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梦里长安之再舞霓裳-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隆基闻声看去,是荣王李琬。
李琬是李隆基长子,一向沉稳。在众兄弟中算是个称职的大哥,是个一直维护这兄友弟恭的角色。这一点很对李隆基脾气。
可是沉稳不代表他的军事才能。
李隆基又看了看高仙芝,不用说,他是李隆基心中最佳人选。
但是此时李隆基已经决定把帅印交给李琬。
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帅印从来都是在皇室宗亲手中,这是帝国的传统。但每一任帝王也都清楚真正发挥作用的一直是副帅。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一章:李白和玉真公主

之所以这么做只是防止大权旁落。
李隆基当然信任高仙芝,他和安碌山不同,玉环和阿蛮是最好的姐妹,阿蛮嫁给了高仙芝,往私下里说这俩家伙还是连襟。
当然李隆基不会把这个拿出去说,但不得不承认他从感情上认可了仙芝,若没有了君臣之别李隆基会把他当家人来看。
可这一次李隆基还是决定让高仙芝做副帅,他刚刚已经说了要御驾亲征,却没想到遭到大臣全员反对,作为天子面对这种情况他不能一意孤行,但这多少让李隆基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君王金口玉言,言出法随岂有朝令夕改之说。
所以刚刚荣王爷李琬就很会说话,人家是“代父皇出征”!
“那好,就准琬儿所请,朕任命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调天下兵马,代朕出征!”
“高仙芝听旨,擢右金吾将军高仙芝兼兵马副元帅,辅佐荣王平叛国贼!另外朕再给你配个监军,就是你的老搭档了,边令城。”
……
晚上,高仙芝府中。
谢阿蛮看着自家夫君领回来的圣旨简直气的一神出窍二佛升天!
她谢阿蛮大字不识几个,听高仙芝给他讲的语气这货貌似很向往!
谢阿蛮更气了,这货实在太没出息了,看看人家安禄山,手握实权想干什么干什么,你个高仙芝啊,老娘我怎么就嫁给你这傻缺呢!
明明你是安西四镇经略使,听听,多大的官啊!硬是让陛下给淹留在京,把你架空没事时看犯人似的给你留着,一遇事吧把你推出来,你还这么高兴……
凭什么你又要去打仗啊……
谢阿蛮顿时无限委屈,她就是心中难以平静,她只是个小女人,她没有男人的世界观,那害怕仙芝去打仗。
她隐隐觉得他的夫君这一次会有危险,很大的危险。所以说女人的直觉都是可怕的!
“要我说天底下心眼儿最黑的就是当皇帝的了,看你们这群将军,一堆一堆的都在京师看着风光无限,其实全都是陛下给拢到京师严加看管!还把你们一个一个给乐的……”
“看看我玉环姐就知道了,陛下把玉环姐骗得都不搭理阿蛮了,现在又骗你去打仗,他的心思怎么这么坏!”
“阿蛮休要胡说!陛下对我们如何你不清楚吗?”高仙芝看着谢阿蛮一副小媳妇相头皮直发麻,刚刚那些话换了别人可是打死都不敢说的!虽然她说的八九不离十。
武将实力太强的话天子当然不放心,他会让你回京好吃好喝伺候这,你爱怎么乐呵怎么乐呵,但兵权朕就替你暂时保管呗!
这是帝王权术,为人臣子当然知道什么叫功高震主,交出兵权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怎么到了谢阿蛮嘴里就变得那么恶毒……
“不是吗?你有兵权吗,还不是让你自己去征兵么,兵力都在边疆,你们一个一个都是光杆司令,陛下这回该玩儿砸了吧!”
“你……你……”
高仙芝无能为力,对阿蛮这油盐不进的家伙,他只能绞械投降……
如果李隆基知道谢阿蛮背后居然这么评价他的话,简直就得冤枉的哭了!
就说刚刚你丫这些言论,就你这小蹄子能有这眼界儿?
