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仙园逸事-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大舅舅家去再受欺负,她要留在城里,自己开始新生活。这个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凭着她多出的二十多年的记忆,肯定能够杂这个时代混得风声水起。

姚黄带着两个少年男女在角子街的一间旅馆住了下来,吃过晚饭,她把两人叫到自己的房间。

“这些钱你们拿着!”姚黄给了两个人一家一百五十元钱。

“我们不能拿你的钱!”安永辉坚决不收,春妮同样不停地摇头。

“拿着吧!你们亲生父母的家里面还不知道怎么个情况,你们拿着这些钱可以应急。不过要装好,别让其他人知道你们有这么多钱。不是我说话难听,在什么情况都不了解的状态下,防人之心不能没有!”姚黄将钱塞到两个人的手中。

“这钱算我跟你借的,以后我会还给你。”安永辉道。

“我也是!”

……

第二天第三天,姚黄带着两个少年男女在容城的各大景点玩了一圈,又带他们到最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荷花池与春熙路去买了几件衣服。换上新衣服的三人跟城市孩子没有两样。

第四日,安永辉和春妮一人拿着一张城市地图离开了角子街。

第四百五十九章知青的孩子(三)

“我暂时会一直住在旅馆,如果你们在亲生父母那里过不下去,可以来旅馆找我。”姚黄道。她自然希望两个人能够被亲生父母接受善待,现实告诉她这种可能微乎其微。

两个少年男女离开后,姚黄在房间里发了一会儿呆,也背着背包出门了。这个时代,女性最流行所谓的健美裤,以姚黄超越了二十多年的眼光看,好傻!所幸,牛仔裤是永不褪色的经典,姚黄穿着牛仔裤和简单的白衬衫,整个人看起来精神干练。

姚黄手中有原身父亲的地址,这一次,她是代表原身去看看那个抛弃原身的父亲。自此后,她与原身的父亲再没有关系。转了两次车,姚黄终于找到了地址上的那个地方。那是城市里的一个老区,类似小四合院的房子,原身的父亲上有父母,中有五个兄弟,三个姐妹,下有好几个侄子侄女。三个姐妹嫁了人,不住在家里,其余二十多口人挤在一个院子里拥挤不堪。姚黄没有见到原身的父亲,向其邻居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他顶替了原身奶奶的工作进了工厂,如今一家人住在工厂的宿舍中。问清楚宿舍的地址,姚黄辗转去了宿舍。

那是一栋很老旧的三层楼房,一个门里有四家人,每户只有一房一厅,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姚黄站在大门外,静静地听着里面的声音。原身的父亲回城后就娶了新的老婆,儿子已经十岁了。其老婆一边做饭一边抱怨原身的父亲没用,这么多年了,还只是个工人,连小组长都当不上,排期分到的房子也被人抢了……姚黄听了很久,听到她的便宜弟弟问父母要钱买游戏机被原身的父亲扇了一个耳光,原身的继母与原身的父亲大打出手……她转身离开了这个地方。

接下来,姚黄开始办理自己户口的事宜。在旅馆老板的介绍下。她找到了一户可以接受她户口的人家。这家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结婚,孙子和孙女十岁大小,小儿子正要结婚。一家人挤在狭小的临街房子里。房子加上阁楼只有三间房,女方嫌弃他家太小。老两口为了小儿子决定把邻居的房子买下来给小儿子做新房,不过积蓄不够房款。姚黄与这家人谈妥,只要将姚黄的户口落在他家,姚黄便给他们两千元。两千元在九十年代初可是个大数,老两口一家人忙不迭的答应。为了怕他们出妖蛾子,姚黄还手写了两份协议书让对方签了字。

办理好了户口的事宜,姚黄又着手买房,还是旅馆老板的介绍,姚黄买了一套街角的房子。包括一间门面、一个厨房、一间卧室和一个阁楼。总面积八十平米,花去了姚黄一万多元——姚黄又到当初的金店兑换了两个金元宝,总共换回十万元钱——九十年代初的房价真心便宜,每一平方米才一百多元钱,不到两百元。

没有等姚黄搬到新家。安永辉和春妮就找了回来。

“阿姨不喜欢我,她让爸爸把我送回云南!”春妮眼眶通红,“二丫,我爸爸不要我了……”

“他们都不喜欢我,把我当做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安永辉沉着脸,“他们各自有了家庭,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才是他们的宝贝,我不过是一根草。”

“你们不是草,你们就是你们。以后,我们三个人就成为一家人,在这个城市生活奋斗下去吧!”姚黄向两个人伸出双手。

安永辉和春妮一齐伸出手与姚黄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姚黄找到她落户的人家,又花了四千元钱让安永辉和春妮也落了户。并约定等三人中其中一个到了十八岁可以单独立户的年龄就把三个人的户口签出去。新家里面,姚黄住了小卧室,安永辉和春妮则在阁楼中间安了块木板隔离,住了下来。至此,他们在容城安了家。

“二丫。你买这么多书干什么?”春妮和安永辉看着姚黄提了两包书回来,急忙上前接着。

“给你们的。”姚黄到厨房倒了一杯水边喝边道,“全是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资料,你们跟着资料学习,等九月份,我们一起上学。”

春妮和安永辉小学毕业就辍了学,上小学还是寨子里的村支书到两家劝说,他们才能够读书认字的。

“二丫,我不想读书了。”春妮懦懦地道。

“我也是,我想赚钱。”安永辉道,“我们欠了你那么多钱,不能再继续用你的钱了。我们有手有脚,可以赚钱养自己。”

“赚钱养自己?”姚黄哼了一声,“你们才只有十五岁,谁会雇你们两个童工?你们怎么赚钱?”

