要使中国繁荣昌盛,只有遵从老子的道家学说和孔子的儒家学说。

于是,只要有空,傅奕就写奏章,要求关闭寺院,还俗僧尼,将佛教赶出中国。

傅奕的反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原因除了傅奕比较能说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他是李渊的老朋友,比如,李渊已经把祖宗认到了老子李耳身上,当然要捧道教的场。

但傅奕依然没能把佛教赶出中原,因为佛教同样找到了一个很硬的后台,佛教的后台是李建成。

李建成是信佛的,他还有一个佛教名字叫毗沙门。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傅奕拥有的是今天,佛教却拥有明天,等李建成登基,只怕被消灭的不是佛教而是道教。

而至于李世民,虽然传闻他曾经被少林寺的武僧救过,跟佛教颇有渊源,但从晚年李世民也开始吃金丹来看,他还是信道教的,而且从种种迹象显示,傅奕跟秦王府关系密切。

傅奕到底是忠于职守,写了那道密奏?还是出自私心,作为玄武门之变的一枚棋子在行走?这是一个谜。

李渊已经明白,为了唐朝的明天,他的老大老二只有一个人能站在前台,必须有一个人要在幽禁的生活中度过余生。他甚至已经选定了将要当牺牲品的那个人:二子李世民。下定决心之后,他便在等待一个借口,来帮助自己硬起心肠,将自己曾经最心爱的二儿子幽禁起来,从而结束这一切的争夺。

傅奕的密状送到时,李渊终于找到了这个借口。

六月三日,李渊将李世民叫来,将傅奕的密奏扔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然后冷冷地望着对方。

打开密状,李世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行字:

“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天下现在是李渊的,归根到底将来是李建成的,秦王要想当有天下,那只有逆谋。

李世民的汗开始流了下来,也许此时,殿外的侍卫早已经准备妥当,只等自己说错一句话,李渊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冲进来将自己擒拿。

可又必须说点什么,因为此时沉默不是金,而是坑。

寻常的解释表白是没用的。对这样的爆炸性指控只能用另一个爆炸性举报来抵消。在经过一阵慌乱之后,李世民终于找到了一个说辞。

镇定了精神,李世民抬起头,说出一个让脑子本处在混乱中的李渊更震惊的消息。

“李建成、元吉淫乱后宫!”

据记载,这件事情长安城内很多人都知道,李渊跟所有绿帽拥有者一样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听到这一句后,李渊彻底愣住了,一下忘了本来是说星星的事情,怎么扯到风月上去了。

李世民一击奏效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还得追溯到前朝上去。

我们知道李渊死活不肯废李建成立李世民,是怕李世民成为第二个杨广,但杨广博学多才,德智体全方面不发展,除了弑父夺位之外,还干过一种不道德的事,就是跟父亲的妃子有染。

李建成说李世民窥伺太子之位,李世民说李建成淫乱后宫。到底谁是真正的杨广二号?

精明的李渊也不禁搞昏了,趁着李渊脑子似糨糊,李世民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兄弟的事情,他们今天要杀我,似乎是为了替王世充、窦建德报仇!”

李建成什么时候跟王世充、窦建德扯上关系了?这实在有些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事实证明,告黑状不需要有凭有据,最重要的是够震撼。

李渊被震撼住了,他望着李世民有些目瞪口呆。

这一天,李渊接收到了太多意外的信息,一时半会儿怎么也理不清楚,于是,他只好告诉李世民明天再召集你们兄弟对质。

李世民跪拜之后退下,也许是巧合,也许是精心的布局,李世民终于得到了将对手们集于一处,一并解决的机会。

【玄武门】

从宫中回来,夜幕降临。

这一夜注定是漫长的一夜,在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李世民披上铠甲,拿上大羽箭,推开门,秦府的精英早已经在院里集结。

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一步,我们曾经努力避免,可无论如何挣扎,它依然摆在了我们面前。

逃避不了的命运,就只有去实践吧。

打开府门,去玄武门!

东宫的灯火从昨夜一直燃到了现在。

李建成也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陪伴他的是李元吉。

李建成已经提前知道了这一天对质会议的内容。

在李世民在李渊面前反告一状时,有一个曼妙的身影隐藏在黑暗里,将这一场父子的对话听进了耳里。此人正是被李世民指控跟李建成发生或保持不正当关系之后妃中的一位。

等李世民刚出大殿,她连忙向东宫送去了这个关键的情报。李建成马上意识到这是最后摊牌的时刻,于是,他把李元吉叫了过来。

听完李建成的说明,李元吉沉吟了一会儿。李元吉数次跟随李世民出征,对自己的二哥相当了解,隐约中,他感到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对质。

突厥的进攻,傅奕的密奏,李世民的辩解,李渊的决定,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只是现在我还无法把这些事情串联起来。

李元吉仿佛看到前面正有一个陷阱等着他们去跳,第一个反应自然是避开:

“不能去,我们应该集结东宫跟我齐王府的兵马,然后假称有病,看看形势再说。”

李建成看着狐疑的兄弟,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

“不用担心,军队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只管进宫就是。”

李建成绝不愿意错过这一次的家庭会议,他已经知道,这一次父亲一定会给他一个最终的满意答案,今天过后,他将再不会为二弟的逼迫担忧。

这样的会议,绝对值得冒险,而且要说冒险,危险的应该是李世民。

微笑中,李建成向李元吉提起了一个人的名字。

在平定刘黑闼的战斗中,李建成也收编了不少将领,在这中间,有一个叫常何的,此人原是瓦岗将领,降唐之后,曾经是李世民的部将。

李建成利用征战山东的机会,成功对常何进行了策反,这说明策反尉迟敬德这样的秦王府铁杆部下不容易,收买一些边缘将领还是有可能。更巧的是,这次策反远离长安,进行得十分隐秘,没有人知道常何已经投靠东宫。

而这一天,正好是常何在玄武门值班,负责检查入宫人员。

有这样的卧底把守玄武门,还需要担心什么?

走吧,进宫去参加那场名为对质,实为批斗秦王的大会去。

【临湖殿,真正的杀场!】

带领数个亲信,李建成跟李元吉骑马来到玄武门外。门外是大兴宫禁军的驻兵之处,在整个宫城防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门时,李建成望向了正在值班的常何,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说明,这一天,风平浪静,天下太平。

进了门,李建成们走向了会议地点:临湖殿。

长期以来,唐初的这一场宫廷政变被称之为玄武门之变,事实上,这是李世民积极干涉史书编写的成果。这场政变最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临湖殿之变。

因为秦王府的伏兵不在玄武门,政变的主战场同样不在玄武门,而在临湖殿。

李世民在临湖殿等他的大哥已经好一会儿了。

来到临湖殿前,李建成如被人当头一棒打在天灵盖上,再浑身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掉转马头,夹马就跑。

李世民还是比较有幽默感的,看到大哥来了招呼不打一声就走,还策马上前,边走边招手,呼唤大哥四弟不要走,快回来开会。

开会?开玩笑吧,这个样子是开会吗?

在临湖殿前,不是长袖宽袍的李世民,而是全副武装的李世民,全副武装的李世民也不至吓得李建成招呼也不打就跑,他们兄弟经常携刀带剑出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