还不是三天两头往宫里跑,朕都被搅得一点隐私都木有好不好。
真是知道了越多牢骚越多,朕还没牢骚你这家伙拐骗朕的玉环你到一肚子委屈了!
这一年,安史之乱彻底爆发,帝国的形势开始瞬息万变,而远离中心战场的南方却依旧温情脉脉蕴养着一方百姓。
这一天宣州小城外的大山里出了一件不小的事。
山涧云雾缭绕,在一座山峰之上有一抹白色异常显眼。
宽大的衣袍随风飘飘,而衣服的主人却纹丝不动的坐在地上,良久,那人终于缓缓睁开眼。
五年了,他李白在这敬亭山上滞留了五年,身上那仿佛永远不会变的紧身侠客装终究还是脱下了!
如今的李白却是放下了儒家而入道家,衣袂飘飘真的成了传说中的谪仙人。
山间悠扬的响起了钟声,与往日不同的时今日的钟声带着浓浓的哀伤。给那深山中的太华宫蒙上了一层惨淡。
玉真公主去世了……
此时正被叛军搅得焦头烂额的唐玄宗还不知道他那倔强的妹妹已经在她宣州的别馆里离开了人世。
李白轻轻一声叹息随即消匿在空气中,这五年,每一天他都会来这山顶,只为等一个人,清晨出门下山做完功课在回去那太华宫。
她邀请过他,偶尔会去那奢华的道观坐一坐。
那是公主的皇兄坚持建起来的道宫,公主拗不过那不讲理的哥哥便只好随那人便。
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也都醉心与道,两人竟都默默的赖在这本无名的山间,一待就是五年!
只是就是有那么一层窗户纸,谁也不去捅破。
他李白有过四房妻室,至于什么地方风花雪月之地留下过多少红颜知己他自己怕也说不清了。
他本就不是一个受生活羁绊的人,他和玉真公主没有必要再走出一步。
或是说他们都是出世之人,却偏偏过着入世的生活,李白知道他和公主是没有可能的。
至于玉真她心里更清楚,她有她的道,她和太白都已超脱出世俗,心境恬淡,都以精神相交。
她每日清晨都要出观,出去走一趟。即使并没有事干,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件什么任务。
他也会准时来到老地方,在同一个时间只要见到远远的一抹身影他便就心安。
终于这一次,她没有如约而来。
李白只觉怅然若失,原来她们每日固定的出现只不过是来确定,对方还在!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
……
西落得残阳映红了天边的云彩,转眼又是繁星点点。
李白任旧默默的坐在山颠,天空又泛起鱼肚白,火红的日头缓缓爬上对面山顶。
李白突然站起身来,腰上挂着跟随了他一生的长剑,他只抓起放在身旁的酒葫芦潇洒的离去。
过去了的事情便是历史,一剑斩去,他不再缅怀。
现在这敬亭山对他再无留恋,他也该离开了!
还是小城中那座万家酒楼,这一次李白竟有些情切。
曾经他有个好兄弟,他内敛低调,怀着惊世的才情却从不显山露水。他本与李白是这世上两个极端上的人,却偏偏因缘际会成了兄弟。
李义之啊,没想到他竟是太平公主的孙子当今天子的亲侄儿!
当年驸马薛绍全家流放,家人几乎死尽,但李白相信,李义之的低调绝不会是为了避祸!
李义之并没有恨他那遥远的叔父,他如今衣冢归皇陵,没想到当今天子是那么在意这个侄儿。李白竟有些敬佩李隆基了。
当年的宫廷政变还有太平叛乱里面始终只有两个主角,一个李隆基一个太平公主。
合作过,斗争过,最终以一方惨败而告终。可这对姑侄的感情仿佛并没受什么影响,天子任旧对姑母无限缅怀。
可那是在皇家呀!