“我们两人商量过了,这门面不是还没有租出去吗?就由我们两个租下来。你先别说话,这租金,我们是一定要付的。我们吃你的住你的已经够不好意思了,不能再占你的便宜——”

“你们愿意付就付吧!”好心不被接受,姚黄有些气闷。但她理解两个人的想法,说实在的,两个人的做法让她心里面赞同与欣赏,若是一味地享用她提供的金钱却不知道回报,这样的人她肯定会与其疏远,就当以前的钱喂了狗。所幸,安永辉和春妮都不是那样的人。至于租金,少收点儿就好了。

“你们租了门面做什么?”

“我们想着做一些云南的特色小吃来卖,”回答的是春妮,这丫头从小做活,到有一手好厨艺,云南的特色小吃做得非常地道。

“过桥米线?”姚黄的口水差点儿流下来。

安永辉摇了摇头:“过桥米线做起来过程太复杂,而且材料也不够,我和春妮商量了一下,决定做一些材料简单的特色食物。”

“哪些特色食物?”姚黄感兴趣地问。

“大救驾、蒙自年糕、玫瑰米凉虾、油炸豌豆粉、香竹饭、土豆粑粑……”

全都是很有云南特色的食物,而且味道真心不错,若开这么一个馆子,生意应该不错。姚黄想了想,最终同意了两个人开店的想法。

第四百六十章知青的孩子(四)

最终,姚黄一个人去了学校。不过她不会将所有时间放在学校,上学不过是为了一个文凭,那些知识她前世就学过了。姚黄利用自己的医术到医院去做了个检查,用了个身体虚弱的假证明拿给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同意了姚黄在家学习期末再到学校考试,不过学费还是要照价给的。

不用去学校,姚黄便帮助安永辉和春妮处理开店事务。这年头也不实行什么装修,在门面上摆了几张桌子与凳子,墙上贴上写了小吃名的价格表,再准备好食材,就可以开张了。

安永辉和春妮两个分工合作,一个负责厨房,一个负责跑堂与收钱,忙得连轴转却也忙得开心。正宗的云南美食很是受欢迎,每一天收工后数钱的时候是安永辉和春妮最开心的时刻。他们将钱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应付店里日常开销,一部分两个人存起来,最后有部分则是还给姚黄。落户的四千元钱,两个人坚持打了借条。

姚黄会在两个人忙不开的时候帮助两人招待客人,平时,她绝对不插手店里面的事务。这个店完全是属于安永辉和春妮的。

“老板,来两个香竹饭,一盘大救驾。”

小吃店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香竹饭与大救驾两样。香竹饭也就是竹筒饭,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放进火灰里焐熟,吃的时候用木锤敲打,饭变得又软又香,吃起来芳香柔糯,别有风味。大救驾也就是炒饵块。饵块用米制成,为云南所独有。据说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昆明,明朝永历皇帝的小朝廷一路奔逃至腾冲,饥饿难忍时,当地人炒了一盘饵块送上。皇帝就连赞:“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炒饵块由此改名大救驾。

姚黄将食物端到新来的客人的桌上,耳中就听到两个人的谈话。

“上海要开证券交易所了,以后的股票就在那里面操作了。”戴眼镜的男子道。

“股票这玩意儿悬着呢。我劝你还是不要玩了。”另一个人劝告道。

姚黄放下食物就退到角落坐着,细细回想中国股票的发展史。姚黄前世没有玩过股票,但看过了许多重生的小说,那些重生小说的主角大多都会从股市发家。因此对股市的描述不少,姚黄看后对股市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股市第一次大牛市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后,记得是1990年底,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等八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那个时候进入股市的人几乎全部赚成了大富翁。

可惜还不到时候!姚黄想到的最佳时刻是1992年元月的时候上海推出的股票认购证,该权证价格30元,几乎无人问津。后来太宗在沿海发表了一番关于股票的言论后,股票认购证被炒至几百元。很多人光靠卖认购证就赚了一大笔钱。

姚黄不会放过股票,也不会放过认购证。到了1992年,安永辉和春妮都已经过了十六岁,拥有身份证。姚黄便可以借他们的身份证去炒股。顺便带着他们也赚几个钱。

暗中将这一计划记到日记本上,姚黄继续招呼新的客人。

“饿了吧?先吃块年糕。”安永辉端了碟蒙自年糕给姚黄。蒙自年糕是用糯米粉、红糖、猪油、豆腐皮、香芝麻、玫瑰糖等料,调成糊状,入碗蒸制而成,呈半圆球形。深棕红色,鲜艳油润,味甜香糯。柔韧适口。

“好吃!”姚黄赞了声,问,“你们呢?吃了吗?”

“放心,这是小吃店,饿不到我们。”安永辉道,“你明天不是要回学校考试吗?赶紧回屋复习吧!”

姚黄呵呵一笑:“以我的聪明。就是不看书,第一名也逃不出我的手心。”

安永辉也跟着笑,对于这一点儿,他和春妮可都打心眼里崇拜姚黄,这就是是个天生的读书人。看一遍书就能将书上的知识全部记住领会,以后肯定能够上大学。

“不看书也可以回去休息嘛!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不忙了。”

“行,那我就回去睡一会儿。”姚黄回了房间,不过不是睡觉,而是打坐练起内功,几年下来,她的内功已经颇为深厚,轻功耍起来后跳个三四丈轻而易举。

第二日,姚黄回学校参加期中考试。她找学校的时候直接照着初三进的,年龄比班上的同学小了两岁,再加上很少来学校,班里的同学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