太平依旧是天子最敬爱的姑母,公主的后人也没有怨恨杀害他们当家主母的罪魁祸首。政治的变幻无常很好理解,然而这些人的情感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那样的变动为何后辈之间竟不存在怨恨,当事之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此人,此事。当今天子的风流他李白当真不及。
然而提到天子的风流却让李白不由的想起那一年洛阳城中美丽的女孩。
她跟着李义之愁眉苦脸只因为不想去给当时的咸宜公主伴嫁。
李白莽撞想要暴力说公道,却被李义之露骨的扒的浑身血淋淋,可这却影响不到两人的兄弟情谊。
李白只剩下恼怒,只记得女孩曾甜甜的叫他太白兄。
她温柔,像那人一样低调。然而偶尔也会有自己的小脾气。
还记得元丹丘那所谓千里桃园内,王大贱人噢不是王建大诗人没完没了的作他的贵妃诗,某人从忍耐到纵鸟行凶,她连表达不满都那么孩子气。
李白会心一笑,他真是该罚,只顾着跟酒打仗,还是义之兄去给玉环解的围。
虽贵为贵妃,但那任旧孩子气的女子既然叫他一声太白兄,那在太白的心里,她就是妹妹。
李白抬头看一眼酒楼上的匾额心中顿起怅惘。
曾经在这小小的宣州城他与多少好友聚会!
永远恬淡的李义之,文武双全的岑参,诗尽金戈的高适,虚心的杜甫,归隐的元丹丘……
这些年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他们没有人知道这一座世外小城千年之后因为这些风流人物沉淀了千年的底蕴而大放异彩。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愤怒了,今天全部更了,暂不挖坑,回去好好学习了!!!!!大家拜拜!!!山水有相逢来年再见!!!

☆、第八十二章:君子之交淡若水

这一次要离开的是他李白了。
……
“太白先生,又下山了?赶紧进来吧!”
店小二打断了太白的思绪,李白摇摇头甩去脑海中的遐想。
他流浪过太多地方,经历过太多次的重新启程,难免会缅怀那些留下过美好记忆的地方,然而,他终究还是要走的,要启程开始另一段旅程。
“给我装一壶烧酒带上!还是老规矩,记账。”
李白说着扔出酒葫芦,然后就近靠门找了个位置坐下等着。
店小二应一声便那些葫芦去盛酒,楼下的酒博士看着李白从怀里掏出一枚金牌不由幸灾乐祸的笑了。郡守大人又要愁眉苦脸好几天了!
相反李白看着那金牌刚刚那怅惘的情绪瞬间消失大半!
皇帝陛下这事儿办得太可爱了,凡李白所到之处有了这块金牌,只要他李白喝酒那么酒钱就记到地方财政上。不得不说天子就是会办事,李白喜欢!
“先生今日不喝酒?”
酒博士疑惑,先生今日看起来有些反常。
“要行远路,今日就不喝了!”
“行远路?太白先生的意思……”酒博士大惊,先生五年来一直是店里的常客,可如今听先生的意思,他要走了!“哦!先生是要离开这里了吗?”
李白点了点头,酒博士刚刚一嗓子惊动了酒楼内其它的顾客,此时都纷纷看向李白。
“请先生稍等――”
酒博士说罢便匆匆离去,顿时邻桌的顾客都围了过来,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太白先生在此隐居五年如今又要出山了吗?”
“不知先生打算去往何方?”
“先生何不就在这里落脚,人生短暂,先生真打算漂泊一生吗?”
……
李白只得一一应付,大家都是常客,都是人到中年,对于人生的看法颇有些相同的感悟,久而久之众人恬淡相交颇有些惺惺相惜。
“太白先生――想必今日出了店门您就不会再回来了,这一壶剑南烧春就算是小店对先生的临别赠品,这一次……就不记账了!”
李白连忙站起,面向那酒博士。就连店里的掌柜也都闻声而来。
“李白只有感谢,谢谢博士厚待!”
“不知先生今后还有何打算?”
“哈哈哈哈!我还能有什么打算?”李白接过酒壶,拿起长剑便告别众人。
他本想悄悄的离开,在这之前他只是不忘来打一壶酒,结果还是闹得人尽皆知,都是好酒惹的祸……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